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自然同行:重建野象的家

2020-12-23 騰訊網

每年的8 月12 日是世界大象日,呼籲人們關注身處迫切困境的非洲象和亞洲象。亞洲象是列入《國際瀕危物種貿易公約》瀕危物種之一,也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通常生活亞洲南部熱帶雨林、季雨林及林間的溝谷、山坡、稀樹草原、竹林及寬闊地帶。在中國,雲南南部地區的熱帶雨林及周邊是它們唯一的棲息地。

經過30 多年的拯救和保護,雲南野生亞洲象種群數量由上世紀80 年代初的不到200 頭發展到目前的300頭左右。作為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大象食量驚人,一天有16 個小時用來採集食物,一頭成年亞洲象每天要吃掉上百公斤食物。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城市用地不斷擴張,森林被轉化為農業用地,包括單一種植橡膠林代替天然雨林等原因,導致亞洲象的棲息地逐步縮小與碎片化;同時,現有的亞洲象棲息地退化嚴重,導致缺乏食物來源。

無法在雨林中獲得足夠食物的亞洲象,只能一步一步走向森林的邊緣,來到村莊和農田,採食農作物,致使村民生產生活設施受損,甚至威脅農戶的生命安全。「人象衝突」在當地成為日益突出的問題。

這正是圖片中的亞洲象正在遭遇的一切。提升亞洲象棲息地質量,讓亞洲象回歸雨林,是解決「人象衝突」的關鍵。

在「與自然同行」理念的指引下,安踏集團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攜手,在雲南西雙版納地區開展熱帶雨林恢復項目, 進行鄉土樹種造林和森林可持續經營管理,並為當地農戶提供技術培訓,輻射帶動項目點周邊社區開展近自然林改造。

我們呼籲,更多企業能夠加入「與自然同行」的隊伍,參與西雙版納熱帶雨林恢復,為亞洲象重建家園,幫助它們回歸雨林,與人類和諧共生。

相關焦點

  • 「尋找與野象的第一次親密接觸」,西雙版納野象谷環遊記
    美女導遊動聽的聲音開始滔滔不絕起來;野象谷因野象經常出沒而得名,坐落在景洪市勐養鎮以北的三岔河,位於勐養自然保護區南部,距州府景洪城區約50公裡,全程40分鐘的車程,是西雙版納最令人神往的森林公園和觀賞野象活動的景區。野象谷所處之地,原來有個野象經常出沒和飲水的「象塘」。
  • 西雙版納:2頭野象攔停貨車搶食水果 未造成人員傷亡
    12月22日凌晨1時許,西雙版納州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隊勐養大隊接到110指揮中心指示稱:「在景洪市關坪至景訥鄉公路2公路處遇到野象襲擊,車輛和人員被困。」接警後,勐養森林警察大隊立即組織警力趕赴事發地點,經過30分鐘的路程,民警終於到達現場。
  • 雲南境內果商運送百香果途中遭遇野象襲擊
    大約30分鐘後,羅某一行返回停車處,發現車輛和百香果被野象損壞後報警求助。  民警到現場後,看到現場一片狼藉,遇險者站在路邊瑟瑟發抖。  據果商曾某說:「我們凌晨一點左右的時候從景訥鄉過來的,遇到兩頭象,一頭大的一頭小的,剛拐過彎來就遇到了,距離十多米的樣子。」
  • 緬甸德林達依省一頭野象遭獵殺
    緬甸林業部門近日在德林達依省博賓鎮附近發現了一頭被獵殺的野象,這頭年齡在30歲左右的野象身高約2.4米,身中兩槍,倒臥在當地森林中的小溪旁,象牙被鋸斷。據當地林業部門負責人吳梭丁表示,根據現場提取的彈痕,可以認定野生象死於職業獵象者的手中,目前,當地警方正在追查盜獵者的蹤跡。
  • 跟著「野象」,一群佤族少年闖進了網球世界
    7月10日,在完成中國網球巡迴賽測試賽的拍攝任務後,李建藝追隨著這群佤族少年的腳步,來到雲南省昆明市西南郊外滇池旁邊的雲南野象網球俱樂部,用鏡頭記錄下這群佤族少年們的網球世界——破舊的球鞋、磨光了外表絨毛的網球、揮灑汗水的訓練以及樸實純真的笑容……這組照片在國內網球界引發了很大的反響,那一張張黝黑但眼中有光的面龐,直擊人心。
  • 「野象」衝出雲南叢林,在廣東海濱盡情「狂奔」
    雲南野象網球俱樂部致力於培養家庭貧困的孩子,通過網球改變他們的命運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郝浩宇王發剛過12歲生日,僅1.5米出頭,體重還不到45公斤,從黝黑的皮膚就可以看出是大山的孩子,眼睛透著一股機靈勁。要不是背著一個半人高的網球包,很難將這個瘦小的孩子和網球運動聯繫起來。
  • 24頭亞洲野象首次集中造訪雲南寧洱縣
    亞洲野象監測員謝輝欽告訴記者:發現象群後及時向村上匯報,只要象在的地方就不能有人做活,通過微信群通知村民,找到周邊做農活的人讓他們互相告知有野象,讓他們趕緊撤離,下午4點野象從樹林出來活動之前收工。如遇野象傷人或人為傷害野象等情況,要及時向當地林業服務中心、派出所報告。
  • 西雙版納一農民幹活遭野象襲擊 致多根肋骨骨折
    [摘要]李牛沙突然抬頭看見一群(約5頭)野象在眼前5米處,於是他轉身就跑,象群中一頭野象向他猛衝過來,把李牛沙襲倒在地,然後揚長而去。隨後,李牛沙連滾帶爬到瀾滄江邊呼救,被正在釣魚的周某發現,並向勐養管護所報案。
  • 三頭野象掉入蓄水池中其中一頭野象不幸被同伴象牙擊傷致死
    3、2019年6月3日18點53分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大渡崗鄉人民政府接到當地林政資源管理站報告稱,位於大渡崗鄉大荒壩村金銀花村小組大橋(大荒壩小學背後),有一頭野象掉入了堅果地的水坑裡,水坑寬約4米,深約2米,因水坑底部有淤泥,野象無法自行爬出。西雙版納廣播電視臺記者編輯:珺君
  • 2020年美國重建顯微外科學會章一新讓世界同行聽到來自中國的聲音
    美國重建顯微外科協會是美國促進、鼓勵和推進顯微外科和複雜重建藝術的科學發展的重要組織,目前吸納註冊了全球16個國家500多名正式會員。每年召開的國際會議,是相關領域的醫生、研究人員、學生共同討論重建顯微外科最新進展和臨床應用的重要平臺,也是世界平臺。
  • 村寨長期遭野象騷擾,村民手腳被踩斷,爬4天4夜才獲救
    2020年6月9日,來雲南景洪勐罕鎮務工的李國存和妻子騎車去山上割膠,遭遇到了一群野象。妻子不幸被野象攻擊身亡,李國存也多處骨折,身受重傷。 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李國存仍然心有餘悸。 他說,五年裡頭一次看見大象,見到那天就出事了。
  • 緬甸一輛汽車遭野象攔路,七人下車逃離,其中一人被踩身亡
    事發時,居住在若開邦孟都鎮昂贊村的一輛汽車正駛往卡芒瑟鎮,路經蘭迪村時被一頭野象攔住道路,車上的七人隨即下車逃離,其中一名46歲男子被大象踩死,其餘六人成功脫身 31929688,.緬甸一輛汽車遭野象攔路
  • 暑期5天4晚親子營僅4K起,到「小亞馬遜雨林」遛野象,直降¥500~特此一期!
    住奢牌——國內僅三家的奢牌安納塔拉,悅榕莊、洲際等大牌都有分號;探雨林——在「小亞馬遜」之稱鑽石級熱帶雨林,徒步、漂流...花樣繁多;」遛野象「——中國唯一可以深度探秘亞洲象保育體驗的地方,親子意義更MAX;」東南亞「風情——神秘的少數民族,熱鬧的網紅夜市…不出國感受」小清邁「度假!
  • 為自然 享自在——青島肯德基推出環保藝術展號召環保同行
    青島新聞網12月31日訊(記者 孫志文)近2米高的「環保之花」、近百幅環保作品、盡顯環保理念的各項活動……日前,青島肯德基在凱德MALL三樓推出了以「為自然 享自在」為主題的環保藝術展,吸引了眾多市民圍觀。據了解,從2021年1月開始,青島肯德基所屬各餐廳,均將使用木製叉勺和紙質吸管以及環保可降解塑膠袋,號召廣大消費者環保同行,共同創建自在美好生活。
  • 雲南普洱16頭野象進村 該象群7月曾造成1人死亡 - 新京報 - 好新聞...
    當地政府部門發布安全提示:近期需上山採茶或者撿菌子時請務必先與村組幹部核實象群位置;禁止圍觀挑逗、戲弄,儘量避讓,注意安全,以免造成人員傷亡;遇到野象傷人時,儘快撥打報警救助電話:0879-2134852、0879-2122396、0879-2811030。
  • 人民日報:家校共育 攜手同行
    在孩子教育這條路上,老師和家長攜手同行,彼此應該充分尊重與信任。在孩子教育這條路上,老師和家長攜手同行,彼此應該充分尊重與信任。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獨自完成培養孩子成才的使命。
  • 廖寧教授:即時乳房重建術 重建的不只是身體更是心理
    作為女性醫生,我希望能夠以女性的細緻耐心,結合先進的技術手段,為患者重建乳房,幫助她們重建新生活。」即時乳房重建減輕患者心理痛苦「乳房重建已成為乳腺癌完整治療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廖寧教授指出,「即時再造的優點是患者只需一次手術,縮短了治療時間,降低了治療費用;減輕了患者乳房缺失的心理痛苦。」
  • 美圖|與自然相伴同行
    攝影: Enrique Barquet /TNC Photo Contest 2019層疊的山巒聳立的蒼翠,是自然之壯美;輕柔的海浪蜿蜒的溪流,是自然之秀麗;熊咆虎嘯,鳥唱蛙鳴,是自然最真實的旋律。我們與自然相依相伴,從不曾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