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炎木,1977年生,福建泉州人,筆名祥雲、紫凌。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泉州市硬筆書法家協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羲之書畫報·籤約詩書畫家。
曾獲得第二屆全國書法藝術網絡大賽成人組優秀獎、第三屆「書寫經典詩詞、傳承中華文化」泉州規範漢字書寫大賽軟筆書法成人組一等獎、第四屆「書寫經典詩詞、傳承中華文化」泉州漢字書寫大賽優秀教師指導獎、第九屆「羲之杯」全國詩書畫家一等獎。
陳炎木的12×12的小楷工整精緻,格調高雅,形似文徵明小楷。文徵明的小楷取法唐楷,又有鐘王之風,筆鋒勁秀,風格俊雅。謝在杭評價文徵明的小楷:「古無真正楷書,即鍾、衛所傳《薦季直表》、《樂毅論》,皆帶行筆,自唐《九成宮》、《多寶塔》等碑,始字畫嚴謹,而偏肥偏瘦之病,猶然不免。至國朝文徵仲先生始極意結構,疏密勻稱,位置適宜。如八面觀音,色相俱足。於書苑中亦蓋代之一人也。「
而陳炎木又在此基礎上融入歐體用筆,筆畫均勻、工整細緻、秩序嚴謹。
陳炎木的寸楷端正方正,剛勁雄強,氣概凜然,是標準的顏體。顏真卿是陳炎木最喜歡的一位書法家,顏體也是陳炎木練習時間最長,鑽研程度最深的一種字體。從初中開始練習一直到現在,浸淫幾十年,陳炎木對顏體不但有深入地了解,同時還形成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陳炎木的行書,取法二王。孫過庭《書譜》有雲:「漢魏有鍾張之絕,晉末稱二王之妙」,用一個「秒」字形容王羲之、王獻之的書法,再合適也不過了。陳炎木的行書,起筆藏鋒落筆一按即完,端莊雅氣,秀美清逸,充分展現了二王書法之妙。在用筆上,又融合了米芾的筆意,始終保持中鋒行筆。康有為曾說:「唐言結構,宋尚意趣。」米芾在意趣與個性方面尤為突出,其創造的「八面出鋒」,筆法豐富多變,蔚為大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