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處(sì chù),形容詞。近義詞有:到處,遍地,各處,處處,在在,隨地,隨處。
四方,各處。[楊朔《走進太陽裡去》:「只見那紅光燦爛的大平原上,四處的水車在轉動。」]
四處在教材中的例句:
1、乘著溫暖的春風,我們四處尋覓。(出自:統編版二年級下冊-課文1-5、雷鋒叔叔,你在哪裡)
2、人們驚慌失措,四處奔逃,整個世界陷入了一片混亂和恐怖之中。(出自:統編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15、女媧補天)
3、院子裡空空的,一個人影也沒有,四處也不見動靜。忽然聽見街上有人吆喝:「豆腐啦!賣豆腐啦!」這是蘆花村的暗號,李大叔知道敵人已經走遠了。(出自:統編版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18、 小英雄雨來(節選))
四處參考例句:
1、那我就可以四處潛行並且去我不該去的地方。
2、他像個瘋子似地一邊咒罵,一邊四處跺腳。
3、安史之亂中,杜甫四處漂泊,窮愁潦倒。
4、繪製一面飄展的彩旗,在屏幕上四處飄動。
5、上山下海地四處遊走。
6、被打敗的敵人四處潰逃。
7、敵人潰不成軍,四處奔竄。
8、那個蒙古大夫打著神醫的招牌四處行騙,不少民眾身受其害。
9、這位江湖郎中四處行詐,騙取了大量的錢財。
10、為了革命大事,孫中山先生四處奔走,席不暇暖。
四處有關的成語:
1、上竄下跳(shàng cuàn xià tiào):比喻壞人上下奔走,四處活動。
2、流離顛沛(liú lí diān pèi):由於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
3、東奔西走(dōng bēn xī zǒu):到處奔跑。形容四處奔忙或為某個目的而四下活動。也形容到處逃竄。走:跑。
4、東徵西討(dōng zhēng xī tǎo):指四處出戰徵伐。
5、浮蹤浪跡(fú zōng làng jì):浮:飄浮;浪:流浪。飄浮不定的蹤影,到處流浪的足跡。比喻四處飄泊,不安定的人或生活。
6、東衝西突(dōng chōng xī tū):謂四處衝鋒突擊。
7、上天入地(shàng tiān rù dì):①升上天空,鑽入地下。形容神通廣大。②比喻為實現某種目的而四處奔走。
8、上躥下跳(shàng cuàn xià tiào):比喻人上下奔走,四處活動
9、東躲西跑(dōng duǒ xī pǎo):躲:躲藏,避開。形容四處逃散,分頭躲藏。形容極為驚慌。
10、彷徨四顧(páng huáng sì gù):彷徨:徘徊,遊移不定。遊移不定,四處觀望。形容猶豫不決的神情
《四處造句和解釋_四處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由[小孩子點讀]APP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小學家庭同步輔導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