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絕響,秘典重光:「冊府千華——寧夏回族自治區珍貴古籍特展」側影(五)

2021-02-26 國家古籍保護中心

10月9日,由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廳主辦,寧夏回族自治區圖書館承辦的「冊府千華——寧夏回族自治區珍貴古籍特展暨寧夏回族自治區圖書館成立60周年」系列活動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圖書館隆重開幕。現將此次展覽部分內容呈現給廣大線上觀眾,共大家交流欣賞。

吉祥遍至口和本 續卷三 

西夏木活字本  九冊

《吉祥遍至口和本續》出土時完本者有封皮、扉頁,封皮左上側貼有刻印的長條書籤,書名外環以邊框;封皮紙略厚,呈土黃色,封皮裡側另背一紙,有的紙為佛經廢頁,背時字面向內。通篇字體繁複、周正、秀美。包括《吉祥遍至口和本續》等四種經文,白麻紙本,木活字版精印,蝴蝶裝,封皮貼有書籤,首頁載有「集經」、「藏譯」、「番譯」者的名字。共9冊,達10萬字,是一部保存較好的木活字本西夏文佛經。該經書在印刷中有版框欄線交角處缺口大、版心行線與上下欄線不相接、同一面同一字筆鋒形態不一、欄線及版心行線漏排、省排、經名簡稱和頁碼用字混亂、有錯排、漏排、數字倒置等活字版印本特徵,因此這部1991年出土的西夏文佛經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它的發現將木活字的發明和使用時間提早了一個朝代,對研究中國印刷史和古代活字印刷技術具有重大價值。這是藏傳佛教經典的西夏文譯本,也是現在世界上最早的木活字印本之一。

寧夏回族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西夏紀事本末三十六卷年表一卷

(清)張鑑撰  清光緒十年(1884)江蘇書局刻本  四冊

《西夏紀事本末》主要依據宋、遼、金、元諸史,李燾《長編》、畢沅《續通鑑》等書,兼採筆記、文集成書。起自唐僖宗中和年間遠祖拓跋思恭居夏州,迄於宋理宗寶慶三年蒙古滅夏,記載了西夏立國前後近350年間歷史。凡有得姓始末、夏臺復入、統萬墮城、烏白失期、靈州失陷,直至夾攻覆亡等36事。各篇均究其原委,纂述歷程,考其異同,間附夾注。此書對於治理西夏有參考之作用。

寧夏回族自治區圖書館藏

佛經長卷

西夏文寫本   一件

西夏文寫本《佛經長卷》為捲軸裝,原卷在一起,由九張白麻紙連綴而成,全篇草書,甚難辨認,經名不詳。根據文中多次出現的「勝慧」「彼岸」「虛空」「三寶」「法性」「識」「腦」等詞,可以推斷為佛教文獻,文中有正文,有偈語。偈語有七言、九言兩種。偈語和正文相互發明、證明。全卷共324行,7300餘字,是現知國內最長的一件西夏文佛經長卷。

寧夏回族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西夏文雕版 

1990年寧夏回族自治區賀蘭縣宏佛塔出土一百二十塊

西夏文字脫源於漢字,在結構、用筆、布局等方面與漢字十分類似,可謂「論末則殊,考本則同」。雖借鑑方塊形漢字,但西夏文筆畫較多,形體比漢字更為複雜,筆畫多在9—15畫之間。其特點是斜筆較多,大量使用撇、捺,這使西夏文字的四角都很飽滿,疏密均勻,具有很高的審美情趣和觀賞價值。保存於宏佛塔的西夏文雕版數量巨大,使早期雕版零星傳世的局面得以改觀,拓展了早期雕版印刷的實物資料,對研究印刷史、佛教傳播史等具有很高的價值。

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藏

妙法蓮華經集要義鏡注四卷 

 西夏泥活字印本  六十八紙

《妙法蓮華經集要義鏡注》是關於《妙法蓮華經》義註疏之類的佛典。《妙法蓮華經》又稱《法華經》,姚秦鳩摩羅什譯,是印度大乘佛教的早期佛典之一。此經在傳世的西夏佛典中版本數量最多,可見在西夏十分流行,佛教天台宗更是以此經為本經。《妙法蓮華經集要義鏡注》是賀蘭山山嘴溝石窟的出土文獻數量最多的一類,共有數十頁(片),此經是目前第一部講述《妙法蓮華經》義理的西夏文獻,該文獻在現存西夏佛經中沒有發現,在歷代漢文《大藏經》中也未見收錄,很可能是西夏人自己編撰的佛教文獻。具有特別重要的歷史數據、版本價值。此經在《磧砂藏》、《大正藏》中沒有收錄,已知的西夏文佛經中也未見,是新發現的一種西夏佛經。存卷一、卷五、卷八和卷十二。

寧夏回族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佔察善惡業報經

西夏木活字印本   二紙

西夏文《佔察善惡業報經》共二紙,經折裝,木活字印本,殘損、缺頁較重,無首尾經名。上下有子母欄,欄距18釐米。每折寬9釐米。此經譯自隋天竺三藏菩提燈翻譯的《佔察善惡業報經》卷下,是有關地藏菩薩所說投木牌佔卜吉兇善惡之法和以示懺悔之法的經典。漢文原文參閱《大正藏》卷十七頁909上欄至中欄。《佔察善惡業報經》雖殘損甚重,但所發現重要內容、木活字印刷的技術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數據、版本價值。

寧夏回族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

(元)于闐三藏寶叉難陀撰  元木活字本  一冊四十七紙

館藏《大方廣佛華嚴經》屬元代初期版本,整冊書為經折裝,上下單欄框、木活字版印刷。西夏文楷書,文字工整秀麗,油墨均勻乾淨。該佛經通體為長方形,封皮為厚紙板黃羅裝裱,黃羅上下邊略有殘損,封皮底右側殘損更甚。上下邊緣有修復的痕跡。封面厚紙板上有經函標籤貼於封皮的中部,為豎長方形,長18.2釐米、寬4.4釐米,白紙精裝,有回紋花邊,標籤漢譯為《大方廣佛華嚴經契第六•生》。經名、題款為雕版。經題後有西夏文題款2行,譯文為「唐于闐三藏寶叉難陀譯,奉天題道耀武宣文神謀睿智制義去邪惇睦懿恭皇帝御校」。是書是研究西夏文字、佛教及木活字印刷的重要實物數據,同時也說明了西夏時期木活字版刻印技術的精湛。

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藏

圓覺注之略疏第一上半

西夏泥活字印本  十四紙

西夏文《圓覺注之略疏第一上半》存十四紙,殘損、缺頁較重。有封籤,為雕版印成,四周子母欄。正文完整者寬40.2、高29.5釐米,四界單欄,上下欄距28.5、左右欄距33.5釐米。正文有陰文(黑地白文)「注」或「末」。書口上部有漢文卷數,有的還有西夏文「略疏」二字,下部為漢文頁碼。此經在《磧砂藏》《大正藏》中沒有收錄,已知的西夏文佛經中也未見,是新發現的一種西夏佛經。

寧夏回族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相關連結:

相關焦點

  • 聚藝藏珍,傳惠世人:「冊府千華——寧夏回族自治區珍貴古籍特展」側影(三)
    10月9日,由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廳主辦,寧夏回族自治區圖書館承辦的「冊府千華——寧夏回族自治區珍貴古籍特展暨寧夏回族自治區圖書館成立
  • 「冊府千華——江西省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開展
    本報訊(記者龔豔平)12月8日,由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省圖書館(江西省古籍保護中心)承辦的「冊府千華——江西省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在省圖書館正式開展,展期一個月,免費對公眾開放。據悉,此次展覽是我省近年來展出古籍珍本數量最多、價值最高、規模最大的一次展覽。
  • 冊府千華——重慶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在重慶圖書館開幕
    12月15日,由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重慶圖書館(重慶市古籍保護中心)承辦的「冊府千華——重慶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在重慶圖書館隆重開幕,展覽為期一個月。12月15日,由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重慶圖書館(重慶市古籍保護中心)承辦的「冊府千華——重慶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在重慶圖書館隆重開幕。鄧蕊 攝據了解,本次展覽是重慶市目前為止最高規格的古籍展覽。
  • 150部珍貴古籍原書亮相重慶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
    周毅 攝圖為珍貴古籍原書亮相吸引參觀者駐足。 周毅 攝圖為市民參觀古籍展。 周毅 攝圖為市民參觀古籍展。 周毅 攝圖為鈐有明代皇后印章的《大明仁孝皇后勸善書》亮相重慶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 周毅 攝圖為150部珍貴古籍原書亮相重慶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吸引市民參觀。 周毅 攝圖為清?
  • 150部珍貴古籍原書亮相重慶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_新聞_中國西藏網
    12月15日,由中國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重慶圖書館(重慶市古籍保護中心)承辦的「冊府千華——重慶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在重慶圖書館開幕,展覽展出了現存最早且完整的《春秋公羊註疏》刻本、鈐有明代皇后印章的《大明仁孝皇后勸善書》、中國古代顏色最多的套版印刷書籍
  • 重慶市辦特展全面展示所藏國家珍貴古籍
    中新網重慶12月15日電 (記者 鍾旖)「冊府千華——重慶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15日在重慶圖書館開幕。作為重慶市目前為止最高規格的古籍展覽,展陳內容分上下兩篇,從重慶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274部珍稀古籍中精選出50餘部加以詳細介紹,並將分批次展示150部珍貴古籍原書,揭示這些古籍的珍貴价值所在。圖為觀眾圍觀重慶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
  • 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開展,規格之高數量之多都是重慶史上首次
    12月15日,市民正在逛展。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重慶日報訊 (記者 趙迎昭)12月15日,「冊府千華——重慶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在重慶圖書館展覽廳開幕。本次展覽從我市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274部珍稀古籍中精選出50餘部進行詳細介紹,同時分批次展示150部珍貴古籍原書。這也是迄今重慶舉辦的最高規格古籍展覽。亮相展覽的不少古籍珍寶,是近年才被發現的。據了解,重慶圖書館(重慶市古籍保護中心)用10年的時間完成了全市43家古籍收藏單位4.5萬餘部、63.5萬餘冊古籍的著錄、審校及出版工作。
  • 150部珍貴古籍在重慶展出
    原標題:150部珍貴古籍在重慶展出   現存最早且完整的《公羊傳》註疏合刻本等150部珍貴古籍近日在重慶圖書館開展。
  • 寧夏回族自治區資訊|草莓君說歷史:寧夏省和現在的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草莓君說歷史:寧夏省和現在的寧夏回族自治區有什麼關係?西北地區,在民國時期一直是屬於西北馬家軍的勢力範圍,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設立寧夏省以後,西北五馬之一的馬鴻逵成為寧夏省的主席。
  • 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近現代史上最知名的六大名人!
    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人。曾任國民黨政府寧夏省參議會副議長、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職務。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民族宗教界傑出代表、愛國愛教的楷模。中短篇小說、散文分別獲《小說選刊》獎、《廣州文藝》獎、《飛天》十年文學獎、《朔方》文學獎、《回族文學》獎、《黃河文學》獎等。作品被譯介英、法、韓、希臘、阿拉伯等文字。獲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自治區「四個一批」人才,自治區首批「塞上文化名家」,自治區首批文化藝術領軍人才。
  • 江西省圖書館迎建館100周年 展出《宋應星四種》存世孤本等古籍
    當日同期開展了「冊府千華——江西省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 劉佔昆 攝江西省圖書館創辦於1920年,一百年來,六遷館址、三建館舍,新館位於贛江之濱,建築面積9.6萬平方米。江西省圖書館現有館藏文獻402萬冊(件),數字資源251TB,是江西省規模最大、藏書最多、體系最完備的綜合性公共圖書館。
  •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原常委王政被「雙開」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訊據寧夏回族自治區紀委監委消息:日前,經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批准,自治區紀委監委對第十二屆自治區黨委委員,自治區政協原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王政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
  • 寧夏回族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告302批次藥品質量抽檢信息
    >符合規定寧夏回族自治區藥品檢驗研究院114粉葛甘肅德生堂醫藥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衛五店寧夏醫科大學總院製劑中心《寧夏醫院製劑規範》1995年版符合規定寧夏回族自治區藥品檢驗研究院>20200212銀川市中醫醫院寧夏回族自治區醫院製劑規範(1995年版)(2014年品種修訂)符合規定寧夏回族自治區藥品檢驗研究院
  • 現存最早《公羊傳》等150部古籍重慶展出
    本文轉自【中國網】;現存最早且完整的《公羊傳》註疏合刻本等150部珍貴古籍近日在重慶圖書館開展。此次「冊府千華——重慶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由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展覽為期一個月,將分批次展示150部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珍貴古籍原書。
  • 寧夏回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廳:11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陳娟女) 2020年11月6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廳網站發布2020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示(第三十六期)。信息顯示,近期,寧夏回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廳組織對糧食加工品、飲料、茶葉及相關製品、酒類、水果製品、糕點、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8大類667批次食品進行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經檢驗656批次合格,11批次不合格。
  • 權威發布丨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2016
  • 寧夏馬術運動協會獲評寧夏回族自治區3星級體育類社會組織
    青馬網訊 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體育局依據《寧夏回族自治區體育類社會組織評估實施細則(試行)》辦法對自治區級體育協會進行了評估。2019年共有34個自治區級體育社會組織自願參加評估,其中,33個體育社會組織具備星級條件。
  • 冊府千華,妙手匠心
    由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山西省文化廳主辦,山西省圖書館承辦,為期兩個月的2018年群眾文化活動季省級示範項目「冊府千華,妙手匠心」的山西省古籍保護成果展,將從5月18日開始至7月15日,在山西省圖書館中向公眾免費開放展覽,在山西省圖書館1號展廳舉行。
  • 寧夏回族自治區為農民工清理解決工資約9700萬元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20日,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民工工資清欠領導小組辦公室相繼發出清欠農民工工資1號至4號督辦函。一輪又一輪清欠狂飆,橫掃和糾正了一個又一個違規行為。    清欠列入民生計劃    2011年1月5日,在主席辦公會上,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王正偉動情地說:「農民工有自己的人格尊嚴,不是被逼無奈,他們怎麼會到政府門前上訪,哭訴,甚至下跪?聽聞農民工泣跪討薪,我心裡非常不安。不幫他們把血汗錢討回來,我們哪裡還能心安理得地說,我們是人民的政府?」
  • 寧夏回族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註銷寧夏銘佳義齒有限公司...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6月29日,寧夏回族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於註銷寧夏銘佳義齒有限公司《醫療器械註冊證》的通告(2020年 51號)。通告稱,根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和《醫療器械註冊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經寧夏派瑞義齒科技有限公司(原寧夏銘佳義齒有限公司)申請,現註銷該企業定製式義齒產品《醫療器械註冊證》,證書編號:寧械注準201326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