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登基後直言:「誰想當皇帝讓給他」,為什麼他敢這樣說?

2020-12-26 鮮花暢談歷史

雍正剛剛繼位,就敢於和兄弟們說出這樣的話來,這是影視劇中虛構的場景,歷史上真實的雍正有沒有這樣的操作真的不好說,那麼雍正為何敢這麼做呢?難道他就不怕有人答應嗎?這樣對於剛剛坐上皇位的雍正而言,那可就不僅僅是打臉那麼簡單了,畢竟君無戲言,你讓他到底讓不讓這個皇位呢?

其實提出這樣問題的人,應該說對於歷史的了解僅僅流於表面,為何這麼說呢?其實,對於古代的皇帝而言,皇權的平穩過渡才是他們最關心的事情,所以我們能夠看到古代皇帝臨終前一定會做出政治安排,除非皇帝是突然暴斃的這種情況,否則都會為後面的繼承人留下政治安排,最明顯的就是設置託孤重臣輔佐新皇登基,比如劉備臨終前託孤於諸葛亮輔政,漢武帝臨終前將輔佐新皇的重任交給霍光等大臣手中,有人認為這是新皇年紀太小的緣故,所以必須設置輔政大臣。

但是李世民臨終前安排長孫無忌和褚遂良輔政,要知道李治此時已經21歲了,完全成年了,還有雍正臨終前也是安排張廷玉和鄂爾泰輔佐弘曆,而繼位的乾隆皇帝已經25歲了,也就是說皇帝對於繼位的君主,肯定都會留下政治安排,這些安排就是為了保證他選擇的繼承人能夠平穩的實行權力的過渡,如果明白這個問題,也就明白雍正為何會有這樣的舉動了。

而康熙是那麼聰明的一代君主,而且還經歷了「九子奪嫡」,也就是說他明白兒子們為了皇位已經互相爭奪,在這樣的情況下,康熙怎麼會不給繼任的君主留下政治安排呢?我們去看康熙臨終前的安排,先是選擇了張廷玉等上書房大臣負責宣讀詔書,同時也能夠起到穩定文臣的作用,另外就是隆科多的作用就是為了新君能夠完全掌控京城做出的準備,也就是說有了隆科多的支持,雍正就能夠徹底掌控北京城的城防,就算是有人調動外部軍隊,想要在短時間內攻破北京城也是不太可能的,可以說這就是康熙給雍正留下的輔政班底,後面雍正繼位後穩定朝局,依靠的也就是這些人的力量。

而雍正在剛剛繼位後,按照《雍正王朝》的情節,我們能夠不知道康熙去世,雍正繼位這天晚上可以說是暗流湧動,拋開康熙留給雍正最可靠的班底,也就是張廷玉和隆科多之外,皇宮侍衛總管以及張五哥也是康熙特意留給雍正的,這樣雍正才能夠快速接受皇權,利用兵符將十三阿哥胤祥放出,同時讓他接管豐臺大營的八旗軍兵馬,通過這樣操作,整個皇宮、京城都在雍正的掌控之下。

說的不好聽一點,這些皇子或者其他的大臣,只要在京城之內,雍正可以完全決定他們的生死,再這樣的背景下,他說出了兄弟們誰有想法,他將皇位讓出去的話,也就等於是一種政治宣傳,或者說他在向兄弟們傳達一種既定事實,讓他們看清形勢,如果這個時候真的有哪一個皇子敢說他想要做皇帝,其實輪不到雍正開口答應,估計手下的張廷玉、隆科多甚至胤祥等人都會搶先一步喝退,或者直接讓手下將這位皇子抓起來殺掉了,所以這樣情況下,雍正根本達不到打臉的地步,最大的可能就是他和手下忠臣之間的一段雙簧而已。

另外,群臣包括各位皇子們誰也不是傻子,就算是有這樣的想法,也不是能夠當場說出來的,沒有絕對的實力,這個皇位就算是讓給他也坐不穩,雍正登基後為何對隆科多和年羹堯如此厚愛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雍正皇位的平穩過渡離不開這兩大功臣的輔佐,假設這個時候八阿哥或者九阿哥等人有人說他要做皇帝的話,雍正就算是真的讓給他了,但是他也做不安穩,或者說就是一個傀儡而已,因為隆科多支持雍正,更有胤祥徹底掌控豐臺大營,也就是說出了雍正之外,其他人就是讓他們坐上皇位,可能連一個兵都調不動,也正是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我們能夠看到皇子們都不敢吱聲,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其實,雍正「說愛當皇帝誰當」這句話說了出來,也就在告訴他的兄弟們一切已經確定,所以明白其中道理的皇子們,也就知道要怎麼做了,最先明白的三阿哥不就是主動示好嗎?所以說無論是影視劇中還是真實的歷史上,雍正在剛剛繼位後都能夠掌控大局,一個掌控了朝局的皇帝,說出這樣的話,何嘗不是一種試探呢?面對這樣的試探,就算是影視劇中號稱沒有讀過多少書的十阿哥都不敢回應,也就說明這個事情大家心知肚明,所以雍正這個事情根本不會演砸,自然也就不會真的打臉了,因為這個事情讓皇帝打臉,也就是拿自己的生命在開玩笑了,基本上話語一出口,也就等同於一家三族的命基本上都沒有了。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中雍正登基後說誰想當皇帝讓給他,如果裝x失敗咋整?
    這個情節是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之中。當時康熙喪事剛辦完,雍正第一次上朝,諸阿哥都參加了。雍正對他們說,當皇帝是天下頭等苦差事,無奈聖祖爺託付,我也只好勉為其難,接下這個擔子。現在呢,如果誰想坐這個皇位,我立刻讓位給他坐。
  • 雍正登基後除掉了年羹堯和隆科多,為什麼張廷玉沒事?
    雍正順利登基後,則更加的倚重年羹堯,不僅給予年羹堯很大的權力,讓他在西北安心平叛。而且平叛成功後,封年羹堯為一等公,還賞給一子爵,由其子年斌承襲。年羹堯的父親也封為一等公。雍正皇帝在給年羹堯的信中竟然寫到了「朕亦甚想你」這樣的話,真是肉麻啊!正是由於雍正皇帝的過份寵愛,以至於年羹堯真的覺得自己是雍正的大恩人,自己做什麼雍正都會一直信任自己。
  • 雍正登基後,八爺黨紛紛倒血黴,唯獨一人他想殺不敢殺,也殺不了
    我知道康熙皇帝最後選擇了四阿哥胤禛繼承皇位,但世人認為這不是堅定的選擇。 也許是因為四阿哥和康熙的生活日子最長,如果康熙告訴胤禛,按理說應該給王子地位。 我為什麼應該等到早點死? 皇帝有其他選擇嗎? 四哥不是母親的獨生子,他和六哥十四哥都是親兄弟,但六哥活不長。
  • 雍正王朝:雍正為什麼要貶年羹堯守城門,最終下旨賜死他
    最終雍正為什麼要把年羹堯貶到城門當守衛,而且還不放過他,最終下旨賜死他,這和雍正的性格有沒有關係呢? 像年羹堯這樣的,能文能武的人物,不僅在當時很少見,縱觀中國幾千年歷史,也很少有他這樣文武都可以的人才,如果按照電視劇來講他對雍正登基和雍正穩固皇位都有著巨大的作用,可謂算是功臣了。 但是年羹堯功成名就之後,為何一心求死?嗯,或者他的心態在當時是什麼樣的?
  • 雍正皇帝真的在繼位後逼死了他母親孝恭仁皇后烏雅氏嗎?
    按說雍正被罵其實也挺虧的,他可以說是滿清所有的皇帝中最勤政的一個,甚至有人說雍正之所以死得那麼早,就是他自己給自己累死的,但即便雍正再怎麼勤政,為「康雍乾盛世」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在他的身後還是留下了罵聲一片。
  • 孫嘉誠:因膽大直言勸諫雍正出名,晚年為何會被一篇文章「嚇死」
    對待皇帝毫不忌憚,直言進諫其實孫嘉淦在步入仕途之時,他身居的官位並不高,但是他的敢於直言進諫幫助他得到了雍正的重用。在雍正剛登基的時候,他非常鼓勵大臣們向他進言。可大臣們都知曉他喜怒無常所以不敢進言,但是孫嘉淦卻不是這樣的。他不僅一點不忌憚雍正而且直戳雍正的內心。
  • 雍正集團的靈魂人物是誰?他的幾次神操作,幫助雍正穩住了大位
    決定雍正能否坐穩皇位的,有至少三種力量。雍正雖然得到了康熙的傳位指令,但是他想要坐穩皇位,還必須要問問他的那些兄弟們。這裡面想要魚死網破的有八爺黨,還有可能帶兵回朝的十四阿哥胤禵。因此雍正要想坐穩皇位,必須要依靠三股力量的支持,分別是陝甘總督年羹堯、九門提督隆科多、十三阿哥胤祥。
  • 雍正發誓要讓此人一生平安,誰知乾隆一登基,就立馬把他殺了
    說是在唐朝的時候,有個湖南官員想為家鄉做點好事,於是在皇帝出行的路上,用蜂蜜寫了一行字「澧州糧米可免」。等到某天皇帝經過的時候,看到這行字,一時信口照念了出來,結果身邊官員撲通跪了一地,立馬謝主隆恩。好傢夥,皇帝都親口說出免糧了,可不是金口玉言嘛。據說當時皇帝也沒有生氣,而且兌現承諾,,不再收澧州糧米稅收了。
  • 十全十美的雍正皇帝,雍正皇帝真正的死因是什麼?
    大臣心說「哎呦這皇帝也忒不好伺候了」沒轍,回去又改。幾天之後,第三次上呈,雍正又說,關夫子硬帶勒得太緊,弄鬆一些,身背後沒有衣褶,要做出衣褶來,鞋大,膝小。這時候大臣就差點罵娘了,沒完沒了了。但是沒辦法,皇上讓改的,就這樣反反覆覆改到第五次,皇上總算滿意了,嗯~~~這回還差不多。你們什麼都幹不成,什麼都要朕來指導,你說這國家沒有朕行嗎?
  • 雍正皇帝登基後,善待廢太子一家,為何不肯赦免大阿哥?
    ——王維引言用這句詩來形容雍正在奪嫡大戰中的心態最合適不過了。當初誰都不看好的雍正最後成了一匹黑馬,一躍成了康熙的繼承人。都說皇宮十分多,清朝作為宮鬥最為嚴重的朝代,九子奪嫡的好戲也是流傳至今。在九子奪嫡中他知道自己是沒有希望繼承皇位,於是加入了八爺黨,但是這一次他又十分急功近利,手法殘忍陰毒,甚至不惜傷害自己弟弟們的性命。所以雍正繼位之後並沒為他正名,因為朝中上下都知道胤褆是一個殘忍暴戾之人。二、雍正為何善待廢太子第一個原因是兩人關係比較好。
  • 雍正登基後把八阿哥九阿哥改名字為阿其那,賽四黑究竟是什麼意思
    康熙從小就是太子,六歲登基從來都沒有長過奪嫡之苦。身後有一大批的支持者,特別是他的皇祖母大玉兒,孝莊皇太后。但是康熙子嗣眾多,在立儲問題上是他晚年的一大難題。最後,因為不知道如何緩和兒子們的關係,導致了九龍奪嫡的場面。最後,康熙選定的繼承人就是我們的四爺胤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
  • 雍正說:「只要我活著一天,沒人敢動你」 乾隆一登基就把他大卸八塊
    近幾年,宮廷劇出現的越來越廣泛,在這些電視劇當中,通常都會把歷史上的雍正、乾隆兩位皇帝當作故事的主要角色。說起來,這兩位可是歷史上最具有影響力的皇帝代表。雍正繼位以後,加強了對少數民族的統治,大力整頓財政,是一位勤政為民的皇帝。
  • 先穩後動、分化瓦解、巧設機構,最終抵達皇權專制頂峰的雍正皇帝
    中年繼位的雍正皇帝有著豐富的政治經驗。他在繼位的第二天就任命貝勒胤禩、皇十三弟允祥、大學士馬齊、尚書隆科多四人為總理事務大臣,同時冊封皇八子允禩為和碩廉親王。雍正皇帝明確下旨:「凡有諭旨,必自由四大臣傳出。」人們也許會問,雍正為什麼要這麼做?
  •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從田文鏡離開後為什麼說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但是在雍正登基那一天起,鄔思道和雍正之間的關係就發生了很大變化,之前兩人是知己是朋友,可以無話不說,但當四爺繼位之後他就是天子,是雍正皇帝,而鄔思道則成為了那個知悉皇帝秘密最多的人,所以狡兔死,走狗烹,良鳥盡,彈弓藏,鄔思道擔心自己有殺身之禍,所以他千方百計想逃離雍正身邊。
  • 如果把雍正,比作德雲社的郭德綱,那麼誰才是他最中意的于謙
    如果將所有皇帝的上班時間,做一個出勤表,雍正是最有可能拿到「全勤獎」和「加班獎」的皇帝。不過,如此勤政的皇帝,卻心狠手辣。在位期間,雍正大搞文字獄,清洗九子奪嫡競爭的兄弟們,血洗從龍之功的年羹堯、隆科多,清算鄂倫岱、阿靈阿等一批康熙朝政敵。整個雍正一朝,都是血跡斑斑。
  • 雍正承諾:只要我在世一天,就沒人敢動你!乾隆一繼位就將他凌遲
    從孝道習俗來看,嘉慶這樣的行為是對自己父親的大不敬。為什麼嘉慶要這樣做呢? 嘉慶這樣做的原因我們已經不得而知,但是在乾隆登基的時候他也立馬處死過一個雍正時期的臣子。
  • 雍正王朝裡,如果十三爺登基,四爺會像十三爺那樣幫助他嗎?
    雍正王朝裡,如果十三爺登基,四爺會像十三爺那樣幫助他麼?小崔認為不會的,為什麼呢?要說明這個問題要從以下方面入手:十三爺適合做皇帝嗎?康熙為什麼要圈禁十三爺數十年?以胤禛的政治手腕來說,他會讓老十三順利當上皇帝嗎?十三爺為什麼要跟著胤禛?其他阿哥會讓十三爺上位嗎?帶著這些問題,且聽小崔細細道來!
  • 唐玄宗還沒死,為什麼李亨就敢登基為帝,難道他不害怕嗎?
    此時,李隆基仍是皇帝,而李亨也即位做了皇帝,一時間唐帝國出現了兩位皇帝。這要在平常,李亨就是發動政變,這是李隆基這樣靠著政變上臺的最忌諱的,到時候自己的太子之位也會丟。我們知道,在古代,一般情況下,太子繼位都是在皇帝去世或者禪讓的情況下才會出現。否則那就只能是政變了。
  • 清官退休還鄉怕被人笑話太窮,拉了幾車磚頭,皇帝說:全換成金銀
    雍正皇帝是一位喜怒無常的的皇帝,他登基後,殘殺兄弟,手足情斷;大興文 獄,輕罪重罰,人人自危;用兵西北,生靈塗炭。面對雍正皇帝的這些缺點,大臣們只能私下裡議論一下,誰也不敢上奏規勸。有一位大臣卻不怕死,直接上書雍正皇帝,要求他「親近兄弟,停止納捐,西北收兵」。
  • 《雍正王朝》老十七為什麼敢在康熙駕崩時為四哥仗義執言?
    這時候在場的皇子其實分為三類,一類就是像老十七和二十四阿哥這樣的直接力挺雍正的人,明確了身份,就是站在雍正這一頭;一類是像老三胤祉這樣的,選擇了觀望,當康熙說完傳位於四阿哥之後老三也沒有直接力挺雍正,而當張廷玉出來勸止了眾皇子打架,讓隆科多去派人拿康熙的遺詔,這時候老三反而說有遺詔最好,這說明了老三也並沒有立刻擁護雍正登基,當隆科多拿出遺詔明確了雍正繼位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