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羽毛球這項運動中,運動員擁有較高的身高會帶來某些先天性的優勢,比如能覆蓋更多的場地面積、擊球點更高、下壓落點更尖等等。在業餘羽毛球界,由於業餘愛好者實力和專業選手相差較大,身材較高所帶來的優勢就更加明顯了。
筆者身高不足170cm,平時打球遇到高個子中前場壓力很大,難道矮個子就沒有出路了麼?其實羽壇歷史上有不少矮個子名將,他們甚至一度不被看好,不被人所理解,最終依靠自己的異於常人的努力成為了一代名將。
「小馬達」奧原希望155cm
當今羽壇身高最矮的現役名將當屬出生於1995年的日本女單選手奧原希望了。
由於身高只有155cm,奧原必須要通過更多的奔跑,在防守中消耗對方的體力,尋找機會得分。靈活的步法、逆天的體力是她的制勝法寶,而這些都是需要通過大量刻苦的訓練才夠能達成,球迷送外號「小馬達」。
如今的女單百花齊放,「天才少女」因達農、暴力狂馬琳、大長腿辛德胡、「怪球手」戴資穎各有特點,奧原希望和她們相比身體條件完全處於下風,甚至連隊友山口茜都比她更加強壯,但是在球場上沒有人敢小看這位「小馬達」。
奧原希望曾說:「自己的個子比較小,比賽中失誤過多就是致命傷。練習中必須像打比賽一樣一分一分認真地打好,練習的時候也會很緊張。我曾經也想過放棄羽毛球,像一般的女孩子那樣去生活。但是,我只會打羽毛球啊!」
奧原希望這兩年膝蓋傷病不斷,但她選擇了堅持,並奪得了2017年世錦賽冠軍。誰說155cm就不能打好羽毛球?奧原希望做到了。
國羽「棄兒」徐懷雯160cm
她曾是國羽的「棄兒」,她曾為自己的前途迷茫痛苦,她曾只身前往歐洲作個「德漂」卻成為女單頂尖高手。她創造了德國甲級羽毛球聯賽8年只敗一場的神話,她多次刷新德國羽毛球歷史並獲得了德國總理的賀電和表彰。她就是身高只有160cm的徐懷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