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100個經典名句,值得讀100遍!

2021-01-13 騰訊網

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0月8日下午1點,瑞典學院將2020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頒給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因為她那毋庸置疑的詩意聲音具備樸素的美,讓每一個個體的存在都具有普遍性。」

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ück,1943- ),美國詩人,生於匈牙利裔猶太人家庭,1968年出版處女詩集《頭生子》,至今著有十二本詩集和一本詩隨筆集,遍獲各種詩歌獎項,包括普立茲獎、國家圖書獎、全國書評界獎、美國詩人學院華萊士·斯蒂文斯獎、波林根獎等。

下面我們一起來回顧以往得獎者的經典語錄:

蕭伯納(1856—1950)

蕭伯納,愛爾蘭劇作家。1925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他是英國現代傑出的現實主義戲劇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長幽默與諷刺的語言大師。

1. 人生有兩齣悲劇。一是萬念俱灰;另一是躊躇滿志。

2. 想結婚的就去結婚,想單身就維持單身,反正到最後你們都會後悔。

3. 真正的閒暇並不是說什麼也不做,而是能夠自由地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4. 歷史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人們不會從歷史的經驗中吸取教訓。

5. 一個理智的人應該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只有那些不理智的人,才會想去改變環境適應自己。但歷史是後一種人創造的。

泰戈爾(1861—1941)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印度著名詩人、文學家。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

6.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7.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

8. 當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的時候,你也要再錯過群星了。

9. 只有經歷過地獄般的磨礪,才能練就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響。

10. 縱然傷心,也不要愁眉不展,因為你不知是誰會愛上你的笑容。

羅素 (1872—1970)

伯特蘭·羅素是二十世紀英國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歷史學家,無神論或者不可知論者,也是上世紀西方最著名、影響最大的學者和和平主義社會活動家之一,1950年,羅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表彰其"多樣且重要的作品,持續不斷的追求人道主義理想和思想自由"。他的代表作品有《幸福之路》《西方哲學史》等。

11. 戰爭不決定誰對了,只決定誰留下了。

12. 乞丐並不會妒忌百萬富翁,但是他肯定會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

13. 你能在浪費時間中獲得樂趣,就不是浪費時間。

14. 如果一聽到一種與你相左的意見就發怒,這表明,你已經下意識地感覺到你那種看法沒有充分理由。如果某個人硬要說二加二等於五,你只會感到憐憫而不是憤怒。

15. 這個世界的問題在於聰明人充滿疑惑,而傻子們堅信不疑。

邱吉爾(1874—1965)

溫斯頓·邱吉爾,英國政治家、歷史學家、畫家、演說家、作家、記者,兩度出任英國首相。他寫的《不需要的戰爭》獲1953年諾貝爾文學獎。

16. 成功就是從失敗到失敗,也依然不改熱情。

17. 樂觀的人在每個危機裡看到機會,悲觀的人在每個機會裡看見危機。

18. 堅持下去,並不是我們真的足夠堅強,而是我們別無選擇。

19. 如果你對每隻向你吠的狗,都停下來扔石頭,你永遠到不了目的地。

20. 如果今天不比昨天多做一點什麼,那麼明天還有什麼意義。

海明威 (1899—1961)

歐內斯特·海明威,美國作家和記者,被認為是20世紀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是美國"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對人生、社會、世界都表現出了迷茫和彷徨。

1953年,他以《老人與海》一書獲得普立茲獎;1954年,《老人與海》奪得諾貝爾文學獎。海明威一向以文壇硬漢著稱,他是美利堅民族的精神豐碑。海明威的作品標誌著他獨特創作風格的形成,在美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

21. 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後來,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

22. 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卻要花上六十年來學會閉嘴。大多數時候,我們說得越多,彼此的距離卻越遠,矛盾也越多。

23. 優於別人,並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應該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24. 現在不是去想缺少什麼的時候,該想一想憑現有的東西你能做什麼。

25. 這個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人們為它奮鬥。我只同意後半句。

加繆(1913—1960)

阿爾貝·加繆,法國聲名卓著的小說家、散文家和劇作家,存在主義文學大師,「荒誕哲學」的代表人物。1957年因「熱情而冷靜地闡明了當代向人類良知提出的種種問題」而獲諾貝爾文學獎,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獎作家之一。

26. 不要走在我後面,因為我可能不會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因為我可能不會跟隨;請走在我的身邊,做我的朋友。

27. 一切偉大的行動和思想,都有一個微不足道的開始。

28. 我們很少信任比我們好的人,寧肯避免與他們來往。相反,我們常對與我們相似、和我們有著共同弱點的人吐露心跡。我們並不希望改掉弱點,只希望受到憐憫與鼓勵。

29. 我的靈魂與我之間的距離如此遙遠,而我的存在卻如此真實。

30. 重要的不是治癒,而是帶著病痛活下去。

馬爾克斯(1927—2014)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是哥倫比亞作家、記者和社會活動家,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代表作有《百年孤獨》。

31. 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是一條沒有歸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無法復原,即使最狂熱最堅貞的愛情,歸根結底也不過是一種瞬息即逝的現實,唯有孤獨永恆。

32.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麼,而是你記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銘記的。

33. 我們趨行在人生這個亙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裡涅槃,憂愁纏滿全身,痛苦飄灑一地。我們累,卻無從止歇;我們苦,卻無法迴避。

34. 所有人都顯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盡辦法排遣寂寞,事實上仍是延續自己的寂寞。寂寞是造化對群居者的詛咒,孤獨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

35. 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

羅曼·羅蘭(1866—1944)

羅曼·羅蘭,思想家,文學家,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音樂評論家,社會活動家。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20世紀上半葉法國著名的人道主義作家。他的小說特點被人們歸納為"用音樂寫小說"。

36. 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37.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歲上就死去了,因為過了這個年齡,他們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後的餘生則是在模仿自己中度過,日復一日,更機械,更裝腔作勢地重複他們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所愛所恨。

38. 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他的際遇。如果你喜歡保持你的性格,那麼,你就無權拒絕你的際遇。

39. 有些事情是不能告訴別人的,有些事情是不必告訴別人的,有些事情是根本沒有辦法告訴別人的,而且有些事情是,即使告訴了別人,你也會馬上後悔的。

40. 一無所有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將獲得一切!

黑塞(1877—1962)

赫爾曼·黑塞,德國作家,詩人。一生曾獲多種文學榮譽,194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愛好音樂與繪畫,是一位漂泊、孤獨、隱逸的詩人。

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為題材,表現對過去時代的留戀,也反映了同時期人們的一些絕望心情。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門青》《荒原狼》等。

41. 人生十分孤獨。沒有一個人能讀懂另一個人, 每一個人都很孤獨。

42. 幸福是一種方法,不是一樣東西。是一種才能,不是一個目標。

43. 有的人認為堅持會讓我們變得更強大,但有時候放手也會。

44. 命是弱者的藉口,運是強者的謙詞。

45. 一個人若要完全理解另一個人,大概必須有過類似的處境,受過類似的痛苦,或者有過類似的覺醒體驗,而這卻是非常罕見的。

奧尼爾(1888—1953)

尤金·奧尼爾美國劇作家,表現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美國民族戲劇的奠基人。主 193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要作品有《瓊斯皇》《毛猿》《天邊外》《悲悼》等。

46. 我們生而破碎,用活著來修修補補。

47. 如果你把謊言撕碎,那些碎片就是真理。

48. 你是不是因為太懦弱了,才這樣以炫耀自己的痛苦來作為自己的驕傲?

49. 上帝給了人們有限的力量但卻給了人們無限的欲望。

50. 幸福就是一雙鞋,合不合適只有自己一個人知道。

艾略特(1888—1965)

託馬斯·艾略特是英國20世紀影響最大的詩人。他在文學上是古典主義者,被稱為「但丁最年輕的繼承者之一」。

託馬斯·艾略特表達了西方一代人精神上的幻滅,被認為是西方現代文學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1948年因「革新現代詩,功績卓著的先驅」,獲諾貝爾獎文學獎。

51. 假如傳統或「世代相傳」的意義僅是盲目地或一絲不苟地因循前人的風格,那麼傳統就一無可取。

52. 做有用的事,說勇敢的話,渴望美好的事,一生足矣。

53. 對於不會利用機會的人,時機又有什麼用呢?一個不受胎的蛋,是要被時間的浪潮衝刷成廢物的。

54. 為了最終理解你所不理解的,你必須經歷一條愚昧無知的道路。為了佔有你從未佔有的東西,你必須經歷被剝奪的道路。為了達到你現在所不在的名位,你必須經歷那條你不在其中的道路。

55. 人生到世界上來,如果不能使別人過得好一些,反而使他們過得更壞的話,那就太糟糕了。

紀德(1869—1951)

安德烈·紀德,法國作家,在早期已成為多產作家。在1947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偽幣製造者》《如果種子不死》等。

56. 在我的理想和我的棲息地之間,隔著我整整一生。

57. 離你越遠,我愛你越深。現在我不禁叩問自己,我所期望的究竟是幸福,還是走向幸福的過程。

58. 對正在尋找真理的人,相信他們;對已經找到真理的人,懷疑他們。

59. 凡是你感到自身獨具、別處皆無的東西,才值得你眷戀。既要急切又要耐心地塑造你自己,把自己塑造成無法替代的人。

60. 對於心地善良的人來說,付出代價必須得到報酬這種想法本身就是一種侮辱。善良不是裝飾品,而是美好心靈的表現形式。

索忍尼辛(1918—2008)

亞歷山大·索忍尼辛,俄羅斯作家1968年因作品《第一圈》無法在國內出版而在境外發表,被開除出作協,隨後獲得1970年諾貝爾獎,隨後因出版描寫極權主義的巨著《古拉格群島》被驅逐出國。他死後,被譽為「俄羅斯的良心」。

61. 總盯著過去,你會瞎掉一隻眼;然而忘掉歷史,你會雙目失明。

62. 苦難有多深,人類的榮耀就有多高遠。

63. 除了知情權以外,人也應該擁有不知情權,後者的價值要大得多。它意味著高尚的靈魂不必被那些廢話和空談充斥。過度的信息對一個過著充實生活的人來說,是一種不必要的負擔。

64. 世界正在被厚顏無恥的信念淹沒,那信念就是,權力無所不能,正義一無所成。

65. 文學,如果不能成為當代社會的呼吸,不敢傳達那個社會的痛苦與恐懼,不能對威脅著道德和社會的危險及時發出警告——這樣的文學是不配成為文學的。

柏格森(1859—1941)

亨利·柏格森,法國哲學家,文筆優美,思想富於吸引力,1927年曾獲諾貝爾文學獎。從中學時代起便對哲學、心理學、生物學發生興趣,尤其文學。其寫作風格獨特,表達方式充滿詩意。代表著作有《創造進化論》《直覺意識的研究》《物質與記憶》等。

66. 要像行動者那樣思考,要像思考者那樣行動。

67. 虛榮心很難說是一種惡行,然而一切惡行都圍繞虛榮心而生,都不過是滿足虛榮心的手段。

68. 要生存就要變化,要變化就要成長,要成長就要不斷地自我創新。

塞弗爾特 (1901 — 1986)

雅羅斯拉夫·塞弗爾特是當代捷克斯洛伐克最重要的詩人。塞弗爾特於1996年獲得捷克斯洛伐克"人民藝術家"的稱號。1984年,因展現出"人類不屈不撓的解放形象"而獲諾貝爾文學獎。

69. 生活往往就是這樣。匆匆忙忙,匆忙中失去了自己,為的只是不停地向前,不停地自我延伸。為了不斷求新,許多事情在被遺忘。

70. 此刻您若聽到一聲輕輕的嘆息,請莫要理會。那是我在回首遙遠的美好歲月時發出的嘆息。我們當時很幸福,卻渾然不知。

福克納(1897—1962)

威廉·福克納,美國文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意識流文學在美國的代表人物,194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獲獎原因為「因為他對當代美國小說做出了強有力的和藝術上無與倫比的貢獻」。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喧譁與騷動》。

71. 她不在了,一半的記憶也已經不在;如果我不在了,那麼所有的記憶也將不在了。是的,他想,在悲傷與虛無之間我選擇悲傷。

72. 我們當中沒有一個人願意相信,我們的痛苦都是由自己造成的。我們都認為是這個世界虧欠了我們,使我們沒有能得到幸福;在我們得不到幸福時,我們就把責任怪在最靠近我們的那個人身上。

73. 不要傷腦筋去超越你的同輩或是前任,努力超越你自己。

74. 我們無法做到完美,所以我評價一個人就看他在做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時,失敗得有多精彩。

75. 沒有人能夠告訴你,為了繼續活下去該怎麼對付。你明白嗎,這就是孤獨。你必須獨自對付,孤獨就像電荷一樣,你能承受一定數量而不致失去。

顯克維支(1846—1916)

亨利克·顯克維支,波蘭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代表作有通訊集《旅美書簡》,歷史小說三部曲《火與劍》《洪流》《伏沃迪約夫斯基先生》;歷史小說《十字軍騎士》。

他是具有民主主義和愛國主義思想的現實主義作家,素有"波蘭語言大師"之稱。1905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76. 我笑,是因為生活不值得用淚水去面對。

77. 大理石雖然是珍貴的,它本身卻不成東西,只有當雕刻家把它變成一個傑作的時候,它才有真正的價值。

奈保爾(1932—)

維·蘇·奈保爾,西印度作家、遊記作者、和社會評論家。他的小說描寫各種文化中那些疏離於社會、一生都在尋找自我身份認同的個體。2001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78. 當一個人開始拿他從事的事業逗樂時,你很難知道他是在笑還是在哭。

79. 世界正是如此,那些無足輕重的人,那些聽任自己變得無足輕重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位置。

80. 在我命中注定要永遠離開這裡之後, 一切仍像以前一樣, 我的離開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大江健三郎(1935—)

大江健三郎,日本著名小說家。1957年正式踏上文壇時便贏得了「學生作家」、「川端康成第二」等贊語。著有《廣島札記》《作為同時代的人》和《小說方法》等作品和文論。199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81. 如果你感到哪本書實在是一本好書的話,那麼就請隔一段時間重新讀遍,而且每遍,都用不同顏色的彩筆畫上線,在空白處記下閱讀時的雜感。這是一種有益的讀書方法。

82. 你為什麼讀書呢?難道只是為了消磨時間嗎?如果讀完一頁,接著就忘了的話,難道你僅僅是為了訓練自己的忘性嗎?

普呂多姆(1839—1907)

蘇利·普呂多姆,法國第一個以詩歌著稱的天才作家。蘇利·普呂多姆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普呂多姆從抒情詩轉而創作哲理詩又最終轉向散文,他認為自己是在轉向更有意義的工作。

83. 很少女人有足夠的道德和思想讓人忘記她們的美貌。

84. 你活著就談不上不幸。

85. 愛情有一個可靠的標準,那就是人們所付出的時間。

聶魯達(1904—1973)

巴勃羅·聶魯達,智利當代著名詩人。1924年發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詩和一支絕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詩壇。

他的詩歌既繼承西班牙民族詩歌的傳統,又受了波德萊爾等法國現代派詩歌的影響;他早期的愛情詩集《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被認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曾獲得了1971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86. 當華美的葉片落盡,生命的脈絡才歷歷可見。

87. 愛情太短,而遺忘太長。

88. 我喜歡你是寂靜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樣。你從遠處聆聽我,我的聲音卻無法觸及你。

葉芝(1865—1939)

亦譯"葉慈"、"耶茨",愛爾蘭詩人、劇作家和散文家,著名的神秘主義者。葉芝的詩受浪漫主義、唯美主義、神秘主義、象徵主義和玄學詩的影響,演變出其獨特的風格。

然而進入不惑之年後,在現代主義詩人艾茲拉·龐德等人的影響下,葉芝的創作風格發生了比較激烈的變化,更加趨近現代主義了。

89. 當你老了,頭髮白了,睡意昏沉, 爐火旁打盹,請取下這部詩歌, 慢慢讀。

90. 年輕時,我們彼此相愛卻渾然不知。

川端康成(1899—1972)

川端康成,日本新感覺派作家,著名小說家。一生創作小說100多篇,中短篇多於長篇,成名作小說《伊豆的舞女》。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國》《千隻鶴》《古都》以及《睡美人》等。196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亦是首位獲得該獎項的日本作家。

91. 凌晨四點醒來,發現海棠未眠。如果一朵花很美,那麼有時我會不由自主地想到:「要活下去!」

92. 當我擁有你,無論是在百貨公司買領帶,還是在廚房收拾一尾魚,我都覺得幸福。愛像一股暖流滋潤著我。當我失去你,即便面對鳥語花香我也興味索然。

93. 生存本身就是一種徒勞。

94. 風雅,就是發現存在的美,感覺已經發現的美。

95. 時間以同樣的方式流經每個人,而每個人卻以不同的方式度過時間。

莫言(1955 —)

莫言,中國當代著名作家。80年代中期以鄉土作品崛起,充滿著「懷鄉」以及「怨鄉」的複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96.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諱的就是個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圓滿了,馬上就要虧厭;樹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馬上就要墜落。凡事總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恆。

97. 世事猶如書籍,一頁頁被翻過去。人要向前看,少翻歷史舊帳。

98. 世間的萬物就是這樣,小壞小怪遭人厭恨,大壞大怪被人敬仰。

99. 鷹對屍首也有興趣,它們也是噬腐者,但它們不與烏鴉合流,保持著虛偽的高傲態度。

100. 世間的很多事物,追求時候的興致總要比享用時候的興致濃烈。

來源:梅語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刪。責編:吳買樂

相關焦點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85個經典名句,每一句都是人生
    他寫的《不需要的戰爭》獲1953年諾貝爾文學獎。2002年,BBC舉行了一個名為「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的調查,結果邱吉爾獲選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國人。16、 成功就是從失敗到失敗,也依然不改熱情。17、樂觀的人在每個危機裡看到機會,悲觀的人在每個機會裡看見危機。18、堅持下去,並不是我們真的足夠堅強,而是我們別無選擇。
  • 2020諾貝爾醫學獎揭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經典名句,一生至少讀...
    圖片來源:www.nobelprize.org2020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北京時間 10 月 5 日下午 5 點 30 分公布,今年的獲獎者是 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 以及 Charles M. Rice 三位科學家。
  • 2020諾貝爾醫學獎揭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經典名句
    2020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北京時間 10 月 5 日下午 5 點 30 分公布,今年的獲獎者是 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 以及 Charles M. Rice 三位科學家。
  • 書單|2010-2020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推薦
    看這幾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不難發現,似乎每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都在安利一些在大眾眼中的「爆冷」文學家。所以今天螺螄君也去收集了從2010年到2020年中的歷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一些作品,讓我們一起來充充電吧!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將揭曉,這8位熱門人選,誰是你心中的得主?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將於10月8日晚間揭曉,作為最受大眾關注的一個獎項,每年諾貝爾獎將會頒發給誰都會引發大家的各種猜想,不知道在你的心目中,哪位作家才應該是當之無愧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呢?02莉迪亞·戴維斯(Lydia Davis)莉迪亞·戴維斯(1947.7.15 — )有個稱號,叫做「作家中的作家」,這是因為她的文體風格非常獨特,語言極其簡潔和精確。除了自己寫作,她還是許多法語經典作品的譯者,翻譯過普魯斯特,福樓拜,福柯等作家的作品。
  • 那些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孩子們寫的兒童文學作品
    本版選取多部由歷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所創作的兒童文學作品,為讀者一一介紹。這些大家寫的童書,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沉澱為難以逾越的經典,為無數讀者的成長插上了翅膀。這些故事,無論古老還是新鮮,無論憂傷還是歡樂,無論平實還是瑰麗,都散發出令讀者怦然心動的力量。在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童書」是一個恰到好處的話題。這個話題既富有瑰麗的想像,也不乏現實的思索。
  • 盤點|21世紀以來,已有19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去世
    今晚將「連開雙獎」的諾貝爾文學獎備受關注。在興奮與好奇中,我們遺憾地發現在過去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裡,已經有19位諾貝爾文學獎作家離開人世。讓我們來盤點並回顧他們為世界文壇留下了哪些作品。2019年8月5日,美國女作家託妮·莫裡森在紐約去世,享年88歲。
  • 諾貝爾文學獎經典書單,拯救你的書荒
    既然「遠方」不成,那就一起讀「詩」吧。畢竟,腳步雖限,但靈魂自由。恰逢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新鮮出爐,為你獻上這份經典諾貝爾文學獎書單。讓靈魂幻化為飛鳥,重新穿梭於廣闊世界。「諾貝爾文學獎」是根據諾貝爾先生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諾貝爾獎之一,旨在獎勵在文學領域,創作出具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 。1901年諾貝爾文學獎首次頒發,此後甄選委員會每年評選和頒發一次,於每年10月公布。
  • 愛爾蘭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希尼去世
    原標題:愛爾蘭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希尼去世  新華網都柏林8月30日電(記者熊思浩)愛爾蘭文學院院士、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謝默斯·希尼30日去世,享年74歲。  希尼的家人發表聲明說,因突發疾病,希尼30日在都柏林布萊克羅克醫院離世。  愛爾蘭總統希金斯當天稱讚希尼「對愛爾蘭文學、良知和博愛貢獻巨大」。
  • GIV集團的12位「諾貝爾獎」得主
    與之相配的是199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達裡奧·福的名言——「生命稍縱即逝,應及時行樂(La vita è una meravigliosa occasione fugace da acciuffare al volo tuffandosi dentro in allegra libertà)」。
  • 眾說紛紜,競爭激烈的諾貝爾文學獎,在2020年究竟會花落誰家?
    坊間傳聞,包括閻連科、殘雪、村上春樹和瑪格麗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在內的一批國內外知名作家可能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或者獲獎!那究竟誰才能在半個月左右後,成為諾貝爾文學獎的最終得主呢?每年諾獎臨近開獎之際,西方一些博彩公司都會公布諾獎得主賠率榜單。
  • 來讀2020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繼2019年得主彼得·漢德克後,這是世紀文景連續第二年命中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露易斯·格麗克此前並未出現在媒體和博彩公司的熱門預測人選之中。在今年英國博彩公司的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上,殘雪再次入榜前十。此外,熱門人選中依然包括了長年陪跑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今年9月獲得素有諾獎風向標之稱的卡夫卡獎的米蘭·昆德拉也被視作熱門人選。但瑞典學院意料之中地跳過了這些一貫的熱門人選。獲獎的露易斯·格麗克是繼去年頒發的2018年得主奧爾加·託卡爾丘克之後的又一位女性得主,也是繼鮑勃·迪倫之後的又一位北美詩人。
  • 2020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魯克,世紀文景再成幕後贏家
    原創 出版人都愛看的 出版人雜誌瑞典當地時間10月5日下午1點,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獲獎者為美國當代詩人露易絲·格麗克,成為獲得諾貝爾獎的第16位女性。格麗克的作品目前已有兩本被國內引進,出版方均為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紀文景,這也是世紀文景連續第二年「押中」諾獎得主(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彼得·漢德克的多部作品簡體中文版由世紀文景推出)。
  • 2020諾貝爾文學獎揭曉,但是我卻不建議太早去讀這些人!
    在今天晚上,2020年的世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公布了——美國的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獎。在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很多人會和我一樣,一臉茫然,腦子中浮現了一排的問號——這是誰?她寫了什麼書?是我out了嗎?01諾貝爾獎的評選規則諾貝爾文學獎,是沒有很具體的評選規則的。
  • 作家馬家輝:幸虧沒得那100萬獎金的文學獎,頒獎嘉賓莫言穿太土
    每次提到莫言,筆者都想用9個字來形容:好慘一諾貝爾獎得主。在沒有拿諾貝爾文學獎之前,莫言本來名聲並不差,畢竟光是茅盾文學獎他就拿了兩次。圈內的好友也都挺支持他的,寫了《活著》的餘華甚至表示:90%茅盾文學獎的作品都比不上莫言最差的一部。
  • 2020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揭曉!上次有人買她的書還是...
    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0月8日下午1點,瑞典學院將2020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頒給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因為她那毋庸置疑的詩意聲音具備樸素的美,讓每一個個體的存在都具有普遍性。」
  • 麥芒談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及普遍性
    帶善意仔細讀格麗克的詩,十幾本詩集從頭讀到尾,一定都有所得。那是人家嘔心瀝血的一生嘛,是一個人的傳記,是一個女人的傳記,是一個詩人留在詩中的一生,都值得讀,反覆讀。狄金森的詩也值得這麼反覆去讀。實際上,每個認真誠實投入的詩人,都值得這麼認真去讀。我也非常贊成把諾貝爾獎給一位女詩人。腳踏實地的女詩人往往比一些虛張聲勢、拉大旗作虎皮、假裝宏大、假裝深刻的男性詩人可靠多了。
  • 諾貝爾文學獎前瞻|8日公布獲獎者,三位中國作家登上賠率榜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即將於8日在瑞典公布,英國博彩公司Nicer Odds以賠率預測可能得主,排名居首的是加勒比海法國屬地瓜德羅普出身的83歲作家瑪麗斯·孔戴,她的許多作品描繪奴隸制度及殖民主義下的非裔族群故事。排名居次的是俄羅斯作家烏利茨卡婭。村上春樹與加拿大作家阿特伍德並列第3。
  • 諾貝爾獎獲得者經典語錄100句,一生至少要讀一次!
    24. 現在不是去想缺少什麼的時候,該想一想憑現有的東西你能做什麼。 25. 這個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人們為它奮鬥。我只同意後半句。 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20世紀上半葉法國著名的人道主義作家。他的小說特點被人們歸納為"用音樂寫小說"。 36. 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37.
  • 2018、2019 兩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都很「剛」啊...(作品盤點)
    託卡爾丘克生於1962年,是波蘭第5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也是歷史上第15位獲此殊榮的女作家。提及為何不娶個女作家,彼得·漢德克當著妻子的面說:女演員已經夠糟糕了,娶個女作家就更麻煩了。.8.2004年奧地利作家耶利內克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同時也成為奧地利第一位榮獲諾獎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