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英超比起來,英冠聯賽球星少,激烈程度一般,進球數也不算太多,因此它的關注度及受碼能力,和英超不可同日而語。
在對英冠聯賽進行數據統計時,筆者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類似布倫特福德、德比郡、諾維奇等絕對實力派球隊,在某些場次贏得至少3個淨勝球時,下一輪的盤賠,常常出現「升盤」的情況,但是這些強隊在英冠的整體贏盤能力,並非顯山露水,因此這種升盤,是借大勝來誘上,還是真正的修正盤口,減少賠付呢?
比如以本賽季的布倫特福德舉例,第2輪對陣哈德斯,3比0取勝,隨後第3輪客場挑戰米爾沃爾,初盤客讓0.25,終盤客讓0.5,升盤處理,到了第9輪,布倫特福德3比0輕取盧頓,隨後第10輪對陣斯旺西,又從主讓0.5升到了主讓0.75。
但是最終這兩場比賽,比分都是1比1,布倫特福德兩場平局,全部輸盤。
單單以布倫特福德的兩個例子看,此種升盤模式下,看起來澳彩是誘上為主,下盤可期,如果把場次增加,比如統計連續的幾個賽季,更多的球隊,這種盤型能否經受住考驗呢,或者說假如上盤真的不保險,那麼這個下盤打出率,究竟有多高?
帶著這個疑問,筆者對連續的四個英冠賽季和本賽季的前半程,進行了統計,整理數據如下,請朋友們參考。
從上述兩張圖表,我們可以明顯看出:
1:從2016~2017賽季開始,每個賽季的英冠聯賽,都有大約4~7場類似比賽,除2018~2019賽季,4場比賽兩上兩下,平分秋色外,剩餘幾個賽季,下盤打出率很高,連續的28場比賽,下盤一共打出19場,上盤僅有9場,即下盤打出率為67.8%,投資下盤,接近7成的勝率。
2:較高的下盤打出,基本決定了上盤強隊進球較少,因此連續的四個半賽季模型場次中,打出3球的比賽有5場,打出4球及以上的比賽有6場,而打出2球和2球以下【0球、1球、2球】的,卻有17場,因此這種比賽,走地時的大小「2.5球」盤口,大球或許應該慎捧,同理,類似布倫特福德這種強隊的進球數玩法中,「4球及以上」也並非是個好選項。
另外,除了盤口的統計外,我們可以對該種模式,加上更為精細的篩選條件,目的是更大程度的追求「下盤打出率」,比如:模式不變,終盤的上盤水位如果超過1.00超高水,是不是上盤打出場次更少呢?
加入了「上盤高水」這個篩選條件後,符合模型的比賽,仍有16場,而此時的上盤頂著高水,就只打出了4場,平均一個賽季還到不了1場,下盤打出也達到了75%。
同時,16場比賽中,2球和2球以下的,也是只有12場,小球率同樣很高。
以上即為英冠聯賽中,強隊在特定條件和盤賠下,一種下盤常見的打出模式,具體數據在網絡上獲取很方便,誤差率應該在千分之一以下,朋友們也可以隨時驗證,並且感興趣的,也可以小注、均注試驗下,同時喜歡追求「穩健」的玩家,完全可以等「上盤高水」,甚至「上盤方進球後,再追下盤方」,也是更加有把握的玩法。
素質三連biubiu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