大家好,我是二蛋小秦。
《鹿鼎記》金庸最好最具深度的一部作品,達到了無俠勝有俠的境界,因此一直對新《鹿鼎記》抱有很深期待。
金庸最擅長把人物和歷史背景揉在一起敘述故事,這就給讀者一種他的武俠小說有真實歷史感的錯覺。其實許多故事都是一些天馬行空的想像,和真實歷史不搭邊。
比如《鹿鼎記》的主人公韋小寶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是金庸小說中的另類人物:既不會武功,長得又不帥,還滿身缺點,屬於玩世不恭的小癟三。就是這樣一個人,卻把男人一生中求而不得的東西全擁有了。抱上了皇上的大腿,財富不在話下。雖不及皇上有三宮六院,他卻有七個老婆盡享齊人之福。金庸給我等這些凡夫俗子打了一針雞血,原來渣男也可以擁有幸福的生活。
韋小寶有7個老婆是金庸先生根據古人喜歡用7這個數字,比如一個星期有7天,人死後要燒頭7紙,人有7竅,天上有7星北鬥等等,於是金庸就為韋小寶設計了個老婆,這7個女人各有特色。那麼這七個老婆中,韋小寶最愛的人,最信任的人是誰呢?
韋小寶最愛的老婆是阿珂。在愛情和婚姻裡,付出不一定有收穫。有時候,無論你付出多少,還是得不到想要的。韋小寶對阿珂就是如此。
阿珂是陳圓圓的女兒,貌若天仙,傾國傾城。韋小寶對阿珂一見鍾情,「韋小寶一見這少女,不過十六七歲,胸口像被一個無形的鐵錘重重擊了一記,霎時之間唇燥舌幹。心道,我死了,我死了,這個美女倘若給我做老婆,小皇帝跟我換位也不幹。」從此,韋小寶對阿珂再也不能放手。韋小寶的老婆中,只有阿珂是死纏爛打得到的,是他花費力氣,心力最多的。
韋小寶對阿珂更多在於愛其美色,以及對阿珂長時間的求之不得,其實韋小寶發跡以來,對於有好感的美貌女子發展關係,其實可以說太順利了,阿珂卻是絕色卻對他一直極度抗拒的。
因此鹿鼎記中韋小寶對阿珂的態度,幾乎比得上遊坦之對阿紫,任打任罵,甘之如飴,不同的是韋小寶畢竟是有流氓氣,用了好些手段,不像遊坦之只會舔。
但人是會長大的,韋小寶對阿珂的愛之勝過性命,換來多次冷臉,甚至阿珂還想過殺他,反觀雙兒,這是真真正正的跟自己出生入死,多次危難都跟自己一同度過,一次又一次救自己性命,羅剎國出生入死、柳州賭場捨身救自己性命等等等。
韋小寶不是無情無義之人,相反他對於他認定的親人,是真的肯豁出性命,所以雙兒在韋小寶的心中地位逐步超越了阿珂,這裡書中不止一次的提到。
也因此,讓韋小寶最信任的自然是雙兒,而在通吃島上,韋小寶聽說臺灣鄭家已亡,鄭家擁立的明朝宗室自殺殉國,其妾五人也跟著殉死節。
這時候韋小寶想了想,如果自己死了的話,自己的七個老婆會如何?結論是公主鐵定是恕不奉陪,不會跟自己去死,雙兒必然是會陪自己的,其餘的就要扔一扔骰子了。
鹿鼎記是金庸最成熟的一部作品,已經基本脫離了武俠小說,實際上更偏於現實類歷史題材的諷刺小說,金庸武俠小說裡武俠的俠義精神被現實壓倒,標誌就是大俠之死。有俠義精神的大俠結局是死掉,卑鄙無恥的自私自利的小人活的自如瀟灑。韋小寶並非代表下層人民,出於最底層的小流氓也僅僅是金庸諷刺的一個道具而已。
最後一集裡,他們隔著千山萬水說話,康熙依舊是雙眉緊蹙的樣子,他說小玄子死了。那一天小桂子知道小玄子是皇帝以後跪在大殿下面,那個小康熙在臺階上面苦惱,他說他不要做皇帝。從坐上那個位置起小康熙就明白了自己的悲哀,他是被隔離在紅塵之外高臺之上的王,至死不休。導演把上書房安排得很空蕩,金碧輝煌,冰冷堅硬。玄燁一個人站在裡面,世上再沒有小玄子這個人。
他萬人擁戴,卻也萬人欺瞞。他的世界那麼滿,又那麼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