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糟,
實際是做青紅酒後篩濾剩下的渣料。
糯米和紅曲在經過浸泡後,
倒入罈子發酵,
長時間靜置後,
糯米和紅曲沉入壇底,
將酒篩濾後盛出,
剩下的渣滓就是紅糟了。
糟的烹飪手法
在我國也有比較悠久的傳統,
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
就有糟肉法的記載。
南宋時出現了
糟鮑魚、糟羊蹄、糟黃菜等
多種糟制菜餚。
明代宮廷名菜裡有
糟瓜茄、糟豬頭蹄爪、酒糟蜆等。
元明清三代已經歸納出
陳糟、香糟、甜糟、三皇糟等多種技法。
現在福州著名的糟香菜有
熗糟五花肉塊、爆糟排骨、
灴糟羊肉、糟汁汆海蚌、
淡糟炒香螺片、淡糟炒瓜塊、
煎糟鰻魚、醉糟雞、
香糟炒雞片、糟片鴨等。
在這麼多糟香菜中,紅糟肉是紅糟入葷菜的頭牌。熱油下紅糟,倒入白乎乎的五花肉加入蔥姜蒜,大火燒熟慢燉,收汁後,晶瑩透亮,糟香四溢,在寒冷的冬天,搭配兩碗米飯不在話下。
選肥瘦均勻的三層五花肉,切成兩指寬的小塊;準備一鍋開水,倒少許米酒,放五花肉汆燙兩分鐘,撈出瀝乾;
開大火,熱鍋起油,下薑片和蒜瓣爆香,放入五花肉煸炒出油;
等肉色變得微微焦黃時,加紅糟、生抽、米酒、鹽調味;
翻炒均勻後,加適量的水,再撒點糖調味,等湯汁沸騰後轉小火,加蓋,燜煮十五分鐘左右,紅糟肉就可以出鍋了;喜歡入口酥爛的,可以多燜煮一會兒。
肥而不膩的紅糟肉
如若碰上熱乎的光餅,
酥脆和爽滑混雜肉香和酒香,
輕而易舉就能徵服你的胃,
更不知陪多少人
度過兒時的歡樂時光.
(圖片來源網絡)
編輯/王至瑩
轉載請註明出處
免責聲明
我們重在分享,音頻和圖片來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