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跑」+「義診」 癌症防治公益行動「希望馬拉松」第三次在深圳...

2020-12-10 SZNEWS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曹文麗 李云云 通訊員 鍾慧紅 王平)腫瘤診治「國家隊」大咖又要為希望奔跑了。11月21日,由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中國癌症基金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共同主辦的第二十二屆希望馬拉松(深圳行)在深圳開啟,本屆希望馬拉松以「健康生活,為愛奔跑」為主題,通過線上+線下義跑的形式,為癌症患者及癌症防治研究募捐義跑活動助力加油。

深圳市副市長吳以環,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院長、深圳醫院黨委書記赫捷,龍崗區委副書記、區人民政府區長代金濤,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吳兵,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院長王綠化,南山區委常委、區政府黨組成員黃雪平,龍崗區副區長黃惠波,初慶,南方科技大學黨委常委、組織統戰部部長陳志鋒,中國建設銀行深圳市分行副行長遊德忠,南山區委衛生工委書記、衛健局黨委書記、局長樂麗華,龍崗區文體局局長劉德平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院領導及深圳大學、深圳市愛康之家大病關懷中心、龍崗區徒步運動協會等單位的領導和各界愛心人士參與活動。起跑儀式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孫莉副院長主持深圳灣會場、王東文副院長主持龍崗大運中心會場。

▲深圳灣會場鳴笛起跑

記者獲悉,在馬拉松開始的同時,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28位腫瘤防治「大咖」在醫院門診大廳為市民提供義診服務。

希望馬拉松三次入深線上+線下繼續為愛奔跑 

「希望馬拉松——為癌症患者及癌症防治研究募捐義跑」是國內最具規模的抗癌公益活動,從北京出發。北京「希望馬拉松」已經成功舉辦了22屆。自2017年開始,這項公益義跑逐漸拓展到全國18個省、巿,先後有30餘萬熱心人士參與,共募集善款千餘萬元,所籌款項統一納入中國癌症基金會北京希望馬拉松專項基金管理,用於幫助癌症貧困患者,支持癌症防治研究事業,扶助全國9個省份的貧困癌症患者近千人次,共資助癌症防治研究課題960餘項,其中一批研究成果已經應用於臨床,為癌症患者帶來了福音。

▲龍崗大運中心會場開跑

赫捷院士在致辭中表示,2020年是抗擊新冠疫情的一年,在黨和國家統一領導,全國上下同心協力、眾志成城,全體醫務工作者臨危不懼、敢於擔當。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形勢下,希望馬拉松如約而至。這項活動不僅僅是一場為愛而跑的盛事,更能喚起大家對腫瘤防治的關注,希望這項公益跑能夠為癌症患者帶去陽光,帶動全社會參與愛心義跑,提高全民防癌抗癌意識,共同推進癌症防治事業的發展。

今年,希望馬拉松第三次在深圳舉辦,市民反響熱烈。結合疫情防控要求,採取線上+線下義跑的形式,在大運體育中心、深圳灣運動公園及線上悅跑圈App舉行,含線上跑報名人數超過1000人。

記者了解到,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是深圳通過「三名工程」引進的「名院」,而該院也陸續通過「三名工程」引進多個三名團隊,截至目前,該院共引進包括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赫捷院士胸部腫瘤創新團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王綠化教授腫瘤放射治療團隊等10個「三名工程」團隊,涉及領域含胸外科、放療、麻醉、婦科、病理、檢驗、內鏡、胃腸、頭頸、肝膽腫瘤等。此次「希望馬拉松」(深圳行)除了義跑環節,活動現場設置由此十個「三名工程」團隊匠心打造的科普展區。

15個專科28位名專家義診惠民暖人心

更重磅的是,義跑的同時,公益義診活動也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的門診大廳開始。此次活動,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後的首次大型義診,15個科室積極響應,派出的28位義診專家陣容之強,包括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博士生導師、全國性學術組織主委和副主委。部分義診專家,中國腫瘤防治界的「大咖」在北京都是一號難求,特需門診號都得排隊一兩個月才能輪到。

▲國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蔡建強教授義診

不少患者和家屬帶著各種檢查資料和病例,請專家們給予進一步診治的建議和意見,均得到耐心解答。不僅深圳腫瘤患者不用再跑北上廣,而且珠三角、華南地區患者還可到深圳就近求醫;手術、放療、化療等現代化癌症治療手段全部配齊;2臺醫用直線加速器全天候運轉,PET/CT的正式啟用、特需門診、日間化療病房的逐步開放,為患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務;一期改擴建工程項目將在今年底封頂,到明年將有10臺直線加速器投入使用;深圳市質子腫瘤治療中心也在穩步推進,不到兩年完成從「短板」到「優勢」的轉變,得益於深圳有了腫瘤診治「國家隊」提供的強力支撐。

▲義診現場

創造條件為市民服務破題解決「看大病」難題

深圳在腫瘤防治方面「先行先試」。在中央深改委精神指引下,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主動扛起使命,站在建設區域醫療中心的戰略新高度,通過建立一個完善的腫瘤防控網絡和規範化診治體系,推動深圳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腫瘤防治新高地。

今年,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為滿足深圳及大灣區居民多層次需求,提高區域疑難病症診斷和治療水平,國家癌症中心連續兩次派出「超強專家」陣容在深圳出特需門診,而在深圳醫院特需門診開診2個月來,出診專家40人,組織10次MDT會診,736位患者得到有效治療。用實際行動徹底改善深圳腫瘤診療水平。患者表示,在深圳就能得到院士和國家級專家一對一診治,給出對患者有益的診療方案,感覺城市的醫療質量和水平有了飛躍和提升。

王綠化院長在馬拉松活動上介紹,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自落地深圳以來,得到了深圳市委、市政府和各級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與幫助。在赫捷院士的引領下,憑藉「一院兩區」發展模式的優勢,醫院在醫、教、研、防、管等方面均取得了快速發展。三年來,醫院的門診量、出入院患者人次、手術量、床位使用率等指標大幅遞增,現開設科室27個、住院病區22個,單日住院病人數突破850人,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一期規劃床位800張,目前超負荷開放到957張,床位使用率達83%,初步滿足深圳及周邊市民看腫瘤大病不出深圳的迫切需求,有效緩解深圳市腫瘤患者「看病難」的民生痛點。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的快速發展,為深圳市進一步構建更加優質高效、結構合理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促進深圳市療技術水平跨越式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健康生活,為愛奔跑」,希望此項癌症防治公益行動,能進一步帶動全社會對癌症篩查、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的關注和重視,進一步加強癌症診治科普宣傳,推進健康教育,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為實現「健康中國」加油助力。


相關焦點

  • 癌症防治公益行動 「希望馬拉松」第三次在深圳開跑
    記者獲悉,在馬拉松開始的同時,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28位腫瘤防治「大咖」在醫院門診大廳為市民提供義診服務。「希望馬拉松——為癌症患者及癌症防治研究募捐義跑」是國內最具規模的抗癌公益活動,從北京出發。北京「希望馬拉松」已經成功舉辦了22屆。
  • 癌症防治公益行動「希望馬拉松」在深圳開跑
    癌症防治公益行動「希望馬拉松」在深圳開跑 2020-11-22 08:54:19 ——為癌症患者及癌症防治研究募捐義跑」(深圳行)21日在深圳舉行 陳曼妮 攝   中新網深圳11月22日電 (鄭小紅 鍾慧紅 王平)「希望馬拉松——為癌症患者及癌症防治研究募捐義跑」(深圳行)21日在深圳舉行。
  • 第二十二屆希望馬拉松(深圳行)龍崗開跑
    腫瘤診治「國家隊」大咖又要為希望奔跑了。11月21日,2020年第二十二屆希望馬拉松(深圳行)義跑活動在龍崗大運中心鳴笛起跑,為癌症患者及癌症防治研究募捐助力加油。深圳市副市長吳以環,中科院院士、國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院長、深圳醫院黨委書記赫捷,龍崗區區長代金濤,副區長黃惠波、初慶等參加活動。希望馬拉松(深圳行)龍崗開跑,為癌症患者助力加油。
  • 「希望」馬拉松下周「起跑」
    為落實北京市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下周,第22屆希望馬拉松將打破傳統,首次通過「線上+線下」接力義跑的方式,為癌症患者及癌症防治研究募捐活動助力加油。 據介紹,本屆希望馬拉松最大的亮點在於,將和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愛心人士一起,「線上、線下」完成希望接力。
  • 10.17-18日全國著名中醫腫瘤專家黃傳貴教授來渝公益義診
    【騰訊大渝網】近年,癌症已成為危害我國居民生命和健康的重要慢性病之一。為了普及癌症早診早治的相關知識,提高防病治病意識,為提高城市居民的癌症防治知曉率、癌症篩查參與率,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降低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癌症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質量,減輕個人和社會的癌症負擔。
  • 「新時代·新公益」北京北沙灘中醫院開展「兩癌」健康宣教與義診
    ,特組織專家和醫務人員深入民治社區開展兩癌防治健康宣教和公益義診。北沙灘中醫院婦科積極深入社區開展「兩癌」防治健康講座和公益義診活動,為婦科副院長為社區婦女同胞講授「兩癌」篩查與預防知識。據有關資料顯示,宮頸癌和乳腺癌已成為危害女性健康和生命的兩大殺手。
  • 2020安徽第三屆「北京希望馬拉松」募捐義跑活動正式開始
    11月20日上午,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國家癌症中心、中國癌症基金會主辦,中國科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西區(安徽省腫瘤醫院)、安徽省癌症基金會承辦,蜀山區井崗鎮人民政府、蜀山區井崗鎮衛樓社區黨委、合肥植物園、安徽商報共同協辦的第二十二屆北京希望馬拉松(安徽行第三屆)——為癌症患者及癌症防治研究募捐義跑活動在合肥鳴槍開跑。
  • 深圳公布最新癌症發病數據,甲狀腺癌首次躍居女性癌症首位
    南都訊 記者李榕2020年4月15日—21日是第26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宣傳周的主題是「癌症防治 共同行動」。可要進行第三次切除手術卻不是一件易事,劉梅的甲狀腺癌已侵犯到氣管,患癌處的血管、氣管、神經都粘到一起,要先剝離它們才能切除腫瘤,需要更專業的團隊才能完成該手術。輾轉多家醫院後,劉梅來到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頭頸外科。在該科主任魏明輝的主刀下,劉梅的腫瘤被成功切除。
  • 撫州市癌症中心在市第一人民醫院掛牌成立!
    12月8日上午,撫州市癌症中心掛牌暨腫瘤篩查義診公益活動啟動儀式在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舉行。 △連佩忠講話 鈄方芳、何曉軍及腫瘤篩查義診公益活動支持方阿斯利康林玫如女士分別上臺致辭。
  • 為愛集結 2020橫琴馬拉松中華白海豚公益跑熱力開跑
    12月27日,由廣東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指導、珠海市華發公益基金會主辦、華發體育承辦的「2020橫琴馬拉松中華白海豚保護公益行動」在橫琴舉行。作為慈善總會敬禮老兵義工服務隊隊長,這次共帶領18名義工參與活動,希望通過這一行動將白海豚保護的理念傳達到更多平臺、傳遞給更多人。  篤行「持續公益」 為愛堅持公益長跑  中華白海豚是我國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有「海上大熊貓」的美譽。然而,它們的生存卻面臨著巨大威脅。
  • 美視康眼科愛眼日公益義診第五站-我們在行動
    6月6日,結合「全國愛眼日」,美視康眼科聯合武侯利民社區,舉行為期兩天的義診活動,活動期間,美視康眼科派出數位眼科專家為廣大市民朋友義診。在義診現場看到,就診者正有序排隊,在醫護人員的引導下就診。本次義診共有四項檢查項目:裸眼視力、眼壓、屈光度初篩、眼前節檢查(含白內障初篩,瞼板腺功能評估,淚膜質量分析,乾眼初篩),為就診者提供「一站式」就醫體驗。62歲的戴阿姨,聽說義診消息後,她帶著家人一起來到武侯美視康眼科診所,進行了全套檢查。她表示,義診的秩序很好,醫護人員引導服務周到。
  • 抗疫行動|小慈攜手中國馬拉松大滿貫愛心跑友馳援疫區
    抗疫行動|小慈攜手中國馬拉松大滿貫愛心跑友馳援疫區 2020-03-04 20: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健康扶貧在行動 慈善義診暖人心
    慈善公益報(楊陽 本報記者 李濟慈)11月14日,江西省慈善總會聯合北京合眾關愛心臟健康基金會,邀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陳暉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陳珏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潞河醫院郭金成教授、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李俊峽教授、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安貞醫院聶紹平教授、
  • ​為公益奔跑!廣州獵德街馬拉松又來了
    帶『益』路」2020年獵德街全民公益馬拉松活力開跑。200多名社區居民共同為公益奔跑,助力高齡長者和特殊困難群體實現「微心願」。古稀老人三次參賽「三、二、一,跑!」清脆銅鑼聲響起,小孩、青年、老人齊齊出發,沿著珠江邊奔跑。今年的公益馬拉松以團隊參賽形式進行,每組3-5人。考慮到身體素質有差異,主辦方設計競賽組和體驗組,賽程分別為四公裡、兩公裡。
  • 百場義診公益行繼續走進英雄城!
    >之粉紅關愛大型公益活動即將在3月正式開啟。自去年12月「百場義診公益行」首場在南昌啟動後,受到了當地市民的熱烈反響和好評!值此3.8女神節之際,百場義診公益行繼續走進英雄城南昌!我們用粉紅關愛卡、大型女性健康義診、學術研究院成立、粉紅健康跑、義診開放日、健走一萬步線上活動等,呼籲全社會關注女性健康,提升女性自身健康意識。
  • 腫瘤防治「國家隊」入住深圳三年 讓市民就地看大病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深圳3月18日電 (鄭小紅 朱族英)三年前的3月18日,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揭牌運營,腫瘤防治「國家隊」專家們從此給深圳帶來了與北京同質化的服務,深圳市民就地看大病,不必再跑北、上、廣。
  • 馬拉松+公益 用愛點亮困難群眾「微心願」
    ■珠江邊上的全民公益馬拉松活動,市民積極參與
  • 2020橫琴人壽橫琴馬拉松 保護中華白海豚公益跑者招募
    的美稱,珠海市華發公益基金會為2020橫琴人壽橫琴馬拉松融入海洋保護公益行動,為海洋為城市增添一份自己的力量。現正式招募2020橫琴馬拉松中華白海豚保護公益跑者。*拉至下文查看招募信息2018-2019年橫琴人壽橫琴馬拉松比賽現場,「中華白海豚保護公益行動」作為賽事其中一項公益環節,百餘位海洋衛士穿著印有保護中華白海豚元素的文化衫,揮動著保護白海豚的旗幟,一邊奔跑、一邊隨手拾起遺留在跑道上的垃圾,成為馬拉松現場最為矚目的跑團。
  • 紅綠藍公益活動一起來 廈門跑出「最有愛」的馬拉松_講文明樹新風...
    2021年1月3日,2021建發廈門馬拉松賽將如約而至,圍繞「廈馬愛心圖書角」「廈馬建發綠跑在行動」「為藍一小時」線上跑一系列活動的開展,賽事將繼續傾力打造三色公益體系。2020年,賽事組委會成立「廈門馬拉松公益基金會」,這是國內首個馬拉松賽事獨立成立的公益基金會,將通過專業管理和精心運作,深化廈馬「紅綠藍」三色公益體系。
  • 53歲被查出癌症晚期只剩3個月命,但他硬撐2年跑了61場馬拉松
    賀明從 2016 年 11 月開始每天公益"捐步"一萬步以上。他日常行走的舜耕山盤山公路由於恰好是半程馬拉松的長度,在淮南當地是馬拉松愛好者青睞的訓練地。通過他們,賀明加入了淮南市馬拉松協會。會長劉開福是協會裡第一個知道賀明病情的人,他欣然同意賀明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