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城總是水浸?好消息來了,防洪排澇整治工程啟動

2020-12-23 廣州日報

位於增城的鳳凰城、翡翠綠洲等小區「大雨大浸、小雨小浸」的現象時有發生,給當地群眾帶來嚴重困擾。好消息來啦!增城正式啟動鳳凰城-翡翠綠洲片區防洪排澇綜合整治工程。

防洪排澇綜合整治工程

主要內容:建設地下調蓄池、強排泵站、打通河道過流瓶頸、水庫挖潛、調蓄區、河道擴寬清淤建設等。

工程理念:「流域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

工程效果:徹底解決鳳凰城-翡翠綠洲片區常年水浸的問題,實現「應對30年一遇暴雨」的目標。

預計工期:將於明年汛期前完成主要節點任務。

經過調研分析,排查出溫湧流域防洪排澇能力不足,主要是三大方面的原因

一、流域上遊城市化進程加快,原有山塘、綠地被大面積硬底化,導致調蓄能力不足。

二、流域中遊過流瓶頸多,個別小區在河道上私設水閘、陂頭等截水設施,多條交通要道橫跨河湧,預留箱涵過流能力嚴重不足,雨水無法及時排往下遊。

三、流域下遊無強排設施,缺乏應對暴雨時遭遇潮汐頂託情況的能力,無法快速將水排至東江。

對策:「上蓄、中疏、下排」綜合施策,補齊防洪排澇短板

「上蓄」

工程計劃新建陳家林和鳳凰水2個調蓄區;在鳳凰城新建2個地下調蓄池;對4個水庫進行挖潛,提高上遊調蓄能力。

「中疏」

在具體實施中,工程將河道關鍵瓶頸「卡口」作為整治重點,擴建改造翡翠綠洲小區內部管涵、出口箱涵及阻水河道,疏通鳳凰水跨廣深鐵路、廣深高速、廣園快速路的箱涵,拓寬廣深高速橋下的河道。

「下排」

工程將把水南支湧擴寬至25米並將在水南支湧、溫湧出口各建一座規模約80立方米每秒閘站,增加下遊擋潮強排能力。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徐靜 通訊員增宣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高鶴濤 通訊員增宣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黃捷慧

相關焦點

  • 增城啟動南部片區防洪排澇綜合整治
    大洋網訊 近年來極端天氣頻發,局部地區強降雨量、部分河湧洪潮水位均超過了以往記錄,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增城南部片區防洪排澇能力不足的問題日益凸顯。記者從廣州市水務局獲悉,增城區將於近日正式啟動南部片區防洪排澇綜合整治工作。
  • 廣州欲解鳳凰城-翡翠綠洲片區水患 預計投資超9億
    23日,記者從廣州市公共資源交易網獲悉,廣州市增城區擬對鳳凰城-翡翠綠洲片區實施防洪排澇綜合整治工程,項目估算當中既有網友對水浸的吐槽,也有公安機關對水浸影響公共秩序所發出的應急安排。  為何鳳凰城-翡翠綠洲片區常發水浸?
  • 廣州欲解鳳凰城-翡翠綠洲片區水患,預計投資超9億
    住在廣州市增城區鳳凰城至翡翠綠洲片區的市民,常遭突發強降雨導致的水浸危害。為解決長期困擾當地的水患問題,有關部門要出手了。23日,記者從廣州市公共資源交易網獲悉,廣州市增城區擬對鳳凰城-翡翠綠洲片區實施防洪排澇綜合整治工程,項目估算總投資97142.13萬元。
  • 預計投資超9億,廣州欲解鳳凰城翡翠綠洲片區水患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懌韜住在廣州市增城區鳳凰城-翡翠綠洲片區的市民,常遭突發強降雨導致的水浸危害。為解決長期困擾當地的水患問題,有關部門要出手了。9月23日,記者從廣州市公共資源交易網獲悉,廣州市增城區擬對鳳凰城-翡翠綠洲片區實施防洪排澇綜合整治工程,項目估算總投資97142.13萬元。
  • 長湖防洪達標工程項目正式啟動
    近日,省水利勘測設計院與沙洋縣水利和湖泊局組成專家組,對長湖防洪達標工程涉及沙洋縣後港鎮、毛李鎮相關圩垸、堤防斷面及泵站涵閘進行了實地查勘。此次查勘標誌著沙洋縣長湖防洪達標工程正式啟動,將為該縣長湖防汛抗洪奠定堅實基礎。
  • 蘇州高新區防洪排澇改建項目
    讓我們今天一起看一個蘇州高新區防洪排澇改建項目圖案來源網絡 實際情況以項目效果為準蘇州高新區防洪排澇工程(通安老鎮區防洪排澇工程),建設地點位於蘇州高新區,為高新區西部大包圍圩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大包圍北至新區邊界,南至前進河
  • 趙俊檢查中心城區防洪排澇工作
    5月7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趙俊對中心城區部分防洪排澇重點區域進行了現場檢查,同時以竹皮河河長身份開展竹皮河巡河工作。  趙俊首先來到鳳凰水庫總乾渠橋,查看水庫水位是否滿足城區防汛需要,他要求,相關職能部門要主動作為,確保汛期來臨時洩洪口通暢、水庫水位滿足洩洪需求;在革集支渠改造施工工地,趙俊查看了施工進度,強調要在計劃時限內完工,切實改善龍井大道龍錦花園周邊地塊漬水問題;在金寧小區漬水點,趙俊檢查了道路排水口的防洪排澇措施,他指出,要加強對雨情處置的快速反應,減輕因強降水造成的損失,同時要迅速啟動改造施工
  • 引江濟淮二期合肥引水工程明年啟動
    巢湖環湖防洪治理工程基本完成會上,安徽省水利廳廳長張肖介紹,「十三五」以來,全省水利高質量發展,水安全保障能力顯著提升。面對2016年長江大水、2018年颱風暴雨、2019年伏秋冬連旱、2020年全省洪澇等自然災害的種種考驗,水利工程在防禦水旱災害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直接減災效益約4000億元。
  • 賽萊默推出飛力一體化泵閘,為中國水系治理與防洪排澇提供領先的...
    近日,全球領先水技術企業賽萊默(Xylem)公司正式發布針對國內河道水系治理的集成解決方案——飛 力Flygt TOPGATETM一體化泵閘
  • 引江濟淮二期合肥引水工程明年啟動 全省新增894萬人通上自來水
    巢湖環湖防洪治理工程基本完成會上,安徽省水利廳廳長張肖介紹,「十三五」以來,全省水利高質量發展,水安全保障能力顯著提升。面對2016年長江大水、2018年颱風暴雨、2019年伏秋冬連旱、2020年全省洪澇等自然災害的種種考驗,水利工程在防禦水旱災害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直接減災效益約4000億元。
  • 16個重點水利工程集中開工!這場全市大會為何聚焦「水利」
    要加快構建高品質幸福河湖網,全域抓整治優生態、抓提升創亮點,全面提升水生態環境保護能力。要加快構建高效能智慧水利網,建好用好「數字水利」,打造水文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全面提升水利科學管理能力。要強化機制保障,建立高效化的工作推進機制、多元化的資金投入機制、一體化的建設管理機制,確保水利建設各項任務高效落實。副市長婁紹光參加會議並出席開工儀式。
  • 李滄樓山後河上遊綜合治理工程完工
    9月4日,青島市李滄區透露,青島市區主要的防洪排澇河道——樓山後河上綜合治理工程已經完工,實現了「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目標。樓山後河作為青島市李滄區的一條主要河流,為青島市區最大水系之一,是市區主要的防洪排澇河道。
  • 深圳羅湖區清水河綜合整治、油氣路清寶路新建工程
    該項目位於深圳市羅湖區,清水河綜合整治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河道綜合整治及復明工程,整治長度為1120米,起於紅崗路,沿規劃油氣路終於清寶路;油氣路清寶路新建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新建油氣路、清寶路,改造部分現狀紅崗路,包括防洪、生態景觀、道路、巖土、給排水、電氣、燃氣、綠化、智慧工程、管線保護及遷改、施工組織、交通疏散、水土保持工程等,合同期限453天。
  • 江蘇 南水北調工程 為有源頭清水來
    經過四十餘年的自主規劃、自主建設、自主管理,江蘇建成以400公裡京杭大運河蘇北段為主通道,以江都、泗陽、皂河等9個梯級樞紐為主節點,以沿線河湖水網為脈絡,包含20餘座大型泵站、上千座水工建築物,集防洪、排澇、灌溉、航運等功能於一體的江水北調工程體系。從此,江蘇北部6市50縣的4000多萬人民群眾有了水安全屏障、水資源保障,內河航運水網越織越密。
  • 重慶秀山縣加快中小河流治理保防洪安全
    「梅江河凱貨村至鍾靈集鎮河段綜合治理工程,日前竣工,完成投資1800萬元,新建堤防6.031公裡,人行橋2座,公路橋1座,欄杆5188米,疏浚河道4.959公裡,該河段防洪標準達到10年一遇,保護農田面積0.4萬畝,保護人口1.2萬人,保護中小學各1所,年均防洪效益為245萬元。」
  • 向水而生,因水而興——廣匯源環境水務四十年發展紀實
    防洪排澇,天下安瀾(深圳河)20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供水問題的逐步緩解,深圳加大了對河道整治、防洪排澇的投入力度。其中,治理深圳河一期工程是經國務院批准、由水利部進行技術審查的建設項目。廣匯源環境水務承接的公明片區排澇工程作為深圳市政府重點民生項目,承擔著對下遊的重要防洪任務,徹底改變了片區逢雨必澇的情形。此後,公司還承擔了公明片區三大泵站的運營維護工作,下遊40萬百姓深受其益,廣匯源環境水務的設計及運營維護工作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肯定。
  • 樂清市樂虹平原防洪一期(虹橋片)通過竣工驗收(圖)
    12月17日,浙江省水利廳在樂清市組織召開樂虹平原防洪一期(虹橋片)竣工驗收會議。驗收小組實地查看了工程現場,並於竣工驗收會議上認真聽取了工程建設、設計、施工、監理、質量管理、運行管理工作報告,查閱了工程驗收檔案資料。
  • 今日視點丨市民自發「監工」,關注濱河路防洪能力提升綜合整治工程...
    「現在疫情防控期間,對工程進展有影響嗎?」「你們進展的速度可真快!」「你們在搶工期的時候也要注意安全啊!」自2月8日濱江路防洪能力提升綜合整治工程復工以來,附近居民經常自發充當著「監工」的責任,每次路過現場都會駐足查看,認真感受著濱河路一點一點的「蛻變」。
  • 工程設計行業資質費用
    工程設計行業資質費用,授課老師95%以上具有碩士研究學位和副教授以上高級職稱。工程設計行業甲級資質與與工程設計綜合甲級資質有什麼不一樣?工程設計資質包含類資質,分別是綜合資質、行業資質、專業資質、專項資質。設計資質也是分等級的,比如綜合資質只有甲級,其他個資質分設的等級也不盡相同,有的設甲、乙兩級,有的還有丙級資質。
  • 讓未來之城水長清(央視《焦點訪談》)
    白洋澱是大清河流域的下遊,上遊來水一直是汙水處理廠排出的中水。因此當地制定了上下遊協同治理的思路,按照「控源、截汙、治河、補水、搬遷」的辦法,加強外源汙染源管控,實施截汙工程。三年多來,雄安新區排查整治13000多家「散亂汙」企業,關閉了73家羽絨企業水系工段自備水井,取締關停了343家養殖場。為進一步提升上遊河流入白洋澱水質,2019年7月,當地在入白洋澱的府河、孝義河入澱口處啟動人工溼地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