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鍾南山透露:
已發現流感與新冠共同感染病例
↓
11月27日,首屆中國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發展大會在深圳召開,鍾南山在演講中透露,新冠病毒在短期內並不會被徹底消滅。「在疫情防控中,我們發現了流感與新冠共同感染」。
他提示,流感與新冠防控感染的關鍵是做好自我防護,新冠防控措施使流感季縮短。
今天,張文宏也作出了提示:
這很常見,不用感到恐懼
「同時感染流感和新冠肺炎的病例,這並不奇怪。我們在第一波疫情時就已檢測到流感和新冠肺炎的合併感染,這在冬季是非常常見的,只不過以前沒有去做檢測而已,大家不用感到恐懼。」
11月28日上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上海科普大講壇」開講之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張文宏介紹,今年年初時,科研人員就已發表新冠肺炎與流感合併感染的論文。在自然界中,這一現象在呼吸道疾病中本來就很常見。
視頻來源:澎湃新聞
為何進入冬季後
對於非冷鏈的物流也要進行殺毒?
張文宏說,上海的疾控團隊在溯源方面做得非常好,通過對在浦東貨運區第一例感染者的追蹤,發現兩個軌跡其實不怎麼一致的工人感染,是因為他們共同進入並清理過一個自北美地區運返回滬後的航空集裝器,內部環境潮溼。「冬季來臨,病毒脫離人體後在物體表面存留的時間顯著延長。低溫下,哪怕是4攝氏度都可以讓病毒較長時間存活,這就成為一個風險。」
「前兩天,我碰到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教授,他一直在負責喀什病例的溯源。」張文宏說,喀什與上海的本土病例溯源追蹤,均出現經非冷鏈普通物流輸入境外病毒的案例。他提醒,操作工人在進入國外輸入的貨箱之前,要做好充分防護。在上海目前除了做好防護以外,浦東機場將在知情自願的基礎上,安排高風險作業崗位人員進行新冠肺炎疫苗應急接種。
普通老百姓離新冠疫苗還有多遠?
「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全球老百姓都會迎來世界各國疫苗上市的一個高潮。」張文宏說,緊急疫苗接種在全球都是常見的一個情況,比如有出國涉外的需求,或有接觸國外輸入物品風險的時候,進行疫苗緊急接種是符合法律規定的。高危的人先接種,最終每個人都可以接種。
馬上要到假期了
對於老百姓出行有什麼建議?
張文宏說,今年1月、2月時我們怎麼做,現在還怎麼做,因為現在的環境不至於比那時更糟糕。「我國在國慶假期時經受過一次壓力測試,只不過冬季輸入性的風險會更大一點,所以請大家關鍵還是要做好自己的防護,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上海這一次疫情防控也正是得益於民眾在這方面做得不錯,因此沒有發現連續性的社區傳播。如果大家不做好防護,社區傳播就會非常常見。」
網友表示:
面對疫情
不要危言聳聽
小觀注意到
張文宏在今天的採訪中確認了一件事:
「喀什與上海的本土病例溯源追蹤
均出現經非冷鏈普通物流輸入境外病毒的案例。」
其實,在一周前他就提到過物流的問題
小觀做過報導↓
(上海這次疫情的起源找到了嗎?)
所以,境外普通物流要引起大家重視啊!
我們該如何重視?
↓
①
接到海購快遞該怎麼處理?
張文宏在一次採訪中表示,既然病毒跟物流有關,將來我們就要在物流方面給予更大關注。但這麼多物流進來,採樣檢測,一定是抽樣檢測,而不是全檢。所以,將來的防控策略,海關的抽樣仍然至關重要,特別是成批貨物進來時非常重要。但是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要有一套非常好的防護策略。
具體來說,第一,海關所有人員應該進行疫苗注射,加強對自我的保護。
第二,民眾在接收外來貨物的時候,要有一個處理機制,比如用酒精噴灑貨物表面,拆完包裝後洗手,或者外包裝拆掉不要。
還有,始終做好嚴密的追蹤。將來隨著世界大門重新打開,散發病例會逐漸成為大家不得不接受的一個態勢。但如何在散發性病例進入社會、對大家造成風險的時候,對健康人群提供最大程度的保護,這是要點。
吳尊友則建議:「傳遞境外包裹的快遞員類似冷鏈或者是境外物品的裝卸工,會多次、長期、反覆地接觸境外的包裹,應該說他們也屬於感染的高風險人群。在作業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戴口罩,在手沒有清潔以前,不要觸摸臉、鼻子、眼睛這些部位;同時要定期做核酸檢測。」
②
進口食品還能吃嗎?
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環境所消毒與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張流波在25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對這個問題給出正面回應稱,並沒有發現因為直接食用這些冷鏈食品引起的感染;感染風險主要是在搬運、操作等環節,並沒有發現因食用食品本身引發感染。
③
上海進口食品採購商消殺措施到位嗎?
這些天,進口食品仍正常進入上海流通市場,但「加強疫情防控」已經成為上海進口食品採購商的重點工作。記者近日走訪看到,查證、消毒、中轉倉等防控措施已全面上崗。
光明食品集團是上海進口食品主要採購商之一,僅旗下水產集團、糖酒集團、光明國際就承擔著進口水產、肉類的採購和分銷任務。這兩天,針對進口冷鏈食品的安全舉措環環相扣。
「驗收貨物時,『進口產品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合格證明』『消毒證明來核驗貨物』三證缺一不可,如有缺失,產品直接做退回處理。」糖酒集團新境界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查驗三證是源頭關,驗證合格後,再進行儲運。在新境界公司,運輸車輛、庫房、電梯、轉運工具等全部採用食品級消毒粉次氯酸鈉進行消殺;所有會接觸到進口冷鏈食品的人員則需要進行測溫、查驗隨申碼、臺帳登記後,才能上崗。重點人員還進行核酸檢測,將風險降到最低。
在水產集團龍門公司的冷庫,一個可容納800噸產品的中轉庫已經投入使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以往進口食品入境後,檢驗檢疫合格後直接進入普通冷庫,但現在需要先進入中轉庫進行消毒和核酸檢驗。幾天前,四櫃魷魚集中到港,已經用上了這個新設立的中轉冷庫。「進庫商品首先要通過驗證關,然後我們對貨物車輛進行外表消毒,再開門對貨物外箱進行消毒。進入中轉冷庫的工作人員都需要信息備案並做好全面的防護措施。」該人士介紹。在現場可以看見,人、貨進入中轉庫都使用專用電梯、樓道;人員在冷庫中進行隔離工作,並由第三方權威機構上門進行核酸檢測,檢測合格後,中轉庫中的貨物才能轉入普通冷庫,之後能正常出庫。
光明國際旗下的上海聯豪食品和五豐公司是重要的牛肉、豬肉等肉類進口商和分銷商,「消毒」成為兩家企業共同的關鍵詞:原料工廠、產品包裝、工作人員等都需要消毒。
在聯豪食品,從進口牛肉入境至入廠的每個環節都需要消毒,並全程記錄。消毒過程不落下任何角落:運輸車、卸貨區、轉運設備等。在現場,員工們穿著防護服,忙個不停,逐一對每箱原料進行消毒。這些消毒工作全部核驗通過後,進口牛肉原料才能進入冷凍庫。同時,每批原料需進行新冠肺炎病毒專項檢測,待第三方機構出具合格證明後,才能上市。
在五豐公司,「三次消殺」成為進口產品能上市的前提:進口冷鏈貨物通關前進行核酸檢測,並對貨物進行全面消殺;貨物入庫前,對外包裝進行第二次全面消殺;貨物送抵客戶處後,再對貨物進行第三次消殺。「每批次產品均要求出口企業出具《安全承諾書》。在消殺過程中,包括車輛的輪子也不會錯過。」五豐公司相關人士介紹說,實現全流程閉環管控可追溯,不給病毒留下任何可乘之機。
④
菜場還能逛嗎?
記者去了虹口區的「小菜場」實地逛了逛。記者看到,每日進出農貿市場的人員較多,消毒是重中之重。虹口各農貿市場正嚴格按照有關衛生規定,在每日清潔與消毒的基礎上,每周進行1次對經營場所以及相關設施設備進行全面清洗和消毒,對垃圾桶、衛生間、通道、肉類及水產等區域實施重點消殺,及時清運市場垃圾,清除衛生死角。對市場管理者、市場經營者等做好測量體溫、佩戴口罩等措施。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黃海華、任翀、張燕麗、周楠
微信編輯:泰妮
校對:huis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