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口龍頭老大轉戰內銷市場有多難?企業親歷:只要做一道選擇題

2020-12-23 騰訊網

一塊擅長出口的車載面板,而今要內銷,其關稅是按料件還是按成品徵收?

這個靈魂拷問,對於上海出口龍頭企業而言,正從疫情前的標準題變為一道選擇題。

在上海6大綜合保稅區中,松江綜保區的外貿進出口量排名第一,而區內元老企業廣達集團旗下達功(上海)電腦有限公司,僅此一家就佔了綜保區全年外貿進出口量的60%,年產值近150億美元。這個出口老大,多年來心心念念要內銷,以避免單條腿走路風險,但手筆有限。

直至今年疫情發生,一個絕佳的內銷機會擺在眼前——美國電動車及能源公司在上海的工廠正尋求本地合作商,達功完全符合招投標資格。

但一個現實顧慮令它猶豫。公司關務負責人徐蓉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公司希望投標美國公司的車載信息化系統定製業務,然而這一品類的內銷涉稅,過去是按8%的成品關稅再加13%的增值稅來徵收,「這還沒算上公司的合理利潤,光成本加賦稅,報價就已超過客戶預期。」

出口企業有志內銷,無奈核算下來價格並無競爭力,還要不要做?

正躊躇之際,達功反被松江海關鎖定。松江海關保稅監管二科科長黃素萍告訴記者,疫情發生以來,上海海關接連出臺「13+10」舉措,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和產業鏈、供應鏈的穩鏈補鏈,其中一條便是「進一步推動內銷選擇性徵稅政策在綜保區內全面適用」。

此條新政核心在於,給予出口企業內銷足夠的靈活性,企業可自主選擇是按進口料件還是成品來繳納關稅。松江海關仔細排摸綜保區內企業數據,發現達功的車載面板產品,進口料件綜合稅率和成品關稅稅率形成倒掛,前者僅0.97%,後者為8%,是適用此條新政的絕佳對象。

松江海關第一時間送政策上門,幫達功掰手指:「你們從低申報,其中7.03%的稅差,就妥妥成了企業利潤。」隨後,海關派專人跟進服務,達功則放開膽子申報內銷,今年1至4月,已向美國在滬工廠內銷車載面板共計45票,貨值超5000萬元,省下的關稅及相關增值稅達511萬元。

達功的示範效應很快激起漣漪。松江綜保區內美昕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其一款廢液收集袋產品,原料聚乙烯關稅為6.5%,收集袋成品進口關稅為10%,被松江海關大數據搜索並鎖定,同樣適用「二選一」。松江海關隨即送上「一企一策」,連企業能省下多少錢也一併測算好——按照美昕2019年內銷額1600萬元計算,至少能省60萬元稅。美昕公司聞香而動,5月14日,就在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採訪當日,該公司關務桂純潔透露,已在安裝企業申報系統,「明天就走第一單」。

與此同時,「帶頭大哥」達功開始在國內廣撒網,同一款車載面板產品,正與國內不同汽車廠家接洽,今年下半年國內訂單量有望倍級提升。在汽車業務因疫破題後,公司又在布局國內伺服器領域。徐蓉說:「疫情帶火了直播帶貨、網絡教學與辦公,國內伺服器需求大增。我們不會錯過大好的國內商機,把內銷選擇性徵稅這道題做好,就是把企業出口和內銷兩條腿走穩。」

相關焦點

  • 寧波慈谿外貿企業積極開拓內銷市場
    儘管公司出口業務遭遇衝擊,但通過調整產品定位、優化內銷渠道,做好國內終端銷售,國內銷售額一季度同比增長100%,預計全年將超4000萬元,企業整體銷售額有望增加9%。一直以來,三禾廚具有限公司產品出口歐美市場,疫情暴發後,憑藉80多項專利證書、5項全球發明專利技術優勢,公司第一時間調整銷路,通過去年投入2億多元布設的內銷平臺,推出優質優價商品,在打響自有品牌的同時,也迅速打開了內銷市場,僅在線上平臺就月銷300萬元。
  • 看盛友木門如何實現出口和內銷的雙輪驅動?
    大連盛友木門作為中國出口型門企的龍頭品牌,在確保外銷優勢的同時,成功搶戰內銷市場,並在很短時間內收益頗豐,打出一記漂亮的「組合拳」,實現了出口和內銷的雙輪驅動,值得我們業界思考。 盛友木門,一個具有二十餘年木製品歷史的木門企業,對於整個行業來講,他們是被銘刻於木門歷史長河的先驅。
  • 「出口轉內銷」難在哪兒?
    然而,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短期內,外貿企業轉內銷面臨渠道不暢、產品不適、資金壓力等難題。若要真正打開國內市場,還需要從長計議。難點①:出口產品涉及智慧財產權 未經授權無法內銷2020年3月,對有著41年歷史的上海冠華不鏽鋼製品股份有限公司來說,是最難熬的一段日子。
  • 疫情當道轉內銷 出口企業忙「換擋」
    原標題:疫情當道轉內銷 出口企業忙「換擋」   今年以來,在海外訂單減少、庫存積壓、現金流不暢等壓力下,外貿企業普遍面臨較大的生存壓力,出口產品轉內銷成為外貿企業求生存
  • 出口轉內銷成大勢 外貿企業都在忙著「轉」
    今年以來,在海外訂單減少、庫存積壓、現金流不暢等壓力下,外貿企業普遍面臨較大的市場壓力,出口產品轉內銷成為外貿企業求生存、謀發展的重要選擇。國務院和有關部門以及各地政府順勢而為,在政策、標準和渠道等方面積極突破,推動出口產品轉內銷取得積極成效。出口產品轉內銷在給外貿企業帶來新發展機遇的同時,也為外貿企業加速助力雙循環、滿足國內消費升級需求和經濟高質量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 聽外貿企業談轉內銷的那些難事
    以前運時通是一家以出口為主導的企業,現在70%都在內銷,並向電商等線上渠道傾斜。隨著國內疫情平復消費回暖,陳冠宇也意識到,未來內銷市場會越來越重要。 轉內銷「難事多了」 雖然身邊就有著巨大的市場,但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也並非說轉就能轉。目前,我國外貿形式主要有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兩種。
  • 供需循環 出口轉內銷迎破局之策
    近日,針對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的痛點問題,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在鼓勵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同時,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著力幫扶外貿企業渡過難關,促進外貿基本穩定。事實上,今年以來,國家層面已多次提及出口轉內銷相關政策。而此次意見出臺可以說是與此前的政策導向一脈相承。
  • 出口做到10個億,連續轉型,這個賣沙發的家具老將怎麼做內銷?
    01 中源做什麼2001年成立,中源當時不做沙發,而是經營竹地毯、竹窗簾、竹尺等,但到2003年時,就拿到了自主運營出口權。2008年的時候,就成了浙江的骨幹農業龍頭企業,當年在竹製品基礎上,開拓辦公椅與沙發業務。
  • 出口轉內銷 「世界工廠」出海易回歸難?
    高文所在的企業向義大利、印度銷售北歐家具。受疫情影響,今年的訂單減少了一半以上,而義大利方面基本上沒有任何訂單了。「以前一個月收入能達到2萬-3萬元,最高峰3萬-4萬元,現在連1萬左右都沒有。」在普遍的經濟受創背景下,有無內銷業務成為外貿企業能否平穩渡過難關的分水嶺,據丁宏介紹,在服裝特別是羽絨服外貿企業中,主要以出口為主。
  • 浙江龍頭製造企業從外貿轉型內銷 在拼多多做出了多個熱銷「新品牌」
    為了打開銷路,劉偉勝背來了一大半家底,心想總有一款適合拼多多。結果答案是,「都不行」。飛劍集團是浙江永康杯壺行業的龍頭企業,常年為星巴克、蘇泊爾、55度等國內外知名品牌代工。公司擁有強大的研發生產能力,擁有國內第一條5G杯壺智能製造生產線,前兩年,也成為「浙江製造」品字標(頂級標準)的認證企業。
  • 新措出臺支持皖企出口轉內銷
    日前,省開放型經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工作方案,強化財稅支持、完善金融保險服務、加強智慧財產權保障,加快轉內銷市場準入、搭建出口轉內銷平臺、支持融入國內產業鏈、提升轉內銷便利化水平,著力幫扶外貿企業渡過難關,促進全省外貿基本穩定。
  • 「出口」的出路丨上直播、轉內銷……「打滿全場」的外貿企業如何...
    在這種情況下,外貿之難可想而知,於是有人說:既然出去這麼難,咱就不能出口轉內銷嗎?這就容易嗎?  6月的這次調研恰好趕在企業當月外貿訂單為零的檔口。作為外銷佔九成的外貿企業,疫情使得訂單總額較去年同期降幅超30%,壓力之下,外銷轉內銷是一條路,但打開內銷市場很是艱難。
  • 購買迪士尼電影IP授權,開平企業加速出口轉內銷
    開平一家巧克力製造企業給出了答案。位於江門開平的廣東可味巧克力食品有限公司是該市較早探索出口轉內銷的企業之一。該公司成立於2000年,是一家專業生產、出口巧克力產品的外貿企業。「在巧克力生產方面,我們的核心優勢在於技術研發強、產品質量控制好,得到了國際眾多知名巧克力品牌商家的認可。」
  • 外貿企業生存現狀調查:訂單大增利潤卻被吞噬 探索出口轉內銷新路
    出口轉內銷新探索2020年,出口型企業一方面在想方設法搶回失去的出口訂單,另一方面,眾多外貿企業也在加快「換擋」,希冀能搶灘國內市場。在專家看來,國內巨大的消費市場為外貿出口企業調整發展布局、應對外部挑戰創造了廣闊的迴旋空間。面對這樣的機遇,許多外貿企業積極探索出口轉內銷路徑。
  • 外貿企業生存現狀調查:訂單大增利潤卻被吞噬,探索出口轉內銷新路
    出口轉內銷新探索2020年,出口型企業一方面在想方設法搶回失去的出口訂單,另一方面,眾多外貿企業也在加快「換擋」,希冀能搶灘國內市場。在專家看來,國內巨大的消費市場為外貿出口企業調整發展布局、應對外部挑戰創造了廣闊的迴旋空間。面對這樣的機遇,許多外貿企業積極探索出口轉內銷路徑。
  • 48.7萬件口罩交付深圳防疫部門 深圳海關助本土企業出口轉內銷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2月10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潘潤華 通訊員 孫園園 馮澤堯 莫林虎)為應對疫情防控物資短缺的問題,近日深圳海關所屬龍崗海關幫助深圳企業辦理「出口轉內銷」業務,加快疫情防控急用物資供給。
  • 安徽出臺8條舉措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
    據安徽省商務廳消息,日前,安徽省開放型經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工作方案》。《工作方案》的出臺,將有利於安徽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有利於外貿企業渡過難關,促進全省外貿基本穩定。
  • 洛陽天久科技有限公司:積極應對疫情影響 出口內銷兩不誤
    一個外貿佔比80%的出口型企業,積極開發新產品,擴大國內市場,將出口與內銷比例調整為各佔50%,上半年銷售收入不降反升——洛陽天久科技有限公司積極應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走出了一條出口轉內銷的成功之路。
  • 疫情下的寧波外貿企業生存調查:從「一條腿」到「雙循環」
    寧波,集聚著近3萬家外貿公司,200餘萬人從事與外貿相關工作,「4個人中,就有1個做外貿」。國外市場業務少了,外貿企業的收入從哪裡來,經濟活動恢復較快的國內市場能補上嗎?連日來,記者走訪了寧波鄞州、海曙、北侖、象山等地不同行業的20餘家企業。調查發現,困局中的外貿企業面前多了一道選擇題——從出口轉戰內銷。
  • 「外貿優品匯,扮靚步行街」出口產品轉內銷(杭州站)活動總結
    為落實「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部署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的文件精神,著力推動出口產品轉內銷,以實效舉措幫助外貿企業用好兩個市場,做好「六穩」和「六保」工作,根據商務部要求,7月25日至7月31日,由商務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商務部外貿發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