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鞋類市場上有一種網紅產品,
被稱為「老人鞋」或者「健步鞋」。
商家宣稱這是專門為老年人設計的鞋子,
更加適合老年人的腳型特徵,
穿起來既舒適,又防滑。
聽起來,這樣的鞋子應該是特別適合老年人的,
但有些老年人卻反映,
老人鞋並不舒服,
有時甚至還不如普通的鞋子,
事情到底是怎麼樣的?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視頻來源:央視新聞
據央視新聞報導,通過在北京、上海等地調查時發現,許多超市和專業鞋城甚至一些正規商場,都有銷售所謂「老人鞋」的專櫃。在北京的一家店鋪,這樣的產品非常暢銷,平均每天都能賣出上百雙。
超市銷售人員:舒服啊!好多老人穿,這腳不好,它有一個足弓支撐。這是專為老人設計的鞋子,舒服的很。
通過調查發現,幾乎所有的鞋店,都把「舒適」作為產品的最大賣點。有的商家甚至宣稱,買了穿著不舒服的鞋子,他們可以包退。
超市銷售人員:您大概看好了,完了給他買回去,如果他穿著不舒服,或者您感覺那什麼的話,拿回來沒關係。
除了舒適,安全是老人鞋的另一大賣點。
超市銷售人員:安全啊!這帶橡膠底就是防滑的,能不安全嘛!安全。安全鞋,這就叫安全鞋。
銷售人員普遍宣稱,合腳舒適,防滑安全,是老人鞋的基本特點,也是老人鞋近年來成為網紅產品的根本原因。隨後,記者又登錄部分電商平臺,搜索「老人鞋」時發現,這些電商平臺銷售的老人鞋數量少則幾萬個,多的甚至超過80萬,價格從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各種品牌令人眼花繚亂。
與普通鞋相比,絕大多數商家都宣稱,他們銷售的「老人鞋」,是根據老年人的腳型特徵而專門設計的產品,不擠腳不累腳,更適合老年人穿,賣點同樣集中在舒適和安全兩個關鍵點上。
但與商家宣傳形成明顯反差的是,在檢測機構記者看到,測試過程中,鞋底出現超長裂紋,鞋幫與底牆開膠,這些檢驗鞋類基本性能的通用指標,卻屢屢觸碰標準紅線。
參照童鞋標準
近半數「老人鞋」不達標
由上海、安徽、江蘇和浙江四地消費維權機構組成的長三角消保委聯盟,最近分別通過電商平臺、實體店和電視購物購買了80批次「老人鞋」樣品進行比較試驗。
由於國內市場沒有對成人鞋的外底硬度進行考核,檢測機構採用2017年的《兒童皮鞋》標準進行測試,發現有38批次的老人鞋樣品,外底硬度不達標,佔樣品總數的47.5%。另外,14批次樣品耐折性能不達標,鞋底出現超長裂紋,鞋幫與底牆開膠;14批次樣品耐磨性能不達標。其中包括不少暢銷品牌,比如北京的益生健步,上海的百步健和健福康;以及福建的奇安達、步多邦、康皇、玉鼠牌等老人鞋。
專家指出,鞋底過硬固然不舒適,但鞋底過軟,走在不平整的地面就會硌腳;鞋子不耐折,也就是不牢固;鞋底不耐磨,鞋底花紋磨損後容易滑倒。如此看來,某些品牌的「老人鞋」,並不像廣告說得那麼「舒適、安全」,可能質量還不如一雙普通的旅遊鞋。
更值得注意的是,
賣得紅紅火火的「老人鞋」,
實際上沒有專業標準。
在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的當下,
為市場需求巨大的「老人鞋」制定國家標準,
迫在眉睫。
時下,隨著我國老齡人口迅速增加,老人鞋也有了巨大的市場空間。俗話說,人老腳先衰。老年人確確實實需要一雙適合自己的鞋。所以,「老人鞋」概念一經推出,就被眾多商家爭相採用。據上海市消保委調查,生產銷售老人鞋的企業,已從2014年的1700多家增加到2018年的3500多家。
但是,由於我國並沒有「老人鞋」的專業標準,在此次抽檢的80批次樣品中,有47批次執行的是《旅遊鞋》標準,6批次執行《休閒鞋》標準,還有27批次沒有標註執行標準。沒有標準的「老人鞋」,產品質量自然良莠不齊。沒有標準,產品出現了問題也難以追責。
如何讓「老人鞋」穿得更安全、更放心?專業標準必不可少。我國60歲以上老齡人口達2.49億,既然「老人鞋」已是行業細分下的一種新產品,消費需求越來越大,有關部門應儘快制定這方面的「國標」,讓生產企業有章可循。
本文綜合自:央視新聞、新民晚報
微信編輯: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