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古稱彭城,江蘇省地級市,地處江蘇省西北部,是著名的「帝王之鄉」,也有「彭祖故國、劉邦故裡、項羽故都」之稱,被稱作「東方雅典」。
徐州是科教名城,人才薈萃,全日制學校、在校大學生、專職院士、大學生創業園、國家重點學科數量均位居江蘇省第二位。
整體教育實力在江蘇省內僅次於省會南京。
不過與江蘇其他地市的高中教育比較起來,徐州的高考成績整體來說要稍微落後一點。
在徐州僅僅只有一所高中能和其他地市的高中去一較高下,這所高中就是徐州一中。
我們來看看徐州一中是一所怎麼樣的中學?
徐州一中
徐州中學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六十年(1721)興辦的雲龍書院。是一所歷史悠久、聲名遠揚的國家級示範中學。江蘇省教育廳確定的首批16所重點中學之一,全省首批20所5星高中之一。
多年以來,徐州一中的高考成績都非常優秀,遙遙領先徐州的其他高中。我們來看看
2020年高考成績
徐州市文理狀元均出自徐州一中
徐州一中400分以上104人,理科最高分434分。文科最高分424分,均為全省前十。
九裡校區一本率93.8%,夾河校區一本率80.4%。
與2019年的成績比較又有大幅提升。
徐州其他高中的成績怎麼樣呢,我們簡單的來看看。
沛縣中學過400分8人、徐州三中過400分4人、豐縣中學過400分2人、歌風中學過400分1人、礦大附中過400分1人、愛登堡國際學校過400分1人。
與徐州一中比較起來,這些中學連過兩位數的都沒有,什麼原因呢?
我想肯定會有很多人吐槽徐州一中收了全市最好生源,在全市肯定市最領先的,但卻沒有考出在全省前列的成績。
我想生源市一方面的原因,小編分校過其他地市的高中過400分的人數情況,淮陰中學180人、鹽城中學160人、新堰中學152人、新海中學107人等都是當地的超級中學。除了鹽城出現和徐州一樣的成績分布之外,其他幾個地市的第二高中都有30個400分以上的學生。
我想這不僅僅是生源的問題,更深層的原因還與一個地方的學習風氣有關係,只有更注重教育的地方才能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而在徐州流傳的」學習無用論「還讓很多人深以為然,而作為江蘇經濟最好的蘇南地區,教育也是江蘇最好的。
因為他們認識到,在當今社會發展的趨勢之下,傳統的產業比較會被淘汰,新型的科技產業如人工智慧等必將會代替它們。
而要掌握這些新技術就必須重視教育,培養更多人才。所以這些地方越來越重視教育,而蘇北地區的教育水平再不重視必定會與他們的差距越來越大。
對於徐州一中大家怎麼看?對於徐州的教育大家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