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疫國家排名榜單出爐:中國第一 美國第98名

2021-01-12 新浪財經

來源:第一財經

原標題:世界防疫國家排名榜單出爐!中國第一,美國第98名

導讀:9月22日,第一財經研究院發布《全球疫情應對和經濟復甦108國綜合評估》報告。

9月22日,第一財經研究院發布《全球疫情應對和經濟復甦108國綜合評估》報告。

其中,亞太國家表現突出,中國名列榜首;韓國疫情雖近期有明顯反彈,仍位居第4;斯裡蘭卡、緬甸、泰國、越南、柬埔寨等亞洲國家和澳大利亞、紐西蘭表現出色,位於前10位。

在歐洲,德國表現最為突出,位列23;奧地利、希臘、瑞士表現較為突出。

同樣不出意外,從領導力到民眾配合都出現明顯問題的美國和巴西分別排名第98位和89位。而全球範圍內為數極少採用所謂「群體免疫」策略,在國內和國際都引發巨大爭議的瑞典位於第90位。

▲第一財經副總編輯、第一財經研究院院長楊燕青在做報告解讀

和1918年「大流感」和1929-1933「大蕭條」相提並論,新冠疫情及其帶來的經濟衰退,已經讓全球的2020年變成極為特殊之年,影響可能延續到2021年甚至是更遠的未來。

疫情對全球經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各國一邊執行各類防疫政策(主要是社交隔離)控制疫情發展,一邊藉助一系列財政及貨幣刺激政策對衝由此帶來的經濟負面衝擊。5月份以來,一些國家在疫情還未完全受控的背景下重啟經濟,新增確診人數再度反彈並不斷創下新高,讓全球抗疫的行動變得更加複雜。

如今,新冠疫情的全球傳播仍在繼續,甚至還在加速蔓延。一些國家出現了疫情二次爆發,另一些國家甚至從未出現拐點,而即便是已經控制住疫情的國家,常態化的防疫工作仍是必須。截至9月9日17時,全球新冠肺炎感染人數已經達到了27598479人,全球每萬人中有36人確診;死亡病例898021人,每10萬人中有12人死亡。這些數字仍在繼續上升。

人們往往習慣在事件過去之後再去評判各方表現並做出總結,但我們並不想等到那個時候。在2020年第二季度,多國經濟出現了有數據記載以來最大的衰退,更重要的是,無數生命因此而失去,疫情帶來的次生災害仍在發生。整個世界將因新冠疫情而出現根本的改變,未來的行動將決定這些改變將會如何發生。

為此,第一財經研究院聯合合作夥伴建立了一套包括「抗擊疫情」、「經濟紓困」、「國際合作」3個方面、23項細項指標的評估體系,對全球108個國家疫情期間的表現進行綜合量化評估。通過評價各國在本次疫情中的表現,希望為後續全球抗疫和經濟恢復,以及應對未來中長期的結構性變化等相關問題提供思路與參考。

▲數據截至2020年8月31日,來源:第一財經研究院

根據傳染病模型SEIR與第一財經研究院研發的「基於社會關係網絡的病毒傳播模型」(簡稱:社會關係模型),我們估計了主要國家的事實傳染數。SEIR模型假設無症狀感染一直存在,新增確診病例是此前疫情的延續。從這個角度而言,執行了嚴格防疫政策的國家(如中國、韓國、義大利等國)7月事實傳染數小於1,疫情處於可控階段。社會關係模型假設局部病例增加是新的疫情爆發,結果是即便那些前期成功抗疫的東亞國家7月事實傳染數已經大於1,意味著常態化的疫情防控仍是必須。

主要國家疫情爆發國家的事實傳染數

來源:第一財經研究院

需要指出的是,各國公共衛生基礎、人口密度與人口流動等背景存在差異,意味著各國在抗擊疫情中面臨的困難並不相同。為了讓評估結果更加合理,以人口流動為指標,我們採用了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彙編的航空旅客資料庫,該資料庫包含了2018年所有航空旅行數據(國家間與國家內部),並以此為基線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各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數(截至8月31日)進行比較。

我們計算了樣本國家航空客運量全球佔比以及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全球佔比。兩組比例數據的相關係數為0.66,這意味著一個國家的確診病例數全球佔比有三分之二可以用航空客運量全球佔比來「解釋」。以義大利為例,該國2018年的航空客運量全球佔比為0.67%,與之對應的是,截至8月31日,該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全球佔比為1.09%。

在確立了可衡量新冠病毒感染情況的基線水平之後,便可以比較各國抗擊疫情的表現。我們的方法是通過計算「新冠病毒缺口」(Covid-19 gaps)——各國2018年航空客運量全球佔比減去對應的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數全球佔比——來比較各國在遏制疫情擴散方面的表現。若缺口為正,則意味著該國在控制疫情時的表現優於基準水平。在108個樣本國家中,巴西負缺口最大(-13.14%),表明新冠病毒感染率超過了我們根據其航空客運數據所能推測的預期水平;中國的正缺口最大(14.46%),表明在遏制病毒擴散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這與排名的評估結果相吻合。

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和航空客運量

▲橫軸為航空客運量佔總量比重,縱軸為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佔總量比重,來源:第一財經研究院,World Bank

完全且嚴格的社交隔離政策的目標是在短時間內切斷病毒傳播的路徑,但從今天來看,全球範圍內再度採取這種策略的可能性已經很小。5月開始,一些國家迫於經濟上的壓力,在疫情尚未完全得到控制的時候就重啟了經濟活動。當前的目標應該是在穩步重啟經濟的過程中防止病毒再次大規模迅速傳播,從而導致醫療資源「擠兌」等次生災害的發生。此時需要配合有效的檢測、追蹤、追溯策略並循序重啟經濟。

從最新數據看,主要國家8月製造業PMI都已恢復至擴張區間。但從上半年經濟增長來看,還是較早控制住疫情的中、韓兩國經濟萎縮幅度較小。主要國家的經濟表現顯示,減緩疫情傳播仍然是經濟真正復甦的關鍵前提。

主要國家經濟復甦表現

▲來源:IMF、IHS Markit、Wind、第一財經研究院

主要國家製造業PMI

▲來源:Wind

自新冠疫情蔓延以來,人類應對疫情的思路與歷次傳染病爆發相同,控制人員流動、防止交叉感染仍是抑制疫情蔓延的有效手段。多數國家和地區都陸續實施實施了相關抑制措施,希望通過限制活動和鼓勵社會隔離來遏制病毒擴散,但措施、程度以及實施的時間並不相同。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FT)編制的封鎖嚴格程度指數,中國是最早實施抑制策略的國家,包括韓國、越南在內的一些亞洲國家隨後也實行了廣泛遏制措施。歐洲、北美和非洲國家實施嚴格的限制措施相對較晚,其中一些國家抑制政策實施並不全面。比如在美國僅部分州實施抑制封鎖政策,與同時期爆發疫情的西歐主要發達國家相比,4月1日美國社交隔離的嚴格程度更低。

迫於經濟的壓力,越來越多的國家在疫情還未得到控制,新增確診處於高位時就開始重啟經濟活動。自從5月初全球經濟開始重啟以來,新增確診病例數不斷增加,到8月底全球周新增確診人數已經達到180萬人左右,是5月初水平(55萬人/周)的三倍多。

雖然全球新冠疫情仍在快速蔓延,但從我們的評估結果已經可以看出,防疫指標得分較高的國家新冠肺炎感染率(確診人數佔總人口比重)普遍偏低,這些國家包括中國、韓國等。

感染率低還一定程度成功拉長了疫情曲線,降低了疫情確診人數峰值,以便公共衛生和醫療體系能「以時間換空間」做出足夠準備以接納危重人群。這可以避免醫療資源「擠兌」,防止大量病患由於未得到有效救治而死亡的悲劇發生。這種「擠兌」曾在義大利疫情爆發早期出現,當時大量醫護人員因為醫療物資不足而感染,進一步加劇醫療資源緊張的局面,使義大利新冠肺炎死亡率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逝去的生命將成為人類社會不可挽回的損失,這是各國抗擊疫情的絕對成本,降低確診人數峰值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

防疫得分與確診比例顯著負相關

▲橫軸為防疫指標得分,縱軸為各國確診病例佔總人口比例,來源:第一財經研究院,IMF

各國政府的防疫政策是否能及時出臺、民眾配合程度以及抗疫數位技術工具豐富程度是各國能否快速阻止疫情蔓延的關鍵。

確診病例超過100例時是一個國家疫情傳播的關鍵時間點,如果政府可以儘早宣布實施社交隔離措施,疫情相對更容易得到控制。然而,如果居民配合意願低甚至不信任政府,即使及時宣布社交隔離措施也並一定能得到好的效果。以巴西為例,早在3月12日巴西就宣布了施行社交隔離政策,與西歐主要國家處於同一時間段,但8月底巴西的確診人數佔比已遠超西歐主要國家。政府領袖本人拒不佩戴口罩出行,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在抗疫工作上的分歧也很大程度影響了相關措施的效果。如果一個國家在上述兩方面均表現差強人意,不僅宣布社交隔離晚,且防疫政策落實有限(比如居民拒絕佩戴口罩等),疫情蔓延就會比「群體免疫」的國家(例如瑞典)還要嚴重,比如美國就陷入了這種局面之中。

社交隔離實施時間與確診比例

▲橫軸為社交隔離實施時間(確診病例超過100例後天數),縱軸為確診病例佔總人口比例。來源:第一財經研究院,IMF

民眾配合程度與確診比例

▲橫軸民眾配合程度評分,縱軸確診病例佔總人口比例。來源:第一財經研究院,IMF

應對疫情公眾配合是否足夠?(MIT調研)

▲來源:NBER,MIT

在抗擊疫情中,越來越多的政府開始積極探索數位技術在防疫領域的應用。在疫情蔓延早期,部分國家已經使用數位技術防疫,並取得了積極的結果。例如中國廣泛使用的「健康碼」;又如韓國政府通過手機APP提醒隔離人群不要離開指定區域,如果運營商檢測到某人越界,會發送簡訊通知此人並將相關信息報告當局。可以說,以數位技術為基礎的精準社交隔離,是中國和韓國抗疫的重要經驗。

個人位置數據高度敏感,人們擔憂個人隱私數據被濫用,追蹤類APP頻繁使用個人隱私數據,讓隱私保護與確保公共衛生安全之間的關係變的緊張。2020年4月歐盟委員會發布了「支持抗擊新冠疫情應用程式的數據保護指引」,以確保公民在使用程序時個人數據得到足夠的保護,提高公民對創新應用程式的信任度,保障公民最大限度的參與。

全球衛生安全指數排名與確診比例

▲橫軸為確診病例佔總人口比例,縱軸為全球衛生安全指數排名(排名越高意味著應對大流行病的防範能力更強),來源:第一財經研究院,IMF

我們評估結果還顯示,全球衛生安全指數排名較高的西方發達國家得分普遍落後於東亞國家以及一些東南亞國家,考慮到後者人口稠密,分析其中的原因顯得格外重要。根據我們的框架分析,東亞國家成功抗擊疫情主要因素有以下5個方面:迅速反應、及時預警;成立國家層面專門機構統籌協調疫情防控工作;實行徹底隔離措施,從根源上切斷傳染源;保障醫療物資供應,提高檢測能力與治療水平;保證信息公開及時,準確透明。

截至2020年8月31日,全球已經有215個國家和地區發現新冠肺炎病例。根據IMF 6月的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9%,堪比上世紀大蕭條時期,此前的全球金融危機中,全球經濟在最困難的2009年也只下滑了1.7%。

防疫政策使經濟活動趨於停滯,那些以消費、出口為導向的經濟體受到的衝擊尤為嚴重。疫情下強制或自願的社交隔離、經濟封鎖措施、收入減少以及消費信心疲弱導致消費和服務業產出顯著下滑,這種同步衰退通過貿易方式在全球範圍內形成共振。

各個國家也為此祭出了前所未有的經濟紓困計劃以防止經濟崩潰和次生的人道主義災難。這些措施不僅包括對個人的救助(如醫保支持、低收入人群轉移支付、失業保險等),還包括對商業企業的經濟救助計劃,如(企業信貸支持等)。

從主要國家這三類政策涉及的總量來看,發達國家規模更大,新興市場相對規模低,中國由於較早控制疫情,經濟衰退程度低,對於紓困政策的依賴度更低。

主要國家對紓困政策的依賴度

▲來源:第一財經研究院,IMF

這些紓困政策會顯著使得各國財政狀況惡化,對於一些在疫情前公共部門債務佔GDP比重已超過100%的國家而言(多數為發達國家),應對疫情所採取的紓困措施將進一步限制未來的財政政策空間。

根據IMF預測,2020年全球各國財政赤字佔GDP比重預期為9.9%。發達經濟體的財政赤字率將達到10.7%,其中美國、歐元區以及日本的赤字率分別為15.4%、7.5%以及7.1%。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財政赤字率將達到9.1%,其中中國和印度的赤字率分別為11.2%以及7.4%。

由於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都受到疫情強烈的負面衝擊,許多國家的央行也採取了前所未有的寬鬆政策。對發達國家而言,量化寬鬆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已成為貨幣政策的常用工具,包括美聯儲、日本銀行在內的央行更是推出了「無限量寬」政策,即對量化寬鬆規模的上限不做設定。

對新興市場經濟體而言,許多經濟體首次採取了量化寬鬆的措施,在公布量化寬鬆的當天,新興市場經濟體無風險利率的下行幅度要更甚於發達經濟體。根據IMF的數據,十國集團(G10)的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已達到了歷史性的22萬億美元。

疫情期間主要央行公布的量化寬鬆政策

▲來源:NBER

十國集團(G10)的央行資產負債表變化

▲來源:IMF

防疫與經濟紓困同為應對疫情的一體兩面,目標是讓人類社會平穩的渡過此次公共衛生危機。一些觀點認為,經濟損失是對抗疫情的成本,因為嚴格的社交隔離政策會從供應和需求兩端對經濟造成影響,但我們的評估結果並不支持這種看法,至少兩者的關係並不總是這樣。根據我們對樣本國家的評估,防疫得分高的國家經濟受到的衝擊也相對更小,如果一個國家可以快速阻止疫情蔓延,相對封鎖時間會更短,消費信心受到的影響相對更弱,經濟受到的衝擊也會相應變小。

以中國、韓國為例,兩個國家都在疫情爆發早期實施了嚴格的防疫措施,並配合了先進的數位技術落實防疫政策,兩國確診病例增長在3月就基本得到控制。隨後兩國逐步復工復產,IMF預計兩國2020年GDP的絕對損失量較小。根據二季度經濟數據,中國經濟已經恢復正增長。

防疫指標得分與2020年GDP損失(%)

▲橫軸為防疫指標得分,縱軸為根據2019年10月與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預測的各國GDP損失絕對值(百分比),來源:第一財經研究院,IMF

(第一財經研究院策劃、數據和寫作團隊包括楊燕青、林純潔、馬紹之、劉昕、柯馬克、邵玉蓉、閆方甲。)

相關焦點

  • 2020世界500強榜單出爐:日本53家,美國121家,那中國呢?
    2020世界500強榜單出爐:日本53家,美國121家,那中國呢?大家也都知道,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榜單,比如福布斯富豪榜,胡潤富豪榜等等,相信大家也經常會關注這些榜單,而除了富豪榜以外,還有一份榜單也很值得大家關注,就是《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到如今,2020世界500強榜單已經出爐,日本53家企業上榜,美國121家企業上榜,那中國呢?
  • 世界「百強」品牌企業出爐:美國51家上榜,排名第一,中國呢?
    導讀:世界「百強」品牌企業出爐:美國51家上榜,排名第一,中國呢?最近這幾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在國內也誕生了不少的科技巨頭企業,而當我們將這些企業給放到國際舞臺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和那些老牌的國際巨頭企業相比,也還是有一定差距的,而最近世界「百強」品牌企業出爐,這讓我們也再一次看到了那些國際大品牌企業的實力,而美國作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其上榜的企業高達51家之多,排名世界第一,而我國發展了這麼久,到底能拿到什麼樣的成績呢
  • 疫情後,全球最繁榮10個國家榜單出爐!中國躍升到第53名
    近日全球都關注的一個排行榜出爐2020全球繁榮指數排行榜這項一年一度的榜單是由英國頂級智庫Legatum Institute研究公布的該指數對全球167個國家/地區進行分析第3名瑞士作為全球最富裕、社會最安定、經濟最發達和擁有最高生活水準的國家之一,瑞士從在經濟質量和安全保障方面表現最強,皆為全球第一,但在投資環境方面較弱 。與10年前相比,瑞士最大的改進來自安全。
  • 世界女排最新排名出爐!中國女排高居第一,美國第二,義大利第四
    世界女排最新排名出爐!中國女排高居第一,美國第二義大利第四2月4日,國際排聯公布了最新一期的世界女排國家隊排名,中國女排繼續高居第一,排名第二的美國女排緊隨其後。第三名的巴西女排和中美的差距開始很大了, 義大利女排排名第四,主動降低排名的塞爾維亞女排排名第六,日本女排和韓國女排進入前10名。中國女排作為中國三大球團體項目的唯一榮耀,世界排名長期高居前幾名,這對於中國男女足,中國男女籃,中國男排來說是不可想像的成就。
  • 2020世界500強榜單出爐:日本上榜53家,美國有121家,那中國呢?
    眾所周知,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大家都會進行各種各樣的排名,而對於富豪們來說,也會有各種榜單進行對比,就比如全球慈善榜、胡潤百富榜、福布斯實時富豪榜等,這些榜單大家也都經常會關注,但是你知道嗎?《財富》的世界500強企業榜單已經出爐,其中美國上榜了121家企業,日本53家企業上榜,那中國有多少企業上榜呢?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美國上榜的企業。
  • 全球治安排名出爐,中國位列前三,美國老幾?
    10月27日,一家美國知名民調機構蓋洛普公司,公布了2019全球"法律和秩序"指數排名。中國名列第3位,顯示出我國的治安狀況良好,民眾具有相當高的安全感和對警察的信任。
  • 全球製造業口碑排名:德國第一,日本第8,中國卻不在榜單內?
    文:繆禾40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因此,當談到世界上哪個國家是製造業大國時,中國當仁不讓。在短短幾十年時間裡,中國從一個農業國轉變為世界上最一大工業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雖然與美國仍有一定差距,但已達到可追範圍。
  • 最新:兩大高校排名榜單出爐,這些中國高校表現太亮眼!
    近日,有兩大高校排名榜單出爐,吸引了不少同學的眼球。11月22日,QS金磚大學排名公布;23日,2017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出爐。在這些排名中,我們看到一個共同點:中國高校的表現太亮眼了!你不信?跟著我們來看!
  • 中國女排又列世界第一!世界排名出爐,中國隊霸榜長達9個月
    今天中午女排世界排名榜單出爐,中國女排依舊位居第一名,積分是391分。最近9個月,中國女排一直都霸佔著這份榜單。郎平帶領的中國女排是從去年9月份在日本拿下了世界盃冠軍,排名也升至第一,之後一直到現在,9個月時間過去了,中國女排穩居第一名,恭喜。
  • 美媒搞了個抗疫排名榜,美國排名十八,中國卻不是第一
    中國近些年來的發展十分迅速,在各種榜單當中都名列前茅,但在一些主觀因素影響較大的榜單中,中國的名次多少遭到「黑幕」的注水。2019年美國一所大學公布了全球衛生指數排名,美國英國位列第一,而中國則排在第51位,當時我們並未提出太多的疑義,畢竟我們是發展中國家。
  • 全球醫院最佳排名出爐,美國佔前三,中國未進前百,差距在哪?
    近日,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發布了「2020年世界最佳醫院」(The World’s Best Hospitals 2020)榜單。這是《新聞周刊》連續第二次與全球知名的網際網路數據研究公司Statista Inc.合作。
  • 美國雜誌公布世界強國排名,中國排名第三,第二是鄰國
    據塔斯社報導,1月15日,美國雜誌《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World Report)發布2019年世界強國排名。在該榜單中美國位居榜首,俄羅斯排名第二,中國排名第三。這些國家在政治舞臺上具有很大的影響力,並在全球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 《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出爐 中國建材/聖戈班/巴斯夫/海螺上榜
    8月10日,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出爐。其中,中國建材集團排名第187位,蟬聯全球建材企業榜首。同時上榜的建材企業還有法國聖戈班集團排名第244位,安徽海螺集團排名第367位,塗料巨頭巴斯夫則排名第143位。
  • 世界500強發布,碧桂園全球房企排名第一,中國企業數量超美國
    8月10日,《財富》雜誌發布2020年世界500強榜單,沃爾瑪連續第七年成為全球最大公司,第二至四名分別為中石化、國家電網和中石油。加上中國臺灣企業,中國共有133家公司上榜。世界500強企業排行總營收達到33萬億美元,已經接近中國和美國GDP總量之和。進入世界500強榜單企業的門檻,也從去年的248億提高到今年的254億美元。
  • 全球「製造業口碑」排名出爐:德國第一,美國第十,那中國呢?
    文:團團眾所周知,中國製造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中國幅員遼闊,資源豐富,勞動力豐富,市場廣闊,製造業也非常先進,素有「世界工廠」之稱。現今貿易全球化,我們或多或少有用過其他國家製造的產品。那麼哪個國家製造的產品口碑最好呢?
  • 全球最安全國家排名出爐,美國名次意外,美媒:中國憑啥第3?
    前天,美國一家知名的公司調查機構對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進行了排名。令人驚訝的是美國和俄羅斯這兩個非常富有和強大的國家卻在這份榜單中墊底,而中國的排名竟然只有第三!對此,美國媒體稱:為什麼中國要排第三?在在此前的據參考新聞網報導稱,世界知名的調查機構蓋洛普諮詢公司根據多項安全指標,以滿分100,評出了全球最安全的國家的排行名單。特別值得人注意的是,排行第一和第二的是土庫曼斯坦與新加坡這樣的小國家,得分均為97分的高分。中國出人意料地以94分的位居排名第三。以實力雄厚著稱的美國在這份榜單中排名墊底。
  • 世界足壇教練年薪排行前20名出爐,卡納瓦羅年薪排名第8名
    除了球員以外,中超教練的薪水也不低,中超個別教練的年薪在世界足壇所有教練之中也是遙遙領先的。近日《法國足球》出爐了世界足壇教練年薪前20名排行榜,從這份榜單中可以看到中超四位教練入圍。世界足壇教練年薪前20名排行榜(單位是歐元):1、西蒙尼4050萬;2、孔蒂3000萬;3、瓜迪奧拉2700萬;4、克洛普:2400萬;5、穆裡尼奧2300萬;6、齊達內2300萬;7、巴爾韋德1900萬;8、卡納瓦羅1400萬;9、阿萊格裡1350萬;10、貝尼特斯1300萬;11、安切洛蒂1200萬;12、佩萊格裡尼1050萬;13、薩裡1030萬;14、
  • 斯諾克最新排名:丁俊暉第10,中國4名98後進TOP30,1人創新高!
    文 劉姚堯今日,世界臺聯公布了斯諾克最新排名,總獎金超百萬的特魯姆普依然高居榜首,丁俊暉被威爾斯賽新王墨菲反超,排名下降一位來到第10。共4名中國98後球手入圍TOP30,其中22歲新星趙心童排名再創新高。
  • 圍棋最新世界排名出爐:中國大包大攬,前20名僅4人非中國人
    出生於1997年的柯潔,登頂世界第一的時候,才17歲。而成為大一新生的時候,則是已經22歲了。柯潔的例子,也是證明一點,那就是:行行出狀元。而最新一期的世界排名,柯潔依然是排名第一的選手。這樣的柯潔,很厲害。有意思的是,前三的另外選手,都是來自韓國的選手,第二名的樸廷桓和第三名的申真諝,積分都是3670分,與柯潔的3675分,只有5分的差距。也就是說,形成了一個對柯潔的包夾態勢。
  • 2020胡潤世界500強非國有企業榜單出爐 中國51家企業上榜
    其中牧原食品以3168億元人民幣市值,居榜單第299位,成為河南唯一上榜企業。騰訊控股、阿里巴巴以47200億元和47000億元市值進入前十,分別居第6位、第7位。 2020胡潤世界500強蘋果、微軟、亞馬遜排前三 榜單按照企業市值或估值,對世界500強非國有企業進行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