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縱觀奧運,中國女排帶給國人的期待向來難出前三,哪怕是在低谷時期。2021年東京奧運會,國人最渴望誰奪金牌?多數人的答案大概還是中國女排。但是,客觀而言,中國女排的實力是在走下坡的,各個位置上的人員配置不如2016年里約奧運,要想在東京實現衛冕,恐怕需要奇蹟的降臨。
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的主攻線堪稱豪華。朱婷的強勢、惠若琪的穩健、張常寧的多面,以及劉曉彤的靈光乍現,幫助中國女排扭轉小組賽接連慘敗的局面,最終一路復仇,完成終極逆襲。
5年時間過去了,朱婷和張常寧保持著比較不錯的狀態,但朱婷的手腕傷勢是一枚定時炸彈,讓人擔心高負荷的運轉下,&34;不堪其重,所以他們兩人頂多和裡約時打成平手。而李盈瑩和當年的惠若琪相比,顯然經驗不足,全面性也遜色一些。
由此可見,我們的主攻線實力下降了。
可以這樣說,中國女排較之裡約奧運會,實力下降最多的一環,其實是副攻。原因簡單,在顏妮和袁心玥穩穩佔據主力位置的情況下,我們只消拿王媛媛(或者是楊涵玉)和徐雲麗進行比較即可,而當年的徐雲麗對兩位新人完全具備碾壓式的優勢。
徐雲麗是繼趙蕊蕊後,中國女排難得的攻防兼備型副攻,她在攔網和扣球方面均處於國際一流之列,她的存在甚至讓老將顏妮只能坐到替補席上。而王媛媛攔網尚可,進攻卻很羸弱,楊涵玉是&34;的傳人,可惜現在只不過是減弱版的徐雲麗而已。
由此可見,我們的副攻實力損傷不小。
且不論丁霞有沒有漲球,單單將姚迪和魏秋月進行比較,我們就會覺得有些心中沒底。&34;裡約奧運會上的表現雖然稱不上優異,但起碼發揮穩健,是球隊定海神針般的存在。而姚迪在去年的聯賽和是具備上,充分暴露了發揮不穩定的弱點,加上丁霞也是穩定性不足的二傳,她們的組合讓人充滿擔憂。
中國女排接應位置上一直欠缺優秀球員,裡約奧運時,楊方旭極具特點的左手進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緩解主攻位置壓力的的作用。但來到東京,我們要仰仗龔翔宇面對強隊時分擔朱婷的壓力,恐怕很難。
作為保障型的接應,龔翔宇在整個奧運周期內充分暴露了一個弱點:面對攔網出色的歐美球隊,下球能力較為低下,特別是對義大利,幾乎被對手吃定。而曾春蕾、劉晏含的進攻能力比龔翔宇還要遜色不少,想讓年歲不小的她們扮演奇兵,太難了。
林莉現在肯定不是中國女排的正選自由人,她的狀態較之裡約奧運會時,下降得太多了。那麼,現在的王夢潔能和裡約時的林莉相提並論嗎?答案或許又是否定的。王夢潔,一個偶爾還需要主攻保護一傳的自由人,雖然防守上的功力深厚,但在一傳上一直做不到非常靠譜。
結語
也許有人會認為小魚兒杞人憂天,認為排球比賽不是各個位置上的簡單對比。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若是球員不給力,教練哪怕再精于田忌賽馬,恐怕也很難徹底翻轉局面。
還有人會說,要知道我們是2019年世界盃的冠軍,能再次拿到片世界盃冠軍,還說實力下降了嗎?但是明理人,請不要忽視,這屆世界盃的冠軍含金量有多少?
當然,中國女排是從不會選擇放棄的冠軍隊伍,在困難中奮起是其常態,也是其最感動國人的地方。期盼中國女排在東京奧運開啟前的一年時間裡,能找到各個位置上實力更強的球員!
——小魚兒原創文章,歡迎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