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隋廣星
(關鍵詞:兒童心理問題,兒童心理健康,兒童心理守護神)
(文章摘要:孩子幼小脆弱的心靈,亟需關心關懷;孩子的心理成長,迫切需要父母老師給予切實有效的幫助。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盼望大家,都來看看《當怪物來敲門》這部影片,願孩子的家長老師以至全社會,都能重視兒童心理健康,關愛少年兒童的心理成長,做孩子們心理的守護神。)
這幾年小學生自殺事件時有發生,這無疑是給分數至上的當今社會,拉響了少年兒童心理問題的警報。看了美國電影《當怪物來敲門》,我深切感受到了孩子幼小脆弱的心靈,亟需關心關懷;孩子的心理成長,迫切需要父母老師給予切實有效的幫助。
《當怪物來敲門》這部電影講述了從媽媽得了絕症之後,小主人公康納經常從噩夢中驚醒,他脆弱的童心飽受折磨瀕臨崩潰,直到他幸運地遇到了恐怖的樹怪。樹怪用講故事的方式,引導康納走出內心的陰影,幫助康納釋放出內心深處的恐懼,使他的心理在逆境中頑強成長。康納終於戰勝喪失母親的恐懼,勇敢地接受母親病逝的現實,堅強陽光的和外婆一起生活。觀看這部影片,我錯把樹怪當作孩子心靈守護神,可是當影片結尾康納翻看媽媽生前給他講故事,母子一起繪製的兒童圖畫,我才恍然大悟,媽媽就是樹怪的化身,在康納的成長過程中,媽媽就通過講童話故事,及早幫助他心理成長,使他有了戰勝災難的心理力量,媽媽才是康納的心理守護神。
建議那些愛孩子,但不知怎樣守護孩子心理,怎樣驅逐孩子心理陰影,怎樣幫助引導他們心理成長的兒童家長,都來看看《當怪物來敲門》這部電影,我們一起學習提高自己,當孩子的心理守護神。
怎樣當好孩子的心靈守護神呢?電影《當怪物來敲門》裡康納的媽媽,就給我們做出了榜樣,離異而且罹患癌症的媽媽,不因為自己在跟死神痛苦抗爭,就放棄了對孩子的心理關愛,反而想方設法幫助孩子勇敢面對生離死別,用即將熄滅的生命之光,照亮孩子心理成長的路。對比我們一些健康健壯的父母,只關心孩子生理成長,只關注孩子分數高低,差距還是很大的。當然我們家長這方面的不足,是深受分數至上社會風氣影響的 。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徹底摒棄分數高低是唯一標準的荒唐認識,改變尊重孩子身體成長,忽視孩子心理成長的錯誤觀念,樹立關愛孩子心理成長的新觀念。
關心孩子的心理成長,孩子的親人要有對孩子的愛,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影片《當怪物來敲門》有一句臺詞:「愛很重要,但愛不能解決一切問題。」這話說得很有道理。養育培養兒童,愛的確不是萬能的,但沒有愛是萬萬不能的。有的父母生了孩子,自己和孩子沒有感情溝通心理交流,以為給撫養費了,把孩子扔給隔代老人或保姆就萬事大吉了,這樣的父母在康納媽媽面前就顯得太渺小了。現實社會也有很多成功的父母值得學習,某國億萬富翁,給自己學齡子女的零花錢,只是該國國普通家庭的標準,但他對孩子心理成長卻特別關心,兒女有心事要跟他談談,他寧肯放下成千上萬元的生意,回到家裡傾聽孩子的心聲,幫著孩子解決心理困惑,這個優秀的父親,培養的子女一個比一個出類拔萃。父母或兒童的其他監護人不愛孩子,甚至遺棄虐待孩子,孩子的心理又怎能健康成長呢?
關愛孩子心理成長,不但要有不隨大流,敢於同大幫轟相抗爭的定力,還要有堅持不懈一生關懷的韌性和堅持精神。
關愛孩子心理成長,家長要好好學習,相互學習,終生學習。有不少家長看起來是特別愛孩子的,但他的所作所為卻是害了孩子。比如有的家長分數至上,考的分數稍微低一點,馬上責罵體罰孩子;還有的家長脾氣暴躁,對孩子非打即罵,指責孩子,詛咒孩子;還有的家長把自己沒實現的理想,強行壓在幼小的孩子身上;還有的……這些不懂孩子心理需求的家長,不知不覺中給孩子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傷害。家長要好好學習,提高關愛孩子的能力,掌握關愛孩子心理的本領,才能有效地幫助孩子心理健康成長。
關愛孩子心理成長,跟溺愛孩子心理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問題,在教育陪護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定要堅持心理關愛,堅決杜絕心理溺愛。
觀看電影《當怪物來敲門》之後,我更加相信那句名言:「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盼望大家,都來看看《當怪物來敲門》這部影片,願孩子的家長老師以至全社會,都能重視兒童心理健康,關愛少年兒童的心理成長,做孩子們心理的守護神。
作者簡介:
隋廣星,大慶油田職工,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教育部硬筆書法等級考試高級培訓師
原創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感謝瀏覽,感謝關注,歡迎留言討論,我們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