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裡的雙筒望遠鏡是正確的,左宗棠確實普及了這種裝備
左宗棠借款後積極向洋行買軍火,在上海、漢口、西安等地設立採購機構,從香港南利洋行和德國泰來洋行(它也是左宗棠西徵的債權人之一)等洋行那裡購買了大量軍火。在整個西徵期間,左宗棠大軍一共購買了後膛馬步槍數千隻、來福槍上萬隻,僅僅是有據可查的洋槍數量就超過了2萬多。左宗棠部隊中還有嚴格的紀律保證洋槍的使用,在當時的清軍槍械包養中堪稱第一。左宗棠大軍還建立了專門的炮兵部隊,裝備有後膛炮12門。錢,左宗棠不怕花,但他也不是冤大頭。在購買了大量洋槍洋炮後,他在臨近前線西安、蘭州都建立了兵工廠,從廣東福建聘請了大量能工巧匠,仿製大量西洋軍火和彈藥。儘管這些兵工廠的水平追不上外國同行,但是他們可以為極大減輕了後財政壓力,也為大軍裝備的維修做出了貢獻。清朝遠徵新疆最大的問題就是軍糧,左宗棠遠徵時「出關之師,糧運至哈密,每百斤已費銀十一兩有奇」。為了解決糧食問題,他找到了俄國商人。能做這種買賣的「俄商」也不是普通人,索斯諾夫斯基就是直屬於沙俄陸軍總部的上尉,他在1874年帶著一隻考察隊到中國進行綜合「考察」,是沙俄的007。這個沙俄的007更愛銀子,他承包了從齋桑湖畔採購糧食500萬斤包運至古城的買賣。另一位神通廣大的「俄商」也承包了把1000萬斤糧食由西湖(今天的烏蘇縣)運至昌吉的訂單。「索斯諾夫斯基」們大發利市(利潤高達30多倍),卻正好被左宗棠利用,他們幫西徵軍準備了3000萬斤糧食(過去新疆駐軍全年消耗2880萬斤),還給了外界沙俄支持左宗棠收復新疆的錯覺。左宗棠利用外資不假,但幹出了大事業,他的功業自然是遠超李鴻章。李鴻章也利用外資,但幹得都是賠本買賣。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頭條號籤約作者。主編原廓、作者李從嘉,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要有人騎馬闖防疫護欄咋辦?古人:你有蹄鐵我有鐵蒺藜
你以為他只會打遊擊?其實還是個戰略家!
喜歡冷研的小夥伴們,微信又雙叕改版了!為了避免以後找不到冷君,每天觀看更多精彩內容,可以按以下步驟將冷兵器研究所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