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24日電 日前,由新華網主辦的第十一屆新華網教育論壇「2020·CIP教育創新大會」在新華網媒體創意工場舉辦。本屆論壇圍繞「Creation創新、Interconnection互聯、Participation 參與」等維度,研討教育發展新變革,探討教育高質量發展之路。活動中,一起學網校師資部門負責人廖京紅接受了在線採訪,以下是本次採訪的精彩內容。
一起學網校師資部門負責人 廖京紅
Q1:請您介紹一下「一起學」的基本概況。
廖京紅:一起學網校是一起教育科技旗下的中小學在線學科輔導平臺。採用真人在線直播互動教學模式,幫助各地中小學生,都可以在家享受一線優秀教師的直播輔導服務。
Q2: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各大企業致力於用信息化手段改善教育公平。科技和網際網路正在改變傳統的公益模式。面對新形勢,我們應該如何把握好這個機會,讓科創教育更加有效的落實和提升呢?
廖京紅:利用現代科技手段,一起學網校自創了「扁鵲系統」和「三好體系」。「扁鵲系統」是基於一起教育科技多年沉澱的數千萬中小學生海量學習數據形成的學情大數據系統。根據學情大數據,精準分析學情,為用戶服務;「三好系統」是指「好課程」、「好主講」、「好輔導」。好課程是根據本地學情,讓「所學」即「所考」。「好主講」多是名校高學歷畢業生,對於教學都有自己的思考,讓孩子易於接受理解。「好輔導」即全天候為學員解答疑惑,與主講高頻率同步,保證孩子在聽懂知識的基礎上實戰運用。
Q3:技術和產業發展為教育行業注入新動能,推動教育信息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覆蓋面在進展。在此過程中,您覺得建設信息化教育難在哪?我們該如何應對?
廖京紅:這是個很大的命題,以我淺薄的見聞簡單說說,供大家參考。首先是堅定方向,我們需要擺正位置,積極參與。其次是循序漸進,教育是嚴肅而重要的民生議題,不能因扯「信息化」的大旗而捨本逐末,要踏踏實實穩步推進,參與到信息化教育的建設大潮中來。第三是培養人才,當下正是高等教育人才不斷湧現的新時期,我們要把握住機遇,積極吸納各類優秀高校畢業生,引導他們為信息化教育建設增光添彩。
Q4:教育部多次發布規範培訓行業的相關文件,重點規範學科類在線教育機構。您認為,該如何調整教育機構的管理模式,使其更好發展?
廖京紅:首先我們由衷的歡迎政府部門規範學科類在線教育機構的各項工作,在線教育興起多年,但近幾年的爆發式發展也出現了一些亂想,特別需要政府監管和行業自律。2020年在線教育的發展是建立在長期積累的基礎之上的,不論當初是主動還是被動選擇網課,不少學生在今年都深度體驗到了在線學習,很多學生家長和學校也感受到了學生「多一條腿走路」的便利。這是家長和學生們對在線教育行業的信任,在線教育機構應該珍惜這份信任,提高主講、輔導、課程和後臺技術支持的品質,簡化體驗難度,提高教育產品的易用性。以更好的用戶體驗和更優的學習效果來回報社會。這個過程中,如何加大資源投入,優化團隊管理能力,吸納更多優秀人才進入現有體系,都是當下十分重要的管理命題。所以我對在線教育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謹慎樂觀,希望我們能夠堅守教育品質,持續給社會帶來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