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很多人在對這句話的理解上,都容易產生偏差。認為這句話就是告誡我們,人生的禍福似乎是註定的。福氣來了擋也擋不住,禍事來了躲也躲不掉,其實並不是這樣。
一個真正能夠成功的人,並不是能力最強,可以贏過所有人。而是能夠防微杜漸,把做事的風險降到最低,所以才能避免禍患的發生。
讀過《易經》的人都知道,《易經》其實可以是一部總結規律的著作,它對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用自己的眼光,總結了其中內在運行原理,用我們現在的科學名詞來說,就是「定律」。
世上任何事物都是有一個循環規律的,從《易經》來分析,帶你認識這個規律,你會發現這個世界很有趣。易經的忠告:禍事來臨前,往往有這3個徵兆,一定要重視起來。
固執己見,不懂變通
《易經·繫辭下》:「尺嫌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替,以存身也。」生存之道,在於能屈能伸。
蟲子收縮身體,是為了更好地伸展;蛟龍蟄伏化作蛇,是為了保全自身。人越固執路越窄,想法也就越單一。
《說文解字》講,「隨」字取隨和、順從的含義。自然與人事無異,知進更要知退,能取亦需能舍。隨卦的含義,就是順應形勢,捨棄固執。世上沒有走不通的死胡同,只有轉不過彎的死腦筋。
輕率自大,自以為是
俗話說:「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傲骨是一個人的操守,是立身處世的根本。有傲骨的人,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行事坦坦蕩蕩,這樣才能建功立業。
傲骨和傲氣往往只是一線之差,傲骨是修養的厚重,傲氣是言行的膚淺。有傲氣的人,就算再有本事,也很容易懷才不遇,根本原因就在於驕傲自大、自以為是。
一個人想成功,必須有自信,但是自信過了頭,就是傲慢。有的人在人際交往中,覺得別人都不如自己優秀,從來不拿正眼看人。做事的時候很容易飛揚跋扈,只做對自己有利的事情,從來不顧及別人的感受。
這種輕率自大的行為,最大的危害就是容易讓自己失去對危機的謹慎,往往得罪了人還不自知,落入了險境還不醒悟,最終就會導致禍患的發生,讓人生走向衰敗。一個人有能力,金錢並不是福氣,只有懂得惜福,能夠修福,讓自己一直走上坡路,這才是人生最大的福氣。
所謂「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我們生活中的福、禍,不是上天安排好的劇本,都是自己的業力感召來的。
世間老祖宗給我們的告誡,早懂少吃虧,古人的智慧以及忠告指導著我們的生活,能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
都說: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這句話說得一點不為過。何況《易經》在中國,本就是「文化之底,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因此就有人說,讀懂了《易經》,便是讀懂了中國人的根!
有人說古人的文言文晦澀難懂,一般人真看不懂,那這本白話文版本的《圖解易經》可以推薦給大家,這個版本不僅完整完整將原版的內容收錄進去,還將那些深奧的語言,用白話文講解,通俗易懂。
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每一個都是能讓你體會到古人的智慧。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
讀《易經》可以讓我們更好的把握自己的命運!結合生活中的案例,更能讓人沉浸其中,對於生活中的很多困惑也就豁然開朗了!
只需56元,就能讓你近距離接觸古代先賢的思想文化,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何樂而不為呢?
點擊下方連結,立即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