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控制率100%!靶向藥Adagrasib治療肺癌前景可期

2020-12-16 健康界

在近日舉行第32屆國際分子靶標與癌症治療學研討會(EORTC-NCI-AACR)上,KRAS G12C抑制劑Adagrasib(MRTX849)公布的臨床數據亮眼。

第1/1b期和2期的結果顯示:Adagrasib作為單藥療法治療接受過化療和一種PD-1/PD-L1免疫治療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達到了45%的客觀緩解率(ORR)和96%的疾病控制率(DCR)!

▽ Adagrasib治療前後的CT影像對比

此外,該藥在非小細胞肺癌、結直腸癌和其他實體瘤(如胰腺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中,也有良好的臨床療效且副作用可控。

Adagrasib的新藥申請(NDA)將於明年下半年遞交至FDA,用於治療經治NSCLC患者。

KRAS基因突變:「最難攻克的靶點」

好醫友醫療網腫瘤精準醫療專家、美國比弗利山莊癌症中心腫瘤學家麥可·卡斯楚博士(Michael Castro, MD)介紹:

RAS是一種常見的致癌基因,其異常激活能導致癌細胞生長、細胞凋亡阻斷、免疫逃逸、代謝改變、治療失敗等。RAS家族目前已知的成員包括KRAS、NRAS和HRAS,其中KRAS突變最為常見,約佔85%。

而在KRAS基因突變中,有97%發生在12號或13號胺基酸殘基,包括G12C、G12D、G13D等,又以G12C突變最常見。KRAS G12C突變約發生在14%的肺腺癌(NSCLC最常見亞型)、4%的大腸癌和2%的胰腺癌中。

全球,每年新確診KRAS G12C突變癌症患者10萬多人,有這種突變的患者預後較差,而且對標準療法容易產生耐藥性,一旦化療或免疫治療失敗,治療選擇十分有限。

卡斯楚博士指出,KRAS以往被認為是一種「無法成藥」的致癌基因,目前尚無靶向藥物獲批,被稱為「最難攻克的靶點」,也是目前腫瘤新藥研究領域的熱門靶點。但近兩年,KRAS靶向療法方面也取得了新的突破。

目前,雖然尚無針對KRAS G12C突變的療法獲批,但已有多個在研藥物在臨床研究階段取得了早期成功,包括:Adagrasib(MRTX849)、Sotorasib(AMG510)、JNJ-74699157 (ARS-3248)、LY3499446以及泛KRAS 抑制劑BI 1701963。

KRAS G12C選擇性抑制劑:Adagrasib

Adagrasib通過不可逆地選擇性結合KRAS G12C,阻斷其向別的細胞傳導信號,進而阻止腫瘤細胞的生長和增殖。

Adagrasib因其獨特的分子結構,還具有良好的藥代動力學特性,半衰期長達24小時,可以分布到多種組織中,產生持久的藥物反應,而且能夠穿過血腦屏障。

目前,研究人員正在評估Adagrasib作為單一療法,治療具有KRAS G12C突變的晚期實體瘤患者,包括NSCLC。

多項試驗結果亮眼,疾病控制率最高可達100%!

早期臨床前試驗結果表明,Adagrasib可以縮小腫瘤,而且患者的耐受性良好。研討會上報告的數據是來自一項名為KRYSTAL-1的臨床試驗。

這項I期和Ib期臨床研究納入了晚期NSCLC、結直腸癌和其他具有KRAS G12C突變的實體瘤患者。隨後,患者進入II期試驗。入組的試驗患者均處於晚期,且此前均接受過包括化療和免疫治療在內的標準治療。

患者口服600mg的Adagrasib每天兩次。截至2020年8月30日,結果顯示:

1、在具有臨床活動的51名晚期NSCLC患者中

客觀緩解率達45%(23/51),疾病控制率達96%(49/51),意味著51例患者中有49例部分或完全緩解或疾病穩定。而且腫瘤縮小了30%以上,沒有生長或擴散到其他部位。

2、在I / Ib期試驗的14名患者中:

隨訪時間較長(中位時間為9.6個月)的患者中,客觀緩解率為43%(6/14),疾病控制率達到100%(14/14)!疾病緩解的患者中,有4位持續治療時間已超過11個月。

3、31名結直腸癌和其他實體瘤患者中:

在可以評估的18名大腸癌患者中,客觀緩解率為17%(3/18),其中2名繼續接受治療。疾病控制率為94%(17/18),其中12例患者繼續接受治療。

4、在可以評估的其他6名實體瘤患者中:

子宮內膜癌患者和胰腺癌患者均證實了有部分反應。1名卵巢癌和1名膽管癌患者發生了未經證實的部分反應。目前,所有6名患者仍在接受治療。

目前,該試驗仍在繼續,旨在研究Adagrasib與其他靶向療法或免疫療法聯用,如西妥昔單抗、阿法替尼或帕博利珠單抗。

Adagrasib的長半衰期使其能在兩次給藥之間持續抑制KRAS,有助於在更長時間內產生更加持久的腫瘤反應,更大程度地縮小腫瘤。而且,該藥在晚期肺癌患者治療中具有較好的療效,是繼AMG510後又一值得期待的藥物,有望為KRAS突變患者提供一種新的治療選擇。

KRAS G12D突變抑制劑:MRTX1133

另外,卡斯楚博士指出,除KRAS G12C突變外,KRAS G12D突變也是KRAS突變中較常見的一種,在結直腸癌和胰腺癌患者中出現的機率遠高於KRAS G12C。它約存在於36%的胰腺、12%的結直腸、4%的NSCLC腺癌患者和6%的子宮內膜患者中。

KRAS G12D突變目前也尚無對應的靶向藥物,但有多個在研靶向藥值得期待,如SOS1抑制劑BI1701963和BI3406、BAY-293、MRTX1133。

MRTX1133作為一種潛在的KRAS G12D特異性抑制劑,能與激活和失活狀態的KRAS G12D突變體選擇性地可逆結合,並且抑制其活性。它對KRAS G12D的特異性是野生型KRAS的1000倍以上,並且半衰期超過50小時,脫靶率較低。

在胰腺癌和結直腸癌動物模型中,MRTX1133能顯著降低攜帶G12D突變的腫瘤大小,實現腫瘤消退。期待該藥的進一步研究結果。

近年來,隨著精準醫學的進步,靶向治療的發展日新月異,越來越多難治、罕見靶點被攻克,有望為癌症患者帶來全新的治療選擇。

生活在這個時代,癌症患者其實是幸運的。請不要放棄希望,說不定明天或者下周就會迎來新的驚喜。

相關焦點

  • 四代靶向藥勁爆亮相ESMO,克服奧希替尼耐藥辦法多多!|ESMO|奧希替...
    EGFR靶向治療出現耐藥是躲不掉的難題,尤其是三代藥奧希替尼(泰瑞沙,AZD9291)耐藥十分棘手,第四代靶向藥成為廣大肺癌病友關注的熱點。今天癌度給大家報導ESMO大會公布的兩個第四代靶向藥物的數據。
  • 中國人群數據公布:重磅靶向藥奧希替尼刷新肺癌治療「上限」
    對國內肺癌患者來說,有一個必知的抗癌藥家族-EGFR抑制劑。作為肺癌的「黃金」突變,EGFR是發展最快、藥物最多的抗癌靶點之一,包括4款一代藥、2款二代藥、2款三代藥。傳統上,EGFR突變陽性患者都是按照一代藥+三代藥的1+3模式用藥,也就是一代藥耐藥了,如果EGFR T790M檢測陽性,就可以使用三代藥奧希替尼。
  • 疾病控制率近100%!樂伐替尼+O藥治療肝癌最新數據
    2020年1月,美國臨床腫瘤學會胃腸腫瘤研討會(2020 ASCO GI)上,公布了一項樂伐替尼聯合Opdivo(納武利尤單抗,O藥)一線治療不可切除肝細胞癌(HCC)Ⅰb期臨床研究(Study117研究)。
  • 卡博替尼,一種因沒有在國內上市而被定性為假藥的靶向藥,有良效
    「卡博替尼」並不是假藥,而是一種治療癌症的靶向藥,只是目前仍未在我國境內獲批上市。目前已經證實在腎癌、甲狀腺癌、肝癌、軟組織肉瘤、非小細胞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腸癌等多種實體瘤中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對於骨轉移的控制效果尤其突出。 由於其作用廣泛,對多種腫瘤有效,卡博替尼被稱為靶向藥中的「萬金油」。
  • 肺癌患者迎新希望,首個國產三代EGFR-TKI創新藥---阿美替尼片
    2020年3月19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第三代EGFR靶向藥阿美替尼上市,用於「既往EGFR靶向藥治療進展,且T790M突變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NSCLC成人患者」的治療。
  • 三代靶向藥逐漸走入一線醫保目錄,昂貴不再成為肺癌治療攔路虎
    在最近一次的醫保談判中,三代靶向藥奧西替尼從二線躍升到了一線使用,這個消息對EGFR突變陽性病人來說可以說是天大的好消息。 作為針對EGFR靶點的靶向藥,奧西替尼可以說是最硬核的一款藥物,無論是療效還是不良反應方面都碾壓一代和二代藥物。
  • 肺癌即將上市的靶向免疫新藥出爐!|抑制劑|緩解率|...
    近年來,靶向和免疫藥物勢如破竹的研發和上市,讓肺癌的治療步入了黃金時代。2020年,肺癌的研究進展和上市新藥可謂達到了近十年的巔峰,眾多靶點打破了治療僵局,迎來了首款靶向藥物,比如首款MET抑制劑卡馬替尼,首款RET抑制劑塞爾帕替尼紛紛獲批上市,款款都是有效率超高的抗癌特藥。
  • 國內首個、世界第二的肺癌第三代EGFR靶向藥獲批上市
    用於臨床試驗的國內首個、世界第二的肺癌第三代EGFR靶向藥「阿美替尼」 。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圖一款針對晚期肺癌的國產新藥最新獲批上市。「阿美替尼」打破了晚期肺癌治療耐藥後只能依賴一種進口藥的困境。今年68歲的李阿姨是一位晚期肺癌患者,2018年夏,她在服用了一年多的靶向藥物後,產生了耐藥。在主診醫生腫瘤科主任醫師簡紅的推薦下,她參加了陸舜領銜的「阿美替尼」臨床試驗。
  • 2020年靶向藥奧希替價格,各類肺癌靶向藥最新價格醫保表整理
    現今癌症是危害人類身體健康的重大疾病,而肺癌作為突發性最高、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一直讓許多人畏懼不已。不過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完善,如今肺癌已經進入了全面靶向治療時代,而靶向治療也是現在最有效地治療方案,其中湧現出不少優秀治療肺癌的靶向藥。那麼下面康家苑小編就大家分享一下各類靶向藥的價格,以及各類靶向藥納入醫保後的最新價格表。
  • 周彩存:見證肺癌靶向治療崛起的時代
    什麼叫做肺癌靶向治療?肺癌到底離我們有多遠?如何找到治療靶點?能不能讓肺癌變成慢性病?接下來的內容將帶你認識一些國內的肺癌醫生,讓他們用故事講述「執靶」的藝術。有一個40歲左右的病人來找我看病,他是一個工程師,不幸發現得了肺癌,而且並發肥大性骨關節病,疼痛劇烈。這個患者從上海看完了病,沒有尋求到滿意的治療方案,又輾轉到北京繼續看病,最後又回到上海。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下,唯一且也是標準的治療方案就是化療。」周彩存說,這是20年前肺癌治療的真實處境,醫生與患者在茫茫人海中因為這一個疾病而相遇,因為責任與義務,但更多的是人性的平等和信任。
  • 全面解析肺癌靶向治療藥物群像
    原創:菜菜作為全球發病率最高的癌症,肺癌一直是各大藥企研發的重點。從早先的阿法替尼、吉非替尼到現在的奧西替尼、奧美替尼以及大熱的O藥、K藥,可以發現這幾個藥物雖然都獲批肺癌這個適應症,但是具體獲批的肺癌類型卻不同。那麼,作為有著"第一大癌症"之稱的肺癌,到底有哪些分類,治療藥物又有哪些呢?今天,筆者來全面解析一下。
  • 針對肺癌「鑽石」突變耐藥難題,第四代靶向藥來了!
    在非小細胞肺癌的病程中,有一部分「不太聽話」的基因被稱為「驅動基因」,類似汽車發動機,啟動發動機可以使汽車行駛在路上,但如果人體細胞內的「驅動基因」被啟動,就會驅使癌細胞生長發展,繼而形成腫瘤。「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也正因此科學家們找到了讓「發動機」熄火的辦法--靶向治療,靶向藥能夠有效阻止腫瘤進展。
  • 中國肺癌靶向新藥!豪森藥業阿美樂®獲國家藥監局批准,全球第二...
    肺癌的發病率居於惡性腫瘤首位,在我國患者中有超過40%是EGFR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對於EGFR敏感突變患者,目前主要使用第一/二代EGFR-TKI靶向藥物治療,較傳統化療優勢明顯,但約1年後會出現耐藥和疾病進展,其中超過半數是T790M突變所導致。
  • EGFR/ALK難治突變無藥可治?NO!盤點已上市藥物數據!
    EGFR和ALK作為肺癌的最經典的兩大驅動基因,為1/4的肺癌患者帶來高質量長生存的帶癌生存,但是這句話忽略了一些「突變位點特異」或是靶向藥物耐藥後的「特異繼發突變位點」,這些位點非常難用藥,甚至無藥。但是國內外浩浩湯湯的研發大軍時刻也未放棄,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一下EGFR/ALK難治突變的藥物。
  • 國家藥監局優先審評審批 新一代國產肺癌創新藥上市
    這一國產創新藥的誕生,也是國家新藥創製專項支持下產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重大創新成果。阿美替尼是由豪森藥業自主研發的全球第二個,也是國內首個三代EGFR-TKI創新藥,用於治療EGFR T790M突變陽性的經治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
  •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陳俊輝:射頻消融在肺癌治療中的地位
    晚期肺癌治療放化療、靶向治療有缺陷  晚期肺癌患者因為侵犯胸壁或胸內臟器,往往失去手術機會,腫瘤常常引起咳嗽、咳血、劇烈胸痛和消瘦,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陳俊輝主任表示,肺癌治療主要包括手術切除、射頻消融等介入治療、化療、分子靶向治療等。但這些存在缺陷,例如:化療對大部分肺癌僅能達到部分緩解只有10%-15%的中晚期患者達到完全緩解,而靶向治療TKI藥物主要用於EGFR突變患者,抗血管生成藥物對病灶部位和病理類型有選擇性;放療適應於部分患者,反射性肺炎發生率高。
  • 肺癌靶向藥——鹽酸阿來替尼知多少?
    由於疫情,這段時間很多患者不能及時去醫院接受檢查、治療、用藥。疫情之下,可能他們才是最渴望生活變回常態的人。隨著復工節奏開啟,很多腫瘤患者陸續開啟正規的治療、用藥、檢查。今天筆者就帶大家認識下,肺癌中的一個重要靶向藥——鹽酸阿來替尼!
  • 專家告訴你:肺癌治療要用的「O藥」和「K藥」到底是個啥?
    其中最新發布的非小細胞肺癌2019V2版NCCN權威指南,指導全球腫瘤醫生臨床治療手冊:建議晚期患者在治療前先進行基因檢測及PD-L1檢測,再根據結果劃分為三大治療群:一是EGFR、ALK、R總生存期1或BRAF V600E突變陽性的靶向治療群;二是PD-L1≥50%的免疫治療群;三是以上基因檢測全陰性及PD-L1<50%的傳統放化療群。肺癌治療正式進入精準檢測及免疫治療時代!
  • 小細胞肺癌混合了腺癌,能吃靶向藥嗎?可以吃,但主要按前者治療
    有網友在網上平臺諮詢:病人確診晚期肺癌,肺穿刺病理是小細胞肺癌,但有腺癌成分,是否可以靶向治療? 肺癌中惡性程度最高的是小細胞肺癌(SCLC),佔了 15%~20%。而在小細胞肺癌中有部分是小細胞肺癌與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分相混合的,稱為複合型小細胞肺癌。
  • 用5張圖帶你搞定2020年小細胞肺癌最新治療方式全盤點
    研究結果顯示,納武單抗聯合伊匹單抗可獲得較納武單抗單藥更高的ORR(23% vs11%)和OS(7.8個月vs4.1個月)。 目前,NCCN指南已推薦納武利尤單抗聯合伊匹木單抗作為SCLC的二線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