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項國家標準發布,智能化水平評估有「準星」了

2020-12-26 澎湃新聞

原創 李東周 耿明月 中國化工報

武漢加油!

經過多年努力,石油和化工等製造業行業的智能化建設成績斐然。然而,行業企業智能製造水平究竟有多高,始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缺少一個權威的評估方法和標準。10月23日在京召開的智能製造能力成熟度國家標準推進工作會上,正式發布了GB/T 39116-2020《智能製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和GB/T 39117-2020《智能製造能力成熟度評估方法》兩項推薦性國家標準,為這個問題提供了解答。

智造評估有標準

「智能製造能力成熟度標準在試點應用階段取得一定成效,有效支撐企業開展自診斷、智能製造成熟度評估、人才培養和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建設。」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羅俊傑在致辭中指出,「兩項標準的發布,對客觀評價各地區、各行業智能製造發展水平和幫助企業精準提升智能製造能力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江蘇省工信廳副廳長黃萍也表示,從江蘇推進智能製造的工作實踐看,國家層面發布推廣智能製造能力成熟度標準恰逢其時,十分必要。

記者採訪時注意到,石油和化工行業人士對行業企業智能製造水平的認識存在差異,有的認為許多企業智能化建設已經到了相當高的水準,有的認為目前的智能工廠、智慧車間根本就算不上「智能」,智能化的實現還遙遙無期。「這其中固然有不同細分領域的差異,但究其根本,還是缺少一個普遍適用的『準星』,也就是缺少一個權威的、普適的、可量化的評估方法和標準。」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幾年社會機構跟風『鬥智』,牌子發了不少,評選也做了很多,但許多是自說自話,難以令人信服,兩項標準的出臺非常及時。

據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軟體工程與評估中心主任於秀明介紹,兩項國家標準是在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下,由電子標準院聯合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石化盈科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和利時系統工程有限公司、青島海爾工業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等40餘家相關單位共同研製。標準聚焦「企業如何提升智能製造能力」的問題,提出了智能製造發展的5個等級、20個能力子域以及1套評估方法,引導製造企業基於現狀合理制定目標,有規劃、分步驟的實施智能製造工程,有效推動產業生態良性循環、健康發展。

據悉,這兩項標準於2020年10月11日正式批准發布,並將於2021年5月1日實施。

成熟度判定有算法

記者查閱了兩項標準。根據《智能製造能力成熟度模型》,智能製造能力是指為實現智能製造的目標,企業對人員、技術、資源、製造等進行管理提升和綜合應用的程度。成熟度模型由成熟度等級、能力要素和成熟度要求構成。成熟度等級自低向高分為一級(規劃級)、二級(規範級)、三級(集成級)、四級(優化級)、五級(引領級)。

《智能製造能力成熟度評估方法》則給出了成熟度等級得分計算公式和判定方法。該標準規定,對石油和化工等流程型製造業企業,人員、技術、資源、製造等四大能力要素權重分別是6%、11%、15%、68%;能力要素又各有若干有一定權重的能力域(如在製造能力要素中,設計、生產、物流、銷售、服務等能力域分別佔4%、63%、15%、15%、3%),能力域下又分若干有一定權重的能力子域。成熟度要求滿足程度分為不滿足(0分)、部分滿足(0.5分)、大部分滿足(0.8分)、全部滿足(1分)。經過層層加權求和,最終能力要素的加權求和即為成熟度等級得分。當某一等級下的成熟度得分超過評分區間最低分,視為滿足該等級要求得分取值為1,反之則不滿足,得分取值為實際得分。智能製造能力成熟度總分即為各等級評分結果的累計求和。

據了解,截至目前,標準已在包括石油和化工在內的20多個行業的重點企業中開展驗證應用,全國9400餘家企業基於智能製造評估評價公共服務平臺開展成熟度自診斷,上百家企業進行了標準符合性現場評估。根據該標準,國內尚無企業達到五級成熟度水平,達到四級的僅有7個工廠。

標準推廣有基礎

羅俊傑表示,下一步,各地方、各行業、各單位要加快智能製造能力成熟度國家標準的推廣工作。一是務實推動標準宣貫推廣工作,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標準宣貫活動,不斷提升貫標廣度和深度,實現貫標在重點區域和優勢產業全覆蓋。二是廣泛開展全國智能製造水平摸底工作,推動企業開展成熟度自診斷,全面掌握典型地區,典型行業的智能製造發展水平,為客觀制定產業政策提供參考和依據。三是積極推動構建評估服務體系,引導企業根據標準評估自身短板,精準開展智能化改造提升,各地加快培育一批專業服務機構和專業人才。四是持續進行智能製造標杆遴選,並在相關行業進行複製推廣。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標準技術管理司信息技術與自動化處處長劉大山說,成熟度標準發布後要加速推進宣貫和推廣工作,要在試點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總結和固化試點期間取得各項經驗和成果,形成智能製造能力成熟度應用配套標準、行業實施指南在更廣範圍內開展宣貫和培訓。

據介紹,江蘇、山東、寧夏、北京等10餘個省份已率先對兩標準進行了推廣,並累計培養了700多名智能製造評估人才。會上交流了智能製造能力成熟度標準在江蘇、上海、寧夏等省市地區和重點企業的試點推廣經驗,以及為企業帶來的應用成效。

黃萍表示,無錫市作為江蘇省內標準主要試點地區,圍繞標準研製、評價機制、平臺建設、企業診斷方面開展實踐探索,在標準的推動下,無錫2019年智能製造工作有了更好地發展。下一步將在全省範圍內開展國家標準的培訓宣貫,發揮標準對智能製造的把脈問診作用,培育智能製造服務機構、補齊企業智能製造發展短板。

上海市經信委智能製造推進處副處長陳可樂說,參考智能製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和評估方法標準,上海研製了智能製造標杆工廠評估標準,後續將以此為依據遴選上海首批智能工廠,並將繼續推動標準制定工作、加強標準宣貫和推廣、強化人才培訓。

寧夏自治區工信廳信息化推進處處長杜文龍介紹,寧夏採取「政府+聯盟+服務商+企業」的方式,已培養20多名培訓師和評估師,將近一半以上的規上企業完成成熟度自診斷。未來將推動全區規上企業的智能製造改造,開展線上線下培訓、企業的自診斷,努力找準企業在數位化轉型道路中的差距和短板,精準地提升企業的數位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水平。

本文刊登於《中國化工報·智能製造》周刊,熱線010-82037404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兩項國家標準發布,智能化水平評估有「準星」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兩項物流推薦性國家標準批准發布
    2020年12月14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印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2020年第28號公告,批准發布了《立體倉庫貨架系統設計規範》等323項推薦性國家標準和4項國家標準修改單。
  • 智能製造能力成熟度國家標準宣貫暨企業對標自診斷培訓會在深圳...
    培訓伊始,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新興產業處科長李博文現場表示,工信局聯合電標院、深圳賽西將統籌策劃標準宣貫和培訓活動,旨在推動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的製造企業開展成熟度自診斷,全面掌握典型行業智能製造發展水平,為客觀制定產業政策提供參考和依據。
  • 一批國家標準批准發布
    10月21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在浙江義烏召開國家標準專題新聞發布會,發布《嬰幼兒用奶瓶和奶嘴》《生態紡織品技術要求》等20項國家標準,涉及嬰幼兒用品、紡織產品、鞋類產品、消費品安全等領域。
  • 《2020年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報告》發布廣州市政府門戶網站 兩項...
    原標題:《2020年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報告》發布廣州市政府門戶網站 兩項排名位列第一   近日,清華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清華大學
  • 國家標準《涼夏等級》正式發布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楊明偉王苗報導 7月21日,由湖北省武漢區域氣候中心組織編寫的國家標準《涼夏等級》正式發布。這是繼2016年湖北省地方標準《涼夏等級》實施後,標準優化升級,使用範圍從湖北推廣至全國。
  • 《國家標準管理辦法》即將修訂!主要有這些變化
    第七條 制定與國際貿易、產能和裝備合作相關,且未採用國際標準的國家標準,應當同步開展國家標準外文版立項、編譯、發布工作。第八條 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國家標準制定工作,負責強制性國家標準的立項、編號、對外通報和授權批准發布;負責推薦性國家標準的立項、組織起草、審查、批准、編號和發布。
  • csgo niko準星設置
    動態準星有分散玩家注意力的可能性。水平到達官匹的黃金新星左右,大致都能掌握急停的基本操作。動態準星的玩家可能會因為要注意動態準星的收縮而分散一部分注意力,這一水平繼續往上時,這一部分的注意力可能會成為上升的阻力。
  • 高亞光委員:建議及時更新國家標準
    在工作中,高亞光注意到,我國一些國家標準的技術內容不可避免地滯後於經濟社會發展。根據國家標準委建立的國家標準全文公開系統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現行有效的強制性國家標準有2193條,以發布時間統計,標齡在5年以內的國家強制性標準286條;標齡在5年到10年的716條;標齡10年到20年的1033條;標齡20年到30年的119條;標齡30年以上的39條。
  • 《強制性國家標準管理辦法》發布
    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全國標準化工作,負責強制性國家標準的立項、編號和對外通報。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依據職責負責強制性國家標準的項目提出、組織起草、徵求意見和技術審查。強制性國家標準由國務院批准發布或者授權批准發布。《辦法》規定,強制性國家標準的技術要求應當全部強制,並且可驗證、可操作。
  • 省「兩項督導」組深入平和二中開展考查評估
    省「兩項督導」組深入平和二中開展考查評估11月11日上午,在縣政府林麗玲副縣長,縣教育局吳克儉局長、九峰鎮莊振坤鎮長、鎮黨委李林源宣委、局黨辦葉振文主任以及黃志賢督學等陪同下,省「兩項督導」楊運齊、宋業繄一行,深入平和二中開展系列考查評估工作。
  • 今年千餘項國家標準「出爐」「標準」改變生活
    &nbsp&nbsp&nbsp&nbsp5月6日,《兒童口罩技術規範》國家標準出爐。該標準適用於6至14歲兒童,是我國乃至全世界公開發布的第一個兒童口罩標準,綜合考量了兒童生理髮育及行為特點、皮膚特性、呼吸要求、防護和耐受能力等,與成年人口罩區別開來。業內人士表示,兒童口罩國家標準的發布及時而必要。
  • 橙寶網受邀出席兩項國家標準應用研討會,獲"電子商務誠信企業"獎
    8月6日,眾信電子商務交易保障促進中心和中國企業信用建設發展聯盟共同舉辦的《電子商務企業信用檔案信息規範》兩項國家標準應用研討會在北京順利召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信息中心副處長肖揚文,國家電子商務標準化總體組秘書長鹹奎桐,中國信息協會專家辦主任尚進,中國信息界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喬聰軍,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質量分院副研究員葉如意,眾信電子商務交易保障促進中心主任杜佳
  • 【贊·綠投】公司主編建築工業化領域國家標準正式發布
    【贊·綠投】公司主編建築工業化領域國家標準正式發布 2020-12-17 1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項電動汽車強制性國家標準正式發布
    2020年5月1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制定的GB 18384-2020《電動汽車安全要求》、GB 38032-2020《電動客車安全要求》和GB 38031-2020《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三項強制性國家標準(下稱「三項強標」)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准發布,將於2021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
  • 衛生部公開徵集2013年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建議
    每經實習記者 王雅潔昨日(11月20日),衛生部發布《公開徵集2013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建議的公告》,表示將面向科研機構、教育機構、學術團體或行業協會等徵求包括食品產品安全標準、食品添加劑產品標準、食品生產經營過程的衛生要求標準、食品中汙染物及致病性微生物等危害人體健康物質限量等基礎標準
  • 武漢一高校主持制定兩項國際標準 又參與研製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
    近日從武昌理工學院傳來喜訊,該校在主導2項ISO國際標準的同時,再次參與研製一項國家標準和一項行業標準。該校標準研究院院長崔海容教授表示,參與標準制定工作意義重大,使命光榮,學校一定嚴格按照要求完成任務,服務社會經濟發展。
  • 最新強制性國家標準管理辦法,收藏!
    第七條 制定強制性國家標準應當公開、透明,按照便捷有效的原則採取多種方式,廣泛聽取各方意見。第八條 強制性國家標準應當有明確的標準實施監督管理部門,並能夠依據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的規定對違反強制性國家標準的行為予以處理。
  • 政務數據安全國家標準正式獲批發布
    打開APP 政務數據安全國家標準正式獲批發布 中國標準化 發表於 2020-12-23 09:48:39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公告(2020年第26號)》,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的GB/T 39477-2020《信息安全技術 政務信息共享 數據安全技術要求》等11項國家標準正式發布。
  • 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國家標準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
    上述涉及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國家安全、生態環境安全以及滿足經濟社會管理基本需要的技術要求,應當制定為強制性國家標準,其他的制定為推薦性國家標準。第三條 對需要有實物對照的技術要求,應當製作標準樣品。標準樣品和相關標準配合使用,用於測試、比對等活動。
  • 323項國家標準批准發布
    據國家標準委官網消息,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准發布了《立體倉庫貨架系統設計規範》等323項推薦性國家標準和4項國家標準修改單,具體內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