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下軍裝,「上海最美退役軍人」在新戰場上繼續衝鋒陷陣

2020-12-16 新民晚報

八一建軍節前夕,一首雄渾激昂的《上海最美退役軍人之歌》新歌在申城唱響:「歲月雕刻了年輕的輪廓 你的故事在這裡莊嚴訴說 黃浦江畔 永葆本色 多少血和汗 榮耀早已銘刻……」

退役軍人們,曾經在部隊拼搏奮鬥,為國防事業貢獻青春和智慧,脫下軍裝後,他們不忘初心,保持本色,在新戰場上繼續衝鋒陷陣,創業創新,為社會和經濟發展出力流汗,大有作為。「要在全社會構建支持退役軍人實現創業夢想的良好環境。」上海一直在這方面努力著,上海退役軍人們的創業創新表現更是出色出彩。

馮中保:城市平安的保安尖兵

馮中保創業,與一起「偶然」事件有關。2009年,他在上海的一家大企業給「老總」開車,老總給他的薪酬頗豐,日子過得不錯。但有一件事情骨鯁在喉,深深地刺痛了他。

他的一名戰友,在部隊既是班長又是訓練尖子,可是在地方上求職的時候,卻四處碰壁,兩次被「中介」公司騙光了錢財。馮中保把這位戰友接到家中居住的時候,下決心要建立一家自己的公司,為有困難的戰友打造一個創業就業的平臺。於是,上海宗保保安服務有限公司就這樣誕生了。

圖說:馮中保(右)在糾正保安的隊列動作。衡小波 攝

公司只有5名員工,接的第一單生意是到上鋼新村的一個菜市場當保安。一路走來,歷經風風雨雨,公司現已有員工8000多人,其中退役軍人員工1600多人,擔負著城管輔助、交通管理、生態保護、鐵路巡護、景區管理、搶險救災、大型活動安保等任務。

敢挑重擔,敢打硬仗,是宗保公司的「特徵」,因為它的領頭人馮中保曾經是一名軍人。 80後的馮中保,原來是武警上海總隊的一名優秀士官。公司創立之初,馮中保就定位於城市社會綜合管理輔助,積極為政府分憂,為百姓解難。宗保公司執勤人員為群眾站崗放哨,保一方平安,被人民群眾親切地稱為新時代「霓虹燈下的哨兵」。

圖說:馮中保(左)在對保安進行隊列動作訓練。衡小波 攝

響應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宗保公司將業務向生態保護方面拓展,中標了長江口中華鱘自然保護區、崇明東灘鳥類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等項目。這些項目存在面積大、巡查難等「巡查三險、工作三難」問題。「光靠人防肯定是做不到的,要配合高科技才能做到,比如我們已經在應用的無人艇、無人機等。」馮中保說。

馮中保鎖定了以「專注服務城市綜合管理」為公司的發展方向,將公司重心放在「技防」和「智防」領域。同時利用科技手段,將「機防」與「人防」相結合,「人防」走專業化路線,要求「一人多崗、一崗多能」。鼓勵支持員工掌握多方面的技能,如無人機駕駛、快艇駕駛等,使他們主動成為複合型人才,引導員工提升自我價值。

圖說:敢挑重擔,敢打硬仗是宗保公司的「特徵」,因為它的領頭人馮中保曾經是一名軍人。衡小波 攝

2019年,全公司配合城管勸導流動攤販64萬多起,勸阻跨門經營43萬多起,引導、擺放車輛124萬多輛;配合民警盤查人員27萬多人、盤查非機動車41萬多次、盤查機動車5萬多次;配合交警清查非法營運車輛5700多輛、交通疏導55萬多人次。大數據背後,是宗保公司對工作職責的一絲不苟,更是對社會責任的擔當。

馮中保還充分發揮退役軍人思想素質過硬、工作作風紮實、講奉獻打硬仗、執行力強的優勢,搭建展示優勢和特長的平臺,壓擔重用退役軍人。公司成立了由100名退役軍人組成的機動隊,專門負責物資押運、臨時安保等急難險重任務。2019年9月,浦東新區公安局把這支機動隊伍納入浦東警保聯動機制之內,隨時準備配合民警處置突發事件。

2018年,宗保公司被上海市擁軍優屬基金會浦東分會授予「退役軍人之家」的稱號。馮中保把黃底紅字的「金匾」掛在了公司大門口,決心要把公司建成退役軍人溫暖的家。

退役軍人在宗保公司成了「香餑餑」。不僅在任用上優先,在待遇上也「特殊」。公司做出規定,退役軍人每人每月增加特殊津貼100元,是黨員的另加100元學習書籍費,家不在上海的,公司提供免費吃住,在執勤工作中成績顯著者另有獎勵。

今年新冠疫情發生後, 馮中保採取有力舉措開展疫情防控,組建了由800名退役軍人參加的「抗疫志願突擊隊」,日夜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蘭雲科:才眾餐飲的出眾之處

承包上海地區政府機關及醫院校企食堂212個,每天為10萬多人提供三餐飲食保障。2019年度,銷售總額突破了6.2億元……這樣一家員工總數達3100多人的餐飲公司,15年前是由退役士兵蘭雲科創辦起來的,當時員工只有2個人。

圖說:蘭雲科(左四)和廚師們。嚴珺 攝

2個人的公司是怎麼發展壯大起來的?蘭雲科說,「碰壁過、失敗過,感覺太累的時候也曾想放棄過。但一想起全家七口人的生活重擔,全部壓在父親一個人身上,有時吃不飽、穿不暖,甚至想吃上一頓肉也是一種奢求的日子,我又渾身有了力量,繼續點燃了鬥志和激情,更加發奮圖強,想要徹底改變命運。」

1991年,蘭雲科從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參軍來到武警上海市總隊,先後被評為「優秀士兵」「四會教員」,1994年9月被榮記三等功一次。

1994年,蘭雲科脫下軍裝,走進農場,跨入廚房,從租田種地、食堂切配等這些辛苦的工作開始做起,運用在部隊學到的本領,勤勤懇懇幹活,任勞任怨做事。看到別人成立了公司,做大了,他的心也痒痒的:「我為什麼不能試試?」

經過幾年的積累和摔打,蘭雲科也有了一些「做大」的經驗和資本。2005年,他註冊了上海才眾餐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儘管他是最高負責人,但也就管著一個「兵」,僅有的一名員工。

圖說:蘭雲科(左)在廚房裡指導廚師燒。嚴珺 攝

公司剛剛起步時,主要是承包食堂餐廳,為上班族、打工者提供一日三餐的飲食保障。蘭雲科既當「爹」又當「媽」,既當管理者,又做具體事,既要學技術,又要抓安全。從早到晚,起早貪黑,幾乎把全部的精力和時間,都放在了食堂的工作上。

在餐飲行業摸爬滾打了十幾年,蘭雲科深知這個行業是民生工程、良心事業,要持續生存、良性發展,必須確保一日三餐的絕對安全,必須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服務保障能力。

他用勤勞、誠信、安全,換來了公司經營的起色,員工開始多了,業務筆數開始上了,規模開始大了。才眾餐飲有了「出眾之處」。

圖說:蘭雲科(左)在廚房點評廚師剛燒好的菜。嚴珺 攝

蘭雲科在廚房設備自動化、軟體系統信息化、就餐結算智能化等投入上不遺餘力,先後為醫院住院病人智能化取餐櫃、就餐人員人臉識別系統、點餐訂餐終端設備及App製作方面,投入近1000萬元。

在抓食品安全管理上,他下大力抓管理核心的能力建設,牢牢守住食品安全生命線。他盡全力完善健全標準和規章制度,在全公司長年開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培訓考核,200多個餐廳做到了規範統一,120多項管理制度,緊密滲透在工作一線。每一名員工、每一項操作、每個環節都教有規範、做有流程、考有標準、查有依據。公司還專門設立了8個人的安全督察部,每天分2至3個組,對各項目點不間斷進行安全巡查,對查驗情況及時進行通報和處罰,確保了公司「人員管理零起點,服務保障零投訴,操作流程零失誤,食品安全零事故」。

圖說:蘭雲科(左)深入田頭了解蔬菜長勢。嚴珺 攝

公司發展了,蘭雲科一心想著回報社會。新型疫情發生後,他第一時間派出7名員工赴武漢保障海軍軍醫大學醫療隊200多名官兵就餐,歷時75天,堅持到最後才撤離;他還通過和市、區兩級退役軍人事務局、擁軍優屬基金會,向武漢捐款20萬元和一批防疫物資。

隨著國家精準扶貧工程進入攻堅階段,作為一名從農村貧困大山裡走出來的農民企業家,蘭雲科不忘紅土地上的父老鄉親,不忘心繫家鄉建設。他發動公司員工先後捐助衣物、棉被4568件(床),帶領工會人員把衣物棉被送到困難鄉親的家裡面;他走村串戶為貧困家庭和孤寡老人、失學兒童送款、送物、噓寒問暖。

幾年來,蘭雲科百忙之中跋山涉水、千裡迢迢,無論天氣多麼嚴寒,無論道路多麼崎嶇,連續多年奔波於江西、雲南、貴州、四川等地,行程3000多公裡,深入到600戶特困家庭,累計捐送扶貧款530多萬元。

蘭雲科創建的上海才眾餐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一步一個腳印發展壯大,目前已發展成為農副產品供給、副食品原料採購、技能性教育培訓、熱鏈食品配送、營養膳食研究於一體的規模化、信息化、系統化、標準化的集團公司。

吳勝榮:大勝口罩的取勝之道

今年4月29日,大勝衛生用品製造有限公司突然接到一個「2000隻N95口罩」的大批訂單,經過了解,公司董事長吳勝榮得知,這批口罩的背後買家不是別人,正是鍾南山院士。

原來,鍾南山院士所在的廣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與國際上多家醫療機構有長期合作關係,近日,一家加拿大機構在了解到大勝口罩廠的行業資質及其生產的口罩品質後,希望購買2000隻N95口罩以滿足抗疫需求。鍾南山院士表示願意以個人名義向該機構捐贈這批口罩。了解到事情原委後,吳勝榮決定捐贈這批口罩。公司加班趕工,第二天便完成了2000隻口罩訂單並發貨,同時,還額外趕製一萬隻口罩,捐贈給鍾南山院士團隊,用於助力全球抗疫。

許多年前,大勝口罩就已名聲在外。2000年,公司成功完成大勝口罩歐洲的CE認證,大勝口罩正式踏上國際舞臺。公司至今已開發了130多種「大勝牌」口罩,獲得68個國家專利,230多張國際認證,產品銷售7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9年「大勝牌」口罩獲「中國民族振興品牌」。

大勝口罩的取勝之道,是因為公司有一位堅持創新引領的當家人,有著40多年黨齡的退役軍人吳勝榮。

圖說:吳勝榮(左)在車間和員工討論改進口罩生產工藝的辦法。達聖 攝

1973年,吳勝榮入伍到蘇州某部隊擔任衛生員,第一年就入了黨,1977年退役後,他曾做過廣播員,也在外資企業工作過。

1994年,吳勝榮在廣交會上看到老外拿著一個防塵口罩,當時,中國在防塵口罩方面處於空白期,吳勝榮覺得這是一個機遇,他從老外那兒拿了一個樣品,回到家後開始思考該如何製作,並在市場上尋找原材料,親自開模、打樣、設計製造的小機器,最終研製成功。

吳勝榮決定放棄原先單位的「鐵飯碗」,自己創業做口罩。1997年,他創辦了上海大勝衛生用品製造有限公司,創業初期,沒有產品樣本可供對照,全靠自己設計創造;沒有市場,他年年跑廣交會,最終瞄準國際市場,將產品帶到各國進行國際展銷,打開了產品銷路。

圖說:吳勝榮(左二)和員工一起研究進一步提供口罩生產質量。 達聖 攝

大勝口罩在國際市場的口碑,建立在過硬的質量之上。大勝口罩生產流水線上的每一個人都是質檢員。嚴謹的生產流程,才造就了大勝口罩被業內外人士認可的優良品質。 吳勝榮致力於將大勝口罩發展成為「百年老店」,為了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他近期還花巨資,引進了目前國內唯一一臺德國「歐瑞康」公司最新出品的世界頂尖熔噴生產線,通過這臺設備產出的熔噴布製造出來的口罩,最高過濾率將達到100%。

憑著軍人的意志和闖勁,吳勝榮用20多年的時間,將大勝公司打造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口罩專業製造商之一。

今年1月21日,剛剛春節放假,疫情突發。憑藉著從軍經歷磨礪出來的敏感性,吳勝榮帶領妻子、女兒以及擔任總經理的女婿,全家人齊上陣,重新開動設備,頂起了緊急啟動的十幾條生產線的崗位,日均可生產口罩近6萬隻,成為全市17家重點口罩生產企業中復工最早、響應最快的企業。到第三天上午松江區政府發出緊急動員令時,公司已經備好了12萬隻防疫口罩,火速投放市場。作為市政府徵用的抗疫物資重點單位,每天不少於30萬隻口罩供應市場。

1月29日,市委書記李強來到大勝公司,稱讚吳勝榮「不愧為共產黨員,不愧為退役軍人」。

新民晚報記者 江躍中

相關焦點

  • 2020年度「最美退役軍人」發布!
    無論是身著戎裝保家衛國,還是脫下軍裝,退役軍人在各條戰線上都書寫著精彩篇章: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路上,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在防汛救災的最前線……在每個國家需要的緊急時刻,他們都衝鋒在前,用行動踐行著「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時代」的錚錚誓言。
  • 脫下軍裝還是最可愛的人!溫州首次評出十大「最美退役軍人」
    有這樣一群人,  穿上軍裝,他們守家衛國,  把寶貴青春獻給國防事業;  脫下軍裝,他們本色不變,  在第二戰場劃下精彩航線。  ……  他們就是退役不褪色、  軍魂永在心的退役軍人。
  • 他們是2020年度「最美退役軍人」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2020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先進事跡發布。>脫下軍裝他們在各條戰線上書寫著精彩篇章在每個國家需要的緊急時刻他們都衝鋒在前用行動踐行著「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時代」的錚錚誓言日前,中共中央宣傳部、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評選出十八位「最美退役軍人」和兩個「最美退役軍人」集體,並聯合發布了2020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先進事跡。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最美退役軍人永葆「立正」從未「稍息」
    為深入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講好優秀退役軍人故事,發揮先進典型示範引領作用,激勵和引導廣大退役軍人積極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央宣傳部、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12月18日聯合發布2020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先進事跡。「若有戰、召必回!」「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 軍魂不朽,榮光永駐,《閃亮的名字——2020年度最美退役軍人發布...
    無論是身著戎裝保家衛國,還是脫下軍裝,退役軍人在各條戰線上都書寫著精彩篇章: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路上,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在防汛救災的最前線……在每個國家需要的緊急時刻,他們都衝鋒在前,用行動踐行著「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時代」的錚錚誓言。
  • 軍魂不朽,榮光永駐,2020年度「最美退役軍人」震撼發布!
    一代又一代革命軍人用鮮血和生命、智慧和汗水,為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一聲「到」,一生到。無論是身著戎裝保家衛國,還是脫下軍裝,退役軍人在各條戰線上都書寫著精彩篇章: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路上,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在防汛救災的最前線……在每個國家需要的緊急時刻,他們都衝鋒在前,用行動踐行著「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時代」的錚錚誓言。
  • 向前衝鋒的他們最美——走近「最美退役軍人」(上)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 題:向前衝鋒的他們最美——走近「最美退役軍人」(上)12月18日,中央宣傳部、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向全社會公開發布2020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先進事跡。這20個「最美退役軍人」先進典型,雖已脫下軍裝,但「為人民服務」的錚錚誓言、「向前衝鋒」的「肌肉記憶」始終未曾忘卻。
  • 2020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先進事跡發布儀式舉行
    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先進事跡。——最美退役軍人。他們脫下的是軍裝,脫不下的是「向前衝鋒」的肌肉記憶和英勇堅毅的軍人本色。他們危難時刻大顯身手,毫無畏懼搏擊時代浪潮,先進事跡傳遍大江南北,勾勒出一道「為人民服務」的最美風景線。
  • 建功新時代 2020年度「最美退役軍人」速寫
    孫超的堅持與堅守、鑽研和奉獻,是廣大退役軍人建功新時代、展現新作為的縮影。  腳下有大地,心中有夢想  「人生的快樂,很大程度取決於我們擁有和實現什麼樣的夢想。」1981年,家住上海市松江區的鬱文賢懷著報國之志,進入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學習。  2008年從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轉業後,鬱文賢競聘到上海交通大學。
  • 老兵們的擔當,脫下軍裝脫不下軍魂
    他們說,退伍只是戰場的轉移,褪不去軍人的情懷,有召必回!     退伍不褪色  在西夏區,一位位退役老兵主動請纓,擔起瑣碎、繁雜卻重要的防疫工作。他們說,脫下了軍裝,但脫不下軍人的擔當。  「主任,社區需要站崗嗎?我可以。」
  • 上海浦東30年,謝謝光榮的您,退役軍人永葆本色
    浦東開發開放30年曆程,退役軍人退役不褪色、轉崗不轉志,在各行各業各領域默默奉獻,為浦東開發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廣闊舞臺上,浦東退役軍人初心如磐,逐夢前行,一如既往助力浦東改革開放再出發。阻擊疫情、共克時艱——浦東退役軍人在行動
  • 兵支書·新戰場⑫|把服務站變成「集合點」,把退役軍人變成...
    兵支書·新戰場⑫|把服務站變成「集合點」,把退役軍人變成「先鋒隊」 2020-12-22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市「最美退役軍人」名單發布:有抗美援朝老英雄,也有抗疫代表...
    為持續加強退役軍人思想政治引領,展現上海退役軍人風採,激勵廣大退役軍人珍惜榮譽、堅守初心、見賢思齊,今年5月,市委宣傳部、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上海警備區政治工作局聯合印發通知,決定在全市範圍內開展第二屆上海「最美退役軍人」學習宣傳活動。
  • 寧波市「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模範服務站」「退役軍人就業先鋒」名單...
    本報訊(記者 戴曉燕) 寧波市「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模範服務站」「退役軍人就業先鋒」名單今天公布。基層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模範服務站把退役軍人作為重要人才資源開發,用實際行動為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提供了優質服務,是退役軍人實現高質量、可成長、有夢想就業創業的最有力基礎保障。
  • 建功新時代 展現新作為——二〇二〇年度「最美退役軍人」速寫
    過去,對於當地人來說,在白雪中能看見一抹綠色都稀罕,更別提吃上綠色的蔬菜。  駐守於此的邊檢站民警孫超,24年不放棄、不懈怠,自學農業知識,攻克了高寒地區蔬菜種植的關鍵性技術難題,成功種植出30餘種蔬菜,搭起8座蔬菜大棚。  孫超是一名退役軍人。
  • 有一群老兵值得我們銘記:2020年度「最美退役軍人」
    退役不褪色 建功新戰場 ——2020年度「最美退役軍人他們永葆軍人本色、續寫軍人情懷,發揮退役軍人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脫下戎裝又奔赴脫貧攻堅「新戰場」,以敢打硬仗的決心、敢打必勝的血性,帶領黨員群眾埋頭苦幹、攻堅克難,成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排頭兵」。他們助推農村產業革命、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逐步成長為基層黨建領頭人、和諧穩定維護人、人民群眾貼心人,為推動安順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的示範引領和帶動作用。
  • 【八一建軍節】脫下軍裝不改本色 換上警服不移其志
    在這特殊的日子裡,小編採訪了上海公安學院裡曾有從軍經歷的同學們,讓我們來看看他們的風採吧。上海公安學院2019級第二專科經偵一區隊陳珉華昔日投身軍營,保家衛國,展英姿;而今紮根警營,服務群眾,顯神威。(點擊查看 軍裝警服切換照)2019級第二專科治安七區隊朱丹妮他們,從守衛祖國的利劍轉變為巡邏在大街小巷維護人民的護盾,軍旅生涯的淬鍊,不畏艱險、積極進取、敢於擔當的作風品質,繼續以不變的為民情懷紮根警營,守護著申城人民的安寧。
  • 他們是「最美退役軍人」!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退役軍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強思想政治引領,講好退役軍人故事,展現退役軍人風採,激勵廣大退役軍人自覺珍惜榮譽、永葆本色,積極投身經濟建設發展,營造全社會尊崇軍人的良好氛圍,區委宣傳部、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在全區開展了2020年奎文區第二屆「最美退役軍人」評選活動。
  • 脫下了軍裝 別樣的戰場——記貴州省紫雲自治縣板當鎮擺羊村第一...
    「作為一名黨員,一名退役軍人,在部隊要保衛國家,到了地方要服務群眾。眼下正是貴州脫貧攻堅決戰決勝關鍵期,請組織將我派到最邊遠的深度貧困村去,幫助那裡的老百姓脫貧致富」。2018年8月,脫下軍裝的葉宏宇轉業到貴州航空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9年5月,他向組織遞交了脫貧攻堅「請戰書」,被派到紫雲自治縣板當鎮擺羊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同步小康工作組組長。  葉宏宇的家鄉哈爾濱,地理環境和生活習俗等都與紫雲截然不同,對於只有部隊和國企工作經歷的葉宏宇來說,履行好第一書記「一宣六幫」職責更是一個嚴峻的課題。
  • 新會區「最美退役軍人」「最美軍嫂」「優秀退役軍人」獲頒榮譽證書
    營造關心國防尊崇軍人濃厚氛圍江門日報訊 (記者/張奕維 通訊員/梁寶光) 10月23日,新會區首屆「最美退役軍人」「最美軍嫂」「優秀退役軍人」頒獎大會舉行,為獲獎的退役軍人、軍嫂頒發榮譽證書。據悉,為廣泛傳播新會退役軍人好聲音、正能量,進一步營造尊崇軍人的良好氛圍,新會區委宣傳部、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區人民武裝部於今年4月聯合開展評選活動,選樹一批事跡突出、影響力較大的退役軍人、軍嫂先進典型。經過前期推薦、遴選、網絡投票、專家評審等環節,最終評選出10名「最美退役軍人」、5名「最美軍嫂」、10名「優秀退役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