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增城的鳳凰城、翡翠綠洲等小區「大雨大浸、小雨小浸」的現象時有發生,給當地群眾帶來嚴重困擾。好消息來啦!增城正式啟動鳳凰城-翡翠綠洲片區防洪排澇綜合整治工程。
防洪排澇綜合整治工程
主要內容:建設地下調蓄池、強排泵站、打通河道過流瓶頸、水庫挖潛、調蓄區、河道擴寬清淤建設等。
工程理念:「流域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
工程效果:徹底解決鳳凰城-翡翠綠洲片區常年水浸的問題,實現「應對30年一遇暴雨」的目標。
預計工期:將於明年汛期前完成主要節點任務。
經過調研分析,排查出溫湧流域防洪排澇能力不足,主要是三大方面的原因
一、流域上遊城市化進程加快,原有山塘、綠地被大面積硬底化,導致調蓄能力不足。
二、流域中遊過流瓶頸多,個別小區在河道上私設水閘、陂頭等截水設施,多條交通要道橫跨河湧,預留箱涵過流能力嚴重不足,雨水無法及時排往下遊。
三、流域下遊無強排設施,缺乏應對暴雨時遭遇潮汐頂託情況的能力,無法快速將水排至東江。
對策:「上蓄、中疏、下排」綜合施策,補齊防洪排澇短板
「上蓄」
工程計劃新建陳家林和鳳凰水2個調蓄區;在鳳凰城新建2個地下調蓄池;對4個水庫進行挖潛,提高上遊調蓄能力。
「中疏」
在具體實施中,工程將河道關鍵瓶頸「卡口」作為整治重點,擴建改造翡翠綠洲小區內部管涵、出口箱涵及阻水河道,疏通鳳凰水跨廣深鐵路、廣深高速、廣園快速路的箱涵,拓寬廣深高速橋下的河道。
「下排」
工程將把水南支湧擴寬至25米並將在水南支湧、溫湧出口各建一座規模約80立方米每秒閘站,增加下遊擋潮強排能力。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徐靜 通訊員增宣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高鶴濤 通訊員增宣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黃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