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IGCC機組,檢修後併網發電一次成功

2020-12-14 農民龍拍天下

近日,由中電建河北工程公司承攬的華能天津IGCC和臨港燃機標項檢修項目併網發電一次成功,機組自動投入率100%,保護投入率100%,設備運行穩定性和設備的絕緣性能均優於修前數據。

該項目的IGCC機組是國內首臺,世界第六臺IGCC250兆瓦「一拖一」高效多軸聯合循環發電機組及一臺採用天然氣清潔能源發電F級「一拖一」463兆瓦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熱電聯產機組。主要有動力島裝置、空分裝置、煤氣化裝置及合成氣淨化裝置四大裝置。

2012年11月6日,我國首座、世界第6座大型IGCC電站——天津IGCC示範電站投產發電,裝機容量26.5萬千瓦,氣化爐為兩段式幹煤粉加壓形式,具有華能自主智慧財產權。

經過兩年籌備、三年建設、六年穩定運營,IGCC人攻堅克難、大膽創新,先後攻克氣化爐堵渣積灰、燒嘴罩頻繁洩漏、燃機燃燒不穩定等一大批技術難題,氣化爐從連續運行24天提升至185天;機組帶負荷能力由18萬千瓦提升至26.5萬千瓦。2016年7月10日,國內首套、世界最大的燃燒前二氧化碳捕集裝置在電站試驗成功。2018年9月26日,整套裝置連續運行166天,打破同類機組連續運行世界紀錄。

華能天津IGCC電站示範工程(簡稱「天津IGCC電站」)兼具綠色發展、火電優化、科技創新3項特徵,是我國清潔煤技術領域的一座裡程碑工程。對於我國總結IGCC發電技術經驗、推動我國潔淨煤技術發展,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促進國內研究、設計、製造等相關企業掌握自主智慧財產權重大技術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

「IGCC技術是把煤氣化和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系統有機集成的一種潔淨煤發電技術。」西北院副總工程師、IGCC電站的設計總工程師韓子俊介紹說,「與一般的燃煤發電技術不同,IGCC是多工藝過程的高度集成,系統複雜,子系統多、設備數量多,涉及煤化工技術、化工技術、製冷技術和發電技術。」

自項目開工以來,中電建河北工程公司精心策劃、科學組織、規範管理、齊心協力,在有效保證安全、質量、進度的同時有序推進了檢修工作。在檢修中各專業積極健全安全管理體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切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在做好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管理工作的同時,嚴格按照環境和安全管理「六化」要求,開展檢修作業,嚴格執行檢修文件包W、H點質量控制驗收制度,施工方案審批制度,備品、備件更換制度,有效保證了檢修質量。

相關焦點

  • 陽江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發電
    24日,記者從中國廣核集團陽江核電站獲悉,陽江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發電成功,成為2018年國內首臺實現併網發電的核電機組。據悉,5號機組採用中國廣核自主研發的系統,讓我國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掌握該技術的國家。
  •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併網發電成功!「國家名片」成長的2031個日日夜夜
    11月27日00時41分,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經現場確認,該機組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機組狀態良好,為後續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奠定堅實基礎,並創造了全球第三代核電首堆建設的最佳業績。
  • 國內最高風電機組在廣洋湖畔併網發電
    國內最高風電機組在廣洋湖畔併網發電 2019-12-15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核華龍一號成功併網發電:中國打破國外核電技術壟斷
    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經現場確認,該機組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機組狀態良好,為後續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奠定堅實基礎,並創造了全球第三代核電首堆建設的最佳業績。這標誌著中國打破了國外核電技術壟斷,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這對我國實現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的跨越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龍一號的信心。
  • 國內首臺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C172五級飛行...
    央廣網上海1月4日消息(記者周洪)日前,由上海松江企業中仿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塞斯納C172飛行訓練器CNFSimulator.FTD.C172在青島九天國際飛行學院通過了中國民用航空局五級鑑定,正式投入運營。
  • 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併網成功
    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併網成功  新華社福州11月27日電(記者張華迎、高敬)27日0時41分,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     11月27日,工作人員在「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5號機組主控室慶祝併網成功。11月27日0時41分,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
  • 陽江抽水蓄能電站首臺機組座環交付使用
    陽江抽水蓄能電站是我市重點建設項目,16日傳來好消息:由我國自主研發製造的首臺機組座環/蝸殼已到貨交付項目部,這標誌著陽蓄電站機組安裝逐漸進入高峰期,為2022年首臺機組順利發電奠定基礎。據了解,這次到貨的部件是陽江抽水蓄能電站首臺機組座環,6月28日從製造廠家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出廠,歷經近20天的陸運順利抵達陽江工地。據介紹,該座環是水泵水輪機埋件的核心部件,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駐陽蓄項目總代表 任光輝:這是我們自主研製的產品,是目前國內水頭最高的、容量最大的產品。
  • 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可控DCS在華電蕪湖電廠成功投運
    11月23日16時,中國華電自主研發的「華電睿藍」自主可控智能分散控制系統(DCS)在華電蕪湖電廠660MW超超臨界機組成功投運,控制範圍覆蓋鍋爐、汽輪機(DEH)等主輔設備,實現國內自主可控DCS在超超臨界火電機組上的首次示範應用和全廠一體化控制,標誌著中國華電再一次實現發電領域自主可控重大突破。
  • ...發電成功!「國家名片」成長的2031個日日夜夜 -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併網發電成功!11月27日00時41分,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經現場確認,該機組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機組狀態良好,為後續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奠定堅實基礎,並創造了全球第三代核電首堆建設的最佳業績。
  • 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開始裝料 向商運邁出關鍵一步
    來源:澎湃新聞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開始裝料,向商運邁出關鍵一步本文圖片均來自微信公眾號「中核集團」中國具有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第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迎來全球首堆建設的關鍵節點在裝料完成後,核電機組還需要進行反應堆臨界、機組併網以及50%、87%等各功率平臺系列試驗,最後進行滿功率試運行168小時後投入商業運行。福清核電基地的1-4號機組於2008年11月至2017年9月間相繼投入商業運行,四臺機組已累計發電超過1300億千瓦時。5、6號機組採用自主核電技術,分別於2015年5月7日和12月22日開工建設。
  • 國內首臺通用電氣(GE)9HA燃機點火成功!
    國內首臺通用電氣(GE)9HA燃機點火成功!) 「大九」9HA燃機,於中國天津軍糧城點火成功。此次點火成功也標誌著項目的安裝調試工作正式進入衝刺階段,待正式併網發電後,華北地區的居民和企業就能享受9HA燃機帶來的清潔高效能源。天津軍糧城的這臺「大九」還有一個特殊身份——它是全球第一臺採用GE尖端的3D列印微孔預混(MicroMixer)燃燒室技術的9HA燃機。
  • 華能舉辦百萬機組全國產DCS成功示範及基地揭牌儀式
    12月4日,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在玉環電廠舉行百萬機組全國產DCS成功示範及基地揭牌儀式。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樊啟祥,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九虎,中國電子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朱立鋒,中國自動化學會發電自動化專委會秘書長孫長生出席儀式。
  • 湖北黃梅太白湖風電項目首颱風機一次併網成功
    湖北黃梅太白湖風電項目首颱風機一次併網成功 發布時間: 2020-05-19 14:48:20   來源:  作者:
  • 丨「省百大」撫遠生物質項目一次併網發電成功
    近日,省「百大項目」、撫遠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一次併網發電成功,機組各系統參數正常,設備運行平穩、質量優良。這是哈電集團在生物質發電領域的首個投資項目。該項目採用哈電集團自主研發設計的高溫高壓循環流化床生物質鍋爐配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組,建成投產後,可年產綠色電力1.95億千瓦時,年耗各類秸杆24萬噸,年節約標煤10萬噸。在燃料收儲加儲運環節,該項目每年可增加農民就業近300餘人,不僅能夠有效解決撫遠市秸稈焚燒帶來的環境汙染問題,還為拉動當地經濟發展、營造就業環境注入了強勁動力。
  • 義龍新區:元豪電廠2號機組4月底併網發電
    近日,記者在位於義龍新區萬屯鎮的元豪煤電鋁一體化熱電聯產項目(元豪電廠)看到,為了實現2號機組4月底能夠啟動併網發電,項目運維部門正在進行整套設備啟動前的調試工作。「現在主要是對發電設備的鍋爐汽機發電機、機爐電熱系統的分布系統等進行調試,調試以後我們2號機組就可以整套啟動,下一步就是併網發電。」元豪電廠運維項目部副經理張劍告訴記者。
  • 首臺中國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D級全動飛行模擬機正式啟用
    首臺中國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D級全動飛行模擬機正式啟用。 首臺中國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D級全動飛行模擬機正式啟用。 吉祥航空飛行員正在全動飛行模擬機上訓練。
  • 林口小蓮花水電站:向著首臺機組併網發電的目標挺進
    該水電站是2008年林口縣人民政府修編《牡丹江蓮花以下河段水電開發規劃》後,重新規劃設計的六個梯級水電站之一,該項目總投資6.24億元,電站裝機容量40兆瓦,年可利用2123小時,平均發電量為每小時8493萬千瓦,建設周期為45個月(主體工程開工後,第一臺機組發電需37個月)。
  • 國家名片再傳捷報:華龍一號海外首堆開始裝料
    繼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5號機組實現併網發電創世界三代核電建設最佳業績之後,國家名片華龍一號再傳捷報:巴基斯坦當地時間11
  • 哈電集團轉型發展厚積成勢 撫遠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一次併網發電成功
    12月12日16時12分,黑龍江省2019-2020年度「百大項目」之一,哈電集團在生物質發電領域的首個投資項目——撫遠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一次併網發電成功,機組各系統參數正常,設備運行平穩、質量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