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航協積極支持中國民航復甦 著眼全球航空業重啟

2020-12-12 澎湃新聞

國際航協積極支持中國民航復甦 著眼全球航空業重啟

2020-12-11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簡稱「國際航協」)北亞區高管向媒體表示,儘管今年無疑將是航空運輸史上最慘澹的一年,全球航空公司預計損失將高達1185億美元且航空出行人數估計將降至2003年水平,但是也在中國等疫情管控得力的地區出現了良好的回暖跡象和復甦態勢。國際航協致力於積極支持包括中國在內的民航市場復甦,同時一直在進行著著眼全球航空業重啟的相關工作。

對此,國際航協駐中國首席代表、北亞區副總裁馬濤介紹說:「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所取得的成效眾所周知。中國航空業的恢復也得益於此,不論是9月國內運輸量僅比2019年同期低2.8%,還是客運量和航班起降架次都已經恢復至同比八至九成的水平。儘管國際航協預測亞太航司將在2020年損失317億美金,2021年損失75億美金,但中國航司將有截然不同的財務表現。鑑於中國國內航空市場已經基本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我們期待中國航司或在2020年底扭虧為盈。」

據悉,國際航協總部及北亞地區還從政策支持、疫情防控、安全運行、金融結算、信息交流和創新發展等多維度著手參與並支持中國民航業的復甦。

譬如,國際航協理事長就曾致信李克強總理,建議有關部門提供財政及政策支持,而北亞區團隊也與民航局等有關單位保持密切溝通,為航司解讀最新的國家相關政策。北亞區還將中國民航局發布的《民航運輸機場、航空公司疫情防控指南》與國際民航組織、國際航協建議的標準流程同各航司的運行實踐相結合,制定了適合中國航司的疫情期間旅客出行推薦流程。

此外,國際航協北亞區辦事處還積極對接民航局運行監控中心及空管局運行管理中心,隨時為會員航空公司解決運行中出現和遇到的問題,協助航司申請相關運行許可,獲取航路和時刻批覆、靈活進出境點使用權等等。同時,協助各會員航空公司和地服公司進行IOSA/ISAGO安全資質認證的延期和遠程審計,為民航業的運行創造便利條件。

與此同時,國際航協北亞區團隊還通過每日簡報的形式向中國政府部門和航空公司提供即時的全球民航資訊,實時匯總分析國內民航政策信息與運行情況,利用國際航協和飛常準的數據整理提供中國大陸每日航班動態。另外,積極搭建交流平臺,組織了亞太地區航空業重啟座談會和本年度國際航協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會員協調會等近百次線上及線下交流活動。

積極介紹和推廣國際航協的新產品和新服務,推動相關的先進理念及相關項目在中國航空市場落地,如NDC、One ID、行李追蹤系統及門到門試點、航空貨運平臺建設等,助力行業數位化轉型,尋求新的價值增長點,為旅客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個性化、多元化的出行體驗。

談及未來全球航空業的重啟,馬濤認為,全球航空業的復甦之路漫長且充滿挑戰,但中國將在這條復甦之路上扮演重要角色,國際航協也願意把中國的寶貴經驗和最佳實踐與分享給世界同仁。更為關鍵的一點,重啟國際旅行對於這個高度連通性的行業至關重要,核心就在於建立統一的全球標準和操作流程,包括國際民航組織發布的《啟航指南》,也希望更多的政府可以考慮用全面並切實可行的檢測手段來替代隔離措施,當然前期也可以通過建立「旅行泡泡」等方式來恢復部分航空旅行。基於上述考量,國際航協將持續呼籲政府採用一套系統化的航空出行病毒檢測措施,同時也正加緊開發IATA Travel Pass等解決方案來協助檢測與疫苗的溝通和認證。

原標題:《國際航協積極支持中國民航復甦 著眼全球航空業重啟》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全球航空業緩慢復甦(國際視點)
    「全球航空業正在疫情重創下緩慢復甦,但各國恢復情況不同,有快有慢。」國際航協理事長兼執行長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對本報記者表示,疫情防控形勢是影響各國航空市場的主要因素。亞太航空市場特別是中國國內航空市場正加速恢復。
  • 中國航信再次榮獲國際航協「傑出技術支持單位」
    中國航信再次榮獲國際航協「傑出技術支持單位」 2020-03-27 20: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際航協:疫情改變全球連通性城市排名 上海北京廣州居前三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國際航協:疫情改變全球連通性城市排名,上海北京廣州居前三11月27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發布的數據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危機對國際連通性造成嚴重損害,改變世界最佳連通性城市排名。
  • 提振航空業還有哪些招?
    中國商務新聞網 疫情反覆,全球航空業低迷之勢持續。以客運為例,10月份,國際航空客運需求復甦仍不及預期。雖然部分地區的經濟復甦速度較快,但國際旅行的整體形勢不容樂觀。這種不平衡的復甦在國內市場更為明顯,中國國內市場幾乎完全復甦,而其他大多數市場仍然非常低迷」。根據國際航協的數據,10月份,國際客運需求同比暴跌87.8%,與9月份降幅(88.0%)基本持平。運力同比驟降76.9%,載客率下降38.3個百分點至42.9%。
  • 歐強收單邊碳稅遭多國反感 國際航協提替代方案
    中廣網北京2月10日消息(記者費磊)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歐洲強行徵收單邊碳稅的做法不僅讓40多個國家反感,也受到了國際航協的反對,昨日(9日),國際航協發布聲明,強烈要求歐洲立法者將立法重點放在提高歐洲航空業競爭力上。並提出了一個由國際民航組織主導的全球解決方案。
  • 2019年全球航空業回顧與展望
    從全球市場來看,雖然國際航協在2019年兩次下調全年航空業的淨利潤預期,但值得期待的是,其對2020年的預測似乎更樂觀一些——2020年全球航空業淨利潤將達293億美元,高於2019年的259億美元。更樂觀的淨利潤預期主要來自經濟發展的前景正在改善。國際航協的預測是基於2020年GDP預計增長2.7%,以及世界貿易增長預計將從2019年的0.9%反彈至3.3%。
  • 航空航旅保險怎麼搞
    保險人長期支持航空業發展的重要信息來源。   胡逸也表示,在疫情有效管控下,中國國內航空市場已率先恢復。截至11月底,中國民航國內日均航班量恢復至去年同期的108%,旅客運輸量恢復至同期的94%。在美國的航空市場運力削減之際,以座位數投放來衡量,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場。國際航協(IATA)預測,中國國內市場2021年底會快速恢復至2019年運輸水平。
  •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新冠肺炎大流行給航空業帶來毀滅性打擊
    當地時間24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對2020年和2021年全球航空運輸業的業績進行修訂。國際航協預測行業嚴重虧損將持續到2021年。根據航協的最新數據,預計2020年淨虧損1185億美元,超過6月份預測結果,預計2021年淨虧損為387億美元。
  • 全球航空業面臨前所未有大蕭條
    復甦狀況不及預期 全年收入將下降  《經濟學人》報導稱,去年,全球共有45億人次乘飛機出行,為全球的機場和航空公司創造了超過1萬億美元收入。但目前,全球約2.5萬架飛機中仍有約35%停飛。而第二波疫情更可能隨時讓航空業復甦的希望破滅。以往,機場約60%的收入來自對航空公司和乘客的收費,其餘的40%則來自零售和停車收費。
  • 美聯航CEO:在疫苗廣泛分發之前 航空業復甦無望
    美聯航CEO斯科特·柯比周日表示,航空業的復甦要等到Covid-19疫苗獲得批准並廣泛使用後才能實現。他說,該公司預計到2021年底才能實現這一裡程碑式的復甦。柯比表示:「我希望這能早點實現,但我們猜測是明年年底。」  柯比的評論與美國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博士的預測是一致的。但是,這些言論與川普最近的言論形成了鮮明對比。
  • 中飛租賃集團獲大公國際AAA最高信用評級
    日前,中國飛機租賃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飛租賃」或「集團」)宣布,集團獲國內權威信用評級機構大公國際給予AAA級的主體評級,評級展望為穩定。這是中飛租賃集團的首次主體評級,也是新冠疫情下大公國際首次給予經營性飛機租賃商AAA級信用評級。
  • 入華40年,GE航空助飛中國民航
    GE航空集團在與中國民航的產業鏈上下遊形成深入合作的同時,也在中國自主飛機項目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為中國商飛公司重要的戰略合作夥伴,GE航空集團及其合資公司CFM正在全方位支持國產支線客機ARJ21項目和國產大飛機C919項目。如今,搭載CF34-10A發動機的ARJ21已進入了交付的快車道,C919的六機四地試飛工作也正順利進行。
  • 賣油條、無目的地航班、直播帶貨……全球航空業自救各出奇招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賣油條 推無目的地航班 直播帶貨 全球航空業自救各出奇招本報記者 潘福達遭受新冠疫情重創的全球航空業,在復甦的道路上艱難前行。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近期再次下調2020年客運量預期,並預計到2024年全球航空客運量才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全球航空業低迷現狀下,中國民航業逆勢而上,航空客運量已接近去年,成為行業復甦樣本。國外 副業創收成「非常」舉措航空公司賣油條?
  • 國際航協:疫情改變世界連通性排名,2021年中期前料難有改善
    近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發布的數據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危機已造成全球範圍內的「國際連通性危機」(an international connectivity crisis),改變了世界最佳連通性城市排名。這份截至今年9月的最新排名顯示,中國上海從去年的排名第二,一舉取代英國倫敦,成為全球連通性最佳的城市。
  • 達美航空中國區總裁黃康:疫情下航企生存之道及中國市場展望
    民航資源網2020年11月24日消息:2020年11月18-19日,民航資源網主辦的2020民航趨勢論壇在鄭州舉辦,本次論壇以「育新機·開新局疫情常態下中國民航的突圍之道與競爭力打造」為主題,邀請國內外民航業相關人士,共同探討疫情對航空業的中長期影響,思考行業格局戰略調整及發展趨勢,分析中國航司發展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 國際航協(IATA):國際航班可能要到2023年才能恢復正常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中新社·華輿訊 據泰國星暹日報報導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全球的經濟都造成了巨大的衝擊!
  • 灣區航協主席簡浩賢:倡議鼓勵澳門居民赴內地深度遊
    在疫情後助力航空旅遊復甦的專題線上論壇中,灣區航協主席簡浩賢認為,2001年美國的911事件、2003年的非典肺炎肆虐,2008年的金融危機都對航空旅遊有重大影響,但2020年這次新冠疫情擴散及嚴重性則是史無前例的。
  • 2020國際航空航旅保險海南峰會在海口舉行 航空險費率或在2021年...
    12月16日,由《中國銀行保險報》主辦,揚子江保險經紀、平安產險、華安保險、太平洋產險、中銀保險、人保財險、中華財險、中國人壽財險協辦的2020國際航空航旅保險海南峰會在海口舉行。會上,《疫情時代國際航空業及航空保險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發布。《報告》從多個角度深入剖析了當下航空運輸業及航空保險業的現狀,並做出未來展望。
  • 國際航空旅行低谷期 阿聯航空投資未來待重啟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瀟雨 黃興利 北京報導COVID-19疫情給全球航空業帶來的巨大衝擊,正在隨著局部地區短途業務的恢復而邁入復甦周期。但在疫情仍未得到真正有效控制且疫苗尚未實現大規模分發接種的情況下,國家和地區之間仍以嚴格的邊境限制作為阻斷疫情傳播的主要手段。
  • 推動藍天夢想 助飛中國民航 訪GE中國總裁向偉明
    如今,在數位化浪潮下,GE航空集團與中國民航和航空工業領域的眾多客戶攜手合作,提供有關飛行安全、飛行管理、機隊支持等領域的數位化解決方案,推動智慧民航的建設。中國市場仍是全球最具增長潛力的市場之一向偉明表示:「在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令全球航空業深受重創,而中國民航業領先於全球的復甦速度,讓我們對這一市場未來的發展更加充滿信心。GE航空集團將繼續秉持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助力中國『民航強國』建設。」「中國市場未來增長率是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