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購買公民信息,在婚戀網站「珍愛網」上註冊大量帳號進行轉賣,他們想幹什麼?
今年7月30日,杭州錢塘新區警方發現,錢塘新區某小區裡隱藏了一個倒賣公民個人信息的團夥。隨著偵查工作的深入,嫌疑人苟某逐漸進入了警方視線。
在掌握了該案大量事實證據後,8月13日早上8時許,錢塘新區警方將正在家中上網的嫌疑人苟某、張某抓獲,並在其住處查押涉案電腦1臺、電腦主機2臺、硬碟2臺、手機11部、手機卡8張、電話卡40餘張,相關公民個人信息資料6000餘條。
註冊大量婚戀網帳號 八成帳號被註冊為男性
苟某24歲,高中文化,張某20歲,大專學歷,兩人是表兄弟,四川人。
經警方查實,2020年7月份以來,苟某通過加入各種信息交流群,後在網上搜索自學一些程序處理技術,在多次嘗試之後,成功做到在不需要真人人臉驗證的情況下,使用非法獲取的他人公民信息驗證註冊了大量「珍愛網」帳號。並讓表弟張某加入,兩個合租在錢塘新區某小區內,合夥賺錢。
這些被虛擬註冊帳號80%為離異或者沒有婚史的男性,年齡大多是80後,還有少部分的70後和90後。
註冊的這些虛假帳號都被以每單80-100元左右的價格倒賣出去,至於買家為什麼要購買這些帳號,嫌疑人苟某表示自己只管註冊,上家買去做什麼用途他不知道。
辦案民警代曉晨推測,這樣的帳號很有可能是用來發布虛假廣告,或者殺豬盤,利用婚戀網上用戶尋找對象的心理,進行詐騙。
根據警方的分析研判,帳號的買家遍布各地,大多數買家的地址位於境外,現在這項技術被他們成為「過人臉」。
「要給上網尋找另一半的人提個醒,如果發現對方的帳號在短時間內出現異常,那麼很有可能和你聊天的是一個虛假的人。」代曉晨說。
購買大量公民信息 利用技術騙過APP的人臉識別驗證
苟某所操作的電腦裡面包含了大量的公民個人信息,主要包括個人姓名、年齡、性別、聯繫方式等共計6000餘條。甚至有的個人信息包含了當事人的大頭照、手持身份證照片、身份證正反面照片、姓名等其他信息等,讓人看了不禁捏了一把冷汗。
他承認這些資料都是買來的,用來註冊帳號。
錢塘新區網警大隊民警介紹,現在很多手機APP或者網站在註冊時都需要實名認證,還要人臉識別驗證,如果上傳的照片與人臉識別中的不符,就無法註冊成功。
「在辦案中我們發現,苟某和張某利用特殊的技術手段,騙過了網站的人臉識別驗證,才註冊帳號成功。」
「他們還同時利用虛擬的手機號碼,接受簡訊,為的就是成功註冊帳號。」
據苟某交代,之前他是杭州某公司的一名平面設計師,有一定的圖片處理能力。去年年底一次偶然機會,在網絡上接觸到了破解手機APP人臉識別驗證的技術,得知可以賺錢後開始慢慢研究。發現自己的技術可以騙過APP的人臉識別驗證後,嘗到了甜頭。
他辭去正當工作,開始再網上購買公民個人信息,然後網絡群裡接註冊用戶的單子,並帶著剛畢業沒有找到工作的表弟張某一起「入行」。
被抓時還在研究 註冊抖音虛假帳號的技術
他們的「業務」主要集中在珍愛網等婚戀網站上,被抓時還在研究註冊抖音的「新技術」。
兩人一般一天註冊30-60個帳號,具體多少還看「上級買家」需求。
「其實他們是利用了婚戀網站在註冊帳號過程中的漏洞,但網站往往也有自查機制,所以他們註冊的帳號存活率是不高的。有的是一天左右,有的幾個小時就會被網站發現存在異常後刪除。所以他們有時候還會給帳號衝個會員,以求存活時間更長。」民警說。
僅僅是從7月到8月,苟某和張某非法獲利4萬餘元。
大量註冊虛擬帳後背後是 一條網絡黑灰產業鏈
「騙子的業務範圍裡,『過人臉』是其中的一小項,婚戀網站社交網站的『過人臉』就是在這其中的更小的一項,其實不管是婚戀網站還是其他類型的網站或者APP,只要哪個有利可圖,他們就會去做。」
據了解,「淨網2020」專項行動開展以來,錢塘新區警方按照「追源頭、摧平臺、斷鏈條」的相關要求,強化偵查打擊,深化協作配合,網上網下綜合施策,全面排查梳理涉網違法犯罪線索,實現了對黑客攻擊破壞、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破壞計算機系統等違法犯罪的全鏈條、全方位打擊。
目前,犯罪嫌疑人苟某、張某因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已被警方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民警提醒,正常的交友,對方是不會去誘導對方投資、購買基金、賭博的。只要是涉及這些字眼,就存在很大被騙的風險。在網上交友時一定要多長個心眼,不要被戀愛衝昏了頭腦,一定要保持正確的交友觀戀愛觀,在沒有見到真人之前、沒有對對方的家庭情況和工作了解之前,不要給他人轉帳。
來源:都市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