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1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簡稱「國際航協」)北亞區高管向媒體表示,儘管今年無疑將是航空運輸史上最慘澹的一年,全球航空公司預計損失將高達1185億美元且航空出行人數估計將降至2003年水平,但是也在中國等疫情管控得力的地區出現了良好的回暖跡象和復甦態勢。國際航協致力於積極支持包括中國在內的民航市場復甦,同時一直在進行著著眼全球航空業重啟的相關工作。
對此,國際航協駐中國首席代表、北亞區副總裁馬濤介紹說:「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所取得的成效眾所周知。中國航空業的恢復也得益於此,不論是9月國內運輸量僅比2019年同期低2.8%,還是客運量和航班起降架次都已經恢復至同比八至九成的水平。儘管國際航協預測亞太航司將在2020年損失317億美金,2021年損失75億美金,但中國航司將有截然不同的財務表現。鑑於中國國內航空市場已經基本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我們期待中國航司或在2020年底扭虧為盈。」
據悉,國際航協總部及北亞地區還從政策支持、疫情防控、安全運行、金融結算、信息交流和創新發展等多維度著手參與並支持中國民航業的復甦。
譬如,國際航協理事長就曾致信李克強總理,建議有關部門提供財政及政策支持,而北亞區團隊也與民航局等有關單位保持密切溝通,為航司解讀最新的國家相關政策。北亞區還將中國民航局發布的《民航運輸機場、航空公司疫情防控指南》與國際民航組織、國際航協建議的標準流程同各航司的運行實踐相結合,制定了適合中國航司的疫情期間旅客出行推薦流程。
此外,國際航協北亞區辦事處還積極對接民航局運行監控中心及空管局運行管理中心,隨時為會員航空公司解決運行中出現和遇到的問題,協助航司申請相關運行許可,獲取航路和時刻批覆、靈活進出境點使用權等等。同時,協助各會員航空公司和地服公司進行IOSA/ISAGO安全資質認證的延期和遠程審計,為民航業的運行創造便利條件。
與此同時,國際航協北亞區團隊還通過每日簡報的形式向中國政府部門和航空公司提供即時的全球民航資訊,實時匯總分析國內民航政策信息與運行情況,利用國際航協和飛常準的數據整理提供中國大陸每日航班動態。另外,積極搭建交流平臺,組織了亞太地區航空業重啟座談會和本年度國際航協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會員協調會等近百次線上及線下交流活動。
積極介紹和推廣國際航協的新產品和新服務,推動相關的先進理念及相關項目在中國航空市場落地,如NDC、One ID、行李追蹤系統及門到門試點、航空貨運平臺建設等,助力行業數位化轉型,尋求新的價值增長點,為旅客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個性化、多元化的出行體驗。
談及未來全球航空業的重啟,馬濤認為,全球航空業的復甦之路漫長且充滿挑戰,但中國將在這條復甦之路上扮演重要角色,國際航協也願意把中國的寶貴經驗和最佳實踐與分享給世界同仁。更為關鍵的一點,重啟國際旅行對於這個高度連通性的行業至關重要,核心就在於建立統一的全球標準和操作流程,包括國際民航組織發布的《啟航指南》,也希望更多的政府可以考慮用全面並切實可行的檢測手段來替代隔離措施,當然前期也可以通過建立「旅行泡泡」等方式來恢復部分航空旅行。基於上述考量,國際航協將持續呼籲政府採用一套系統化的航空出行病毒檢測措施,同時也正加緊開發IATA Travel Pass等解決方案來協助檢測與疫苗的溝通和認證。
原標題:《國際航協積極支持中國民航復甦 著眼全球航空業重啟》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