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的義大利,被衣索比亞的大刀長矛打敗

2020-12-26 歷史老師講歷史

二戰中的軸心國,都是硬茬,德國把整個歐洲打得滿地找牙;日本橫掃亞洲,美國長達兩年在太平洋戰場被動挨打。只有義大利,入侵非洲國家衣索比亞,竟然灰溜溜地撤軍了。

義大利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的表現,簡直是笑話。一戰時,整個歐洲都打亂套了,義大利宣布中立,後來看協約國勝利已成定局,匆匆對德國宣戰,被整個歐洲笑話。二戰中,義大利的表現,被稱為習慣性投降。

義大利入侵的衣索比亞,真的靠大刀長矛嗎?

歐洲殖民時代,整個非洲都被瓜分完了,義大利在1890年侵入衣索比亞,成為「保護國」,並且一再驅逐英國勢力。衣索比亞也不是好惹的,他們與義大利戰鬥6年,在1896年將義大利驅逐出去。因此二戰時義大利入侵,算是第二次。

衣索比亞為何能趕走義大利人?

墨索裡尼

非洲快要被歐洲瓜分殆盡,還有兩個獨立國家,分別是衣索比亞和賴比瑞亞。衣索比亞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以基督教為國教。要知道,基督教世界兩千年來最大的敵人是伊斯蘭教,直到現在都沒改變。

衣索比亞信仰基督教,與周邊的伊斯蘭國家進行了多年戰爭,戰鬥力是越打越強。歐洲基督教國家不好意思殖民衣索比亞,還不斷提供武器彈藥。所以,衣索比亞的軍事實力,一直不算弱。

衣索比亞不僅不是手持大刀長矛的土著,軍隊還很現代化。他們為了對付伊斯蘭國家,從曾經的敵人義大利那裡購買了大量的火炮、機槍、步槍,還有坦克!要知道,這個時期,中國戰場上坦克還不流行。

1935年義大利第二次入侵,帶著十萬大軍,還有飛機、坦克、大炮,結果竟然被衣索比亞軍隊打敗,依靠生化武器才算保住戰線。這裡有義大利輕敵的原因、有地形不熟的原因,但是衣索比亞全國同仇敵愾也是事實。

慌亂之中的義大利,竟然想習慣性投降,哪知道衣索比亞不允許!義大利的飛機、坦克竟然派不上用場,因為衣索比亞很窮,沒啥工業,這些戰爭機器沒法加油!

衣索比亞抵抗了一陣,武器消耗很快,他們竟然從德國賣了一些武器,給義大利造成很大損失。德國與義大利結盟後,衣索比亞買不到武器了,彈盡糧絕下全國幾乎被佔領,皇帝流亡英國。1941年,在英國人幫助下,衣索比亞皇帝組織「自由衣索比亞「軍隊,隨盟軍擊敗義大利,奪回了國土,重新贏得獨立。

相關焦點

  • 二戰老照片:義大利軍隊佔領衣索比亞;佛朗哥空軍轟炸巴塞隆納
    二戰老照片,圖為1935 年,第二次義大利和阿比西尼亞戰爭中,在衣索比亞作戰的四名義大利士兵瞄準目標。墨索裡尼指揮義大利軍隊入侵吞併了衣索比亞,將它和厄利垂亞一起併入名為意屬東非的殖民地。二戰老照片,圖為1935 年,義大利軍隊在衣索比亞 Macalle 城升起義大利國旗。衣索比亞皇帝海爾·塞拉西向聯合國尋求幫助卻無人理睬,義大利基本上可以在東非為所欲為了。二戰老照片,圖為1937 年 6 月 2 日,西班牙內戰中,弗朗西斯科·弗朗哥將軍率領的法西斯叛軍進攻巴塞隆納,政府軍士兵向保衛城市的婦女傳授如何瞄準射擊。
  • 非洲硬骨頭衣索比亞,義大利欲意侵吞,卻被崩碎牙齒
    1868年,英國探險家羅伯特·納皮爾男爵指揮印度部隊入侵阿比尼西亞帝國,用洋槍洋炮打敗了阿比尼西亞軍隊,阿比尼西亞被迫割讓了索馬利蘭。這在之後義大利企圖傾吞阿比尼西亞全境,卻遭到了當地無論是貴族還是土著的全面反抗。第一次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由義大利狼狽戰敗而告終。鬥爭之路1935年,在德國的默許下,義大利捲土重來,毫無疑問地,又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 意屬厄利垂亞: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的據點
    同時義大利在衣索比亞境內扶持孟尼利克二世,對抗衣索比亞皇帝約翰尼斯四世。1889年約翰尼斯四世在與蘇丹馬赫迪作戰中身亡,孟尼利克二世趁機成為衣索比亞皇帝。為了感謝義大利對自己的幫助,孟尼利克二世與義大利籤訂《烏恰爾條約》,衣索比亞放棄對厄利垂亞的所有權,義大利鞏固了對厄利垂亞的佔領。
  • 中國好兄弟衣索比亞,義大利欲意侵吞,卻被崩碎牙齒
    1868年,英國探險家羅伯特·納皮爾男爵指揮印度部隊入侵阿比尼西亞帝國,用洋槍洋炮打敗了阿比尼西亞軍隊,阿比尼西亞被迫割讓了索馬利蘭。 這在之後義大利企圖侵吞阿比尼西亞全境,卻遭到了當地無論是貴族還是土著的全面反抗。第一次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由義大利狼狽戰敗而告終。 鬥爭之路 1935年,在德國的默許下,義大利捲土重來,毫無疑問的,又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 義大利參加二戰是否必然?
    統一後的義大利加入了列強們瓜分世界的行列,然而其戰績乏善可陳。其身為歐洲列強,竟然數次被非洲土著擊敗。當然義大利被非洲土著擊敗,也有非洲土著組建現代化軍隊的因素。然而對比同時期也是後起之秀的德國,義大利就沒有什麼理由為自己開脫了。在瓜分世界的行動中,義大利並沒有獲得多大的利益。時間來到了20世紀,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 埃塞軍隊武器裝備並不爛:1896年3月1日第1次衣索比亞戰爭結束
    雙方在1894年7月徹底翻臉,爆發了第一次衣索比亞戰爭。同很多人想像的不一樣,埃塞的黑人軍隊,並非拿著大刀長矛作戰。實際上,早在戰爭爆發前,埃塞用盡全力進行擴軍備戰,購買了一批步槍和火炮。至少少數部落武裝,是拿著傳統冷兵器(主要是長矛和標槍)作戰的。不過,他們多是進行遊擊戰,騷擾義大利軍隊的後勤部隊。埃塞軍隊主要的問題,是武器的質量相對較差,來源太多,五花八門。
  • 【闢謠】二戰中被嚴重誤解的義大利軍隊的戰鬥力
    此槍是義大利軍隊在二戰中使用最多、也是最得心應手的一種重機齤槍。二戰結束以後,義大利軍隊在較長一段時間仍繼續使用M37布瑞達重機槍和8mm布瑞達步齤槍彈。布瑞達重機槍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彈殼可以塞回彈鼓的機槍,槍管溫度更穩定,射擊速率更快,作戰效率極高。 謠言九:1943年盟軍在義大利登陸,有一個戰場,盟軍激戰一早晨,無一傷亡。
  • 衣索比亞:瓜分非洲浪潮中能保持獨立,這是如何做到的?
    四、反殖民戰爭的勝利 衣索比亞的獨立不是別人的恩賜,而是通過打敗義大利贏得的。義大利在1871年才完成國家統一,隨即向非洲開拓殖民地。作為歐洲殖民者中的後來者,留給義大利的只有衣索比亞這塊硬骨頭了。 1885年,義大利出兵佔領紅海西岸的馬薩瓦港口,衣索比亞進行過反抗但沒有成功。
  • 二戰義大利:為什麼成為軸心國「雞肋」般的存在,原因在墨索裡尼
    在這種患得患失的思想之下,墨索裡尼只能夠表面對反對勢力態度強硬,但是實際上,他卻無計可施,因為人心不在他這裡,一旦自己動手,那麼義大利國內一定會掀起反墨索裡尼遊行。墨索裡尼在政治經驗方面的缺乏,導致了他很難真正號令義大利全國動員,所以,這就有了義大利軍隊在北非戰場不僅被英法聯軍打敗,而且還被一些北非本土勢力給擊敗。
  • 二戰中義大利的呆萌小坦克
    而同樣作為強隊的義大利雖然足球實力不俗,但是在二戰戰場上的表現嘛.就讓人不太好意思評價了。▲德意日三個軸心國中,德國玩飛機和坦克,日本玩軍艦,義大利玩....麵條 關於二戰義大利軍隊的趣聞相信廣大粉絲們已經是早有耳聞了,但是關於義大利在二戰中裝備的坦克我們是可以找到相對詳細的資料來好好品鑑一下的,今天就帶大家品鑑一下意呆利在二戰中使用過的呆萌小坦克吧
  • 二戰時期的義大利軍隊,戰爭中的「浪漫主義者」,到底有多講究
    1912年奪取北非的利比亞和愛琴海羅德諸島,二戰前在歐洲佔領阿爾巴尼亞,在非洲佔領衣索比亞。1940年義大利勢力範圍遍及地中海、北非、東非達到鼎盛,隨後在與英國遠徵軍的戰鬥中接連失敗,於1943年宣布投降退出軸心國集團。海外領地崩潰,二戰後只保留南索馬利亞的統治權,直到1960年。
  • 曾把整個歐洲按在地上摩擦的義大利人為何在二戰中成為笑柄?
    樂觀的義大利士兵 的確全世界黑義大利軍隊的太多,有一句話說「二戰中如果沒有義大利軍隊,剩下的只有殘酷。」 擊落自己元帥座機 1940年6月30曰,義大利駐利比亞總督巴爾博在託卜魯克上空被義大利自己的高射炮兵擊落。義大利人為了掩飾這一慘重的不幸事件,便宣布元帥是在同英國人進行空戰中遇難的。這可能是義大利防空部隊在二戰中戰果最「輝煌」的一仗了。
  • 大刀長矛?
    大刀長矛?大家都知道,目前世界各國對石油都相當依賴,我們日常也會用到,比如我們的汽車,乘坐的交通工具,公交車等,都是要用到燃油的。並且在部隊中,坦克,裝甲車,戰機,軍艦都需要燃油,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是有資源被採完了,該怎麼辦呢?不要說這個假設不成立,世界是有資源分布不均,想想為什麼美國等西方國家重要插手中東事務?
  • 二戰中的義大利:對不起,我是臥底
    作為法西斯主義的鼻祖,義大利在二戰中的表現卻很一般,以至於很多人用「豬隊友」來形容義大利在二戰中的表現。墨索裡尼建立法西斯獨裁統治之後 ,一直有向非洲擴張的計劃,但礙於英法在非洲的勢力而一直未能實施。義大利在攻佔了幾個城市後,受到了阿比西尼亞人民的頑強抵抗,以至於戰事陷入僵局,幾個月內毫無進展。墨索裡尼惱羞成怒,下令使用早在1925年《日內瓦協議》中被禁止使用的芥子毒氣。阿比西尼亞軍隊隨即潰敗,數十萬軍民被殘忍殺害。1936年5月5日,阿比西尼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被攻陷,皇帝海爾·塞拉西一世流亡英國,5月7日義大利國王伊曼紐三世宣布吞併衣索比亞帝國使之成為義大利王國的一部分。
  • 二戰時期,義大利投降英國不接受,於是義大利氣急敗壞的打敗英國
    二戰時期,義大利投降英國不接受,於是義大利氣急敗壞的打敗英國 二戰時期,很多事情看起來很荒謬,比如這一個戰爭的開端,德國和日本以及義大利三個國家公然與世界作對挑動戰爭,如果說這樣的底氣是來源於他們工業革命的勝利,那麼憑藉先進技術瓜分世界能不能實現?於是他們就給我們證明了,沒有實現。
  • 二戰時奇葩的義大利軍隊:二話不說就投降,自己給自己建戰俘營
    然而,三者當中,義大利這個國家的戰鬥力就不太行了,不僅不行,還在戰場上鬧出了很多笑話。但他們絲毫不以為意,就如義大利詩人但丁在《神曲》所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那麼,他們在戰爭中的表現到底有多麼奇葩呢?
  • 20世紀與14世紀的對戰:義大利軍團在衣索比亞
    因為對國外敵人的擔心或仇恨,無形中就減少了內部對立,促使人們支持政府」。同時,戰爭必然導致大量增加軍事訂貨和提供就業機會;還可以將墨索裡尼眼裡國內多達1000萬的過剩人口(當時義大利總人口4400萬)輸出到新徵服的土地進行殖民——如果獲勝的話。「領袖」選中的目標是不幸的衣索比亞(時稱阿比西尼亞)。
  • 地理科普|內戰中的衣索比亞
    獨特的地緣性,使得衣索比亞擁有了綿延數千年的文明史。從公元前8世紀的努比亞王國,到13世紀的阿比西尼亞帝國,再到1889年的孟尼利克二世稱帝和統一全國(奠定現代衣索比亞疆域),衣索比亞不僅是發展歷史可追溯,而且與其他文明交流頻繁。
  • 二戰時期,義大利的軍工怎麼樣?讓二營長的義大利炮來告訴你
    二戰時期,義大利的軍工怎麼樣?要知道在那個年代,別說義大利炮這種高端貨了,就連迫擊炮也沒有幾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實這個所謂的義大利炮其實還是義大利在一戰的時候使用的武器,到了二戰已經淘汰掉了,這才當作廢品賣給了日本人。
  • 二戰時期,德國、日本、義大利為什麼叫軸心國?
    二戰時期德國、日本和義大利為什麼被叫做軸心國?其實這個原因也挺簡單,是來源於義大利法西斯頭目墨索裡尼的一個著名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