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一季度淨利下降3成 仍連續3年榮膺鋰電池市場全球第1
4月27日,寧德時代發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報告期內營業總收入約為90.31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9.5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7.42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9.14%。
寧德時代稱,營業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及市場影響,新能源汽車裝機量大幅下降,導致公司一季度動力電池銷售收入下滑。
不過在此之前,公司2019年鋰離子電池銷量40.96GWh,同比增加92.2%,全球市佔率由23.4%提升至27.9%,連續3年全球第1。
河南氫燃料電池汽車5年小目標:相關產業年產值破1000億元
4月29日,河南省工信廳聯合省發改委、財政廳等八部門共同制定的《河南省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行動方案》經省政府同意印發。《方案》提出,以客車為牽引,促進物流等商用車產業發展,以重點城市群輻射帶動全省範圍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到2025年,全省氫燃料電池汽車相關產業年產值突破1000億元。
CB Insights中國動力電池企業評選出爐
近日,DeepTech聯合CB Insights針對中國動力電池及上下遊企業的評選出爐,榜單按照燃料電池、鋰離子(液態)電池和固態電池3種技術路線分類,億華通、寧德時代、輝能科技分別作為代表性企業上榜。依據DPTC體系,本次榜單最終甄選出18家動力電池科技企業,燃料電池、鋰離子(液態)電池和固態電池企業分別為7家、8家和3家。
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新型稀土儲氫合金電極材料生產線投產
包頭中科軒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建設了一條利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稀土儲氫合金電極材料生產線,並於近日投產運行,產品正式供應國內鎳氫動力電池企業。該公司通過2年多時間對引進的實驗室先進成果進行產業化研發,攻克了產品組分控制和結構調控等關鍵技術,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
恆大新能源年產30GWh動力電池項目將落戶甘肅蘭州
近日,恆大集團和恆大新能源科技集團已決定在蘭州高新區定連園區建設恆大新能源動力電池項目,項目未來規劃年產能30GWh,其中首期規劃年產能12GWh,計劃總投資約120億元。該項目的落地建設,可推動地企共贏發展,同時也滿足了蘭州市大工業發展需求。甘肅蘭州年產30GWh動力電池項目將成為恆大新能源第六大生產基地。
中國首艘鋰電池混合動力海上公務船下水
4月28日,中船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為深圳海事局建造的海上危險品應急指揮船「深海01」在長洲廠區下水。該船是我國首艘電力/電池混合動力海船,也是中國首艘使用鋰電池作為混合推進動力的海上公務船。該船採用3臺柴油發電機組(3X2080千瓦)加2組磷酸鐵鋰動力電池(2X750千瓦時)的「油電」混合電力推進。
鐵塔能源將山東建鋰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基地
4月27日上午,山東鐵塔首家與棗莊市政府視頻籤署智慧能源創新基地項目協議,鐵塔能源山東省分公司與市中區政府籤署智慧能源戰略合作協議,下一步棗莊市政府繼續給予政策支持,加強政企合作,全力打造中國鐵塔鋰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北方產業基地。
星雲股份:與寧德時代累計合同額已逾1.13億元
4月27日晚間,星雲股份公告,公司與寧德時代及其控股子公司於今年初籤訂了《框架採購合同》,截至本次公告,公司連續4個月內與寧德時代及其控股子公司籤訂採購訂單金額累計已逾1.13億元。公司同步公告了定增募資計劃: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4億元,用於新能源汽車電池智能製造裝備及智能電站變流控制系統產業化等項目。
天賜材料投資2.9億元建設年產10萬噸鋰電池電解液項目
天賜材料近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於2020年4月24日召開了第四屆董事會第四十九次會議、第四屆監事會第四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投資建設年產10萬噸電解液項目的議案》,同意公司投資建設年產10萬噸電解液項目,項目總投資為人民幣28945.33萬元,其中建設投資為15580.45萬元,鋪底流動資金為13364.88萬元。
LG化學南京工廠動力電池產能大增:今年產值目標60億元
LG化學(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崔碩原介紹,LG化學濱江第一工廠長515米,寬110米,佔地面積5.7萬平方米,是全球最大的電池單體生產工廠。今年3月份5條生產線全部按時序進度投產,6月份再增加一條生產線。另外留出3條生產線的空間。「一季度產值8億元,二季度有望實現產值18億元,今年公司的產值目標是60億元。」
SKI擬投7.27億美元在美建11.7GWh動力電池廠
由SKI全資擁有的SK Battery America的投資旨在提高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生產,以滿足對純電動汽車不斷增長的需求。SK Battery America計劃於7月開始在第二座11.7GWh動力電池生產工廠中開展工作。該工廠的位置尚待確定,預計將於2023年開始生產電池。SKI表示,其目標是到2025年將其容量提高到100GWh。公司目前在韓國,中國和匈牙利擁有3個工廠。
矽作鋰電陽極材料取得新突破
矽常被視作石墨烯電極的替代品,它的吸引力在於它每克容納的電荷量是石墨的10倍。問題是,當矽遇到鋰時,它會急劇膨脹,並且太弱無法承受電極製造的壓力。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由美國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張吉光(音譯)和李曉林(音譯)領導的團隊開發了一種獨特的納米結構,該結構在限制矽膨脹的同時還用碳強化了矽。
國軒高科一季度利潤3300萬元
4月30日,國軒高科發布2020年一季報,公司2020年1-3月實現營業收入7.30億元,同比下降58.36%,電氣設備行業已披露一季報個股的平均營業收入增長率為17.8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362.91萬元,同比下降83.31%,電氣設備行業已披露一季報個股的平均淨利潤增長率為25.28%;公司每股收益為0.03元。
億緯鋰能一季度利潤增長9%
近日,億緯鋰能發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當季度,公司實現扣非淨利潤2.13億元,同比增長9%,環比下降40%: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收13.09億元,同比增長19.2%,環比減少28.7%;歸母淨利潤2.53億元,同比增長26.1%,環比減少30.5%;扣非淨利潤2.13億元,同比增長8.97%,環比減少40.4%。非經常性損益為0.39億,同比增加7.3倍,主要是政府補貼0.42億。
贛鋒鋰業:鋰價下跌拖累Q1業績 利潤下滑96.94%
贛鋒鋰業於2020年4月29日披露2020年一季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79億元,同比下降18.8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74.61萬元,同比下滑96.9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7185.83萬元,同比下降51.98%。此外,公司預計2020年上半年實現歸母淨利潤1.4-2億元,同比下滑53%-32%。
中科電氣第一季度盈利2585.08萬同比下滑44.31%
4月28日,中科電氣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6244164.92元,同比下滑11.5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5850799.58元,同比下滑44.31%。基本每股收益0.0414元/股。受新冠疫情影響,公司下遊客戶的復工時間和排產受到影響,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大幅下降,導致公司營業收入和利潤均有所下降。
科力遠:動力電池業務高速擴張 2019年營收20.8億元
科力遠4月27日晚間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公司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20.8億元,同比增長9.8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3.58億元,較上年同期的盈利2172.07萬元,由盈轉虧。公司表示,虧損是受混合動力系統總成板塊的攤銷、折舊,研發費用、管理費用支出,豐田配套產業鏈產能擴張投入,以及經濟增速放緩、國六政策等宏觀環境的影響。
億華通首發過會!中國氫能第一股有望登陸科創板
上交所4月30日上午召開2020年第21次科創板上市委員會審議會議,審議並通過了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申請。億華通此次上市擬公開發行不超過2265萬股,募集資金12億元,計劃投向億華通燃料電池發動機生產基地建設二期工程和面向冬奧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研發等項目,可形成年產30 kW、60 kW系列燃料電池發動機8000臺的規模。
中遊鋰電廠商燦輝新能源再次遞表港交所
4月29日,鋰離子電池廠商燦輝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燦輝新能源」)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創升融資為其獨家保薦人。該公司去年10月15日的首次上市申請顯示已失效。燦輝新能源位於消費鋰電池中遊,其業務包括鋰離子電池產品的研發、製造及銷售。
2020-2025年中國電池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2020-2025年中國燃料電池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2020-2025年中國動力電池PACK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中國網際網路+燃料電池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研究報告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