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馬拉松,訓練如何繼續

2020-12-11 浙江體育在線

沒有馬拉松,訓練如何繼續

記好心率跑的公式,循序漸進地開始拉練吧

2020-04-10 13:17:30 來源:體壇報 記者 王品燚

  日前,中國田徑協會發布《關於落實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第47號文件精神的通知》。其中明確表示,馬拉松等大型活動、賽事暫不恢復,而鼓勵利用網絡形式,向當地群眾推廣併科學指導居家跑步鍛鍊活動。

  自此,原本宣布5月初回歸的不少賽事也紛紛停下案頭工作。這一消息讓不少跑者感到遺憾:這基本意味著上半年要告別跑馬。

  雖說比賽停了,但訓練卻不能斷。對於專業跑者來說,他們有著明確的目標,即便沒有賽事,他們也能循著之前的計劃進行訓練;但是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跑馬是一種愛好而非職業,因此在無「馬」可跑之後,如何保證PB、怎樣進行訓練、是否要維持跑量則成了橫亙在他們面前的一道道難題。

  「這段時間我跑量保持在原本的一半左右。」家住杭州錢塘新區的王芳是一個跑步新人,跑齡不足兩年的她只有幾次半馬的經歷。「疫情向好後,我第一次在江堤上拉練時按照以往的強度進行,回家就渾身冒冷汗,在家休整了三天才算恢復。」不得已,她按照跑友群裡「大神」的指點下逐漸恢復訓練——跑量控制在以往的一半、一周保證2-3次即可,通過兩周左右的恢復訓練,再逐漸恢復跑量和頻次。

  但事實上,最「受傷」的還要數追求PB的成熟跑者。跑馬對於他們來說,除了是實現自身價值的舞臺,更是社交、遊歷的一種方式。「調整心態是關鍵,不要因為無馬可跑就自我懈怠。」當記者聯繫上錢軍時,他正在家裡的陽臺上進行力量訓練。作為杭州知名的跑馬大咖,一身腱子肉是錢軍最明顯的標誌,他已經跑遍了國內金標賽事,家裡牆上的獎牌也有140多枚,「在家保證一定的力量訓練很有必要,況且專業跑者都知曉自身的優缺點,正好可以趁著這段歇賽期進行調整、補短板。」

  以錢軍為代表的跑者,目前都處於「佛系跑」的階段。錢軍告訴記者,他目前基本上每天保證10公裡左右的勻速跑。「我將心率保持在150左右,這樣的強度對我來說既能減脂、又能保證訓練狀態。」如何確定自身的跑步強度?錢軍給出了一個適用於心率跑的公式——跑步時的心率=230-(跑者年齡×65%)。

  此外,錢軍表示,近期雖然天氣轉暖,但是跑步前的熱身還是必不可少,每次至少保證20-30分鐘。「有條件的跑者可以根據自己的Pb去進行馬拉松課程的學習,全面的訓練有助於跑者後期狀態的提升。」

標籤:跑步;錢軍;賽事;馬拉松;恢復;國家體育總局;網絡形式;中國田徑;訓練;心率 編輯:陳海音

相關閱讀

相關焦點

  • 沒有馬拉松,訓練如何繼續?
    其中明確表示,馬拉松等大型活動、賽事暫不恢復,而鼓勵利用網絡形式,向當地群眾推廣併科學指導居家跑步鍛鍊活動。自此,原本宣布5月初回歸的不少賽事也紛紛停下案頭工作。這一消息讓不少跑者感到遺憾:這基本意味著上半年要告別跑馬。雖說比賽停了,但訓練卻不能斷。
  • 馬拉松如何訓練達到目標配速?
    但是相較於另外四種配速訓練,包括較慢速的輕鬆跑(EP)、乳酸閾配速(TP)、間歇配速(IP)、反覆間歇配速(RP)等。馬拉松配速是最常產生爭議,也是最常被詢問到的部份,這些問題摘錄如下:●    如何決定你的馬拉松配速?●    馬拉松配速該跑多長?
  • 如何訓練馬拉松的速度能力
    馬拉松訓練有兩個很重要的環節,一個是耐力訓練,還有一個是速度訓練。耐力和速度能力是我們跑馬拉松的兩條腿,兩條腿走(跑)路,我們才能跑得更好。耐力訓練更多在跑量,而速度能力的訓練更具技巧。雖然馬拉松是一項以有氧運動為主的運動,但我們都想在儘可能的情況下跑更快。並非所有人都適合速度訓練,對一些剛開始準備參加馬拉松的大眾選手,平常訓練時間不多,體重還較重的這三類選手並不建議在訓練計劃中安排速度訓練,效果不好還非常容易受傷,訓練的重心應該放在養成跑步習慣和有氧慢跑這些基礎上。訓練頻次。
  • 馬拉松賽前一天,應該休息?還是繼續訓練?
    比賽前一天訓練的優點:每個跑步者自身的條件和能承受的訓練程度都是不同的,那些習慣在比賽前一天繼續訓練的人可能是因為以下幾點原因:半程馬拉松:在長距離跑步的前一天進行跑步訓練可以幫助你的肌肉更有效地存儲糖原,這會使你在比賽當天度過那些想要放棄的瞬間。全程馬拉松:在耐力賽前一天輕鬆進行20分鐘訓練,可以幫助放鬆肌肉。需要注意的是要將跑步時間限制在20分鐘以內,以免耗盡糖原儲備。
  • 馬拉松來了,教你如何DIY間歇訓練
    憋了近一年,雖然各大馬拉松規模減少,至少可以報名比賽。報名之後,各種訓練必不可少,跑步訓練課程中,除了有氧基礎訓練、乳酸閾值訓練,間歇訓練是很多跑步愛好者必備訓練科目之一。那麼如何進行間歇訓練呢?間歇訓練屬於無氧區間內,所以訓練參考是配速,那麼問題來了,配速多少合適呢?記得我之前練間歇,每一組都是以最大速度衝,幹到爆為止,沒有去考慮配速,這樣的結果很可能是超負荷,超出能力範圍,後果是受傷機率加大,恢復時間加長。
  • 馬拉松PB2:05:48的非黑人運動員是如何訓練的
    當時在挪威沒有真正的高水平長跑運動員的訓練環境,所以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我的大部分訓練都是獨自完成的。這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很高興有人在推動你,你不得不在跑道上跑得更快;但長時間緊張和接近閾值,我發現很容易通過訓練和關閉大腦讓我我獨自一人,專注於別的事情不讓痛苦進入大腦。
  • 跑步多久可以參加半程馬拉松?賽前該如何訓練?
    馬拉松對於很多的跑步新人來說,是非常期待卻又不敢去挑戰的。我尤其記得自己第一次跑步的時候,繞了操場跑了2圈就開始上氣不接下氣,到後來能一口氣跑5公裡、10公裡也不覺得費勁了。也正是因為堅持跑步,結實了很多的和我一樣愛好跑步的人,之後大家經常一起跑步,相互學習,相互鼓勵,久而久之便產生了想報名半程馬拉松的想法。
  • 馬拉松訓練計劃
    儘可能找那些和你目標馬拉松環境接近的比賽,這可以為你的比賽做好準備。  具體的訓練單元  休息日——所有訓練計劃都必須安排恢復,每個人安排休息的頻率都會不同,有些人每周訓練後需要2或3天,有些人需要1天,每個人都需要安排沒有或很少訓練的輕鬆時間。這份計劃的每周一都安排為休息日,這也是很多人作為輕鬆時間的日子。
  • 如何制定一份科學的馬拉松訓練計劃?第九點必看
    馬拉松是一種極限運動,在備戰馬拉松比賽中,長時間的訓練準備尤其重要。它不光關係到比賽的發揮水平,還涉及到比賽時的身體健康。在2月份舉行的港馬,就有一位10公裡的女選手倒地,經搶救無效死亡。據悉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平時訓練不夠,貿然參賽導致。
  • 【跑步課堂】馬拉松訓練計劃如何應用
    參加馬拉松比賽之前,很多跑步者會按照訓練計劃進行3個月以上的訓練。不過,從一場比賽結束到下一場比賽開始前3個月這段時間內,跑步者的訓練量往往會減少,這導致他們可能失去之前獲得的良好訓練狀態。準備下一場比賽時,他們不得不從頭開始訓練,以致無法體會到成績進一步提高的喜悅。
  • 奔跑中國訓練課 如何利用亞索800備戰馬拉松?
    其實亞索800是一個針對馬拉松的跑步訓練,同時可以用來預測和計算全程馬拉松的完賽時間。亞索800的訓練內容包括多組800米間歇跑。最理想的狀態是能夠在賽前減量期來到之前,能在每次訓練積累到10組800米。每組完成時間(分鐘和秒)來對 應全程馬拉松的完賽時間(小時和分鐘)。比如,如果在亞索800中的訓練中,你每組800米的完成時間在4分鐘以內,那麼就具備了4小時完賽的能力。
  • 最好的馬拉松訓練方法
    「你認為這不是錯的嗎?」我朋友問我、「他不可能那麼快從馬拉松中完全恢復過來。」三周之後,Hall在倫敦跑出了2:08的成績,我的朋友再次電郵我。「我想我錯了,」他說道。不,沒有錯,我回答他。這個觀點被幾周後的《國際運動生理和健康雜誌》上的一篇讓人興奮的新的研究所證實了。
  • 最好的馬拉松訓練計劃
    Hall提出了一個長的能快速跑完的馬拉松計劃。「你認為這不是錯的嗎?」我朋友問我、「他不可能那麼快從馬拉松中完全恢復過來。」三周之後,Hall在倫敦跑出了2:08的成績,我的朋友再次電郵我。「我想我錯了,」他說道。不,沒有錯,我回答他。這個觀點被幾周後的《國際運動生理和健康雜誌》上的一篇讓人興奮的新的研究所證實了。
  • 看莫·法拉赫日常訓練計劃,談馬拉松長跑力量訓練如何協調專項
    看莫·法拉赫日常訓練計劃,談馬拉松長跑力量訓練如何協調專項 前面的文章裡,我們已經提到力量訓練對馬拉松項目的意義和作用。
  • 如何利用先天耐力和先天爆發力優勢,進行馬拉松訓練
    如何利用你的優勢來發揮特長,以及如何利用你的弱勢來彌補短板?我們都知道長跑是一項集耐力、速度與精神力於一身的運動,它的訓練非常複雜豐富,雖然有一定的共性,但細細品來,每個人成為高手的途徑卻是大相逕庭的。有的高手喜歡跑長距離,有的高手喜歡跑間歇,但他們都能成為頂級高手。這裡會涉及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差異化高級訓練,你的先天優勢是什麼?
  • 馬拉松訓練~配速跑~如何提升馬拉松跑的速度和效率
    完成一次全程馬拉松賽事,通常採取勻速跑的策略,要想安全高效地完成一次全程馬拉松,就必須找到自己的最佳節奏和配速,穩定的配速是安全完賽的關鍵,馬拉松配速跑訓練可以幫助到你,一個優秀的馬拉松跑者通常具備很好的配速控制能力,保證他們按照自己設定的目標完賽。
  • 以跑馬拉松為目的的跑者,可以如何利用跑步機訓練?
    很多馬拉松頂尖運動員,訓練最常見的三個場景也是操場跑道、公路和跑步機。跑步機可以作為路跑同時非常有效的補充針對訓練:如何利用跑步機訓練馬拉松?如果目標完成馬拉松,最好的方式是路跑+跑步機結合訓練。跑步機相比路跑有幾個優勢(下面會具體說),也確實存在更枯燥乏味的問題。
  • 馬拉松突擊訓練的小妙招
    11月1日的無錫馬拉松達到了2萬人規模,紹興馬拉松、西安馬拉松、重慶馬拉松成功舉辦,上馬、廣馬、武漢馬……上半年積累推遲下來的賽事一個個都在本年的最後兩個月裡爆發式舉行,跑友們一下子陷入從無賽可比到大賽群至的境地。很多人在報了馬拉松之後才發現,最近一直都缺少訓練,別說創造最好成績了,完賽都會是巨大挑戰。
  • 國內六大馬拉松高手照常訓練 不過也有高手被隔離
    摘要:疫情期間,中國高水平專業運動員們的訓練沒有停,但各支國字號隊伍基本都採取封閉集訓方式。不過,把馬拉松運動員「封起來」訓練不太現實,他們到底怎麼訓練的,還照舊「上街」跑步嗎?馬拉松和其他運動項目最大的不同,是其比賽場地的開放性——賽道幾乎都是平日裡人來人往的馬路。
  • 如何科學備戰北京馬拉松 用手錶制定訓練計劃
    作為中國最頂級的馬拉松賽事之一,北馬向來吸引著無數跑者。2018北馬時間定在了9月16日,相信眾多跑者已蓄勢待發。報名北馬的跑者是需要有過往的完賽記錄,這意味著參賽者大多是有基礎的。進階跑者如何備戰北馬,科學訓練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