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獲得中信銀行業巡賽年度總冠軍之後,楊嘉欣逐漸淡出國內賽場,2013年拿到南卡羅來納大學的全額獎學金後赴美留學。楊嘉欣不僅是校隊的絕對主力,學習上也是優等生,年年拿運動員學術獎。
本文轉載自
光輝歲月
2015中信銀行業巡賽貴陽站,參賽名單上出現一個久違的名字:楊嘉欣。
今年20歲的楊嘉欣,青少年時代便有輝煌的戰績,冠軍拿到手軟。2008年,正式學球才一年的楊嘉欣參加全國青少年錦標賽,從資格賽殺入甲組,以領先第二名12桿的成績獲得女子B組冠軍。這是她高爾夫生涯中第一個重要的冠軍,也讓她堅定了好好打下去的信心。來年的女子中巡賽北京站,才14歲的楊嘉欣就成功晉級。
楊嘉欣很早就和中信銀行業巡賽結下了不解之緣。2009年業巡賽杭州站在千島湖高爾夫俱樂部舉辦,楊嘉欣以領先第二名13桿的成績,輕鬆摘得人生中第一個成人賽事的冠軍。這一年,全年6站業巡賽,楊嘉欣一個第七、一個第五、兩個季軍、一個亞軍和一個冠軍,當仁不讓地問鼎年度總冠軍。彼時,她14歲零8個月,打破了馮珊珊在2004年創下的15歲零4個月的這一獎項最小年齡紀錄。
2011年,作為東莞站和蘇州站兩個分站賽冠軍得主,楊嘉欣再一次獲得業巡賽年度總冠軍。同時,她還拿到了年度「推桿王」和 「輪均最低杆數」兩個單項獎。
此後,楊嘉欣忙於升學,逐漸淡出了業巡賽。2013年,楊嘉欣拿到了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的全額獎學金,就讀商學院,同時代表校隊打球。
觸底反彈
南卡羅來納大學校隊競爭激烈,八位姑娘從第一名到最後一名,打3天的隊內選拔賽總成績差距不過5桿。而每場比賽,只有5人能取得參賽資格。大一那年,楊嘉欣總是以一兩桿之差不能出賽,以至於整個學年才代表校隊打了兩場比賽。
原來,上大一之前,楊嘉欣剛剛換了教練。教練給她調動作,她很不適應,開球時小球亂飛,以至於她揮桿時手都在發抖。這是嚇的,因為她也不知道小球會飛到哪裡去。即使她打18洞只有26推,總杆數卻還能到80桿,可見開球有多差。
2013年5月,楊嘉欣參加一場比賽兩輪的成績86桿和88桿。那一刻,她真的想放棄高爾夫了。「我打了這麼多年的球,成績都要到90桿了,我還有打下去的必要嗎?」
帶著失落去上大學,楊嘉欣的表現令當時招她入隊的教練大跌眼鏡,校隊教練嚴肅地找楊嘉欣談話。她很清楚,再這樣下去,明年就要和獎學金說再見了。於是,楊嘉欣果斷決定換教練。「沒有比這更壞的日子了,每個努力的人都能彈出低谷,我為什麼不能?」
除了揮桿教練,楊嘉欣還請了一位心理教練。「我學習、打球的壓力很大,需要心理教練來調節和開導。我的心理教練自己也打高爾夫,所以特別能理解我。」歷經半年的低谷期,楊嘉欣鳳凰涅槃。等到大二時,她就成了校隊的絕對主力。
南卡羅來納女子高爾夫校隊實力強勁,去年10月,校隊首次排名全美第一,楊嘉欣和隊友一起開創了歷史。問及代表校隊參加的最難忘的一場比賽,楊嘉欣毫不猶豫地說:「去年秋天在田納西舉辦的梅賽德斯·奔馳邀請賽,最後兩輪因為一名隊友背傷發作不能參賽,剩下四名球員的成績就要直接算進總成績,所以我們都格外認真。第二天結束時我們隊還落後四桿,最後一天卻反超14桿,頂住壓力獲得賽季第二勝。」
校隊就是一個小小聯合國,除了中國姑娘楊嘉欣之外,其他隊員分別來自西班牙、法國和挪威,只有兩名美國本土球員。雖然競爭激烈,但絲毫不影響隊員之間的關係。姑娘們平日一起訓練,每周休息的那一天及每次比賽後休息的兩天,還要聚在一起吃飯、看電影,親密得跟一家人一樣。
超級學霸
楊嘉欣不僅是校隊的主力成員,還是絕對的優等生,GPA達到3.7(滿分是4),遠超校隊對運動員的要求,年年拿運動員學術獎。
只有楊嘉欣自己清楚,她為了這個獎付出了多少。每天楊嘉欣5點多就要起床,6點到7點練一個小時的體能,再趕去上8點的文化課。學校照顧運動員優先選課,楊嘉欣把所有的課都選在上午。中午下課後,楊嘉欣立即去訓練,周一、三、五下場,周二、四在練習場,午飯她只能匆匆忙忙在車上吃。傍晚6點左右結束訓練,楊嘉欣又開啟學習模式。通常要到凌晨12點多,她才能寫完當天的作業。每周她只有提前寫完論文,才能利用周末的時間補覺。
英文寫作課是楊嘉欣最怕的一門課。她從小就偏理科,而寫作課往往是讀3頁的文章,卻要寫2000字的讀後感,把她給憋壞了。
歐洲近代史也讓楊嘉欣頭痛。老師不做PPT,上課講的內容書上沒有,楊嘉欣只好拼命敲電腦速記,兩個小時的課一刻也不敢停歇。因為每周的小考,只有一半內容來自課本,另一半是老師上課講的內容。此外,每星期還要閱讀50頁的書。楊嘉欣天天寫、天天背,有時甚至早晨4點就要起床讀書。
要同時兼顧學習和打球如此之辛苦,當問及會不會休學轉職業時,楊嘉欣斬釘截鐵地說:「不會!大學培養的思維模式會使我們終身受益,大學文憑也是對人生的一種保障,以後如果不打球了,我還能像一個普通大學畢業生那樣去找工作。而且,在校隊的集體訓練、比賽讓我感受到了什麼是體育精神。我們校隊的教練威廉也特別好,他曾經帶過大滿貫冠軍大衛·杜瓦爾和斯圖爾特·辛克,每節課都花心思給我們安排不同的訓練內容。我能在校隊源源不斷地學到新知識,球技一直在進步,沒理由休學啊。我只有在畢業之後才會去考LPGA和女子日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