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賽季的總決賽,雖然兩隊有易建聯和韓德君這樣的頂尖內線,但是還是被許多球迷稱為後衛線之間的對決,因為兩家都有著名的後衛線三叉戟,廣東有趙睿、胡明軒和徐傑,遼寧有郭艾倫、趙繼偉、和高詩巖。這兩組組合,不僅實力有,而且還有人氣有流量。也都在總決賽上展現了各自的優劣勢。
但是隨著今年休賽季的交易發展,遼寧用高詩巖和山東西王交換租借朱榮振,遼寧的後衛線三叉戟宣告瓦解,而廣東的後衛線三叉戟卻在交易的流言蜚語中得以保存。
那麼為什麼兩組參加總決賽的三叉戟廣東的得以保存而遼寧的就拆散解體了呢?
用廣東球迷的話說廣東後衛黑白矮,是互補性的球員,缺一不可,所以球隊不會拆散,當然這只是球迷一家之言,並不科學,也不可信,說互補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說缺一不可並不可信,遼寧三後衛又何嘗沒有互補性呢?郭艾倫善攻,高詩巖善守,趙繼偉善於組織。也是很強的組合形式,但是遼寧還是拆開了三後衛組合,主要還是為了追求陣容的內外平衡,其實廣東也是這種操作,休賽季朱芳雨在這方面並沒有少努力,但是只不過最終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完成,其實在朱芳雨和杜峰眼裡,根本就沒有什麼不可拆開這一說。為了球隊需要,就沒有拆不開的組合,更何況是共存一個位置的三人行。沒有拆開只能說時機不到,或者說是條件不成熟。
廣東三叉戟沒有拆開,當然也有它存在的基礎,首先是管理基礎,如果說平時賽場下廣東是如何加強紀律管理的我們無法看到,那麼在賽場上廣東隊對於球員的要求是如何嚴格相信球迷已經耳熟能詳,有關杜峰指導和球員之間的許多段子都已經廣為流傳,什麼阿日你硬一點,什麼青年隊球霸,什麼胡明軒你超級高水平等等等等,這些球迷當成笑料,但是側面反映的是杜峰指導在比賽現場的權威,設想一下這樣的場面如果出現在遼寧隊教練席,有可能嗎?遼寧去年能夠打進總決賽,成績應該是令人滿意的,但是經歷卻是波折的,從換帥風波到12連勝殺入總決賽,這裡面可以看出遼寧隊的綜合實力也能看出球隊在管理上有內傷,這嚴重限制了球隊整體的穩定發揮,在聯想總決賽結束髮生的趙繼偉微博事件,那麼球隊管理上就不是簡單的有問題,而是問題非常嚴重,特別是對球員的約束能力,遼寧和廣東差別就不是一星半點,而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管理模式,至於孰強孰弱成績與想像說明一切問題。
其次是球隊的客觀條件,9月16日,雲南大益茶業集團和廣東宏遠籃球俱樂部正式籤約,大益集團冠名CBA十冠王廣東宏遠男籃。新賽季,廣東宏遠將以廣東東莞大益隊為隊名,徵戰2020-2021賽季,徵戰CBA十二個賽季的廣東東莞銀行徹底退出CBA的歷史舞臺。很明顯在這個休賽季,廣東主要任務還是尋找洽談新的合作夥伴。在這種情況下,投資很難一步到位,大的交易就很難進行,所以在球員引進上一無所有就很好理解了,單憑球員互換交易,即便是廣東宏遠這樣人才儲備最好的的球隊也很難再有當年五換一的豪氣。而球隊過渡階段,穩定才是最好的前提條件。從這方面看,廣東宏遠在這個備戰期這樣低調也就有源可尋了,也許這才是廣東得以保留後衛黑白矮的主要原因,否則以廣東目前的人員配備情況,不惜代價挖到一個內線是今年夏天必然的操作,黑白矮恐怕早就瓦解了。
朱芳雨已經在俱樂部和大益集團籤約儀式上明確表示,本賽季人員交易結束,宏遠大益將以現有人馬加兩個外援威姆斯和馬尚徵戰本賽季,而且目標還是總冠軍,但是實事求是地說,內線的空虛還在那裡,聯賽中一旦這個缺口被完全打破,那麼朱芳雨唯一的補救措施就是籤一個大外援,好在這樣的機會還有。對廣東宏遠大益來說也只能亡羊補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