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葡京報 梁勇 綜合報導 】山火蔓延、良田變焦土、高溫致死案例頻發……近日,持續極端高溫天氣襲擊整個北半球,亞洲、歐洲、北美洲無一倖免。面對同時期如此大範圍的極端天氣事件,恐怕已很難將其歸咎為「偶然」。究竟是誰在「燜燒」地球?
葡萄牙:全國進入極端高溫緊急狀態
葡萄牙內政部8月1日晚發表聲明說,由於葡萄牙將出現40攝氏度以上的極端高溫天氣,葡萄牙全國從2日至6日進入緊急狀態,以應對可能發生的森林大火。
根據葡萄牙海洋和氣候局發布的通告,葡萄牙未來幾天大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將超過40攝氏度,一些內陸地區氣溫將高達45攝氏度。這將是2003年以來葡萄牙夏季出現的最高溫度。
通告說,在此期間,紫外線輻射將達到峰值,建議人們儘量減少戶外活動,做好個人防護措施。
葡萄牙內政部當晚宣布了多項應對措施,包括要求消防、警察和其他相關職能部門暫時取消休假,增加公共場所的機動救護車輛和人員配備,增加森林火情機動觀測點以及確保通信線路和能源管線暢通等。
中國連發19天預警
7月10日以來,高溫天氣席捲中國大部分地區。截至8月1日,中央氣象臺連續19天發布高溫黃色預警。京津等地最高氣溫35至36攝氏度,內蒙古、遼寧、江西和福建等地的部分地區最高氣溫37至39攝氏度,局部地區可達40攝氏度。
2日15點48分,瀋陽的氣溫達到了38.4攝氏度,突破了1951年有完整氣象資料以來的歷史極值。
據介紹,截至8月1日,瀋陽連續五日出現35攝氏度以上高溫。瀋陽市氣象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瀋陽最高氣溫均出現在6、7月份,自1951年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瀋陽歷史最高氣溫為38.3攝氏度,出現在1952年7月18日。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最新發表在英國《自然·通訊》雜誌的一項研究顯示,在2070年至2100年,華北平原氣溫將會多次邁過35攝氏度的「門檻」,這對一些經常需要戶外勞作的人,特別是家中沒有安裝空調的貧困家庭來說尤為危險。
日本繼本月早些時候遭遇暴雨襲擊之後,又迎熱浪考驗。日本總務省消防廳7月3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最近3個月因中暑入院治療的人數超過5.7萬人,逼近2013年的最高紀錄,其中125人死亡
大火燒入北極圈
一貫涼爽的北歐地區也難逃熱浪侵襲,10餘起由高溫導致的森林大火已燒入以寒冷著稱的北極圈。
瑞典、丹麥、挪威南部和芬蘭北部正在經歷極端熱浪,高溫乾燥天氣導致山火頻發。瑞典火情最為嚴峻,僅7月以來就遭遇至少60起山火,數千居民被迫撤離受大火威脅的家園。「歐洲惡劣天氣」網站數據顯示,北歐地區氣溫在未來數天內還將持續高出平均值8到12攝氏度。
由於連日高溫和大風,位於南歐的希臘近日也是森林火災頻發。希臘首都雅典附近7月23日發生的森林火災已致80多人遇難,上百人受傷。
除引發森林火災、危害農業外,歐洲熱浪還在威脅淡水魚類生存。德國萊茵河、易北河等一些河流因吸收了過多熱量,導致河中魚類窒息。在漢堡,當地有關部門從河塘中撈出了5噸死魚。
北美大陸也持續被「燜燒」。加拿大魁北克省7月初經受幾十年罕見連續高溫。由於高溫乾旱,火勢難控,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山火已燃燒一周,導致超過500座建築物被毀,迫使近4萬人疏散,全州過火面積超過1100平方公裡。
未來數十年更加嚴重
8月1日,在德國柏林,兩名顧客在冰吧內喝飲料。新華社/歐新
科學家們對越來越頻發的極端天氣跟蹤已久,希望揪出背後的「元兇」。雖然此前他們不願把極端天氣簡單歸因於人類活動導致的氣候變化,但當極端天氣事件以前所未有的強度和頻率蔓延全球時,極端天氣與氣候變化的密切相關性已成共識。
英國《自然》雜誌近日刊文稱,科學家們已完成了對2004年至2018年全球190起極端天氣事件的歸因研究,其中三分之二的案例極大可能歸咎於人類活動導致的地球變暖。
英國廷德爾氣候變化研究中心主任科琳娜·勒凱雷說:「我現在可以更勇敢地告訴人們,你們腦海中關於目前這些極端高溫、乾旱和大火的邏輯是對的——確實是氣候變化造成的。」
世界氣象組織27日發表聲明說,北半球變暖速度快於全球水平,高溫使森林變得更加乾燥易燃。近期一項研究發現,北半球森林正以至少近1萬年來未有的速度起火燃燒。野火又向大氣中釋放二氧化碳,進一步加劇全球變暖。
儘管人類已開始採取節能減排等諸多措施試圖減緩氣候變化進程,但科學家預計,未來數十年,極端天氣頻發的現象非但不能逆轉,還會更加嚴重。
一項最新發表在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醫學》雜誌上的研究顯示,到2080年,全球某些地區由熱浪導致的死亡案例最高將上升2000%。
瑞典:冰雪融化致最高峰易主
瑞典科學家8月1日說,瑞典近日遭遇創紀錄高溫天氣,凱布訥山南峰因峰頂冰雪融化海拔降低,失去瑞典最高峰「寶座」。
斯德哥爾摩大學地理學家貢希爾德·尼尼斯·羅斯奎斯特在聲明中說:「我從未見過南峰的雪像今年這樣消融這麼多。」
羅斯奎斯特負責主持大學位於凱布訥山附近的塔法拉研究站工作,多年來測量凱布訥山南峰高度。這是她研究氣候變化的一項內容。凱布訥山位於北極圈以北大約150公裡,兩座主峰中南峰冰雪覆蓋,北峰沒有冰雪。
羅斯奎斯特說,瑞典7月持續高溫,南峰於7月2日至31日海拔減少4米,平均每天減少將近14釐米。最近一次測量數據顯示,南峰海拔2097米,僅比北峰高20釐米,「自8月1日起,南峰將低於北峰」。
斯德哥爾摩大學說,凱布訥山南部冰川高度自19世紀80年代起開始測量,過去20年內平均每年融化1米。
韓國:刷新「百年最高溫」
8月2日,在韓國龍仁,人們擠在泳池裡避暑。新華社/美聯
韓國大部分地區1日氣溫繼續攀升,最高氣溫達41攝氏度,創這一國家從1907年開始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同一天,首都首爾最高氣溫39.6攝氏度,刷新當地最高溫紀錄。
韓國氣象部門測定,江原道洪川郡1日下午最高氣溫41攝氏度,創下這一國家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這是韓國最近111年來第二次出現氣溫超過40攝氏度的現象。
韓國從1907年開始記錄氣溫,先前最高溫出現在1942年8月1日,當天大邱的最高氣溫為40攝氏度。
首爾1日熱度不減。繼7月31日創下有記錄以來的第二高溫38.3攝氏度,首爾1日下午1時30分氣溫38.5攝氏度,打破先前的最高溫紀錄38.4攝氏度。而後,氣溫繼續攀升,下午3時36分達39.6攝氏度,創下新高。
韓國氣象廳說,首爾最近100多年來氣溫超過38攝氏度的情況不多。除今年7月31日和8月1日,僅有1994年7月23日和24日、1943年8月24日和1939年8月10日氣溫超過38攝氏度。
韓國氣象部門預計,首爾等部分地區今後幾天氣溫將進一步升高,可能再度刷新紀錄。
韓國疾病管理本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20日至7月30日,超過2200人出現中暑症狀,其中29人死於相關疾病。
朝鮮:全國抗擊高溫乾旱
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機關報《勞動新聞》2日發表社論,呼籲朝鮮各地各部門,特別是農業部門切實採取措施,齊心協力抗擊高溫乾旱。
文章說,據朝鮮氣象水文局資料,7月下旬至今,朝鮮出現超過35攝氏度、最高超過40攝氏度的氣溫觀測值,創朝鮮氣象觀測以來最高溫紀錄,且多地無降雨。預計未來數日全國性高溫仍將持續。
文章說,近期出現的嚴重高溫和乾旱,已造成黃海南道和黃海北道等地的水稻和玉米等農作物受災。對農業部門來說,堅決開展抗擊高溫乾旱鬥爭,是事關今年糧食生產能否達到預定目標,以及與民生攸關的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文章說,儘管本次高溫是前所未見的自然災害,但絕不是無法克服的難關。文章呼籲所有部門和單位動員和集中一切力量,積極開展抗擊高溫乾旱鬥爭,並對各部門和單位做出具體部署和指導。
當天《勞動新聞》還刊發多篇文章,介紹朝鮮多地當下抗擊高溫和乾旱的具體做法和經驗、由氣象水文局官員撰寫的有關當前朝鮮普遍高溫現象的概況和原因分析,及對預測未來天氣變化的文章。
新華國際時評
極端天氣拷問「寒號鳥心態」
寒號鳥的故事流傳很廣:寒冷的冬夜,寒號鳥凍得直哆嗦,下決心第二天一定壘個暖暖的窩。可到了第二天,它卻忘記了前一晚的決心,趁著暖和冬日只顧玩耍。就這樣日復一日,得過且過。終於在一個特別寒冷的冬夜,寒號鳥被凍死了。
這雖然只是個童話故事,但寓意卻讓人深思。
8月1日,在捷克布拉格的伏爾塔瓦河,一名兒童在悠波球中玩耍。捷克多地遭遇高溫天氣。新華社/歐新
最近一段時間,極端天氣以強大的威力肆虐全球。北半球諸多地方進入「燒烤」模式。無論是東邊的韓國日本,還是西邊的歐洲,都在叫熱連天。北極圈內個別地區氣溫達30攝氏度,英國部分地區創下半世紀以來最乾旱夏天紀錄,熱浪在日本造成逾200人死亡……
世界氣象組織專家認為,全球極端高溫和降水增多,正是氣候變化的結果。全球近3000名科學家參與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認為,人類溫室氣體排放導致天氣變暖。
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嚴重後果,世界上很多人卻採取漠然置之的態度。在他們看來,雖然明白有必要就氣候變化採取應對措施,但如果碰到觸動自己利益的「奶酪」時,就不情不願,甚至背道而馳。把這種想法稱作「寒號鳥心態」,恐不為過。
更有甚者,一些與傳統能源關聯的利益集團竭力阻撓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甚至別有用心拋出所謂「氣候變化懷疑論」,企圖為自己的行動「正名」。美國政府也因一己之私,做出退出氣候變化《巴黎協定》這樣不負責任的決定。這些短視之舉,在危及全人類命運的同時,也將最終損人害己。畢竟,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當前全球減排力度,與期待實現的減排目標尚有不少差距。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去年10月發布的報告認為,各國目前的減排承諾只能達到2030年溫控目標所需減排水平的三分之一;即便各國完全履行當前的減排承諾,到2100年,全球氣溫也將比工業化前上升3攝氏度,遠超《巴黎協定》提出的2攝氏度目標。一旦美國在2020年按計劃退出《巴黎協定》,形勢更加堪憂。
在氣候變化這一全球性挑戰面前,得過且過,不計長遠的「寒號鳥心態」要不得。
打造全方位中葡信息平臺
微信號:pujingportugal
分享到朋友圈丨點右上角···分享
推薦朋友掃描二維碼丨贈人玫瑰手留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