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歷史悠久地位顯赫的學生組織——兄弟會
人們常說,大學是進入社會前的一個小社會,但是,在歐美的一些國家,因為一個學生組織的存在,進入了大學可以說就是真正的進入了社會。這個組織的名稱叫做兄弟會,無論是在歐洲還是隨後隨著新航路的開發傳播到美洲,兄弟會的文化都影響深遠,無處不在。直到如今,它還風靡於歐美的各個高校。
兄弟會的原型被認為是英國的貴家公子在所建議的小團體,英國是一個階級文化底蘊深厚的國家,甚至到了現代,在教育上依然會顯現出明顯的等級分化,並且將一些學校直接打上貴族的標籤。過去兄弟會是貴族的一種遊戲,一般是一些貴族的公子哥聚集在一起,以和眾多的平民或是中產階級分開。一開始的兄弟會是交集深厚的幾個家族之間的人,如果有不熟悉的其他人想要加入,即使他表面上有著貴族的氣質,仍然有一種所謂的入會儀式。
既我們中國人稱之為投名狀:需要新加入的成員去做規定的一些事。即便是到了現在,這場貴族的遊戲已經風靡至平民的社交圈,兄弟會的入會儀式曾經讓許多歐美的名人,做出過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通過社交媒體的廣泛傳播,到了現代,這一古老的組織,又重新得到了人們的關注。
一向以自由之邦聞名世界的美國,怎麼能放過這一有趣的遊戲呢?雖說從歐洲大陸發源,但這場貴公子們的遊戲,在如今的美國高校依然風行著,並同時帶有各個時代的印記。比如在南北戰爭前後,美國的兄弟會是一群白人的組織,並且他們所做的事情在當時也是十分激進的。而同時,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大半個高校的社交圈,人類是一種隨大流的生物,當時的高校中如果一些學生沒有加入這個組織或者是其他的組織。他們將可能會遭受到孤立或者是欺凌。所以即使是一些沒有激進想法的學生,也依舊有可能曾經加入過兄弟會。
兄弟會信奉著同甘共苦的原理,新加入的人接受的任務,甚至有可能違反法律。曾經就有一位想要加入兄弟會的學生,被指使實行偷盜的行為,後來被警察抓住後,他的第一反應居然是自己任務失敗了。那麼為什麼他們都會想要加入兄弟會呢?因為從最開始這個組織一定是一些有權有勢,並且受到學生們追捧的人所開創的,而在其中蘊含著一些權力相關的誘惑令人沉迷。有關專家分析。這是學生的大腦在追逐那自己高人一等的優越感,他們中的男生更容易得到女生的青睞,在夜店。酒吧等場所也能夠呼風喚雨。
雖然說兄弟會包含了只是別人去做不可理喻的事情、並且在加入兄弟會後也可以說是惡行滿滿。但是有一段時間,無論是在,歐洲還是美國兄弟會發展成了成功人士之間的社交圈子。無論他們在學生時代做出過多麼不可思議的蠢事,但實際上也有不少人成為了後來的社會精英。這是因為他們組織性的行為可以更好地獲取學校的資源,並且這些人本來就想有優越的家庭條件,有的人也是具有管理和社交的才能,這在現代社會是一種成功的捷徑。
有史以來,被證實曾經加入過類似組織的成功人士有許多。比如說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團這兩個美國第一和第三的經濟組織,其董事會成員和CEO在生意上是對手,但實際上兩人來自同一個兄弟會。而英國多數的貴族也曾與各種企業、軍事、藝術家等在大學時稱兄道弟。
也有人說,他們的爭鬥從出生開始一直延續到學生時代,這是他們成功的基礎。自進入職場,他們就有更多的社交經驗,最主要的是,他們早就已經習慣了充滿壓力的生活。許多平淡度過學生時代的人無法適應這樣的轉變,從而被落在了後面。任何的國家,即使再提倡自由,也是會有法律規範的,對於這個組織我們應該正確看待他的兩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