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人會選擇去臺灣上大學?看完這篇就懂了

2020-12-12 騰訊網

一種是攻讀學位

其實,大陸赴臺升學人數並不多。到2017年度,也不過1693名陸生,大學畢業留臺繼續深造人數也是新低,只佔37%。

部分學生學習成績不穩定,在國內優秀高校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沒有太大把握,但要達到去臺灣讀大學的門檻問題不大,而且這裡面還含有不少臺灣聲譽較好的大學。而且,臺灣高校的學歷在國際上的認可度較高,在臺灣獲取大學學歷將來在海外深造或求職時,出路會寬得多,特別是在臺灣完成研究生學歷後,對於申請歐美頂尖名校的博士或是第二個碩士學位都有非常明顯的優勢。

一種是短期進修

其實,內地很多211、985高校都與臺灣一些大學籤訂了交換生項目,為期一學期或一年不等。這些大學名單列出來有一長串,其中不乏國內知名高校,諸如北大,清華,復旦,上海交大,山東大學等等。

交換生項目自2007年就開始了,比開放陸生赴臺就讀還早了4年。據臺灣相關部門統計,2008年2月臺灣義守大學一次性招收大陸13所大學140名交換生,創下全臺大陸交換生同時就讀的紀錄。而在2012年赴臺短期交換的學生就逾1.5萬人,數量還真的不少。

受低學費吸引的赴臺生

值得一提的是,到臺灣讀大學的費用也比到國外、香港等地讀書要低出很多。臺灣私立高校平均學雜費約為每年2萬元人民幣,加上住宿費、生活費等,一年費用約為5萬元人民幣。這筆支出比年均約需10萬元人民幣的赴港讀書都要低一半,更不用說到歐美的國家留學了。這對於一些家境普通又想到外面世界深造一番的學生也有一定吸引力。

小編總結

我覺得每件事的發生都有其利弊關係,我想去臺灣上學的大部分應該是交流生,還有就是在臺灣有親或者家屬在臺灣的,或許還有其他原因,因為不了解暫且不論。目前教育部已經下文暫停今年大陸各地各學歷層級畢業生赴臺升讀工作。

與其選擇去臺灣上學,不如安安心心的在大陸好好學習,打好自己的基礎。這個世界上沒有一條路是好走的,投機取巧有時候看起來只是一時機智,可是輸掉的是自己整個人生,與其在走捷徑的路上迷失自己,不如把自己當下的每一步都走穩,腳踏實地才是邁向成功的關鍵。

相關焦點

  • 復旦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該怎麼選?看完這篇就懂了
    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同為「華東五校」成員,地理位置上也都較近,那這兩所國內前十的名校,到底誰會更加出彩些呢?該怎麼選?看完這篇就懂了。復旦大學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含雙聘)47人,文科傑出教授1人,文科資深教授13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119人,國家各類重要青年人才計劃入選者301人次。
  • 如何去港澳臺讀大學(寶島臺灣篇)
    前面兩篇文章分別講過如何去「動感之都」香港和「賭城」澳門讀大學,這篇就是說說如何到「寶島」臺灣讀大學了。香港和澳門已經回歸祖國,實行「一國兩制」了,當然還要辦港澳通行證,很多地區還不能自由行。臺灣回歸祖國呢,咳,還沒有日程表。不爭氣的國民黨下臺後,民進黨又使得兩岸關係日趨冷落。
  • 孕婦建檔時普通檔和特需檔有什麼區別?看完這篇就懂啦!
    孕婦建檔時通常會面臨幾種選擇,比如是選擇普通檔建檔方式還是特需檔,那麼這兩種建檔方式有什麼不同之處呢?特需檔的孕婦有哪些優勢呢?特需檔和普通檔在產科掛號、建檔流程方面有什麼區別嗎?看完這篇攻略,你就懂啦!
  • 在大學裡,選擇「當兵」會怎樣?看完這3點你就知道了
    「當兵」的人受到了很多人仰慕,站在大眾的視野中「兵哥哥、兵姐姐」他們的氣質很讓人喜歡,會覺得有安全感,而且還有就是「一人當兵,全家光榮」。在大學裡,要選擇當兵嗎?如果選擇了「當兵」會怎樣?看完這3點你就知道了。1、在大學裡,選擇去「當兵」福利好現在,在大學裡,選擇走「當兵」這條路線的大學生慢慢多了起來,那為什麼呢?
  • 看完這篇,你不僅會比80%的人更懂葡萄酒……
    這兩者的區別還體現在甜度方面。許多人都認為鮮食葡萄的甜度要比釀酒葡萄高,然而事實正好相反。 在酒精發酵的過程中,酵母會把葡萄糖分轉化為酒精,這就需要釀酒葡萄帶有較高的甜度,來保證成酒的酒精度。因為釀酒葡萄的採摘時間往往要比鮮食葡萄晚很多,這就保證了糖分的積聚。
  • 這可能是關於去臺灣讀大學你最想問的11個問題
    海外網1月3日電 估計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很想去臺灣念書,可又不知道如何申請,對去臺灣上大學這件事完全沒概念……別急,我們為你準備了11個關於去臺灣讀大學你最想問的問題,耐心看完,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1.臺灣高校在哪些地區招生?
  • 去餐廳吃牛排時,5個熟度怎麼選擇?看完這些,牛排分類全懂了
    西餐廳都有牛排,現在到處都是的自助餐,也很多都帶牛排,雖然平均八九十一位的那種自助餐,裡面的牛排都不好吃,不過很多人覺得聊勝於無吧。看著菜單上一堆堆牛排的名字,很多都是隨便選一個就算了,或者直接讓服務生給推薦一個就可以了。中世紀開始,人們有了吃牛肉的習慣。歐洲的老百姓一般都是吃豬肉跟羊肉,吃牛肉的是貴族。
  • 去國外讀高中真的比國內輕鬆簡單嗎?看完這篇就懂了
    在國外,學生需要巨大的閱讀量,至少是國內的十倍,在上課之前學生要查閱很多資料,才能跟上老師的腳步,否則下課後作業根本無法完成,甚至很多作業就是要你去查閱資料,也就是說國外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主要取決於學生,而國內常常是老師作為主導,老師講什麼學生就聽什麼。除了學習之外,還有其它的社交活動、體育比賽等,這些活動是國內學生最不擅長的,但去到國外你必須得融入大家,這對國內學生而言,常常也並不輕鬆。
  • 如何給狗狗選擇沐浴露?看完這篇文章,你或許會收穫很多!
    那該如何給狗狗選擇正確的沐浴露呢?看完今天這篇文章,你或許會收穫很多!1、看泡沫多或少優質的沐浴露泡沫比較少,而且比較容易衝洗;而劣質的沐浴露因為添加了發泡劑,所以泡沫比較多,而且其中含有大量的化學成分殘留,會傷害狗狗的皮膚和毛髮,很容易引起狗狗皮屑和毛髮乾枯等問題。
  • 毛會越刮越粗嗎?雷射脫毛會傷害皮膚嗎?看完這篇就知道了!
    小仙女們可以繼續往下看哦,看完這篇你就明白啦。玖婆先說,沒有最好的脫毛方式,只有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刮毛刀這是一個非常簡單又方便的脫毛方式,但是應該所有人都有這個疑問,毛毛會越刮越粗嗎?答案是不會。
  • 看完這篇,再也別上魔術師的當
    看過魔術的人對以下場景應該不會陌生:魔術師請觀眾從一副撲克中任選一張牌,然後仿佛擁有「讀心術」一般猜中了那張牌。魔術師的手法如此神秘,而最近有一項研究則將它運用在了心理學實驗中。這項研究發表在近期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揭示了語言和動作線索如何影響人們的選擇。而這種不易察覺的「暗示作用」被心理學家稱為「啟動效應(priming effect)」。
  • 為什麼減肥的人都在說「基礎代謝」?看完文章你就懂了(上)
    文章有點長,還有點燒腦,但是聰明的你會選擇看完,這篇是(上),下一部分,可以關注小姐姐,在主頁查看。這篇文章的行文邏輯:1,why 減肥的人總是喊著要提高基礎代謝2,想要提高基礎代謝,具體要做什麼3,還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基礎代謝4
  • 臺灣親子遊之臺北篇
    經過周末的奮鬥,終於如期給大家推送臺灣親子遊之臺北篇了,有的朋友可能錯過了墾丁篇,此次臺灣親子之行一共8天8夜的行程,主要是墾丁+臺北兩地,關於出發前的機票、酒店、證件等準備事項以及墾丁的詳細攻略和美圖。這一篇將介紹臺北的詳細攻略!
  • 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有很多人說這個打腿和劃手,腿總是亂總是找不到節奏,應該怎麼辦?實際上兩次打腿兩次劃手是最好找節奏的。但有些人總是會說,我的腿停不下來這是什麼情況。
  • 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看完這篇你就懂了!相信大家對《愛情公寓》這款系列劇非常的熟悉,其中有許多有趣的形象,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關穀神奇的扮演者王傳君,就用他一口充滿特點的普通話還有詼諧的形象,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僅如此,通過他的努力,成功出演電影《我不是藥神》更是向大家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 看完這篇,鋼鐵直男也會送女生喜歡的禮物
    看完這篇文章,鋼鐵直男也會送女生喜歡的禮物 對於女孩子的護膚品行列中唯獨不能缺的就是一款粉底,那麼粉底我們應該如何去選擇呢?粉底的分類有很多種,有乾性的,水性的,那麼這兩款粉底,我們到底去如何去選。
  • 總統杯是什麼?看完這篇全懂了!
    (為國家與偶像歡呼的球迷)這樣的計分方式,會導致一種特有情況出現:比賽打不完18洞。如果一方領先得太多,就算輸掉剩下的所有洞,也不會對結果有影響,那麼比賽就會即時終止。配合、互補、化學反應,這些平時看高爾夫新聞根本看不到的詞,在四人兩球/四球賽上頻繁出現。你也許還記得最近兩屆總統杯上,最有化學反應的一對組合——南非人烏修仁和格雷斯。在2015年韓國、2017年新澤西的兩屆總統杯裡,他倆總共聯手出戰了7次,5勝1平1負,為國際隊拿下5.5分。
  • 汽車轉彎都有什麼技巧?看完這你就懂了,據說很少人知道
    汽車轉彎都有什麼技巧?看完這你就懂了,據說很少人知道開過車的朋友就知道,汽車行駛在道路上,不管是在高速暢通的高速路上,還是在鄉間小路上,都會遇到各種各樣需要轉彎的情況。然而汽車轉彎,其實是需要很多技巧的。比如左轉彎,還有急轉彎這些。
  • 這篇內容給你答案,看完秒懂
    比如,如何去申請啊,申請通過該如何去開通店鋪,以及後續的運營等問題,細節性的東西都會給大家一一分享到。上期講到不會英語可不可以做蝦皮(沒有看到的小可愛們可以先去看一下上文了解了解)那有人就會問啦,在蝦皮平臺什麼東西可以去買,什麼產品是違禁品?那今天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怎樣才能做好蝦皮?
  • 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很多剛健身的新手小白經常會在健身房看到不同的人做深蹲,但是他們的深蹲卻千奇百態。每個人的姿態都有差別,但卻都看起來很專業。對於小白們來說,真的是太令人費解了,比如有的人腿開得很大,有的人很窄。腿開的太大對嗎?到底哪種才是正確的呢?深蹲你真的做對了嗎?正確的做法到底是怎樣的?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懂了,下面我會為大家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