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由於口感酸甜,富含維生素C,自然是受到不少人的喜愛,尤其是茶餘飯後剝一個大快朵頤,是再愜意不過了。不過,對於需要長期定時服藥的慢病管理患者,則要謹慎吃「柚」了。
前段時間,武漢58歲的劉先生就因為連續吃了7天柚子而出現四肢酸痛、無力、尿液顏色加深等症狀,經檢查被診斷為「橫紋肌溶解」。
據悉,劉先生由於高血脂,需要長期服用他汀類的降脂藥物,本次事件也是在服藥期間進食了過多柚子所致。
不酗酒、沒過度運動,平平無奇的柚子遇上降脂藥,為何也會出現橫紋肌溶解?除了柚子,日常在用藥方面還有哪些鮮為人知的「冷知識」?
對此,家庭醫生在線採訪了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陳運超,在揭開柚子類水果與藥物關係的同時,也教大家防範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致命陷阱」。
何運超
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 重症醫學科
副主任醫師
擅長疾病:急性中毒合併多器官功能損害的重症患者救治。對臨床急危重症搶救、多器官功能衰竭救治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肌肉酸痛無力、醬油尿
要警惕是橫紋肌溶解
說起「橫紋肌溶解」,多數人會想到的是小龍蝦吃多了,酗酒、過度運動也是該病常見的誘發因素。這是一種由於運動、藥物、炎症等各種原因導致橫紋肌細胞被破壞,細胞內物質釋放到細胞外液和血液循環系統中而出現一系列症狀的臨床症候群。
陳運超表示,當出現橫紋肌溶解症候群時,往往會表現為乏力、肌肉疼痛、腰痛、解濃茶色甚至醬油色尿液,部分病人會出現發熱、急性腎功能衰竭、無尿。如果救治不及時,患者依然會有生命危險。
所以,一旦患者出現上述症狀,應該及時就醫。「醫生一般會採用鹼化尿液、補液等方式來促進肌紅蛋白排出、糾正酸中毒、糾正電解質紊亂;另外還會採用血液淨化腎臟替代治療來清除肌紅蛋白、肌酸激酶等肌肉細胞破壞而產生的物質,以及維持內環境穩定。」陳運超指出。
柚子吃出「肌肉溶解」
其實是它在作怪
細究起來,導致劉先生出現橫紋肌溶解症候群的罪魁禍首其實是柚子,尤其是西柚裡面富含的一種物質——呋喃類香豆素,它是一種肝藥酶CYP3A4的強效抑制劑。
鑑於大多數人並不熟悉肝藥酶CYP3A4,陳運超介紹,這是細胞色素P450酶家族中最重要的代謝酶,也是我們人體內一種很重要的代謝酶,其主要功能是對進入人體的藥物等外源性物質進行代謝,可以理解為藥物的「代謝工廠」。
食用了柚子之後,呋喃類香豆素會令肝藥酶CYP3A4功能抑制,使體內藥物代謝明顯減慢。而劉先生是按照常規劑量服藥,又連續吃了7天的柚子,藥物會在體內堆積,從而產生相應的不良反應。
陳運超補充說,「他汀類降脂藥其中一個主要的副作用是肌肉損害,包括肌肉疼痛、肌炎、橫紋肌溶解。所以柚子和他汀類降脂藥同時服用後,他汀類藥物代謝減慢,在體內堆積,會出現橫紋肌溶解等副作用。」
當然,由於他汀類藥物還可能伴隨有其他的副作用,所以柚子與藥物結合,也可能遇到其他的不良反應,諸如:1)肝功能損害,患者可以出現肝細胞酶升高;2)神經系統症狀,包括頭暈、頭痛;3)胃腸道症狀,包括腹痛、噁心、嘔吐、反酸;4)皮膚症狀,包括皮膚瘙癢、皮疹;5)糖耐量異常等。
這幾種食物和藥物並不相容
那麼,是不是避開柚子和降脂藥就相安無事了呢?其實也不是,除了他汀類降脂藥,日常生活中有幾類藥物和柚子同服後也會發生類似的不良藥物反應。
1)苯氧酸類(貝特類)降脂藥:非諾貝特、苯扎貝特等;
2)喹諾酮類(沙星類)抗菌藥;
3)B肝抗病毒藥: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
4)β2受體激動劑:特布他林、沙丁胺醇等;
5)容易引起低血鉀的藥物:呋塞米、氫氯噻嗪、吲達帕胺、複方甘草酸苷、兩性黴素B等;
6)麻醉精神類藥物:阿片類、巴比妥類、吩噻嗪類、琥珀醯膽鹼類等;
7)茶鹼、胺碘酮、多奈哌齊、秋水仙鹼、苯海拉明等。
在水果屆裡,含有呋喃類香豆素也並非只有柚子,沙田柚、紅心柚,尤其是近年來廣受減肥人士青睞的西柚,更是含有豐富的呋喃類香豆素需要引起警惕。
此外,其他如楊桃、石榴、芒果、葡萄、蘋果、蔓越莓、番石榴、番木瓜、大豆、甘藍、辣椒、大蒜、紅酒、人參等含有呋喃類香豆素的食物,也會不同程度地抑制肝藥酶活性,從而影響藥物的藥代動力學。
雖然大多數人不會用果汁來送服藥物,但由於食物可以在體內停留一定的時間,即使在非服藥期間,也要儘量避免食用這些食物。陳運超指出,「在服藥的前後2小時內進食都算是同服,雖然暫時沒有足夠的醫學證據可以提供相關的指引,但即使錯開服用藥物和進食相關食物的時間,也是不夠嚴謹」。所以他建議在服用相關藥物的患者,儘量避免進食此類食物。
除了「食藥組合」
這些藥物聯用也可能致命
相比於柚子+降脂藥出現的不良反應組合,在生活中,人們更為熟悉的常識是服用頭孢類抗生素期間不能飲酒,容易產生雙硫侖反應。陳運超補充說,「藿香正氣水裡面含有40-50%的乙醇,如果使用頭孢類抗生素聯用藿香正氣水,同樣可能出現危險。」
不僅食物中存在肝藥酶抑制劑,我們日常也會接觸到肝藥酶抑制藥物,包括以下:1)大環內酯類抗菌素:克拉黴素、紅黴素;2)制酸藥西咪替丁;3)抗真菌藥:氟康唑、伏立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
而日常接觸的常用藥有部分可能存在嚴重副作用,如:1)抗過敏藥物,例如特非那定可以引起QT間期延長等心律失常;2)抗凝藥物華法林可以增加出血風險;3)降壓藥物可以引起血壓下降;4)鎮靜安眠藥可以影響精神狀態;5)抗腫瘤藥物有的肝腎損害;6)免疫抑制藥物環孢素有腎毒性。
陳運超強調,當這些藥物和肝藥酶抑制劑聯合應用就有可能出現致命危險,需謹慎!另外,對於慢性患者在服藥期間的注意事項,他也提出幾點建議:
1、按時按量服藥,不要隨意增加或者減少劑量;
2、聯合用藥的時候要嚴格按照醫囑規定,不要私自聯合用藥,聯合用藥前最好諮詢藥師或者醫師;
3、不要用果汁、牛奶、茶等飲料送藥,當用藥後出現不適,或者增加某種藥物後出現不適的症狀要及時和醫生聯繫,送院就醫;
4、不要使用偏方或者保健品替代藥物或者聯合藥物治療,以免增加風險。
通訊員:洪霞
編輯:麥瓊璇
排版:李阜蓉
審校:劉衡
【來源:家庭醫生在線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