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禮儀文化~

2021-03-01 一帶譯路職為你來

韓國大家都很熟悉,如果是要去韓國旅遊或者留學就要知道韓國的禮儀知識,你們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韓國禮儀知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風俗文化禮儀

姓名

韓國人的姓氏以金(21%)、李(14%)、樸(8%)、崔、鄭、張、韓、林為最,姓名多由姓氏及雙音節名字構成。韓國婦女婚後並不隨夫姓,但子女須隨父姓。

婚姻

婚姻對韓國人來說是人生中的一大重要儀式。雖然有統計顯示近代韓國的離婚率激增,但離婚對當事人及雙方各自的家人來說還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情。韓國現在的婚禮方式同以往有所不同:

身著白色婚紗和新娘和身著燕尾服的新郎在婚禮廳或教堂按西方儀式舉辦典禮後,再轉移到名為「幣帛室」的房間,換上華麗的傳統婚禮服飾進行傳統的結婚典禮。

(幣帛,可理解為韓國的一種傳統,指婚禮時新郎新娘向男方家長及親戚長輩行禮的風俗,是新娘首次正式地拜見男方親屬的儀式)

家庭生活

韓國的傳統家庭通常是一家3~4代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大家族,因為喜歡家族人丁旺盛是當時韓國的風俗習慣。但伴隨著20世紀6、70年代產業化、城市化

如今的韓國年輕人幾乎都從大家族的制度下解放出來,單獨建立自己的小家庭。現在韓國的家庭形態主要是以夫婦為中心的小家庭。的飛速發展及人口控制政策的確立,大家族式的傳統文化逐漸消失。到1980年,平均每戶人家的子女數減少為1人或2人。

但重男輕女的思想至今仍有跡可尋,如長男為重、兒子為重。為了破除這種思想,政府立法規定男女在遺產繼承上享有平等的權利。

韓國的文化知識

白衣民族:

韓國人因為喜歡白色,故被稱為:白衣民族。在韓國,白色有著純潔、明淨、善良、高尚、吉

韓服:

根據不同季節、不同身份,韓服的布料、色彩等更不相同。一般來說,上衣大多採用亮色系,而下

飲食習慣:

韓國人對飲食很講究,有「食為五福之一」的說法。韓國菜的特點是「五味五色」,即由甜、酸、苦、辣、鹹五昧和紅、白、黑、綠、黃五色調和而成。韓國人的日常飲食是米飯、泡菜、大醬、辣椒醬、鹹菜、八珍菜和大醬湯。八珍菜的主料是綠豆芽、黃豆芽、水豆腐、幹豆腐、粉條、椿梗、藏菜、蘑菇八種。韓國人特別喜歡吃辣椒,辣椒麵、辣椒醬是平時不可缺少的調味料。這與韓國氣候寒冷溼潤、種植水稻,需要抗寒抗溼有如泡菜是具有韓國民族特色的冬季必備副食品。每年11月,把白菜、蘿蔔洗淨晾乾之後,加辣椒、蒜、蔥、海鮮等各種調味料,用大缸掩漬起來,密封半個月至1個月後食用。每個家庭主婦都有醃製泡菜的獨特手藝和秘方,因此泡菜的口味,每家各不相同。

韓國人愛吃牛肉、雞肉和魚,不喜歡吃羊肉、鴨子以及油膩的食物。狗肉是他們喜歡吃的肉

韓國禮儀注意事項:

1、韓國人崇尚儒教,尊重長老,長者進屋時大家都要起立,問他們高壽。和長者談話時要摘去墨鏡

2、在韓國一般情況下,婦女不和男子握手,以點頭或是鞠躬作為常見禮儀。在稱呼上多使用敬語

3、在贈送韓國人禮品時應注意,韓國男性多喜歡名牌紡織品、領帶、打火機、電動剃鬚刀等。女性喜歡化妝品、提包、手套、圍巾類物品和廚房裡用的調料。孩子則喜歡食品。如果送錢,應放在信封內。韓國人用雙手接禮物,但不會當著客人的面打開。不宜送外國香菸給韓國友人。酒是送韓國男人最好的禮品,但不能送酒給婦女,除非你說清楚這酒是送給她丈夫的。

4、長輩在場,不能抽菸,不能戴墨鏡。接受物品時要用雙手,不當面打開禮物。禮金要用白色的禮袋,而不是紅色的。

韓國的禁忌文化:

1、韓國人珍愛白色。國花是木槿花,松樹為國樹,喜鵲為國鳥,老虎為國獸。忌諱數字是"4"和"13",在發音與"死"相同的緣故,韓國人對相似的"私""師""事"等最好不要使用。

2、逢年過節相互見面時,不能說不吉利的話,更不能生氣、吵架。農曆正月頭三天不能倒垃圾、掃地,更不能殺雞宰豬。寒食節忌生火。生肖相剋思婚姻,婚期忌單日。漁民吃魚不許翻面,因忌翻船。忌到別人家裡剪指甲,否則兩家死後結冤。吃飯時忌帶帽子,否則終身受窮。睡覺時忌枕書,否則讀無成。忌殺正月裡生的狗,否則三年內會發生意外。

3、韓國有男尊女卑的講究,進入房間時,女人不可以走在男人的前面,女人須幫助男人脫下外套,坐下時,女人要主動坐在男子的後面。不可以在男子面前高聲談論。

4、長輩在場,不能抽菸,不能戴墨鏡。接受物品時要用雙手,不當面打開禮物。禮金要充足

相關焦點

  • 韓國禮儀文化講座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韓國政府實行了「出口主導型」開發經濟戰略,創造了被稱為「漢江奇蹟」的經濟高速增長期,並躋身「亞洲四小龍」之一,是名副其實的完全工業化國家。近幾年,韓流文化輸出力也在不斷增強。根據不同季節、不同身份,韓服的布料、色彩等也各不相同。一般來說,上衣大多採用亮色系,而下衣則以暗色係為主。但不論男女,韓服腰線都非常高。
  • 多角度解讀:韓國飲食文化特點,韓國餐桌禮儀文化
    歡迎留言區評論~ ▼ 一、韓國飲食文化的相關知識 飲食包含了該國的自然地形和文化。 在大米種植文化圈的韓國以米飯( )為主食,副食是湯和菜( )。韓食文化就是主,副食型的飲食文化。
  • 韓國旅遊須知的禮儀文化及習俗
    韓國禮儀文化及習俗
  • 日本的禮儀文化
    日本的禮儀文化日本是被世界公認的注重禮儀的國家。
  • 去韓國遊玩會用到的就餐禮儀
    俗話說的好,入鄉就要隨俗,每個地方都有他所有的禮儀習俗,我們不管是去了哪裡,都要尊重對方的禮儀習俗,這樣不僅是對對方的一種尊重,也是為了自己更好地融入對方的生活之中。  1、餐位有主次 長輩為尊  韓國的用餐禮儀非常的講究,對於餐桌的賓主座次都有嚴格的規定,並且要優先服務長輩。因此,不能隨意座位,而且要等長輩先動筷子後晚輩才能動筷。
  • 韓國特色文化
    每個國家更是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韓國素以「禮儀之邦」著稱,韓國人在交往中十分重視所應具備的禮儀修養。韓國人見面時的傳統禮節是鞠躬,晚輩、下級走路時遇到長輩或上級,應鞠躬、問候,站在一旁,讓其先行,以示敬意。鞠躬禮節一般在生意人中不使用。和韓國官員打交道一般可以握手或是輕輕點一下頭。女人一般不與人握手。
  • 韓國文化簡介
    禮儀1:見面禮節  見面時,韓國傳統禮節是鞠躬,而且要45度。男人之間見面互相鞠躬並握手。鞠躬禮節一般在生意人中不使用。和韓國官員打交道可以握手或點一下頭。  女人一般不與人握手。  相見或分手時要問候及致道謝辭。在稱呼上多使用敬語和尊稱。道謝時一定要低頭致謝,這也是非常重要的禮節(低頭的程度視對方的年齡、上下級關係而不同)。
  • 廣東省文化學會禮儀文化專業委員會正式成立
    可見禮儀文化之必要性和重要性。廣東省文化學會高度重視禮儀文化工作,為促進全省禮儀文化普及工作的開展,形成人人知禮、學禮的環境,2021年8月10日上午,廣東省文化學會禮儀文化專業委員會正式成立,並任命禮儀專家熊燕琳女士擔任廣東省文化學會禮儀文化專業委員會主任兼常務理事。
  • 在韓國有哪些必須遵守的餐桌禮儀?(中韓對照)
    作為朝鮮時代治國理念的儒家思想仍然對現代社會有著影響,這種影響還反映在韓國的餐桌上。和韓國人一起吃飯時,尤其是和年長者一起吃飯時,有幾條禮儀一定要遵守。若違反了這些禮儀,人們就會覺得這個人很沒禮貌。在韓國,如果許多人一起吃飯的話,一般是大家一起圍坐一桌。和年長者一起用餐時,要請年長者坐在桌子的上位,而且只有年長者動筷後,其他人才能開始吃飯。一般是用勺子吃米飯和喝湯,用筷子夾菜吃,筷子和勺子不能同時使用。喝湯和吃麵條時,要注意不能發出聲音。
  • 中國禮賓禮儀文化專業委員會
    中國禮賓禮儀文化專業委員會是中國目前禮賓禮儀專家團隊最高規格,最專業的禮賓禮儀文化傳播平臺。由8位國家級外交官、9位以上禮儀專家組成專家團,還有12項研究成果,國家級指導書籍若干!前外交部禮賓司副司長)張國斌(中國駐法國斯特拉斯堡前總領事)馬保奉(中國駐布拉格、列寧格勒、杜尚別使領事館前領事)吳德廣(中國駐古晉前總領事)樊劍(中國駐愛爾蘭前參贊)孫毅(中國民族樂團原黨委書記)朱汝章(中國科學院科學家,中國第一臺計算機研發團隊成員)文泉(中國外交學院交流學教研室首任主任)周加李(中國收位禮賓禮儀研究方面女博士
  • 探索文化 | 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日本禮儀文化
    不止我國被譽為禮儀之邦,有深遠的禮儀文化,日本也是一個禮儀大國呢。-一起來探索日本禮儀文化吧-日本擁有它不同於西方社會和中國的獨特「禮儀文化」。日本社會非常重視禮儀,在日本人的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和親近感相比,更要求恭敬禮貌的態度。然而,日本禮儀也有獨特的歷史來源。
  • 【會員招募】歡迎加入廣州市禮儀協會,成為弘揚傳播禮儀文化的一分子!
    ·  簡介歡迎加入廣州市禮儀協會,成為弘揚傳播禮儀文化的一分子!協會致力於服務政府、企業和院校的禮儀文化交流、研討、培訓以及禮儀學科建設等。協會主要任務是搭建禮儀文化交流平臺,開展禮儀學術交流、教育培訓、普及禮儀知識、培養禮儀師資隊伍、與各行業進行禮儀文化交流與合作、會員公開課等系列活動。深入政府機關、社會窗口服務單位及各行業,以弘揚禮儀文化為己任,致力於傳播中華禮儀、吸取禮儀資訊,構築廣州禮儀文化網絡,打造廣州禮儀文化城市名片。
  • 為什麼要學習中餐禮儀文化?
    「做人先學禮」,禮儀教育是我們人生的第一課。而禮儀是必須通過學習、培養和訓練,才能成為人們的行為習慣。我們每一位社會成員都有義務和責任,通過學習禮儀、傳承禮儀,自然而然地成為我們禮儀之邦的一員。良好的禮儀素養一旦養成,必然會在社會生活中發揮重要的作用禮儀是人際關係和諧的基礎。
  • 「倉廩實而知禮節」,品盛世大唐的餐桌禮儀,感受禮儀文化的魅力
    單從魚這一道菜來看,就需要在上菜的時候把魚尾的部分朝向賓客,由此可見,唐朝人吃一頓飯都是禮儀與文化的交流和發展。從簡單的日常生活飲食禮儀裡我們可以感受到,大唐王朝餐桌禮儀文化的嚴謹。總而言之,唐朝的餐桌禮儀規定森嚴,與仕途命運緊密的聯繫在一起。平民百姓家如果在餐桌上不注重餐桌禮儀,那麼可能就是會遭到一頓嘲笑。
  • 太康縣民俗禮儀文化協會舉行揭牌儀式
    11月21日上午,太康縣民俗禮儀文化協會揭牌儀式在太康縣雅森商貿有限公司隆重舉行。太康縣文聯主席安義斌、副主席李廷、各協會主席和民俗禮儀文化協會會員參加了揭牌儀式。儀式由民俗禮儀文化協會副主席、秘書長郭傳振主持。
  • 英國文化:禮儀(manners)
    英國文化:禮儀(manners) 英國使館文化教育處 2018-08-23 09:07
  • 潭州教育韓語老師:韓國的一些獨特文化,我在韓國生活的那些年
    曾經我在韓國生活了將近十四的年的生活。 中國是我的故鄉, 韓國等同於我的第二個故鄉。 起初去韓國留學認為離著近,而且語言好學,再加上絕大部分的文化和中國相似。融入到那個國家是一個非常容易的事情。但當自己真正去過了才發現韓國和中國又相似又不相似。 大到為人處事小到扔垃圾都是帶著不同的文化。
  • 當年王嘉爾在韓國當練習生,因為不懂韓國文化被練習生前輩打耳光
    原來,王嘉爾的這個習慣是在韓國被逼出來的。王嘉爾曾在韓國節目上吐槽,自己最不能理解的韓國文化就是:韓國人的稱呼。02和王嘉爾同隊的,有一個哥哥,和他一樣是94年出生的。但在韓國不一樣,尤其是在韓國娛樂圈,兩個月的差距足以讓你「低頭做人」,必須畢恭畢敬地喊:「哥。」在韓國娛樂圈,你要是敢少叫一聲哥,那你就完了,第二天你就等著韓國網友一窩蜂衝上來把你撕碎吧。
  • 郵儲銀行上饒市分行:傳承禮儀文化 舉辦商務禮儀培訓班
    開班儀式(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上饒11月5日消息(記者鄧玉玲 通訊員餘慧文 饒夢婷)為進一步增強全市分行幹部職工的禮儀意識,著力提升幹部職工綜合素質和服務能力,營造人人講文明、個個重禮儀的企業文化氛圍,11月5日至6日,在年末收官的關鍵節點、旺季發展的重要階段,郵儲銀行上饒市分行組織全市分行機關人員及客戶經理開展商務禮儀培訓
  • 中商禮儀文化研究院院長 李國輝簡介(2018)
    中商禮儀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長中國商業經濟學會理事湖南衛視國際頻道《言之有禮》出品人、主講專家2009年首屆全球禮儀類十強華人講師2010年上海世博會開幕式禮儀小姐選拔與培訓專家2011年深圳大運會開閉幕式引導員選拔與培訓專家2014年南京青奧會頒獎志願者選拔與禮儀培訓指導專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