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旅遊必去十大景點:平遙古城、雲岡石窟、五臺山、歷山、龐泉溝、蘆芽山、蟒河、五鹿山、太行山大峽谷、應縣木塔。
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始建於周宣王時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還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是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
山西平遙被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市之一。
世界遺產中心描述稱:平遙古城是中國古代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平遙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徵。而且,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裡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裡。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雲岡石窟在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2020年2月,為致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雲岡石窟景區恢復運營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向全國醫務工作者免門票。
五臺山
五臺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介於北緯38°55'—39°66'、東經113°29'—113°39'之間,景區規劃面積607平方千米,行政管轄面積436平方千米。
《名山志》載:「五臺山五峰聳立,高出雲表,山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曰五臺。」五臺山是中國青廟黃廟共處的佛教道場,有宗教活動場所86處,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來參拜。著名的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南山寺、黛螺頂、金閣寺、萬佛閣、碧山寺等。
五臺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2004年,五臺山被評為中華十大名山。2009年6月,五臺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2007年,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歷山
歷山,是中條山脈的一段,位於山西南部地區翼城、垣曲、陽城、沁水4縣的交界處,總面積為100平方公裡,最高峰舜王坪,海拔2358米,。相傳舜王當年耕治此山時,曾編制了黃河流域的物候歷——《七十二候》,故後人稱此山為歷山。境內峰巒疊翠,高距雲表,是山西省南部最高的山,保存著華北地區僅有的一片原始森林。在這裡,自然風光、原始森林和古人類文化融為一體,集旅遊、探險、狩獵、考古、寫生、度假為一身的綜合性風景區;是一個大氣、土壤、水源、環境質量品位極高的、無汙染的自然風景區。山西曆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24800公頃,1983年經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8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暖溫帶森林植被和珍稀動物。
2020年2月,為致敬廣大醫務工作者,自疫情結束景區開放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景區將向全國醫務工作者免費開放。
龐泉溝
山西龐泉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山西省交城縣西北部和方山縣東北部交界處,地處呂梁山脈中段,屬野生動植物類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中國特有的珍禽褐馬雞及其棲息地。
保護區南北長15公裡,東西寬14.5公裡,總面積10443.5公頃,森林覆蓋率達86%。1980年12月經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6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蘆芽山
蘆芽山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佛教名山,毗盧佛道場。內有300萬年前的國家地質公園萬年冰洞,有中國華北地區罕見的水平聯洞型棧道,是世界罕見的生態基因庫。
景區薈萃了「山、石、林、草、洞、湖、泉、谷、廟、關」十大系列的旅遊產品,是集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自然保護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及中國民間文化旅遊示範區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區。
景區以蘆芽山(太子殿主峰)為中心,包括馬侖草原、小蘆芽山、萬年冰洞、千年地火以及懸崖棧道、天池湖群和情人谷等諸多景點。
蟒河
蟒河風景區位於山西晉城市陽城縣南33公裡的桑林鄉,面積58平方公裡,境內有獼猴、大鯢(娃娃魚)、麝、金貓、金雕、金錢豹、大黑蝴蝶和山白樹、領春木、青檀、蘭草、山萸樹、紅豆杉等珍稀動植物。是保護獼猴和亞熱帶植被為主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區內冬暖夏涼,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4℃,森林覆蓋率在80%以上,有「山西動植物資源寶庫」之美譽。特別是保護區內的獼猴,屬我國自然地理分布的最北限。全長10公裡的地面鈣化景觀,被地質學者稱為中國東部惟一的鈣化型峽谷奇觀,號稱「北方小桂林」。
五鹿山
山西五鹿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山西省蒲縣、隰縣境內,地處呂梁山脈南端,地理坐標為北緯36°23′45″~36°38′20″,東經111°2′~111°18′。保護區屬森林生態系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區內總面積20617.3公頃,森林覆蓋率68%。保護區始建於1993年。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世界珍禽褐馬雞和中國國特有樹種白皮松。
太行山大峽谷
太行大峽谷風景區地處河南省西北部,南太行山東麓的林州市,南北長50千米,東西寬1.25千米。
太行大峽谷風景區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
太行大峽谷風景區地處晉豫兩省交界,橫亙於林州市西北部,海拔800-1736米,相對高差約1000米。2012年10月31日,國務院發布第八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獲批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16年10月13日,國家旅遊局公示河南省安陽紅旗渠·太行大峽谷成為五A級國家級風景區。
應縣木塔
釋迦塔全稱佛宮寺釋迦塔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城西北佛宮寺內,俗稱應縣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慶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畢,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且唯一一座木構塔式建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AAAA級景區。與義大利比薩斜塔、巴黎艾菲爾鐵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2016年,釋迦塔獲金氏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最高的木塔。
釋迦塔塔高67.31米,底層直徑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紅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噸,純木結構、無釘無鉚。塔內供奉著兩顆釋迦牟尼佛牙舍利。
疫情結束景區開放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全國醫務工作者(含港澳臺地區)憑藉有效證件即可免門票遊覽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