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科學家的說法,大約在5.4億年前,眼睛已經演化為簡單的光檢測器官。如今,視覺已成為包括人類在內的許多動物最重要的感覺,並且它們變得異常多樣和複雜。看看動物界中一些最奇怪,最不可思議的眼睛。
第十、眼鏡猴
眼鏡猴是一種小型(約松鼠大小)夜間靈長類動物,見於東南亞的熱帶雨林中。它是世界上唯一完全捕食的靈長類動物,以蜥蜴和昆蟲為食,甚至以中途飛行中的鳥類而聞名。這是最顯著的特徵;然而,相對於身體大小,它的大眼睛是所有哺乳動物中最大的。如果您的眼睛與眼鏡猴的眼睛成正比,那麼它們就是葡萄柚的大小。這些巨大的眼睛固定在頭骨上,不能在它們的窩裡轉動。為了彌補這一點,眼鏡猴的脖子非常靈活,可以像貓頭鷹一樣旋轉頭部180度,以掃描潛在的獵物或食肉動物。
眼鏡猴的每隻眼睛的重量都超過其大腦的重量,它具有極為敏銳的視力和出色的夜視能力。甚至有人暗示他們也許能夠看到紫外線。另一方面,它們似乎具有非常差的色覺,就像許多夜間活動的動物(例如,包括家貓和貓頭鷹)一樣。
第九、變色龍
變色龍以其變色的能力而聞名,這種能力可以幫助變色龍與其他變色龍進行交流並表達其意圖或情緒(只有少數物種使用變色作為偽裝)。這些蜥蜴的眼睛也很不尋常。他們的眼瞼融合了,幾乎覆蓋了整個眼球,只是有一個小孔讓學生可以看透。每隻眼睛都可以獨立移動,因此變色龍可以同時掃描獵物和潛在威脅。這也意味著變色龍具有完整的360度視野。
當變色龍看到潛在的獵物(通常是昆蟲,儘管已知最大的物種會吞噬小鼠和其他小脊椎動物)時,它將兩隻眼睛朝同一方向聚焦,從而獲得立體視覺-如果我們認為變色龍捕獲了獵物,這非常重要通過高速射出舌頭,這項技術需要非常精確的距離和深度感知。變色龍的視力非常敏銳,可以看到幾米外的昆蟲,就像眼鏡猴一樣,他們可以看到紫外線。
第八、蜻蜓
蜻蜓,可能是昆蟲中最可怕的空中獵人,在動物界也有一些最神奇的眼睛。它們是如此之大,以至於幾乎覆蓋了整個頭部,具有頭盔狀的外觀,並具有完整的360度視野。這些眼睛由30,000個稱為小眼的視覺單元組成,每個視覺單元包含一個透鏡和一系列光敏細胞。他們的視力極佳;它們可以檢測顏色和偏振光,並且對移動特別敏感,因此可以迅速發現任何潛在的獵物或敵人。
當我們人類幾乎看不到任何東西時,一些在黃昏捕獵的蜻蜓物種可以在弱光條件下完美地看到。不僅蜻蜓還擁有三隻名為單眼的小眼睛,它們能比巨大的複眼更快地檢測到運動。這些單眼迅速將視覺信息發送到蜻蜓的運動中心,使其在不到一秒鐘的時間內做出反應,也許可以解釋昆蟲的強大雜技。儘管蜻蜓不是唯一的擁有卵蟲的昆蟲(有些黃蜂和蒼蠅也有它們),但它們的確發育最快。
第七、葉尾壁虎
葉尾壁虎的眼睛看上去非常超現實。他們的學生是垂直的,並且有一系列的「針孔」,這些針孔在夜間會加寬,從而使這些蜥蜴能夠吸收儘可能多的光線。與人眼相比,這些眼睛還具有更多的光敏細胞,使動物能夠檢測物體甚至在夜間看到顏色。
為了讓您了解壁虎驚人的夜視效果,讓我們說,儘管貓和鯊魚的視力分別是人類的六倍和十倍,但葉尾壁虎和其他夜間壁虎物種的視力卻要高出350倍。比我們在昏暗的燈光下還可以!
葉尾壁虎還具有一系列奇怪,錯綜複雜的眼圖,可提供偽裝。這些蜥蜴沒有眼皮。他們的眼睛受到透明膜的保護,並且經常看到壁虎用舌頭清潔該膜。
第六、巨型魷魚
不要與知名度更高但更小的巨型魷魚相混淆,巨大魷魚是科學界已知的最大的無脊椎動物。它也擁有動物界中最大的眼睛。巨大魷魚的每隻眼睛的最長可達30釐米,比餐盤還要大,並且有一個像橙色一樣大的透鏡。這些巨大的眼睛使烏賊可以在昏暗的光線下看到,這對於大部分時間都在海面以下2000米處獵殺的動物非常有用。
必須提到的是,到目前為止,僅捕獲和研究了亞成年級巨型魷魚。長滿的巨型魷魚可能長到15米長。這些巨人的眼睛會更大。與巨型魷魚不同,巨型魷魚具有立體視覺,具有更大的判斷距離的能力。更讓人驚訝的是,每隻眼睛都有一個內置的「頭燈」,即所謂的螢光體,可以產生光,因此,每當巨大的烏賊將眼睛向前方聚焦時,這些螢光體就會產生足夠的光,使烏賊能看到獵物在黑暗中。
第五、四眼魚
在墨西哥和中美洲以及南美洲北部發現,這些小魚長達32釐米,通常在淡水或微鹹水中發現(儘管在海洋沿岸也見過)。它們主要以昆蟲為食,因此大部分時間都在水面遊泳。儘管有它們的名字,但四眼魚只有兩隻眼睛。但是,這些眼睛被組織帶分開,並且每半隻眼睛都有自己的瞳孔。這種奇異的適應性使四眼魚在水線上方和下方都能完美地看到(同時),同時掃描獵物和掠食者。
眼球的上半部分適合空中視覺,而下半部分則適合水下視覺。儘管兩半都使用相同的鏡片,但上半部和下半部的鏡片厚度和彎曲度均不同,因此可以校正空氣和水中光線的不同行為。這意味著當四眼魚完全被淹沒時,眼睛的上半部分將無法聚焦。幸運的是,這條魚幾乎整個生命都在表層度過,並且只需要偶爾完全潛水一次即可防止眼睛的上半部脫水。
第四、突眼蠅
這些小型但引人注目的生物主要在東南亞和非洲的叢林中發現,在歐洲和北美也有少數物種。它們的名字來自頭部側面的長投影,末端帶有眼睛和觸角。雄蠅的柄通常比雌蠅長得多,並且已經證實雌蠅更喜歡長眼柄的雄蠅。在交配季節,雄性經常面對面站立並測量其視線的長度。「眼睛跨度」最大的人被認為是獲勝者。
雄柄有眼的蒼蠅還具有非凡的能力,可以通過從嘴中吸入空氣並將其通過頭部的管道泵送到眼球來擴大其眼球。他們主要在交配季節這樣做。這是一個很棒的視頻 剛從繭中冒出來的雄莖眼蠅中,活躍地擴大了他的視線。
第三、幽靈魚
幽靈魚是一種深水,看起來像幽靈般的魚,具有一些科學上已知的最奇怪的眼睛結構。每隻眼睛都有一個稱為憩室的側向腫脹,通過隔膜與主眼分開。眼睛的主要部分具有晶狀體,其功能與其他動物的眼睛類似,但憩室具有彎曲的複合鏡,該複合鏡由許多層的鳥嘌呤晶體組成。這種「鏡子」在聚光方面比正常人的眼睛優越。憩室反射光並將其聚焦在視網膜上,從而使魚可以同時向下看到兩個。
幽靈魚是已知的唯一使用鏡眼結構以及通常的晶狀體看到的脊椎動物。幽靈魚遍布世界各地,但很少見,因為它們的大部分生命都生活在1000-2000米的深度。它們以小甲殼類和浮遊生物為食,長約18釐米。
第二、食人魔面孔蜘蛛
蜘蛛因擁有許多眼睛而廣為人知(儘管不同物種之間的差別很大,有的有兩隻,四隻,六隻或八隻眼睛)。食人魔面孔蜘蛛六隻眼睛,但看起來好像只有兩隻眼睛,因為中間的那隻大大擴大了。這是對夜生活的適應。食人魔面孔蜘蛛之所以具有極佳的夜視效果,不僅是因為它們的眼睛很大,而且還因為覆蓋它們的細胞對光非常敏感。
實際上,這種膜非常敏感,以至於它在黎明時就被破壞了,並且每晚都有新的膜產生。食人魔面孔蜘蛛是不尋常的,因為即使它們沒有絨氈層透亮,它們在夜間仍能看得很清楚,這種反射膜可以幫助其他蜘蛛(以及其他捕食者,例如貓)在弱光條件下看到。事實上,科學家認為,食人魔面孔蜘蛛比貓,鯊魚甚至貓頭鷹的夜視效果更好(夜視效果比人類高100倍!)。
第一、螳螂蝦
最後,我們以世界上最怪異,最神奇的眼睛看待動物。螳螂蝦實際上不是蝦,而是不同於氣孔足目的甲殼類動物。螳螂蝦以貪婪的攻擊性和強大的武器而聞名(它們具有非常鋒利且強大的爪子,可以將人的手指一分為二,甚至一擊就可以打破玻璃水族館),它們是貪食的捕食者,主要在熱帶水域中發現。
他們的眼睛像蜻蜓一樣是複合的,儘管它們的眼病數量要少得多(每隻眼睛約10.000)。但是,在螳螂蝦中,每一眼小眼都有特定的功能。例如,其中一些用於檢測光線,其他用於檢測顏色。
螳螂蝦的色覺遠比人類好(他們的眼睛有12種顏色受體,而人類只有3種),紫外線,紅外線和偏光也是如此,因此具有已知動物中最複雜的視力。眼睛位於莖的末端,可以彼此獨立移動,最多旋轉70度。有趣的是,視覺信息是由眼睛本身而不是大腦處理的。
更離奇的是,螳螂蝦的每隻眼睛都分為三個部分,使該生物可以看到同一隻眼睛的三個不同部分的物體。換句話說,每隻眼睛都具有「三目視覺」和完整的深度感知能力,這意味著,如果螳螂蝦失去了一隻眼睛,那麼剩下的一隻眼睛將仍然能夠像兩隻人一樣判斷深度和距離。科學家才剛剛開始了解口足動物視力的奧秘。目前,我們只能想像螳螂蝦的真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