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談起自行車,人們首先會想到的就是近兩年新興的共享單車了。畢竟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已經成為了主要的交通工具,在共享單車興起之前,街面上除了為了鍛鍊身體的自行車隊,已經很少能看到自行車的身影了。然而在上個世紀,自行車在人們眼中卻是奢侈品。
那時正處於改革開放的大時代,人們的生活有所提高,而大量的新事物湧入中國,其中當時被稱為洋車的自行車,就是其中之一。在當時那個年代,自行車不僅僅是一個代步工具,而是一種象徵性的東西,畢竟自行車在那時,還是憑票購買的稀罕物品。不僅要有錢,還有要人脈才能買的到。這引起了一陣購買自行車的熱潮。那麼上個世紀,一臺永久自行車,一輛價值180元,換算到如今該值多少錢?
一、結婚三大件
結婚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中國出於對結婚的重視,以及對婚後生活的期望,誕生出了結婚陪送物品的習俗。而這些物品根據時代的發展,每個時期都是不同的。
而在上個世紀,不用多說大家也知道,肯定少不了自行車。一般家庭條件不錯的人家,都會為新人準備,手錶、縫紉機、自行車,它們就是那個時期的三大件。而自行車的品牌比較出名的有鳳凰、飛鴿和永久牌,其中永久牌最受大眾追捧。
二、三轉一響
而到了那個年代後期,這樣的情況更為普遍。不光在結婚的時候,一般條件稍微好些的家庭,三大件也成為了硬體設施。如果沒有自行車等物品,那都是很沒有面子的事情。甚至在一些大城市,還流行起了三轉一響,三大件之外,要再加上收音機,才是一個優越家庭的標配。
這些物品體現明顯的時代性,那時中國的經濟剛剛開始穩定發展,這個情況代表了民眾對新生活的嚮往。大家渴望看到它們給自己的生活帶來變化,這代表一個時代的人們對待生活態度正在發生著轉變。
三、自行車的價值
那個時代中國剛經歷了三年自然災害和特殊時期,經濟狀況較為落後,長期的貧困生活剛剛結束。祖國的經濟剛剛有所發展,所以工人的工資很低,一般來說只有十幾塊錢。而一臺永久牌自行車需要180元,一百八十元,相當於一名工人不吃不喝十幾個月才能買得起一輛。
換算到現在的話,相當於兩三萬人民幣。
以我們的眼光來看,可能覺得不算什麼。可是以當時的生活水平來說,一般人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這也是為什麼當時買一輛自行車,往往被家裡人視若珍寶,如果遇到泥濘不堪的路,甚至扛著自行車走。因為用的愛惜,有些家庭的自行車,傳到孩子手裡的時候,看起來還是嶄新的。
時代的特殊性,造就了這些時代印記。擁有第一輛自行車,第一臺收音機,那個時候喜悅激動的心情,讓人記憶猶新,仿佛跟上了時代的潮流。現在的年輕人可能不會理解那種對自行車的執著。對他們來說自行車,只是個極其普通的代步工具,可對於那一代人來說,卻是一段珍貴的回憶。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