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疫情的影響,亞洲足壇今年各項賽事普遍延期或者被取消,目前亞足聯依然還在為今年賽事的安排而費盡心思。與此同時,由於從明年開始,亞足聯已經籤下了新的商務以及轉播承包公司並將全面開始履行合約。為此,亞足聯在本周早些時間已經致函下屬各會員協會,從明年開始,亞足聯主辦的各項賽事名稱將發生重大變化,「國家杯賽」的名稱將全面取代先前的「錦標賽」。
①亞足聯調整賽事早有先例
正常情況下,國際足壇一般都是四年一個競賽周期,主要是因為世界盃賽四年一屆。但亞洲足壇的情況有些特殊。歷史上,亞足聯曾在2003年7月也就是「非典」之後,曾對亞洲足壇的賽事進行過一次大調整,全面按照國際足聯擬定的「國家隊比賽窗口」展開執行,諸多賽事的賽制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而中國足協當時尚未完全反應過來,導致應對不急,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中國男足國家隊在2004年的德國世界盃預選賽第一階段比賽中就直接出局。當然,絕大多數的人對此的認識僅僅只是局限在「中國隊在米盧離開之後沒有找到一位合格的主教練」。差不多12年之後,也就是在2014年1月份,亞足聯再一次對亞洲足壇的賽事進行大調整,即從2018年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開始(2015年6月份全面展開),亞足聯將「亞洲杯預選賽第一階段比賽」與「世界盃預選賽第二階段40強賽」合二為一。這種競賽方式一直沿用至此番正在進行的2022年卡達世界盃賽。
亞足聯的這種賽事調整,主要是出於兩個方面的原因。從競賽本身的角度來說,亞足聯主辦的賽事需要根據亞洲足球的發展現狀進行調整。譬如,最近一次調整就是2015年開始將亞洲杯預選賽與世界盃預選賽合二為一,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亞足聯決定從2019年的亞洲杯賽開始實施擴軍,將原先的參賽隊由16支增加至24支。而這一次展開調整,根本原因則是因為2026年世界盃賽分配給亞洲區的席位大幅度增加,所以現行的國家隊競賽方案肯定已經不適合形勢發展的需求。
另一大方面的原因,則主要是亞足聯的贊助商或商務開發承辦方發生變化。亞足聯已經在去年籤下了新的承包公司,原先與拉加代爾所籤訂的10年承包合同至2020年底就將全面結束。新的承包公司出現之後,從商務開發、營銷角度等考慮,肯定需要「玩」出些新花樣。而亞足聯很多方面也需要聽取承包商與「金主」的意見。
所以,早在去年8月上旬,亞足聯下屬的競賽部門就已經開始著手亞洲足壇賽事調整事宜,並且在吉隆坡專門召開過一次競賽會議,邀請下屬會員協會的眾多代表與會,參與討論。實際上,像亞冠聯賽在2021年將擴軍至40隊參加、而不再是最初的32隊參賽,就可以說是這種變革的開始或曰象徵。除了亞冠聯賽之外,類似像國家隊方面的賽事,特別是2026年世界盃預選賽競賽方案等,肯定也將有大變,只不過目前還不到公開時候,也暫時不合適提上議事日程展開討論,畢竟這需要經過國際足聯的批覆之後,才能全面公開。現階段,受到疫情的影響,各方完全無法顧及。
但是,亞足聯本身所主辦的其他各項賽事,則亞足聯可以完全作主,因而相比而言通過並展開實施也要方便得多,更容易全面執行。
②「國家杯」取代「錦標賽」
目前除了男足國家隊所參加的亞洲杯賽之外,亞足聯負責主辦的國家隊參加的賽事還有「團結杯賽(AFC Solidarity Cup)」,因參加這項賽事的主要是那些在國際足聯排名最後幾位的亞洲代表隊,因而關注度並不高,甚至在整個亞洲足壇無人問津。除了國家隊與俱樂部所參加的亞冠聯賽以及亞足聯杯賽之外,亞足聯的賽事還包括男足青少年方面的U23亞錦賽、U19亞青賽、U16亞少賽;女足方面的亞洲杯賽以及U19女青賽、U16女少賽;在室內五人制足球方面,亞足聯主辦的賽事包括:亞洲錦標賽、U20錦標賽,亞洲女子錦標賽;沙灘足球則有亞洲錦標賽(僅限男子)。累計總共為11項賽事,涵蓋各個領域。
上述各項賽事全部都定名為「錦標賽(Championship)」。不過,從2021年開始,亞足聯將對這些賽事的名稱全部統一更新,定名為「國家杯賽」。只有男足亞洲杯和女足亞洲杯兩項賽事的名稱維繫不變,對應的英文名稱依然為「AFC Asian Cup」與「AFC Women's Asian Cup」,其他賽事名稱都將用「Nations Cup」取代「Championship」。至於亞洲五人制俱樂部錦標賽以及亞洲室內五人制女子俱樂部錦標賽,因參賽隊都是各國或地區的俱樂部代表,依然還是稱之為「錦標賽(Championship)」。
亞足聯主辦的各項由國字號代表隊參加的賽事名稱變化具體包括如下:
U23亞錦賽→亞洲U23國家杯賽(Asian Under-23 Nations Cup)
U19亞青賽→亞洲U20國家杯賽(Asian Under-20 Nations Cup)
U16亞少賽→亞洲U17國家杯賽(Asian Under-17 Nations Cup)
U19女青賽→亞洲女子U20國家杯賽(Asian Girls Under-20 Nations Cup)
U16女少賽→亞洲女子U17國家杯賽(Asian Girls Under-27 Nations Cup)
室內五人制錦標賽→亞洲室內五人制國家杯賽(Asian Futsal Nations Cup)
室內五人制U20錦標賽→亞洲室內五人制國家杯賽(Asian Futsal Under-20 Nations Cup)
女子室內五人制錦標賽→亞洲女足室內五人制國家杯賽(Asian Women Futsal Nations Cup)
沙灘足球錦標賽→亞洲沙灘足球國家杯賽(Asian Beach Soccer Nations Cup)
儘管這些賽事的名稱變化了,但實際上更加突出了一點,即不管是哪一級別的賽事,只要是國字號隊伍出戰,全部都用「Nations Cup」,更進一步疊現了「國家隊」概念,以此更加強調與「俱樂部」的區別。換而言之,「俱樂部」永遠也不可能取代國家隊。
據悉,從2021年開始,各項賽事全部將啟用全新的名稱。當然,如果像今年10月份在烏茲別克進行的U19亞青賽以及11月份在巴林展開的U16亞少賽一旦延期至2021年第一季度展開,則依然將沿用過去的名稱,畢竟不是2021年的新一屆賽事。
③青少年賽事延後與世界盃同年
在前面提及的名稱更改的幾項賽事中,最值得注意的恐怕還是男、女青少年賽事,以往的U19亞青賽改名為「U20國家杯賽」、U16亞少賽改名為「U17國家杯賽」;女足方面亦是如此。這其實恰恰已經說明了亞足聯對青少年賽事的調整已經展開,這種調整概括為一句話,就是未來亞洲青少年男、女賽事進行的年份將與國際足聯主辦的各項男、女青少年世界盃賽安排在同一年展開,但肯定將是世界大賽開幕之前進行。以往,亞洲男、女青少年的預選賽都是提前一年進行。
就以男足U19亞青賽為例。按計劃,今年10月14日至31日在烏茲別克進行的將是第41屆亞洲U19青年錦標賽,參賽球員是2001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球員。正常情況下,第42屆U19亞青賽定於2022年進行決賽階段比賽,預選賽則在2021年進行,參賽球員是2003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球員。但亞足聯如今調整了競賽方案,將第42屆U19亞青賽改名為「第一屆亞洲U20國家杯賽」,並將決賽階段比賽延後一年至2023年上半年展開,前四名隊伍將代表亞洲參加同年稍後時間進行的國際足聯U20世界盃賽。
按亞足聯所擬定的競賽時間表,2022年9月中旬將進行U20國家杯預選賽;決賽階段比賽則安排在2023年2月份進行。這就是說,對中國2003年齡段國青隊而言,原本應該是2021年10月或11月參加預選賽、然後在2022年10月或11月參加決賽階段比賽,但如今等於是多出了一整年的時間進行準備,類似像剛剛在中超賽場上亮相的賈博琰為代表的新一代球員,就有了更多的時間。受到疫情的影響,不僅僅是中國足協,包括亞足聯下屬其他各會員協會都還無法組織2003年齡段隊伍的集訓。某種程度上,亞足聯是有「先見之明」的,因為這個方案是去年8月份就已經拿出來公開進行討論了。
同樣,男足U16亞少賽按計劃今年已經是第19屆,應該於11月25日至12月13日在巴林展開,中國2004年齡段U16國少隊將參加這項賽事。正常情況下,第20屆U16亞少賽定於2022年進行決賽階段比賽,預選賽則定於2021年進行,參賽球員是2006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球員。但亞足聯調整了競賽方案之後,第20屆賽事將改名為「第一屆亞洲U17國家杯賽」。
按亞足聯所擬定的競賽時間表,2022年10月上旬將進行U17國家杯預選賽;決賽階段比賽則安排在2023年3月底至4月上旬進行。這也意味著中國2006年齡段國少隊將同樣多出一年的時間來展開備戰。疫情下,中國足球今年完全就沒有時間也無暇顧及青少年國字號隊伍的建設工作,但好在賽事都往後延了一年,如今因為疫情,等於這一年完全被「delete(刪除)」了。由於這些年來青少年國字號隊伍成績不佳、也沒有冒出什麼新人,因而相關工作依然不能懈怠。
至於像女足方面的U19女青賽以及U16女少賽,原本應該在2021年進行的決賽階段比賽,如今改名為第一屆亞洲女子U20國家杯賽、第一屆亞洲女子U17國家杯賽後,2021年將進行預選賽,決賽階段比賽都將順延至2022年展開。中國足協女子部目前已經展開了這兩支隊伍即2002年齡段和2005年齡段隊伍的選拔與集訓。在2019年的女青賽中,中國女青隊歷史上第一次無緣亞洲四強,徹底跌入低谷;女少隊則在亞洲女少賽上依然無緣晉級世少賽。中國女足想要復興,後備人才也面臨著斷檔的危機。
需要指出的是,原來的U23亞錦賽在改名為「亞洲U23國家杯賽」後,賽事年份不改,下一屆即第五屆賽事決賽階段比賽依然在2022年進行,20201年10月份進行預選賽;而第六屆賽事決賽階段比賽則依然在2024年初進行,依然也還是巴黎奧運會男足賽亞洲區預選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