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服、著物和吳服到底有什麼區別?不可不知的和服歷史

2021-02-13 明王道日語

一件流光溢彩,製作精良的民族服飾,不單單只是一件漂亮的衣服,它承載了一個民族的歷史、文化、審美觀,凝結了一個民族的智慧,寄託了一個民族的情感。

和服,便是在世界民族大舞臺中,大和民族最為耀眼的象徵之一。

 


然而在日語中,除了「和服(わふく)」之外,還存在著「著物(きもの)」和「呉服(ごふく)」這兩種同樣表示日本服裝的詞彙。雖然在日本三個詞現在都作為同一個意思被使用,然而它們在語源上有是有區別的。那麼三者間的真正的區別是什麼呢?


 

首先,和服就是「日本(和)的衣服」的意思。這個詞語出現的原因和我們熟知的表示日本理想女性的「大和撫子」(撫子是一種花,為和中國的唐撫子區分,出現了大和撫子的說法)一樣,算是為自家的衣服打上了專屬標籤,用來與其他國家民族的服飾做區分。和服相對的服飾日語便叫做「洋服(ようふく)」。


 

「著物(きもの)」


這個詞語本來表示的意思是「著るもの」(穿的東西),但是到了江戶時代末期,西洋文化傳入日本,為了將本民族服飾和洋服區別開來,著物與和服成為了同義詞,都代表大和民族的服裝。


 

和服(著物)與洋服最大的區別就是,洋服使用沿著身體曲線的立體裁剪手法(「洋裁(ようさい)」),並且織物(布、綢緞)和編織品都作為材料使用。而和服則是將直線裁剪的服裝各個部分拼接縫製在一起(「和裁(わさい)」),再系上腰帶。並且在製作使用的材料上,和服是以織物為中心。

 


「呉服(ごふく)」

最初吳服指的是中國歷史上三國時期時從吳國傳入的織物。關於吳服有兩種說法,一個是和服用的織物的總稱,另一個是為了與「太物(ふともの)」(粗淺織物)區分,表示絹織物。「太物(ふともの)」包括粗布、粗麻布、棉麻等質地的織物。在日語中綢布店就叫「呉服屋(ごふくや)」。

 


雖然說語源來歷不同,但是在現在來看,和服、著物還是吳服也好,三者一樣用也是沒關係的。


 

和服作為日本的傳統民族服飾,並不是從一開始就是現在看到的樣式。隨著歷史的變遷和服也經歷了革新和變化。

從1603年到1868的江戶時代,在日本區別社會階級和地位變得非常重要,穿著不符合自己地位階級的衣服則會被人背後指指點點說三道四。1600年代後半活躍的作家、俳諧師井原西鶴曾這樣說過:「身のほどにあった場所を忘れるから、金遣いの荒い女たちは天罰を覚悟しなければいけません」(因為忘記了自己的地位身份,花錢大手大腳的女人們要有被天譴的覺悟。)下圖為製作於1800年-1850年間江戶時代的年輕女性的「打ち掛け(長罩衫)」(用絹和金銀線刺繡製作)。

 

江戶時代禁止穿著紅色的和服。但是,時髦的煽動者們對這個規定敬而遠之,穿著紅色的內衣或者襯衣招搖過市吸引人們的眼球。下圖為製作於1740年-1760年間江戶時代的「著物(小袖)」窄袖便服(採用友禪工藝並用絹和金銀線製作) 。

明治時代拉開了日本近代化的大幕,日本的很多地方都有了變化。日本人對於「時間」也有了新的認識。1873年公曆被導入日本,這對於一直都是新天皇繼位就意味著新時代開始的日本人來說有著很大的改變。這個新的計算時間的方式對和服也產生了影響,人們變得開始順應季節的變化來搭配和服。下圖為製作於1840年-1870年間江戶時代的年輕女性的「打ち掛け(長罩衫)」(時令花卉和蝴蝶圖案,用絹和金銀線刺繡製作)。

到了從1912年到1926年的大正時代,更彰顯「女人味」的摩登女孩登上日本的歷史舞臺。與曾經鄉村女孩的裝扮不同,這些女孩兒們大膽的反抗社會潮流。她們將自己從階級限制中解放出來,享受酒和菸草帶來的樂趣,完全根據自己的意願穿著自己中意的洋服,亦或是極其精美的和服。下圖為大正時期穿著洋服的女性。


像和服這樣專注於精心裝飾的服裝,成為了日本20世紀初有著最為顯著影響力的藝術領域。通過流行時尚,日本的女性(特別是一直處於低階級的女性)和男性們,將日本的傳統服飾與傳入的歐美元素進行搭配與融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話題:大家喜歡中國或者日本的哪些傳統服飾呢?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本周積極參與話題討論的同學有機會獲得宮崎駿動畫《起風了》原著小說中譯版一本~



明王道の日語大廳 285089780(QQ群)

相關焦點

  • 吳服、和服、華服,到底有什麼區別?
    武大方面則表示阻攔原因是男子沒有辦理預約賞櫻的手續,並有言語挑釁行為,最後肢體衝突。具體的衝突原因,就交給警察叔叔來處理吧。但關於吳服、和服、華服的討論,有時確實讓人很難分清。什麼是吳服?百度「吳服」,度娘給到的解釋是:一指的是吳地的服裝。二是和服的舊稱。
  • 吳服到和服的演變史 百聞牌女妖怪們的新裝
    在日本國內開始流行起一種專以蠶絹為面料的高級和服,嚴格來說在那個時代所謂的「和服」是專指這種高級和服,普通老百姓尚買不起這種服飾。和服算是貴族專屬的服飾,而用麻布棉布做的和服會用「太物」來稱呼。後來和服產生了衍變,現今所謂和服實際上是古時候的「小袖」,小袖是古時候貴族的所著,經過不斷演變「小袖」吸收了吳服(中國三國時期的吳服、五代十國時期的吳服)、唐服(中國唐朝的服裝)、中國明朝服裝的特點。在日本的室町時期也發展出了如今常見的長過膝蓋、袖口寬大的「長丈小袖」。
  • 漢服、韓服、和服有何區別?穿錯了會被打的!
    而「和服」的概念則更晚,出現在江戶時代後期,早期的和服源自我國三國時期吳國流傳過去的「吳織物」製作而成,並稱之為吳服。因為這三眾服飾都受中國漢服的影響,在集上20世紀末期至今,日韓的發展一直超強,進入影視市場的年代也較早,這就導致許多西方國家的人,一看到漢服便直呼:「你一個中國人,為什麼要穿著韓國人的衣服?」好吧,如果沒有和服後面的袋子,你是不是還會說「你怎麼穿著日本人的和服?」
  • 日本和服和女性身後「小包包」的秘密
    今天推薦給大家的是《日本和服和女性身後「小包包」的秘密》,希望可以豐富大家的歷史知識和精神生活。歡迎下方留言評論,在此謝過。原標題:日本和服和女性身後「小包包」的秘密和服是日本的傳統民族服飾,也是日本人最喜愛的服裝,在日本的很多重大節日中,人們都必須穿著和服到場。
  • 日本和服被命名為內衣品牌
    江戶時代以前稱吳服,語出《古事記》、《日本書紀》、《松窗夢語》,在稱為和服之前,日本的服裝被稱為「著物」,而日本古代所稱的「吳服」是「著物」的一種。 和服可分為公家著物和武家著物。現今所謂和服實即古時之小袖,小袖的表著化始自室町時代,貴族的下著白小袖逐漸成為庶民的表衣。「著物」除了包括「吳服"之外還包括肩衣袴、源自平安時代的狩衣等等,這些都非源自吳服,而是源自本土的傳統服飾。
  • 和服分類知識貼
    和服(きもの) ,是日本的民族服飾。江戶時代以前稱吳服,在稱為和服之前,日本的服裝被稱為「著物」,而日本古代所稱的「吳服」是「著物」的一種。
  • 看看和服,漢服有什麼理由不火 錦衣華服
    和服,又名吳服,大和民族的傳統服飾。按功能分可又日常便裝、日常正裝、禮服和日常服之間的付下、次禮服的色留袖、白無垢、打掛等等等等。了解完和服,很多人心裡也會認為和服是漢服演變來的,是我們的次生、衍生品,當然也有人不這麼認為,但拋開雞先蛋的問題,從傳承和普及來看,漢服確實不及被認為是衍生品的和服。這裡也有太多的歷史原因。無論如何,結果是大家除了能在影視作品上看到外,並不能親身體會漢服的華美。
  • 武大穿和服賞櫻事件反轉!一文教你分辨唐裝與和服
    所以,拋開本次事件的爭議,我們覺得有必要給大家做一次科普:中國的唐裝(漢服)與日本和服究竟有什麼區別?【唐服靈動,和服莊重】但是,和服雖由唐裝、漢服發展而來,但經過了漫長的歷史時期,早已發展出自己的民族特色。因此,和服和唐裝,還是具有一定的區別。
  • 日本女人和服背後的「小被子」,是做什麼用的,你知道嗎?
    和服,我們知道,它是日本女人的專屬。 有一種典雅,柔順之美,是日本區別於他國的標誌性服飾之一。、 對此,大家有多少了解呢? 和服起源 和服起源可追溯到公元3世紀。
  • 漢服 韓服 和服 區別在哪裡?
    而「和服」的概念則更晚,出現在江戶時代後期,早期的和服源自我國三國時期吳國流傳過去的「吳織物」製作而成,並稱之為吳服。因為這三眾服飾都受中國漢服的影響,在集上20世紀末期至今,日韓的發展一直超強,進入影視市場的年代也較早,這就導致許多西方國家的人,一看到漢服便直呼:「你一個中國人,為什麼要穿著韓國人的衣服?」好吧,如果沒有和服後面的袋子,你是不是還會說「你怎麼穿著日本人的和服?」
  • 文化沙龍—和服
    「著物(きもの)」是日本的傳統服裝,現代日本人一般在一生中必定經過的特別儀式中,例如生後滿月全家人抱著嬰兒到神社參拜的「御宮參」(
  • 從中國漢服演變的日本和服,裡面竟然這麼多講究!
    中國的吳服與唐服,都影響著日本和服 在東漢王朝的初期,日本派遣使臣前來進貢,漢光武帝劉秀冊封日本首領為漢倭奴王,並且賞賜了一枚金印。在近代歷史上,這枚金印被再次發現,至今都是日本的國寶之一。
  • 日本風俗文化和服介紹
    江戶時代以前稱吳服,語出《古事記》、《日本書紀》、《松窗夢語》,源自日本本土彌生服飾結合古代中國吳地服飾、唐代服飾、西洋傳教士服飾的混血產物,德川家康時期正式稱為和服。在此之前,日本的服裝被稱為「著物」,而日本古代所稱的「吳服」是「著物」的一種。和服可分為公家著物和武家著物。現今所謂和服實即古時之小袖,小袖的表著化始自室町時代 ,貴族的下著白小袖逐漸成為庶民的表衣。
  • 日本女人和服背後的「小被子」,是幹什麼用的,你了解嗎?
    有一種典雅,柔順之美,是日本區別於他國的標誌性服飾之一。、對此,大家有多少了解呢?和服起源和服起源可追溯到公元3世紀。它是日本的傳統服裝,江戶時代以前稱吳服。這個稱謂源於中國三國時的東吳時期,當時的日本,已經與吳國有相關的一些貿易往來,紡織品及衣服縫製方法,就是在那時傳入日本,因此稱吳服。
  • 日本風俗文化介紹(三十二) 和服
    江戶時代以前稱吳服,語出《古事記》、《日本書紀》、《松窗夢語》,源自日本本土彌生服飾結合古代中國吳地服飾、唐代服飾、西洋傳教士服飾的混血產物,德川家康時期正式稱為和服。在此之前,日本的服裝被稱為「著物」,而日本古代所稱的「吳服」是「著物」的一種。和服可分為公家著物和武家著物。現今所謂和服實即古時之小袖,小袖的表著化始自室町時代 ,貴族的下著白小袖逐漸成為庶民的表衣。
  • 日本風俗文化介紹(五)和服
    江戶時代以前稱吳服,語出《古事記》、《日本書紀》、《松窗夢語》,源自日本本土彌生服飾結合古代中國吳地服飾、唐代服飾、西洋傳教士服飾的混血產物,德川家康時期正式稱為和服。在此之前,日本的服裝被稱為「著物」,而日本古代所稱的「吳服」是「著物」的一種。和服可分為公家著物和武家著物。現今所謂和服實即古時之小袖,小袖的表著化始自室町時代 ,貴族的下著白小袖逐漸成為庶民的表衣。
  • 淺談日本的和服文化
    日本和服不但是日本民族的傳統服飾,更是日本文化的象徵,體現著日本人民的民族性格和審美觀。提起日本文化,很多人都會不經意地聯想到身著華麗和服的美麗日本女人優雅的身影。"和服"指的是日本傳統民族服裝,因為大多數日本人都屬於大和民族,又因為日本文化中有很深的"和"觀念,因此被命名為和服,它與日本人的生活和文化息息相關。和服起源可追溯至公元3世紀。到了奈良時代,日本遣使來中國,獲贈大量光彩奪目的朝服。
  • 為什麼和服背後有個小枕頭??
    hi,顏醬又來咯~鑑於很多妹子都對和服比較感興趣,小顏今天就給米娜桑科普下女性和服哈~小顏課堂開課啦,快坐穩自己的小板凳~和服是日本的民族服裝,由中國的漢族服飾發展而來,幾乎和三國時期東吳女人穿的一模一樣,就是沒有腰後的背包。 所以和服在日本被稱為「吳服」或「唐衣」,和服是西方人對吳服的稱謂,但是很多賣和服的商店,還是寫著「吳服屋」。
  • 日本女人穿和服真的不穿內褲嗎?
    春天最浪漫的就是穿著和服在櫻花樹下漫步。陽光正好的春天,我們看到這麼多美女穿著和服在拍照,她們不是日本的藝伎,因為日本的藝伎白天是不出門的,實際上這都是遊客,我們中國人也很喜歡穿和服,淘寶一搜就有很多提供日本和服的店家在日本給我們服務。
  • 印象:日本和服文化
    (今日は日本の伝統的な著物文化を紹介したいと思いますが、これからは4つの側面から日本の著物文化を紹介したいと思います。)一.和服的起源        和服起源於中國唐代的服飾。和服在日本又被稱為吳服,原本這種服裝的樣式是從我國起源的。(著物の起源は中國唐代の服飾です。