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T獲得IEEE計算機協會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權威認證

2020-12-18 TechWeb

近日,NCT 全國青少年編程能力等級測試與 IEEE 計算機協會(IEEE Computer Society)和美國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兩家國際權威學術及媒體機構正式達成合作,成為目前國內唯一獲得該兩家國際權威機構認可的青少年編程水平認證項目,此項合作將會有益於推動青少年編程科學測評在全世界範圍的進一步普及。

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簡稱IEEE)是一個國際性的電子技術與信息科學工程師的協會組織,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非營利性專業技術學會,總部位於美國紐約。IEEE 致力於電氣、電子、計算機工程和與科學有關的領域的開發和研究,在太空、計算機、電信、生物醫學、電力及消費性電子產品等領域已制定了1300多個行業標準,現已發展成為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國際學術組織。

IEEE Computer Society 作為 IEEE 中最大的協會組織,歷史可以追溯到 1946 年,70 多年來,協會成員在計算機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中起到了核心作用,協會從一個少數專家形成的組織逐漸成長為一個擁有 8 萬 5 千多名成員的國際組織, 計算機協會將世界各地的會員聯繫在一起,深度促進世界計算機專家團體間的合作和信息交流。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於 1899 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創刊,是目前世界上歷史最悠久,也是影響力最大的科學技術類雜誌媒體。《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內容覆蓋廣泛,涉及網際網路、晶片半導體、計算機技術、能源、新材料、生物醫學和金融科技等幾大領域。《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重點關注新興科技及其對商業和社會的巨大影響,為超過 300 萬科技領域的專業人士及商業領袖提供前瞻性的資訊和獨到深入的行業趨勢研究分析。

NCT 全國青少年編程能力等級測試是基於全國信標委組織研製,清華大學領銜起草的《青少年編程能力等級》標準推出,為國內首個連續兩年考試平臺、考試方案、真題試卷通過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術標準委員會 CELTSC 標準符合性認證的等考項目,被譽為是國內專業性和規範程度最高的青少年編程測評平臺。

2020年,NCT 立足「融合開放」,著眼「創新升級」,積極開拓專家智庫及行業權威資源——相繼攜手清華大學出版社推出系列官方指定教材及課程體系,並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辦賽事——藍橋杯大賽成立賽考聯盟,NCT 成績通過的考生可直通藍橋杯大賽青少組省賽(Kitten賽項)。此外,NCT 組委會還邀請 36 位知名高校教育專家組成專家學術委員會,成員覆蓋教育部課標核心專家、海內外高等院校教授、一線中小學教育老師及一線中小學教材研究專家等多種角色。

NCT 全國青少年編程能力等級測試是目前國內唯一獲得 IEEE 計算機協會(IEEE Computer Society)和美國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認可的青少年編程水平認證項目,此次合作將進一步推動 NCT 拓展行業專家智庫資源,提升 NCT 青少年科學評測的權威度、專業度、公正度,為全球青少年提供優質的編程能力測評平臺,推動青少年編程行業的健康發展。

相關焦點

  • NCT 成為國內首家獲得 IEEE Computer Society 和《麻省理工...
    【天極網IT新聞頻道】近日,NCT 全國青少年編程能力等級測試與 IEEE 計算機協會(IEEE Computer Society)和美國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兩家國際權威學術及媒體機構正式達成合作,成為目前國內唯一獲得該兩家國際權威機構認可的青少年編程水平認證項目,此項合作將會有益於推動青少年編程科學測評在全世界範圍的進一步普及
  • 西安交大教授沈超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12月10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20年中國區「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榜單出爐。其中,AI領域相關人物共5人入選,西安交大沈超教授入選。沈超獲獎理由為:致力於智能系統的行為感知和可信計算,實現在對抗環境下智能系統的安全可靠和可信計算。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2020年中國區榜單
    韓達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2020年中國區榜單 2020-12-11 13: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西大學韓拯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
    12月10日-11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峰會在浙江紹興開幕,同時《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Innovators Under 35)2020年中國區榜單發布,山西大學光電研究所教授韓拯光榮上榜。
  • 權威發布:《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20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
    今天,《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一年一度的「十大突破性技術」(TR10)榜單如期而至。自 2001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每年都會評選出當年的「十大突破性技術」,這份在全球科技領域舉足輕重的榜單曾精準預測了腦機接口、智能手錶、癌症基因療法、深度學習等諸多熱門技術的崛起。
  • 首屆《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生命科學創業大賽」正式啟動!
    為了發掘生命科學領域哪些真正有潛力的新興科技初創企業及創新團隊,由《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與DeepTech聯合主辦的「首屆《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生命科學創業大賽」正式啟動!凝結生命科學領域的產業巨頭代表、頂尖學術專家、專注生命科學投資的專業資本的共同力量,幫助初創企業和團隊獲得更豐富的成長資源,站上更廣闊的國際舞臺。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50家聰明的公司」首現光谷身影,它是誰?
    楚天都市報7月2日訊(記者胡長幸 通訊員 梁曉紅)6月29日,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技術商業類雜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舉行全球聰明公司峰會,對外揭曉了「麻省理工科技評論50家聰明的公司榜單(TR50)」,包括騰訊、阿里雲、英偉達等企業,其中,首次出現了光谷企業的身影,其「黑科技」之一就是讓機器視覺
  • 曠視、合刃科技、啟函生物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50家聰明公司...
    6 月 29 日,百年科技雜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揭曉 2019 年 「50 家聰明的公司」 (TR50)榜單。聯想之星3家被投企業曠視、合刃科技、啟函生物入選。聯想之星是國內最早系統布局人工智慧和醫療健康方向的早期投資機構。上榜的曠視、合刃科技是聯想之星在人工智慧領域的代表項目。
  • 中國最大在線教育平臺「猿輔導」 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50家...
    日前,《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公布了從全球萬千科技公司中遴選出的年度「50家聰明公司」(50 Smartest Companies,TR50)榜單。作為全球歷史最悠久、影響力最大的技術商業類雜誌之一,《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TR50榜單評選以高精尖科技創新和成功的商業模式為兩大核心,以此洞見未來科技版圖的構成。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生命科學創業大賽決賽暨頒獎典禮將開幕
    這場生物革命可能像進行中的數字革命一樣,帶來商業和經濟的變革,在每個領域創造價值,打破原有價值鏈並創造新的商機。企業敏銳捕捉到了這個領域的潛力—— 根據 CB Insights 數據統計,截至目前,全球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融資規模已經超越2019年全年,達到累計新高560億美元。2020年突如其來的全球疫情,讓生命科學產業呈現前所未有的活躍姿態。
  • 清華計算機「三巨頭」,齊聚麻省理工,這次我們又為美國做嫁衣?
    清華計算機「三巨頭」,齊聚麻省理工,這次我們又為美國做嫁衣?題記:2017年12月的一天,三名中國少年在美國名校麻省理工校園裡相遇,他們來自同一所中國高校——清華。這三位少年分別是:顧昱洲、陳立傑、徐寅展。
  • 清華計算機專業「三巨頭」,全部投奔麻省理工!又為美國做嫁衣?
    而清華大學的計算機專業可謂是「王牌專業」,曾經在USNews世界大學計算機專業排行榜中位居榜首,超過了美國著名院校史丹福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甚至在當時,我國許多媒體都沸騰了,紛紛報導清華大學計算機專業超過了麻省理工,實現了計算機專業的四連冠。可見清華大學的計算機專業實力有多麼的強悍。
  • NCT推出面向少兒的人工智慧思維能力測評公益項目
    12月10-11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峰會在浙江紹興舉辦,「NCT全國青少年人工智慧素養普及公益活動啟動儀式」於峰會現場隆重舉行。他表示:「人工智慧是一門極富挑戰性的綜合性學科——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必須要懂得數學、計算機與編程,甚至心理學等知識,這也就要求科技時代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必須具備極強的跨學科綜合能力培養導向。NCT 全國青少年人工智慧素養與思維能力測評可以客觀評測青少年編程思維與人工智慧水平,對青少年的創新能力培養具備很好的指導作用。」
  • 微生物所施一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年度中國科技青年英雄榜
    2020 年 12 月 10 - 11 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峰會暨榜單發布儀式在魯迅故裡——浙江紹興啟幕。經過全球 50 餘位頂級科學和技術領袖長達一年的嚴格評審,「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 (Innovators Under 35)中國榜單正式發布。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9 年度全球青年英雄榜權威發布
    美國東部時間 6 月 19 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公布了第 19 屆 35 Innovators Under 35 評選結果,即 2019 年度 全球 「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榜單。參選者將有機會向全球權威科學界及產業界人士展示自己的科技成果和創新能力,最終的獲獎者將受邀出席在北京舉辦的頒獎典禮,並加入「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全球社區,參加全球範圍內的創新交流活動。本屆全球榜單編者按:科學技術即人類前行的動力,這也是《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所傳承的精神。而一年一度「 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便是這一主旨最好的體現之一。
  • 王思泓校友上榜《麻省理工技術評論》2020年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
    清華新聞網6月19日電 6月17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主辦的《麻省理工技術評論》雜誌(MIT Technology Review)公布了2020年度TR35(35 Innovators Under 35)榜單,即35名35歲以下「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名單。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50家聰明公司榜單!後疫情時代,聚焦中國
    在 2020 年 11 月 19 日舉辦的 EmTech China 2020 全球新興科技峰會上,《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再次發布了年度 「50 家聰明公司」(50 Smartest Companies,TR50)榜單,於不確定性中預判科技產業最新走向。本屆峰會由蘇州市相城區人民政府與《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聯合主辦。
  • Michael Jordan獲2020IEEE馮諾依曼獎,曾培養吳恩達、Bengio
    該獎項以對計算機科學具有重大貢獻的現代計算機創始人之一約翰·馮·諾依曼命名。近日,IEEE 公布了 2020 年度馮諾依曼獎和其他一些獎項的獲得者,其中現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 Michael Jordan 教授榮獲了本屆 IEEE 馮諾依曼獎。2016 年,Jordan 被《科學》雜誌譽為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計算機科學家。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千字長文點讚百度飛槳:推動產業智能化大爆發
    6月23日,全球頂級科技商業雜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主辦的《麻省理工技術評論》發文稱,「百度飛槳深度學習平臺正在推動工業人工智慧崛起。」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提到,疫情已蔓延至超過150個國家,全球經濟面臨困局急需轉型,人工智慧在此時為人們提供了抗擊疫情新思路。百度將人工智慧技術運用至工業創新上,彰顯了AI和深度學習平臺結合的優勢並帶來了廣泛的影響。
  • 被譽為「南方的麻省理工」,學生評價這裡是「工程師的地獄」!
    提起世界最知名的理工科院校,麻省理工學院的大名如雷貫耳,在2018-19年US News全美研究生院排名中,麻省理工位列工程學第一、計算機科學第一,與史丹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一同被稱為工程科技界的學術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