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代年輕父母給孩子起名有套路:父姓+母姓=孩子名,有愛個性

2020-12-22 李姥姥話育兒

所有文章均為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和朋友聊天的時候才發現,現在在娛樂圈吃瓜需要掌握一個基本功,因為我們就算認得清張馨予、張雨馨,也分辨不出來李一彤、李藝彤和李雨桐。

其實這名字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並不少見,我們打開手機通訊錄裡搜索,總會發現幾個「浩然」和幾個「子晴」。80、90後,剛剛成為父母的我們,已經沾沾自喜地給孩子取完名字之後才發現,孩子上學之後自己一不小心還是取了一個「爆款」的名字。

現在很多90後父母喜歡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將父母的姓加在一起,給孩子製造一個新的名字。比如身邊最有趣的就是有一個同事的父親姓李,媽媽姓康,給他們兒子直接取名叫「李康」。既是愛情的見證,也寄予孩子健康快樂之意。

像這樣的名字應該算比較好聽的,之前還曾看到另外一個身份證的時候,讓我覺得孩子的媽媽和爸爸估計起名字的時候沒有太過腦子,他的爸爸姓「史」,媽媽姓「尚」,然後給孩子起名叫「史尚飛」。這不是坑娃嗎?!

其實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好的名字,恨不得在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拿出畢生所學。而將夫妻雙方的姓氏合到孩子的名字裡面,不僅可以凸顯出夫妻情深,也可以讓孩子的名字更加具有紀念意義。

不過如果單純地把父母的姓組合起來,有的時候真的不是那麼的好聽,因為百家姓裡的排名前幾位的無非就是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無論怎麼排都覺得很生硬。

不過,還是有很多聰明父母的。舉個例子,娛樂圈裡的話我能想到的就是陳妍希她的老公陳曉,他們雖然都姓陳,但給兒子小星星起名字的時候就很巧妙地將兩個人的姓和在一起了,他們給孩子取名叫「陳睦辰」,諧音就是「陳曉愛慕陳妍希」。是不是很有才華呢?

除了將父母的姓加在一起之外,還有很多人將他們的名字賦予了更多的意義。比如說:

功夫巨星趙文卓給孩子取名叫「趙子龍」;香港影星莫少聰給女兒取名叫「莫紫嫣」;著名的主持人白巖松給孩子取名叫「白清揚」。聽了這三個名字是不是有一股濃濃的「金庸風」就撲面而來?

不僅如此,我們所熟知的田亮和葉一茜他們的女兒叫「田雨橙」,而陸毅給女兒取名字為「陸雨萱」。這名字先不要看,一聽就感覺特別有瓊瑤阿姨小說人物的味道。

很多網友做過這樣一個段子,現在上幼兒園的這一些孩子都是被「子」掉的一代,著實不假。

我們來說一組數據,2018年公安部發布了全國新生兒起名大數據,報告顯示,本年度使用最多的幾個名字「紫涵」名列榜首,接下來的是「一諾」、「浩宇」和「欣怡」。

我們身邊肯定有這樣的人,比如鄧超和孫儷的孩子叫「鄧涵一」,吳尊和林麗瑩的孩子名字叫「吳欣怡」,而劉燁家的兒子叫「劉諾一」。

其實給孩子起名字我們無非要做到這三點:要有寓意,不要有諧音,好記又好聽。

而在這方面我就非常喜歡「易烊千璽」這個名字。易烊千璽中的「烊」在湖南話是「迎接」的意思,而他是在2000年出生,那一年叫「千禧年」,所以,「烊千璽」的意思就是迎接千禧年的意思。

不過,為了避免重名,家長對於生僻字的熱愛真的是超乎我們的想像。

舉個例子,人氣組合,Unine中的何昶希,因為「昶」(chang)字經常被人叫錯,他直接在自己的微博ID上給它加上拼音:我給你們加拼音,這樣你總可以不要認錯了吧!

除了涵、萱、子,這三個是幼兒園的小朋友使用最多的名字之外,00後起名的這些生僻字,其實讓很多幼兒園的老師都叫不出來。雖然這些名字中間的標新立異的意思達到了,但無形當中在給孩子製造了很多的麻煩。比如去年浙江寧海的一名同學在保送研究生的時候,因為名字中的「頔(dí)」字被系統識別不出,差點錯過保送系統。

其實玩笑歸玩笑,名字是一種文化,對大多數人來講起名是一件鄭重其事的事情。隨著審美的多元化,我們開始追求標新立異,新生兒名字也帶著更多的個人追求和美好的期許。

而名字一定要符合我們家庭和孩子的特質,所以取名字的時候一定要慎之又慎,可以寄託希望也可以秀恩愛,但是名字會陪伴孩子的一生,會給TA來帶來一生的影響。這樣想,反而名字就像一個禮物一樣,我們可以讓它陪伴自己的孩子走下去。

所以無論是翻閱唐詩、宋詞,還是查閱《詩經》、《辭海》,跨越古今或者是寄託滿滿的希望,我們都希望你可以找到那個既不俗套又情意滿滿的名字,希望這一屆剛剛出生的20後,可以擺脫被名字支配的恐懼。

或許你也可以想一下,你身邊你覺得最奇葩的名字是哪一個?

感謝點讚、轉發或收藏,育兒路上和您攜手同行!

相關焦點

  • 「父姓+母姓」給孩子起名,雖然溫馨又浪漫,但孩子可能只有尷尬
    孩子是父母愛情的結晶,因此除了滿足以上兩點之外,新一代的年輕父母更開啟了另一種風潮:用「父姓+母姓」給孩子起名,高調秀恩愛。01用「父姓+母姓」起名秀恩愛,卻尷尬了孩子然而,這種方式雖然溫馨又浪漫,但留給孩子的可能只有尷尬。
  • 起名新套路「父姓+母姓」,但這3個問題,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近來,一些父母給孩子起名字時,選用了新套路,就是以「父姓和母姓」一起,比如父親姓王,母親姓李,那麼就組成合成「王李」。不過,「父姓+母姓」這樣的起名新套路,現在成了一種潮流,很多父母家長都以這樣的方式給孩子起名字,但這也導致了很多問題。
  • 「父姓+母姓」成起名新潮流,重複率是降低了,但孩子卻尷尬了
    前言現如今,給孩子取一個特別的名字,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父母非常關注的事情。而一種新型的起名模式即"父姓+母姓"開始受到很多家庭的取名首選方式,成為了新的潮流。案例小鄭和丈夫因為給孩子取名的問題,非常的頭疼。他們希望孩子的名字能夠有特殊的代表意思,所以最後選擇用"父姓+母姓"的結合來取孩子的名字。
  • 孩子姓氏=父姓+母姓,取名套路將遺留3大問題,家長別踩雷了
    @下一站天后:以後我是絕對不會給孩子這麼起名字的,沒啥意義。孩子姓氏=父姓+母姓,取名套路將遺留3大問題,家長別踩雷了第一、太生硬,沒新意單獨的兩個姓組合在一起,念起來非常拗口、生硬。從一份同時採取父姓+母姓的人口情況表中,可以看出張楊、王李、劉陳、張王……均榜上有名,而且採用的人數還不少,雖然是父母秀恩愛的一種表達方式,對於孩子來說,這樣的名字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 姓氏百搭名:3種父姓+母姓起名方法,10個父母才懂的名字
    「父姓+母姓」已經成為起名新潮,幾乎可以說是一個起名的新風向。那麼如何起一個新潮的名字的同時,還能有深刻的內涵和深意呢?簡單的「張李」、「王章」、「陳鄭」等組合已經不滿足「父姓+母姓」的起名需求。已經講究音、字、義、形等各個方面的用意。那麼有哪些跳開這些常規的圈子的名字呢?
  • 父姓+母姓的起名方式真的好嗎?首批嘗試者已成年,處境很尷尬
    「文/暮沐媽咪育兒日記,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導語:父母給孩子取名的方式有多種,比較流行「父姓+母姓」的取名方式,方便新穎,深受年輕父母的喜愛。但這樣的取名方式真的好嗎?其他同事也悄悄議論,說他太年輕,人如其名過於張揚,竟然與上司唱反調,這樣可不好,張揚在公司的處境變得尷尬起來,他也再次體會到名字所帶來的難言之痛。父姓+母姓的起名方式真的好嗎?
  • 「父姓+母姓」成取名寶典,坑娃問題真不少,教你三招起名潮流方式
    當時正好流行著用"父姓+母姓"的起名方式。故而張先生和愛妻楊女士也用此方法為自己未出生的小寶寶取名為"張楊"。 雖然僅僅是兩個姓氏結合的起名方式,然後聽起來感覺也還是很不錯的。最主要的是這是兩個人經歷長跑八年,愛情的結晶。兩個人對這個富含深意的名字也深感自豪。 但是當孩子到了上小學的時候,卻出現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 「父姓+母姓」成起名新潮流,重複率是降低了,孩子有點想哭了
    於是一種新型的取名方式流行起來,「父姓+母姓」的取名,直接把兩家人聯繫在一起,最後加兩個字,取一個四字名,感覺就很帥氣了。然而,爸媽是開心了,覺得這名字帥得不行,孩子可就要哭了,畢竟誰能想到不靠譜的爸媽取名會這樣亂來。舉個例子,一對小夫妻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小寶寶,是個小男孩。
  • 「父姓」+「母姓」成為取名新套路,3個問題難以避免,父母要重視
    給孩子起名字是每個父母都非常重視的一件事情,但是要想給孩子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實在是不容易,許多父母就開始另闢蹊徑。據統計,現在用爸爸的姓氏加上媽媽的姓氏給孩子作名字已經成為了取名的新套路,例如「張李」、「王陳」等名字比比皆是。
  • 新型取名字套路:「父姓+母姓」,這些稀奇名字你聽過嗎
    現在有一些母親希望自己的孩子隨母親姓,可在中國這個隨父姓是主流個社會裡,會有人覺得孩子跟父親姓是古往今來不變的。所以在這樣的思想碰撞下,出現了"父姓+母姓"這樣的獨特現象。有知情人士在網上報導她的名字來源:她的父親姓秦、母親姓牛,所以父母就給孩子冠上了一個很別致的"複姓"。加之因為她的生肖屬虎,爸爸又賦予了她"做人要堂堂正正、威風凜凜"的美好期許,於是起名"正威"。所以連起來就是秦牛正威。
  • 姓名大數據:「父姓+母姓」興起 第一不是「梓涵」了
    眾多家長青睞它入名,寄望寶寶神採奕奕、光明坦途。對於「彤」字,報告稱,不同於上世紀60-80年代時代烙印擠佔了家長思考的「紅」和「丹」,新一代父母更關注生活和育兒,在孩子名字中寄予了對「燃」的呼喚。同一個時代,最受家長歡迎的起名用字,通常都會比較趨同。但每年新生兒起名,也有各自的特點。報告顯示,2014馬年,快速崛起的是「駿騰」、「駿馳」、「子駿」等名。
  • 80後90後父母,給孩子取名字,有了不少新花樣,你知道幾個呢?
    家長們給孩子取名字想破了腦袋,想給孩子取一個既有寓意又有意境的名字,還能體現夫妻間的感情,一種新的取名潮流「父姓+母姓」,再給孩子取名字,比如爸爸姓周,媽媽姓袁,孩子就起名「周袁X」。這種取名的年輕父母越來越多,據調查報告顯示,到2018年底,新生兒取名「父姓+母姓」的,已經突破了100多萬人,而且這種流行之勢逐年還在上漲。流行不代表好,這樣取名字有利也有弊,如果碰巧了孩子名字好聽有寓意,但如果強行組合名字會很彆扭。
  • 隨母姓之後,「父姓+母姓」成為新潮流,但起名時這些坑要主動避開
    因此有很多人建議為孩子取名字,還是最原始的方式,父親的姓氏加上母親的姓氏最好。這樣既降低了孩子姓名的重複率,不會有太過於奇怪的名字。而且名字中還包含著許多深意。它既代表著父母的愛情,也體現了父母對孩子的愛。
  • 除了牛姐、蔡徐坤,這些明星名字也是「父姓加母姓」,你知道幾個
    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名字伴隨一生,一個好聽又郎朗上口的名字,能給孩子的人生增色不少。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文化水平也普遍提高,孩子的名字也越發有文採,越發標新立異,有個性了。不僅如此,甚至還衍生出了一種,新的「撒狗糧」的方式——父母用孩子的名字來秀恩愛。除了牛姐、蔡徐坤,這些明星名字也是「父姓加母姓」,你知道幾個我身邊就有一些朋友是這麼給孩子起名的。
  • 梅婷女兒大名首次曝光,父姓+母姓的取名方式,浪漫又稍顯土氣
    有的人認為孩子的名字很浪漫,不僅讀起來好聽,寓意也很好;也有的人認為現在的家長都這麼取名,不但沒有一點創意,反而還有點「土氣」。不得不說的,現在父姓和母性融合到一起為孩子起名,成為了目前很多家長的選擇。在明星身上就有不少例子,比如陳曉和陳妍希的兒子叫做「陳睦辰」,諧音「陳慕陳」。
  • 父親姓楊母親姓王夫妻想讓孩子姓陳 遭警方拒絕
    漫畫/王偉賓  因孩子出生在凌晨,兩口子想讓孩子姓陳,諧音「晨」 但上戶口時遭到拒絕  警方稱孩子不能隨第三方的姓,這是公安部規定 律師說法律沒強制規定孩子不可以改其他姓  通常情況下,孩子不隨父姓就隨母姓,但鄭州市民王靜麗不這樣認為。
  • 孩子隨母親姓,你是贊成反對?孩子隨母姓該怎麼上戶口?
    孩子到底應該隨父姓還是隨母姓?我國婚姻法規定,子女可隨父姓,可隨母姓。也就是說,孩子隨父姓只是多年來的約定俗成或傳統,而並非法律規定。,並用村規民約的形式予以固定,從而慢慢淡化父姓意識和傳宗接代思想。
  • 有種「新式取名」叫父姓加母姓,蔡徐坤名字有深意,新問題難避免
    我國的是人口大國,怎樣給孩子取一個,獨一無二又別有寓意的好名字,成了一個很大的難題。 面對這種情況,有些父母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將父姓和母姓組合在一起,這樣的名字既充滿了愛意,又不容易重名,豈不是最好的選擇?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 不嫁不娶,孩子隨父姓又隨母姓,兩頭婚是雙頭啃老還是兩全之策?
    孩子隨父姓還是隨母姓這個難題終於解決了。隨著女性的獨立意識越來越強,有很多女性開始爭取孩子的冠姓權,甚至還衍生出了一個「正確生育觀」。但是很多男性卻很介意孩子隨母姓這件事,以至於很多夫妻因為孩子的冠姓權而發生矛盾。
  • 父姓加母姓的大型「翻車」現場,娃的名字很哇塞,智商充值中
    1、父姓+母姓型如今鼓勵生二胎,有的家庭是大寶隨父姓,二寶隨母姓,但也有時候,孩子的名字集中父母的姓氏,比如爸爸姓楊,媽媽姓柳,孩子就要楊柳青青,順耳又富有詩意,這樣的組合不少,一看就知道媽媽姓什麼。有個孩子叫酒井恆彥,這個名字是不是也很標新?酒井是個中國姓嗎?我查了一下,有人說是日本姓,也有人說這確實是個中國姓,被日本拿去用了,具體就不得而知了,但可以肯定的是,日韓文化多受咱們國家的影響,可能有的就通用,比如「林」姓,在日本是一個非常有威望的姓氏,但在我國,也是一個大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