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方式分為三種:
1 實生苗繁殖:溫水浸種6-8小時催芽,然後播種。
2 扦插育苗:取約25-40釐米長的枝條,放置陰涼處7天左右,待傷口癒合後扦插,扦插基質以鋸末屑,豬糞,田園土(1:1:2)最佳,髮根率高達96%以上,全年均可進行。
3 嫁接育苗:選無病蟲害、生長健壯、莖肉飽滿的植株做砧木,品質優,健壯的枝條做接穗,將火龍果莖用刀切平面,把接穗插入,對準形成層,用棉線綁牢固定,4-5天接合面即有大量愈傷組織形成。
立柱栽培與架式栽培的比較
立柱栽培
優點:種苗使用量少,鋼筋水泥柱結構牢固,單株產量高。
缺點:盛產期空間擁擠,給管理和採收帶來不便。
架式栽培
優點:管理比株式方便
缺點:所需幼苗數量多,單株營養面積有限,分枝數量少。
1 土壤管理
火龍果根系主要分布在表土層,施肥應採用撒施法或者葉面噴施,施肥宜少量多次,防止燒根、爛根,忌開溝深施,以免傷根。
生草免耕:可套種紫花苜蓿、菠蘿等綠肥,以利於保持水土;避免噴除草劑。
2 施肥
基肥:應施營養全面,肥效長的有機質類肥。
未結果的幼年樹:追肥應做到勤施薄施,未結果的幼樹以水肥為主,果苗成活後,每隔15天追肥一次。
結果期:宜每次採果前追肥一次。
3 灌水和排水
火龍果是肉質根和肉質莖,根系分布淺,沒有葉片蒸騰,抗旱性相對較強。節水灌溉宜用滴灌,排水不良,火龍果根系的呼吸作用受到抑制,做好排水系統。
1 幼年樹整形修剪
在莖攀爬至柱頂前剪去所有側芽,只留1個往上生長的枝條,每隔25cm左右用繩子將莖蔓綁在水泥柱上,使莖蔓攀援往上生長。當枝條超過柱頂圈約8cm時,剪去頂芽促分枝。選留3-4條健壯生長和均勻分布的新芽做一級分枝,使其沿圈下垂生長;當一級分枝長至約30cm再去頂促分枝,每枝選留3-4個芽。
2 結果樹修剪
春剪:2-3月進行,主要去病弱枝,徒長枝和過密枝,減少營養消耗,保持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
秋剪:11月果實採收完進行,主要剪去老弱枝,病蟲枝、過密枝及垂地遮蔭的莖蔓和不再結果的枝條,保留分布均勻、健壯的莖枝。
摘心抹芽:當枝條長70-80cm時摘心,摘心可促進分枝,讓枝條自然下垂;主幹或枝蔓上萌發的多餘的芽要及時抹除。
調節花期:利用修剪的方式來調節產期,是當前火龍果生產關鍵性技術之一。將能具備開花結果的枝蔓進行計劃結果,安排2/3的枝蔓作為結果枝,餘下1/3有花的枝蔓將花蕾抹除,作為後備結果枝蔓。
1 疏花疏果
在花蕾出現4天左右花生粒般大小(直徑約2cm)時進行疏花蕾,或花開之前疏花,每枝保留2-3個飽滿花蕾,均勻分布。
2 疏果
當幼果橫徑長至2cm時開始疏果,每枝留1-2個發育飽滿、顏色鮮綠、完好及無畸形,又有一定的生長空間的幼果,以集中養分,促進果實正常生長。
3 授粉
授粉品種:要求授粉品種商品性好, 間種10%左右授粉品種,品種間授粉,可明顯提高結實率。
授粉時間:晚上9時至次日早晨
人工授粉:在花開至閉合前,用毛筆直接將授粉品種花粉塗到雌花柱頭上。
主要病害有炭疽病、潰瘍病、冷害、和蝸牛、鱗翅目昆蟲(蝶、蛾類)。
防治原則: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提倡採用農業措施、生物防治和物理等方法防治。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量化學農藥;限制使用中等毒性農藥,禁用高毒、高殘留的化學農藥。嚴格掌握施用量、使用次數、施藥方法和安全間隔期。
來源:火龍果種植聯盟
「光合高脂膜系列」產品簡介
「光合高脂膜系列」產品是一種能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的純植物製劑,霧化噴灑在植物上,可在物體表面形成一層連續膜層,通過物理原理提高植物光合作用能力,同時防治各種病蟲害,提高農產品產量及質量。
在火龍果種植期間,噴布「光合高脂膜系列」產品,不僅能夠防治病害,火龍果的質量會有所提高!
(編寫於2018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