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男生心中的男神,羅傑·費德勒這位職業網球運動員當之無愧。他在球場上完美的技藝、優雅的打法和他私下出名的「暴脾氣」讓他被眾多粉絲追捧,而他曾斬獲的無數殊榮讓他成為這個時代當之無愧的傳奇。
小時候的費德勒,是一個活躍的調皮少年。從小就表現出極強的運動天賦。滑雪、摔跤、遊泳、滑板、足球、手球、羽毛球等幾乎他能接觸到的運動形式,他都嘗試遍。
當他愛上網球時,房子的外牆、車庫門、房間裡的牆壁、櫥櫃門、牆上的掛畫甚至屋裡的碗碟都變成他練球時的「搭檔」,回想這段往事,費德勒也會不好意思的笑:「有時候,我把所有東西都打碎了。」
少年費德勒的網球啟蒙教育在巴塞爾及其周邊地區鬆散結合的網球俱樂部裡進行,一周三次的訓練中,調皮的費德勒總忍不住在訓練中搗蛋。即便如此,教練卡科夫斯基還是發現了這個少年的驚人天分。「費德勒學得非常快,當你教他什麼新東西時,他試個三四下就掌握了,而其他孩子卻往往需要幾周時間。」教練說,「俱樂部和我都很快注意到他天賦驚人,我們開始為他開設部分由俱樂部資助的私人訓練課。」另外卡科夫斯基還形容費德勒說:「他簡直就是手握著球拍降臨到了人間。」而這個天才來到世間,就是為了打出完美的網球。
年齡尚小的費德勒此時就已經有了稱霸網壇的雄心壯志,「我要成為世界上最好的網球手」他總這樣說,但當時聽聞此言的人都只是一笑而過。
1993年,11歲的費德勒在瑞士12歲以下少年組的室內錦標賽贏得全國冠軍。六個月後,他又奪得室外錦標賽冠軍。
這兩枚金牌給了費德勒成為世界冠軍的信心。他開始嘗到贏球的甜頭,就不願再忘記。
1998年,是費德勒職業生涯的第一年。
他的第一場勝利是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青少年錦標賽。雖然後來費德勒遭受了一些初出茅廬的選手總會遇到的挫折,但他很快就證明了自己是一位能適應所有場地的全能型球員。
他在義大利佛羅倫斯贏得泥地賽季國際青少年賽事冠軍,又在溫布爾登贏得青少年組男單冠軍。這份漂亮的成績單,讓費德勒進入職業生涯的快車道,他的對手也變得更加強勁。比如費德勒在戴維斯杯首秀時遇見了義大利的頭號球員、當時世界排名第48位的戴維德桑奎內蒂,費德勒作為當時初出茅廬的少年,竟然輕而易舉地擊敗了這位勁敵。
在整個新秀賽季,費德勒取得了13勝17負的總戰績,世界排名榜上他迅速從第302位升到了第64位,這個成績震驚了世界。
對這個好學、勤奮又雄心勃勃的年輕人來說,他所面臨的問題在於他追求完美的個性常常會讓他陷入負面情緒,而不是網球技術性上的難度。
陪伴他訓練的人,幾乎都見識過他因為憤怒而將球拍遠遠地摔出球場。因為追求技術上的完美,他從未停止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有一段時間,哪怕訓練中最微小的失誤,他都會爆發。球只要稍稍出界,他都會對大聲責罵自己「蠢貨」!甚至贏球後,他還會責怪自己,因為他對剛剛的表現並不滿意。
他的教練朗德格倫如此評價:「他是一個藝術家,一旦當他的擊球不奏效時,他就會變得暴躁並且失去專注度。他可以隨心所欲地處理來球,但有時候他必須學會簡化他的打法。」
「當我們剛開始合作時,他非常痛恨截擊」,朗德格倫說:「他就好像是有成群的鯊魚潛伏在網前那樣打球,我們通過大量訓練的方式來將這些鯊魚趕走。」而被鯊魚攻擊過一次又一次之後,這頭驕傲的雄獅終於意識到:「我明白我不能總是抱怨和怒吼,因為那會傷害我並讓我打得更糟。」但是費德勒始終不放棄完美的執念,又說:「人就是應該打出完美的網球。」
2001年的溫布爾登第四輪賽事,費德勒迎來了他職場生涯最漂亮的戰役。經過3小時41分鐘的激烈交戰,他在賽點猛抽出一記正手接發球打敗了當時奪冠熱門選手桑普拉斯,使後者追平比約恩·博格溫布爾登五連冠的夢想直接破碎。
在獲勝的那一刻,費德勒雙膝跪在草地上,喜悅的淚水奪眶而出。
這個大冷門引起了轟動,連《泰晤士報》都鄭重其事地報導:「請在你的日曆本上記下2001年7月2日,在一天,溫布爾登的一切都被改變了。」
歷史會記住那個叫做羅傑·費德勒的瑞士少年。
那是2000年,正值雪梨奧運會前夕,費德勒被選拔出將首次代表國家出戰,米爾卡也是一樣。費德勒與未來妻子米爾卡的偶然邂逅,就是因為這次出徵。
他回憶第一次見到米爾卡時的感覺時說:「當時的感覺棒極了,她深深地吸引了我。」沒有戀愛經驗的費德勒為了吸引米爾卡的注意,想了不少花招。比如在訓練場外大唱流行歌曲。這些小聰明沒有白費,米爾卡確實因此注意到他。
米爾卡說:「我當時正全神貫注地在訓練,但他卻扯著嗓子唱后街男孩的歌。這讓我認為他很有趣,但教練卻生氣地把他趕出了場。」
奧運會期間的朝夕相處,讓這兩個年輕人的感情突飛猛進。終於在奧運會結束的那一天,費德勒吻到了他的公主。和費德勒在一起之後,米爾卡就退出女子網壇,她對網球的貢獻就從臺前變成了幕後:她將費德勒從一個無論到哪都梳著馬尾穿著運動衫的普通運動員變成了網壇上的「時尚先生」。
費德勒的重要比賽,她很少缺席,哪怕懷孕期間,她都堅持挺著肚子出現在現場,為丈夫加油。2010年澳網1/4決賽中,當費德勒終於贏得最後一分時,米爾卡含著熱淚起身為丈夫鼓掌。
在一起十幾年,兒女繞膝之後,米爾卡的鼓勵對費德勒來說還是一樣重要,「我在局間休息都會關注米爾卡,我要努力贏得比賽勝利不讓她失望。」
費德勒與米爾卡的愛情故事沒有傳奇的曲折,但這平淡的堅守何嘗不是另一種傳奇。
雖然費德勒的打法被公認為男子網壇最省力、最科學的,這種方法讓他能保持技術穩定,但是傷痛始終是所有運動員揮之不去的陰影。
背部傷痛
費德勒第一次發現自己背部出現問題,是在2003年的溫布頓。
在與菲洛佩茲的比賽進行了兩局之後,費德勒因為傷痛叫了醫療暫停。之後的整場比賽他依靠按摩和止疼藥堅持了下來,並捧回了自己的第一座大滿貫獎盃。但那疼痛卻從此跟隨他,不停地給他製造麻煩。
費德勒形容自己的背傷時說:「我的背部傷痛真的非常嚴重。我在打完一分後把臉埋在毛巾裡時就一直在想,我真的太痛了!我在發球和接發球的時候都無比掙扎,這樣的疼痛甚至讓我都不能坐下來。」
腳踝受傷
2005年,費德勒泰國賽前訓練時拉傷了右腳踝韌帶,這次他傷得很重,很長一段時間他都只能依靠拐杖走路。就因為這次受傷,讓他輸掉了大師杯,而對手納爾班迪安則因此拿到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冠軍。
單核細胞增多症
2008年澳網之後,費德勒查出患上單核細胞增多症,這種會引起發燒、頭疼等等全身症狀的疾病曾困擾無數運動員,其中一些甚至被迫中斷職業道路。但好在通過積極的治療,費德勒已經痊癒。
費德勒於澳網結束不久後,宣布要動膝蓋關節手術,原本預定是在在歐洲蒙地卡羅名人賽才會復出,但他決定提前出賽邁阿密,並且復出後的第一個賽季發揮得不錯。
雖然沒有能夠闖進蒙特卡洛四強,但是他依然對自己的表現非常有信心。
今年是這位網球天王職業生涯的第18年,他優雅細膩、華麗積極的球風還在網壇掀起巨浪,他的一舉一動依然使媒體與球迷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