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米」成為貢米的傳說
作者:王雯憬
西漢時期,著名經濟學家貢禹,多次奏言治國安民之道,解放成年女子當家做主,主張增加農業人口,減少非農業人口,以此發展生產。貢家家族一位女子16歲時嫁到湖北荊州,郎君是一位張姓將軍。張將軍是一位百姓人家的兒子,馳騁沙場多年,從一名馬倌當上將軍,耽誤了婚事,近年父母年事已高,通過軍中其他將軍的撮合,與愛才的貢小姐喜結良緣。這位貢小姐知書達理,傳承了娘家教導的溫良賢淑,嫁入張家四年時間生下兩個可愛的女兒。
那一年,張將軍接到軍令,響應「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奔赴邊疆殲滅入侵之敵,依依不捨告別老家父母妻兒趕赴戰場。
張將軍出走兩年,傳來噩耗,將軍血戰疆場,帶部殺敵無數,不幸壯烈犧牲。其母親聽到這個消息,當即暈厥,醒來後一言不發,貢女子精心伺候,臥床不起三個月後,去世了。
時值戰亂年代,加上連年自然災害肆虐,張家生活逐漸拮据,只留下一個傭人幫忙照看久病的公公。這一年,長江流域大旱之後連發洪水,多數房屋被洪水衝走,農家百姓幾乎顆粒無收,張家也未能倖免於難,多虧傭人及時挺身而出,在房屋垮塌的前一剎那救下公公,貢女子帶著一雙孩兒和行走不便的公公隨著逃難的人群漫無目的的開始了逃荒。
三個月之後,他們在丹陽城郊一個叫關廟山的地方安頓下來,在當地鄉親的幫助下搭起了一間茅草屋,好心的族長還劃給她兩畝田地。貢女子給人織布漿洗,做些粗活,一家四口相依為命。
寒冬時節,大雪紛飛,茅草屋內有了一層厚厚的積雪,公公重病,兩個女兒凍得瑟瑟發抖。貢女子見公公全身冷得顫抖,難過得直流眼淚,她就在公公的床頭睡下,在破舊而又單薄的被窩裡,抱起公公的雙腿,將公公的腳放進自己的懷中,讓自己的體溫傳入公公的身體,半夜,被暖和的公公終於停止了哆嗦安然入睡。一連數天,貢女子就用此辦法安頓重病的公公入睡。蒼天也被感動,公公的身體漸漸好起來。然而,貢女子卻病倒了,無錢醫治。
貢女子聽當地人說,這附近有個問安寺,她想去那裡求菩薩保佑她少受磨難,祈求一家人健康。於是她掙扎著拖著病體走進問安寺,在菩薩面前跪下,雙手合十,閉上眼睛虔誠叩拜。
當她跪拜結束起身時,發生的一幕令她驚恐萬分,她那合在一起的雙手怎麼也打不開了,她使盡全力,無奈雙手緊緊合在一起紋絲不動。寺廟內的方丈走近,看了看她,說了一聲「請施主回家吧!」
貢女子一路雙手合十走回家,大女兒給她端來臉盆,她本能地將雙手伸進盆裡,奇蹟的一幕發生了,從她跪下就分不開的雙手竟然可以打開了,兩手鬆開之際,從手掌裡流出一粒粒金黃的穀子,一會兒就將臉盆裝滿了。一家四口驚得目瞪口呆,貢女子一動不動地不知所措。穀粒很快將整個臉盆包了個嚴嚴實實。貢女子張開雙臂將雙手散開,由驚詫轉為驚喜,想起方丈意味深長的話,方回過神來,於是跪下對著蒼穹拜了數拜。
公公的病也出奇地好了,貢女子帶著重病,又經歷驚喜交加,一時極度疲憊,恍惚中似乎聽到有人說道:「今日賜予你家谷種,來年定叫一方百姓富庶」,她一驚,方知這世上真有「報夢」一說。她隨即將剛才「眨眼」功夫的夢境告訴公公。公公說:「這是你的大孝大愛和勤勞賢惠感動了菩薩,菩薩在幫你脫離苦海、普度眾生。」貢女子記住神靈和公公的話,將金黃飽滿的穀子好好保存起來,有時一家人飢餓到極點,她即使去當乞討也沒動那穀子一粒。
轉眼春天來臨,貢女子早早地向當地農民請教問詢、熟悉穀物的耕作。到了播種季節,她得心應手地將穀粒全部種下。貢女子汗水雨水地早出晚歸,像照看孩子一樣精心呵護兩畝稻穀,公公的病也消失得無影蹤。帶著兩孩兒在水田邊嬉戲玩耍,
春種秋收,真是一個好年景。秋收時節,收穫稻穀近千斤,羨煞了周圍貧苦百姓。貢女子像男人一樣舂米,一家人吃了一頓香噴噴的白米飯。她將剩下的穀子曬乾吹淨封好,找到村裡的族長,說明自己的想法:將收穫的稻穀送給鄉親們當來年的谷種,讓鄉親們都能吃上飽飽的白米飯。她的善舉得到了族長以及老者們和鄉親們的高度讚譽。
又是一年豐收季,關廟山村風調雨順。這一年,關廟山村子裡的鄉親們都吃上了香噴噴的白米飯。因為種子是貢女子送的,鄉親們將收穫的稻米稱為「貢米」。從此,關廟山村幾十戶人家,家家種「貢米」,人人吃「貢米」,過上了豐衣足食世外桃源般的日子。
公元前44年,貢禹上書「反對奢侈浪費和苛重的賦役」,漢元帝深知貢禹所賢,將他徵為諫大夫、御史大夫。此時的西漢,出現了一段少有的「國泰民安」。
一日,漢元帝因一事猶豫不定,召來貢禹,又「數虛已問以政事」。兩人說到張將軍,貢禹告知:張將軍遺孀,乃貢家小姐,因近年戰亂,加上天災,現不知流落何處,言語中流露出思念之情。貢禹歷經漢武帝到漢元帝四位皇帝,此時已是八十一歲高齡的耄耋老者。元帝見狀,即時遣人,協助貢家前往湖北荊州找尋。
一行人馬,從長安出發,星夜快馬加鞭,到達湖北境內,沿江而上,來到荊州府,通過多方探查、問詢、終於打聽到貢女子一家四口生活在關廟山村。在關廟山村,他們知道了問安寺的來歷,上天賜給貢女子谷種的故事,吃到了可口的「貢米」,感受了「一方百姓富庶」。
大臣們帶上「貢米」,晝夜馬不停蹄地趕回京城,向漢元帝一一稟報,只可惜「貢公」未能見上貢家小姐最後一面抱憾而逝。漢元帝頒下聖旨「賜張將軍遺孀為孝德夫人」;賜兩個女兒為「同同公主、心心公主」,享受皇家待遇;賜此地地名為「同心」;撥付1萬斤馬蹄金,修繕問安寺。當漢元帝吃了大臣們帶回來的「貢米」,再也吃不下其它米飯了,隨即下令將生長在關廟山的「貢米」納入宮中貢米冊,並口諭:切莫強徵,給足官銀。
關廟山的貢米乃上蒼所賜,這裡的土質墒足膏腴,水質溫軟甜潤,氣候適宜,是種植貢米的最佳地帶。關廟山的「貢米」進入皇家,「貢米」從此成為了貢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