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口進街源,只見青山不見田」。歙縣街口位於黃山市的大山深處,交通極不方便,距離縣城78公裡,來回一趟近5個多小時。王俊就是紮根於中國電信歙縣分公司街口營業部的一名共產黨員。不知不覺,擁有19年黨齡的王俊在基層已經工作了20多年。這裡山高路陡,河道眾多,交通極為不便,在平原地區看似很普通的日常營銷維護,對於王俊卻要付出異常的艱辛。最遠的鄉村距離營業部35公裡,去一趟要乘船、爬山,再乘船、再爬山,至少需要3個多小時。所以王俊的手機微信步數幾乎每天都超1萬步,爬高相當於50層樓,被朋友笑稱「路霸」。
就是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下,王俊帶領的團隊先後獲得省市縣多個層面的表彰。6月29日,王俊被授予中國電信安徽公司「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並在全省表彰大會上發言。
疫情當前,用肩膀擔負起責任
有人問王俊,在這麼艱苦環境下,營業部持續做好優質服務的秘籍是什麼?
他的答案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發揮黨員先鋒作用,堅持以身作則,衝鋒在前,團結帶領營業部人員艱苦奮鬥,攻堅克難。
2020年疫情期間,王俊積極向武漢等地捐款,並在大年初四就放棄假期與家人團聚的機會、迅速返崗,跟隨志願者一起挨家挨戶上門宣傳防疫措施。還主動聯繫當地政府、學校等單位,免費提供抗疫產品服務,贏得了當地政府、校方和村民們的一致好評。
由於疫情防控需要,很多回鄉人員無法返回工作單位,網絡需求劇增。王俊帶領團隊成員,起早貪黑新增光纜布放路由,爭取以最快的速度建設施工和上門安裝。有時遇到庫存不足、設備短缺的情況,必須要去縣公司領取,但由於疫情期間所有班車停運,王俊等不及縣公司支援,自己白天營銷沒時間、就利用晚上開著自家車趕往縣公司領取設備材料。
疫情期間,街口營業部共緊急布放光纜20餘公裡,補盲30個FTTH光分纖箱、6個4G直放站 ,300餘戶偏遠山區村民從中受益。
愛無邊界,用希望支撐起未來
王俊從小在街口長大,對這片養育過他的土地充滿了濃濃的愛眷之情。
歙縣街口鎮灘頭上塔、璜蔚榔芽山村這幾個村是歙縣極為偏遠的山區小自然村,住戶分散,建設成本高,光纖能力未完全覆蓋。自新冠疫情防控以來,網絡在線學習成為因疫情無法返校學生「停課不停學」必須途徑。兩村分別於2月14日、17日向電信公司發出困難求助。接到需求後,他立即聯絡上報歙縣分公司,並積極協調組織,趕赴現場。由於山高路遠,很多材料都只能自己肩抬著背扛著,翻山越嶺去布放光纜。但王俊從來不喊累,以最快的速度當天就完成了安裝。他說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是國家的未來,再苦也不能苦著孩子,孩子能繼續學習,再辛苦也是值得了。
傳承的堅守,不變的初心
今年是王俊紮根基層的第22年,有人問他,為什麼要在這窮鄉僻壤的地方堅守?
他回答,這是一份傳承的初心與使命。
王俊的父親是一位老郵電,在街口支局工作了42年直到退休。當年王俊父親帶領人員在街口鎮三港鄉三港村率先開通半程控交換機,並因此登上黃山日報及省報受到表揚,組織上有意讓王俊父親到大阜支局當支局長,但考慮剛開通的設備無人承接管理,單位電報收發人員少,而未出任。王俊說:「父親堅守山區服務百姓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父親告訴我『幹一行就要愛一行』,我要傳承好父親的這份堅守,不僅是因為子承父業,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堅守為人民服務的初心。」
「大山阻擋不了我前進的步伐,新安江水衝不走我的鬥志。」王俊時刻牢記自己黨員的身份,紮根大山22年,用腳步丈量大山溫度,用奉獻吹響幸福之歌,「我將牢記初心使命,團結帶領營業部員工,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做一個幸福的奮鬥者,奉獻基層終不悔!」
6月29日,在中國電信安徽公司召開的紀念建黨99周年大會上,王俊作為「優秀共產黨員」和其他「兩優一先」先進集體、先進個人一同受到了表彰。
中國電信安徽公司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正以飽滿的狀態、昂揚的精神,幹在實處、走在前列,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充分履行央企責任擔當,以「人民郵電為人民」的實際行動積極踐行「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胡匡捷 程勁松 陳波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