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天知命,才能無憂無懼

2020-12-23 羅情駱感

人生雖然是殘酷的,但如果擁有一顆樂天知命的心,你完全可以逃離殘酷的命運。所謂的殘酷,只是一種表象,真正的殘酷來自自己的心,所有的人生悲劇都是心理悲劇。樂天知命,才能無憂無懼,讓我們淡定地活好這一生。一個人活著,說到底是活一顆心。相比於能力,心態更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無論是情感幸福還是事業成功,都是心在冥冥之中主宰著一切。認識和了解自己的命運,並懂得順從命運的安排。而「不憂」,不等於「無憂」,每個人的一生中都充滿著煩惱和憂愁,正如古人所說「可憐三千六百日,不在愁中即病中」,所以,「無憂」是根本不存在的,能夠在「有憂」的前提下做到「不憂」,這是一種人生的至高境界。當不幸已然成為現實,無法改變時,不要抱怨,更不要悲觀絕望,而是選擇了接受,並樂觀地繼續走在前進的道路上。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身陷痛苦和煩惱之中卻不覺得痛苦和煩惱,能夠做到無憂無懼地快樂生活。另一種人,則是身在福中卻自尋煩惱。比如有一些人,金錢、名譽和地位都有了,但每天卻生活在痛苦和煩惱之中。顯然,前者令人欽佩和羨慕,後者卻讓人感到悲哀和遺憾,不過,這一切的幸與不幸都是自己的選擇。一個人活著,說到底是活一顆心。換句話說,相比於能力,心態更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無論是情感順利還是事業成功。所謂「心態」,心即心理,態即態度,指的是決定人們思維和行為方式的一種心理狀態。一種心態!一種人生!

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我們應該學會去看美好的一面。所以,人生雖然是殘酷的,但如果你能擁有一顆樂天知命的心,你完全可以成功逃離殘酷的命運。所謂的殘酷,只是一種表象,真正的殘酷來自自己的心,所有的人生悲劇都是心理悲劇。樂天知命,才能無憂無懼,讓我們淡定地活好這一生。

相關焦點

  • 樂天知命的境界提升
    「夫樂而知者」,如今的樂天知命的人,並非古人所謂的樂天知命,古人的樂和知是什麼樣的呢?「無樂無知,是真樂真知。」生命到了最高處,(無所謂,快樂不快樂,知道不知道)無所謂快樂,也不追求快樂,無所謂知道不知道,就好像老子的無為無不為,大智若愚一樣,是「真樂真知」。
  • 列子的81次讀書會——樂天知命
    建立聯繫,找到關係,然後才能發生意義。在老師不開心的時候,顏回用自己的開心去聯繫孔子,心境要換,境由心生,心由境生,顏回一彈琴唱歌,孔子聽到馬上有了這個對「你為什麼高興呢?」「你為什麼不高興呢?」的疑惑。初識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孔子曰:先言爾志。」你先說,先說說你為什麼那麼高興。
  • 樂天知命順應自然,才能超然處世
    樂天知命,就是了解規律並尊重規律。規律是不可違背的,所謂「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等,正是尊重規律的經驗之談。順應自然,就是要看淡、看開、看透、看遠。什麼功名利祿,一切都是身外之物。終身為此,忙忙碌碌,實在活得累,不值得。在魏晉時期焦慮人生苦短的文人中,陶淵明是最為突出的一個。
  • 樂守為人本分,博愛世間萬物——「樂天知命」新解
    成語「樂天知命」的字面義是:樂於接受天的法則,就能知道命運演變的必然性而能坦然承受,不會憂愁。「樂天知命」語出《易經·繫辭》:「樂天知命,故不憂。」孔子嫡孫、唐代經學家孔穎達疏:「順天道之常數,知性命之始終,任自然之理,故不憂也」。
  • 梁漱溟:談樂天知命
    今所悟者乃始與《易·繫辭》 「樂天知命故不憂」一語若有合焉。樂天知命是根本;仁者不憂根本全在樂天知命。何謂樂天知命?天命二字宜從孟子所云「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來理解,即:一切是事實的自然演變,沒有什麼超自然的主宰在支配。自然演變有其規律,吾人有的漸漸知道了,有的還不明白。但一切有定數,非雜亂,非偶然。這好像定命論,實則為機械觀與目的觀之合一,與柏格森之創化論相近,不相違。
  • 中國人的人生理想——樂天知命,以享受現世生活
    我把這幾句話重複讀了好幾遍,樂天知命,以享受樸素的生活,是家庭生活和和諧的社會生活,人生的目的在全集而健全的享受生活,人生最大的成功是在生活上能達到和諧而快樂的程度。這幾句話真的讓我感覺非常的受用,我自己反省自己的性格愛好,發現這句話真的可以概括自己的人生理想,人生目的。
  • 鳳凰衛視打造全新粵語節目 大師李居明趣談樂天知命
    鳳凰衛視新節目《樂天知命李居明》新聞發布會今天(12月19日)在香港鳳凰衛視總部舉行。中國古文化應用大師李居明攜同女主持林寄韻出席。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劉長樂太平紳士親臨支持並向大師致送紀念品,大師也回贈了親筆書寫的梵文墨寶。
  • 樂天知命:傅佩榮談易經
    《樂天知命:傅佩榮談易經》是一本「可以看得懂得《易經》」。傅佩榮教授將《易經》的六十四卦視做一套完整的人生密碼,按照順序一一列出,以現代白話翻譯後更進行詳盡而又明白的解說。作者參考傳統註疏與歷代學者的譯註成果,同時又力求將其通俗化,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聯繫在一起。閱讀本書,開啟《易經》無限寬廣與豐富的SJ,讀者將對其智慧心領神會,從而達到豁然開朗的人生境界。
  • 李居明再度攜手鳳凰衛視 推風水命理學節目《樂天知命李居明》
    中國古文化應用大師李居明再度攜手鳳凰衛視,推出新一輯風水命理學節目《樂天知命李居明》。去年鳳凰衛視首次與李居明大師合作,節目播出後反響熱烈,觀眾大呼「不夠過癮」。為回應廣大觀眾的強烈呼聲,全新一輯《樂天知命李居明》由原來的每集12分鐘加碼至每集60分鐘,自2019年1月26日起,逢星期六於鳳凰衛視香港臺晚上9時首播,星期日晚11時45分重播,鳳凰衛視中文臺亦將播出。
  • 樂天知命,隨遇而安,擁有健康,人生精彩
    樂天知命,隨遇而安,虛懷若谷,榮辱不爭。健康的心態能滋潤出健康的身體,良好的心態,是健康的潤滑劑;健康是福 ,健康勝過發財。強健的體魄,是您最大的財富。所以愛惜自己的身體是人生最重要的任務,養生是一個人終身必修課。
  • 順其自然,樂天知命,才是最好的處世狀態
    所以,順其自然,樂天知命,才是最好的處世狀態。人的一生不長,要儘量活出真實灑脫超然的自己。縱觀古今,橫看周圍,好像人們大多數人都熱衷於與身邊的一切作比較,很多的人的一生,基本上都在無休止的比較中度過。比如小時候,我們喜歡跟別人比成績;長大後,我們又常常跟別人比財富;到老了,似乎還不忘跟別人比地位。我們唯恐落於人後,又生怕被人恥笑,所以我們習慣性地跟別人比較,來證明自己活得沒那麼差。
  • 荷蘭畫家哈爾斯,嗜酒如命,也樂天知命,被稱為「笑的畫家」
    company of captain reinier reael, known as the meagre company總的來看, 儘管一生貧困,但是哈爾斯樂天知命,活了86歲,一直在藝術的道路上勤勉不輟,共創作了250多幅作品。他的藝術價值直到17世紀現實主義和印象主義繪畫先後興起時才被認可和重視。
  • 三毛說:「樂命」最是自由自在;我認為,這並非是指「樂天知命」
    樂天字面上有「樂天知命」之意,也就是:歡樂隨緣,安於命運,倡導樂觀的人生態度。我的理解是,三毛在否定了抗命、順命、遵命之後,才給出了「樂命」這個詞,表達的是一種「超然」於命運的態度。或者說,根本是不相信命運。人在世上,最害怕的事並非是失敗,而是失去希望。
  • 人生是享受過程,不計較結果得失,才能知足常樂、隨遇而安
    做人不可以聽天由命,但是要樂天知命,這是完全不一樣的境界。做任何事都只問應該不應該,少問結果。人生應該是享受過程,而不是計較結果。我們要重視種善因,充分了解自己,在做事情的時候記住過程重要。享受過程,不計較結果得失,才能夠擁有知足常樂、隨遇而安的心態,才能達到「生無憂而死無懼」的人生境界。
  • 齊名李杜,詩王白居易的傳奇人生(四):樂天知命,獨善其身!
    樂天來源於《易經》中的一句話:「樂天知命故不憂。」 當時的洛陽是一個預備性的都城叫東都,分司洛陽的官員只是虛銜,沒有實際的權力和具體職務。 白居易在洛陽做分司官,先後擔任了太子賓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職,找到了一條與眾不同的人生之路,就是他所說的「中隱」。
  • 命運始終在自己手中,樂天知命,敬天愛人,是行運最大的秘訣
    女人的富貴或許自有定數,但命運始終在自己手中,樂天知命,敬天愛人,從來都是行運最大的秘訣。
  • 樂天知命,做一個快樂的人
    人生不可不求,不可強求,樂天知命,順勢而為,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更好把我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